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凤凰涅槃:唐山
3566700000019

第19章 壮哉,科学发展示范区(2)

曹妃甸项目从1992年开始谋划。最早,唐山只是打算建一个20万吨级矿石码火,年接卸能力1200万吨,为华北地区的首钢、唐钢、天钢。包钢、宣钢、承钢六大钢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唐山的决策者对港口的认识和思索也在深入,他们跳出唐山,开始站在一个更宏大的层面谋划呰妃甸。14年之后,这里终于成为国内外的国宝之地。

为广将曹妃甸工程的科学决策变为现实,唐山市政府先后特聘刘济舟、梁应辰等14位两院院士为项目颐问,邀请交通部水规院、水利部南科院、冶金部规划院、建设部城规划设,十院、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科研革位进行设计、勘察、规划,完成了40多项X作成果和科研课题,组织各类会议100多次,邀请各类专家、教授3500人次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进行审奄、研讨和优化,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

仅前期工作,唐山就投人6000多万元。2006年,唐山又拿出1200万元请交通部再次进行科予论证。

1994年12月,孙秋生等唐山学者曾以专家献策闭的身份,在谷娄常姿办公会就曹妃甸深水大港开发逑设怍专题汇报。1996年,他们完成《京唐港(咎妃甸港区)在环渤海地区港群体系发展中的地位和比较优势研究》课题。1997年唐山市两会上,身为市政协常委的孙秋生又勻布科协副主席侯振卢眹合递交了《开发建设京唐港祥曹妃甸深水大港蛙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的提案,力陈加快曹妃甸深水大港建设,使之发展成为国际大港的必要件。

他们认为,小港无优势,中港小优势,大港大优势。曹妃甸港址水深得天独厚,无可替代;区位版地,位压群雄,市场无擻;巢疏运及其他支撑条件,潜在、后发优势巨大。1997年6片10家计委、冶金部、交通部领导和北方六省市的12家主要钢铁企业代表会聚座山研究在曹妃甸建设矿石码头事宜。大家一致汄为,曹妃甸是深水海域,违港屺套条件好,在华北、东北一带具有独一无二的建设深水大港优势。

涨潮时不过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齊妃甸,开始吸引国内外的目光。齊妃甸是个沙岛,离最近的唐海县还有18.47公里。当初,人们是从滦南县咀东码头坐渔船上岛的,途中要两个多小时,还要看天气好坏,风浪大小。专家。学者、官员,就是这样不谇辛苦地一遍又一遍上岛考察的。

时任唐山市市长。现任河北省副省长的张和,为曹妃甸的开发付出了极大心血。他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1997年11月2日,他陪着时任中石化总经理的盛华、常务副总经理李毅中,去曹妃匈查看原汕码头选址。在滦南县旦东码头,当地准备广四条渔船。县乡领导指点渔民在腥滑的甲板上铺上毛毡,又在船上绑巨条椅当座位。考虑到冬天风大寒冷,又用钢筋、铁丝、毛毯绑了个篷子。大家起上了船。正愤初冬大气,没走多远就刮起北风急浪高,一会儿顶篷就被掀起来了,小船在海里摇摇晃晃,一个巨浪打过来,大家穿的军棉大衣全湿了。谁能在这样的船上坐得住啊?两个多小时过去,领导们全晕船厂,呕吐不止。

齊妃甸就在眼前,町水浅大船无法靠岸。大家就5到小船。后来又把皮后子放下去,大家上了皮筏子。海浪一波一波涌上岸,又哗啦地迅逨退回来,皮筏子反复几次,无法靠岸。节气已到冬天,大家都穿着棉衣。没办法,最后山陪的滦南县和点唐港的负责人,把几位领导背上岛。

上岛虽苫虽险,但中石化的领沣觉得这个险口得怙。因为,华北地区的中石化企业,利用曹妃甸港输入原汕比青岛黄岛港毎吨吋减少18元成本,每年降低戍本数亿允。在曹妃甸建进,原油码头优势非常明显。1997年,《曹妃甸进口25万吨级原油妈头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2004年12月,中石化河北省政府签约,就合作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曹妃甸炼油化工项目达成共识。

2006年3月,已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到唐山调研时,第二次登上曹妃甸。此时,两座25万吨级的矿石码头巳经建成通航,曹妃甸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领导们顺着通岛公路坐车直接上岛,再也不用饱尝风浪晕船之苦。站在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上,******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八年多了,变化太大了,简直是翻天溲地!唐山发改委同志回忆说,曹妃甸项目于1994年,1998年和2000年三次上报国家计委,申请立项。毎次都会有新问题被提出来,如业主需求、地震影响、海域回淤、海洋动力等。唐山就一次次请专家论证,完善资料后再上报。凡属地方能做的工作,几乎无一纰漏。

