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飘落在镐京的上空,点点滴滴打落在了高耸巍峨的城墙之上。春雨过后,本是踏春游玩的好时节。可惜此时对于镐京,对于大周的老百姓来说却再也没有这个心思。周王室衰弱,五百多年的战争,从百来个诸侯的混战到最后七雄争霸,到如今秦国的崛起,破韩功赵,唯独能挡住秦军的赵一破。下一个目标必是早已衰败的周王室,因为周王室中还有九鼎,传说中宇王打造的九鼎,象征着天下。当年周灭大商便是将九鼎运回了镐京,打造了一座威龙台,雕刻了一条高九米高的巨龙,将九鼎放置四周,成卫龙之势,民间也将称之为卫龙台。
秦军残暴,如今镐京的孩童晚上听到秦军,便再也不敢哭了。周王室上下已是人人自危。听说秦军血洗了韩王宫,埋了赵军三十万俘虏。
雨滴虽然不大,却是密密麻麻,若是不穿蓑衣,只消片刻便能将人湿透。守城的军士个个手握枪戟,任由雨滴击落在铠甲之上,始终如标枪一般伫立在城头。
此时城墙西面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却见一个身穿锦衣的青年男子,面色白皙。却无红泽,双手扶着城墙,向西远远眺望着,任由雨滴滴打在身上。那锦衣青年神色严峻,眼中闪烁不定,似乎满怀心事。腰间一块镶着龙首图案的玉佩倒也能证明此人并非普通达官贵人。
五步之外一名身穿铠甲的中年大汉单膝跪地,神色无比恭敬,那青年终是缓缓开口问道:“王将军,前方战事如何。”那被称作王将军的大汉被此一问,不禁将头低了下去,眼神之中满是忧色,并无马上作答。那青年长叹一声,苦笑道,;“秦军勇猛无比,又有王神迹领军,若是赵国也被攻破,届时兵临易江,必然兵分两路,燕国和我大周恐怕皆..。”说到此处,那青年又是一声叹息。
“几月前,前方探子来报,李公阳已被赵王迁削了军权,赵王迁派了赵葱接替李公阳,此人绝非王神迹的对手,恐怕赵国已亡。”此时的秦国兵强马壮,由于秦国的军功奖励体系得当,攻城略地时个个冲杀在前,视死如归。当时天下评出了四大名将,秦国的王神迹,赵国的李公阳,吴墨,齐国的田洐。吴墨早已出逃魏国。此时的东方六国能与秦国相抗的只有赵国,若是赵国众将之中能与秦国王神迹对阵的唯独李公阳而已。
此时一名士卒神色慌张的朝两人跑来,跑到五步之外便是单膝跪地,才道:“启禀太子,秦将王神迹已经攻破赵国都城灵丰,俘虏赵王迁,李公阳战死。”那被称作太子的青年听完之后,却是闭上了双眼,谁也瞧不见他眸子深处的惧意,但是更多的恐怕是恨意。”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大周太子,姬谭。太子谭在韩国被攻破前夕,被胆小的周顺王送到秦国当质子。说白了就是人质。周顺王胆小如鼠,素来不敢违背秦国的意愿。到是太子谭有一片雄心壮志,可惜生不逢时,加上胆小的周顺王,大周王朝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自从周顺王从父亲周戌王手中接过王位后,仅剩的几座城池都被列国刮分的干干净净,只剩镐京一座城池,虽然贵为天下之主,但是哪里算的上什么天下之主,就连卫,姜等小国的君主都不如。之所以留着镐京,也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敢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毕竟名义上这些国君都是周王室封的,追溯到千余年前这些国君的祖先也都算是周王室的开国功臣。但是如今有人敢,秦国的秦武王敢。而且他也这样做了。
或许太子谭心中太有不甘,不过在秦国当过人质的他也完全能感到秦国这种全民尚武的武风,何愁不能统一天下。
早上一阵春雨过后,夜晚已近微微起了凉意,镐京的百姓早已早早的关上了门,只是家家户户床头上都放了一些柴刀,杀猪刀,叉子之类的防身武器,一些细软也都收拾好放在了身边,如今听说秦军已经打到赵国,恐怕下一个就是燕国和镐京了,收拾好东西,要是秦军真打过来就可以早早跑路了。一对对全副武装的士卒也开始在镐京巡逻,镐京上下,也就是周王朝上下总共就三万余名士卒,也就是维护维护治安,真打起来还不够秦军塞牙缝的。如今人心惶惶,恐怕那些强盗小偷也是想趁乱捞上一笔的,此时街上的巡逻士卒比起平时起码多了三倍。
周王宫大殿之上此时却是另一番歌舞升平的景象,周顺王席地而坐搂着两名舞女左拥右抱,桌上酒菜却也是一片狼藉。十余名穿着轻纱,舞姿曼妙的少女偏偏起舞,下面的大臣也个个俱是喝的烂醉如泥,有人对身边的舞姬上下其手,丝毫不知廉耻,有人却早已睡到在桌子底下去了。仿佛真不知道危险已近一步步向镐京逼近。
而此时周太子宫内却是一片寂静,只有几名太监与宫女守在外殿。连巡逻守卫的内宫士卒都看不到。只有一盏昏暗的烛台印着桌面,桌上一幅地图清晰的标志着七国的位置属地和其他一些小国,而此时韩国和赵国已经囊人了秦国的版图。门“吱嘎”一声轻轻的被打了开来。进来的是一名六十余岁的老者。太子谭便是立刻起身迎了上去,那老者关上门便是要跪拜,却已被太子谭双手扶住,:“先生不必多礼。”那老者不是别人,乃是如今燕国太子光之师公孙鞠,燕国太子傅公孙鞠。
幽暗的烛光下,公孙鞠看着韩赵两地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便是一声长叹,太子谭拱了拱手道:“先生可有良策。”公孙鞠微微摇了摇头叹道:“若是从前本可派人四处游说联盟抗秦,可如今韩赵被灭,齐国却又自守疆土,恐怕再也难挡秦国。”太子谭又拱了拱手道:“不知光弟准备何时动手。”光弟自然是指燕国太子太子光,周王室当年大封功臣之时也有很多是同姓子弟,这位太子光的先祖便是其中一位,而如今燕国却成了硕果独存的姬姓子弟分封的王国。太子谭与太子光乃是同辈,这一声光弟到也是叫的得。公孙鞠长叹一声道:“恐怕还差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