做喜欢的事,幸福自然生
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生活中也是一样,只有将自己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中,才能使自己快快乐乐地勇往直前。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黑人的话让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黑人流浪汉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白天的经历和对那位富翁的回忆,让泰莱神父陷入沉思。当晚,他给报社去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后来,泰莱神父的这两条准则,被许多美国人信奉为生活的信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才能愉快;想办法从中赚到钱,才能获得经济保障,维持生活。果真实现了这两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可算是成功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人喜欢写作,喜欢舞蹈。正因为有这些爱好的存在,你可以为你的生活添加滋味,同时也可以借着它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常,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废寝忘食也会去干,而且并不感到劳累。这就是喜爱的缘故。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对着电脑一整天,除非特别有兴趣,不然是会令人忍不住尖叫的。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试着整天在音乐室里待待看,很可怕的;看电影很过瘾,试着一天看十部电影怎么样,不吐才怪。
看书也是如此,如果让你一天认真阅读十万八万字的书稿,不晕过去才怪呢!
可是就有人可以,而且乐此不疲。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此类工作拥有强烈的兴趣。这些人创造了自己的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愉悦的享受。
人们经常有个误解,即以为要痛苦才能赚钱,辛辛苦苦才叫工作。其实不然,真正赚钱、真正成功的人,不会是为赚钱而痛苦的人,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己乐意做的事,是兴趣所在,赚不赚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他们只负责让自己快乐。可奇怪的是:钱似乎也喜欢快乐的人,所以他们既快乐又成功!
心灵感悟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他所说的一件事,实际上就是指某一项宏大的事业。一个人本事再大,精力再多,寿命再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三百六十行都尝试到,他所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的。因而,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得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就得选择最适合于自己去做的事。不要什么都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生命,徒留悲伤在心中。
活出真我的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常常被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一定的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誉和权力,才等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成名、成家与否,而在于面对现实,去努力而为之,去尽情享受生命,去细心体验生活的美好。
焦耳,这个名字我们中学学物理时就很熟悉,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将物理学中“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从1843年起,焦耳提出“机械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热只是一种形式”的新观点,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热质说,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他前后用了近40年的时间来测定热功当量,最后得到了热功当量值。
事实上,与焦耳同时代的迈尔,是第一个发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学家。1848年,当迈尔等人不断地证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确性,终于使得这一定律被人们承认的时候,名利欲望的膨胀驱使焦耳向迈尔发起了攻击。焦耳发表文章批评说,迈尔对于热功当量的计算是没有完成的,迈尔只是预见了在热和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但没有证明这一关系,首先证明这一关系的应该是他焦耳。随着焦耳发起的这场争论的扩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下,纷纷对迈尔进行了不负责任的错误指责。迈尔承受不住这一争论和批评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焦耳以自己测定热功当量的精确性来否定迈尔的科学发现权,使得迈尔陷入有口难辩的痛苦境地。这时,迈尔的两个孩子也先后因故夭折,内外交困中的迈尔先是跳楼自杀未遂,后来得了精神病。
当年的迈尔被逼进了疯人院,但今天人们仍然将他的名字与焦耳并列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为争夺名利而导致的失误,也为人们世世代代所遗憾和谴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对个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对社会而言,各有各的贡献。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钱、最有权的,但一定是最聪明的,他的聪明就在于他懂得人生的真谛: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可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有许多人不但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甚至把它看成是一个人全部的生存价值。好像是否成就了轰轰烈烈的功名,是否成为名利双收的“家”,就是人们衡量生存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不啻是人类文明的堕落和浅薄。
现在,人们尤其是家长们最热衷谈论的话题全是高考分、考大学、出国深造、做官、成专家之类,其结果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价值的深度和广度,怎么能与成名、成家、做官、赚钱等划上等号呢?人们如此看重动利名望,一旦争名夺利失败,便一蹶不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热情,从此人生变得暗淡无光,这实在是当代人的悲剧。
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对名誉和权力的追求应该注意节制。不然,把名誉和权力看得过重,不惜一切代价地想把它们追求到手,岂不是将人生过得过于功利和枯燥了?自己那美好的人生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无可否认,进入了权力中心的人,自有许多政治的、物质的、名誉的利益,不但能有权,还可以有享受。正因为有利益,有诱惑,才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地去追求。为官当政,有权有势,众人之上,能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左右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个单位的历史,所以有一种干大事的感觉,因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想方设法做官的人,可以说是摩肩接踵。尽管当上官很得意、很快乐,可是权力也伴随着许多的烦恼和风险,有权在手所受约束也大。对待上下左右都要小心谨慎,而且由于权力、地位与名利连在一起,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争夺权力、地位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环环相扣,一旦陷入其中。便会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从古至今,围绕着权势曾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演出过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剧。还有那些当不上官的人,他们不但自己饱尝无奈、愁闷、痛楚,还给家庭罩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说人生诸多烦恼,多由贪婪权势引起;人间诸多祸患,也多由贪婪权势招致。因此追求名誉和权力的时候,更应该铭记的是“君子爱财、爱名、爱权”都得取之有道。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人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幸福或满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甘愿做个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饭,布衣短褐,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这样,就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下班按时回家,每个月领着不多不少还算说得过去的一份工资,晚上陪爱人在家里看看电视,周末带孩子逛逛公园,年轻的时候打打篮球,年纪大点练练太极拳,不生气,不上火,知足常乐,长命百岁。这样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闲适”给人带来的满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劳累、费心劳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所体会不到的。所以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心灵感悟
人生在世,功名利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努力地前行,真实地面对我们所拥有或将要拥有的一切,你会发现,能满足一个人的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间,转瞬来去,就像是偶然登台、仓促下台的匆匆过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不要贪图权势,自酿苦酒。名誉与权势,皆为身外之物,也是水流花谢之物,万万不可一味地去追求它们。如果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那就无异于害人害己了,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何况,争名夺利不但不会使你流芳千古,甚至可能会让你身败名裂呢!
心灵超脱就幸福
功成名就从一定意义上讲并不难,只要用勤奋和辛劳就可以换取,就是需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拼搏。就一般情况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禄,就会少得一份轻松悠闲。而一切名利,都会像过眼烟云,终究会逝去,人生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温馨的家和脚下一片坚实的土地。
旷世巨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契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我们常羡慕那些名人的风光,可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的苦衷?其实大家都一样,希望能活出自我,能活出自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世间有许多诱惑:桂冠、金钱,但那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最美,快乐最贵。我们要想活得潇洒自在,要想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做到:学会淡泊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无官不去争,有官不去斗;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时光,这样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惬意。否则,太看重权力地位,让一生的快乐都毁在争权夺利中,那就太不值得,也太愚蠢了。
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权力地位,乃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也是得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智慧所在。已可以牢牢把握的,要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善意地对待周围得每一个人,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友爱、宽容、健康的心态,用心去感受生活对我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恩赐。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杰克,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杰克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杰克是那样的乐观。以至“感染”了周围的人,他们也都乐观起来了;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杰克愉快的生活方式。有一天,国王也听说了杰克,于是说:“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杰克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杰克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是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却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杰克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幸福直接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有关,而与世俗的一切,与一切的物质都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心灵感悟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不要以为幸福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有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和平年代里,在家境平安的情况下,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一心一意地享受世界的精彩。就已经是幸福了。
有意义的生活才幸福
三毛在她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确实,活着是一种责任,对每一个爱你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答。像没有权利选择生一样,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因为,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
那些深陷苦境中的人也许会这样想:“死了算了,自己也就没有痛苦、没有忧愁了。”那么你想过那些活着的爱你的人有多痛苦吗?陶渊明曾说过:“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确实,死亡,对于去了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而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将是无尽的痛苦。所以,无论你现在的处境是多么糟糕,你都不能选择死亡来寻求解脱。选择死亡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行为。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我们必须得好好活着。因为“爱”没有错。
******,一个亲眼目睹了生离死别的人,真正懂得了好好活下去意义有多大,活着是一种责任。
******19岁那年,无休止地生病,那整整一年的时间,病情一层一层地把她跟外面隔离。在那样的日子里,她感觉自己生不如死。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她打翻了药瓶,100多粒白色药片洒满了房间。她无奈地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边拣边哭。那时,她唯一的想法就是死,死了算了。于是,她吃下了几个月才吃得下的药片后割了手腕。她在昏迷了两天之后被救了过来。
醒来的时候,她看见的是一个洁白的世界和那么多带着泪水的笑脸,很多亲人、朋友都在她的身边。当她看见刚毅的父亲、母亲悲痛欲绝的样子,她一下子就明白了生命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
人活着,是一种责任,该守住生命的时候再难也要撑下去。我们没有理由放弃生命,因为在亲人眼里,我们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