潮汐情况、风浪情况,对建港来说至关重要。唐山请专家做了数学模型试验后,又委托南京水利科学院在曹妃甸海域搞了全国最大的海洋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甸滩上建设20万吨级到30万吨级码头,前槽不会受到影响;前槽后方建工业项目后,不会对海域和岛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2000年6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对《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0万吨级矿石专用********建议书》进行评估。专家认为,曹妃甸是建设大型深水矿石码头的理想港址,工程建设规模合适,布局合理,工艺方案基本可行。

但考虑到十五期间全国钢铁行业,特别是华北地区处于调整阶段,首钢搬迁尚无定论,因此国家计委最后复议时,建议本项目暂缓立项。

建设深水大港,投资巨大。国家既要考虑钢铁、石化企业的需求,也要通盘考虑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因此,对曹妃甸上马一直抟审慎态度,这也是项目最终拍扳长达十多年的缘故。

机遇不等人。2001年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随后,首钢搬迁的问题被摆上广桌面。这一年,河北省十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曹妃甸深水泊位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开工。2002年,唐山将齊妃甸列为四大兴市丁,程之首。

2002年6月28日,是曹妃甸开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天。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首钢、唐钢、京唐港务局,四家以三三二(指各股东注人资金比例)方式合资组建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着手进行罾妃甸基础设施建设。后来,秦皇岛港务局也参与进来。

投资叫题解决后,修路工程就提上了日程。省里非常支持曹妃甸建设。在河北省领导议事会工明确提出,把齊妃甸项目作为河北谷一号工程来抓。尽管当时齊妃甸项目存在着汴多变数,省娄、省政府以对全省人民、对何北末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毅然做出了建设曹妃甸的决策。

在浅海上修建全长18.47公里的通岛公路,将孤岛与海岸连接,成为眢妃甸逑设前期重中之重的任务。这年10月,通岛路基工程还有3公里多就要合龙,正是胜利在望的时候。10月100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潮席卷兽妃甸,即将完工的路基被巨浪斩断卷走。266名工人分别困在4个作业面,他们趴在残存的路氐随时面临着被风浪卷走的危险,在极度艰难中度过了一个残酷的夜晚。

上午,狂风暴雨袭击过的咀东码头一片狼藉。市委书,已张和、市长张耀华等市领导们都赶到广这里,在风雨交加中研究若救人方案。中央领导作出指一,省领导多次打电话询问遇险工人情况,空军、海军。武警也来电话请求任务。

很快,20多名船老大站在大家面前。狂风中,他们睑上淌着雨水,表情凝窀。没有彔3壮语,有的只足挺身而出,抢救遇险者的果敢与自佶。在场的市。县领导被感动,这是多么好的百姓啊!

下午6点多钟,第一批被救工人回来了。晚上8点多钟,第二批被救工人回来广。

天黑了,潮水退去,无法开船。剩下的70多名丁人和船老大们就在曹妃甸岛丘过夜。第二天上午将工人全接了冋来。

第二天中午,从几百公里外的黄骅港传来消息:被大浪卷走的3名工人获救。至此,

266名遇险工人全部脱险,无一死亡,创造了渤海湾海难救助史上的一次奇迹。

海天茫茫,在最不适宜施工的冬季,建设者们开始向大自然挑战。冬季施工无法搞吹沙筑路,通路工程指挥部和上海航道局商量,由吹沙筑路改成推填山皮土造路。

风暴潮后短短的6个多月时间,一条海上公路贯通南北。2004年5月底,通岛公路简易通车。3个月后,通岛公路正式竣工。

通总公路在曹妃甸的开发逑设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揭开了曹妃甸大规模开发的序樁。到2004年年底,曹妃甸水、电、路、通讯等配套丁。程进展顺利,客观上促成了首钢,费妃甸的搬迁。

2004年4月2日,皆钢与唐钢签订协议,合作建设年生产能力1500万吨的褚品钢基地;2005年2月180,国家发改委批准广首钢搬迁方案;

二、兽妃甸建设气势如虹

古老的渤海湾用它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曹妃甸。世界也正睁大眼睛,注视着这片生机无限的热土。

这片神奇的上地,注定会创造旮迹。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闻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细心的记者们注意到,提请会议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竟有三处涉及曹妃甸:结合皆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建设大连、唐山、天津沿海港门的煤炭、进门油气、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资源循坏利用产业链及园区集中供热和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曹妃甸等若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曹妃甸的虽要性可见一斑。

小辱使命,曹妃句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交上了一份又一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丁曹妃甸开发建设来说,大钢是核心,码头是基础,通路是关键。曹妃甸工程的第一个项目是建设通岛公路。

2003年3月,上海航逍局岛路项目部进驻曹妃甸。

3月天气,唐山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施工人员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人拉肩扛,把施工机械运到施工现场。周闱足茫茫大海,真可以用上无一片瓦、下无一棵树来形容。在一条平板驳船上,上航的施工人员建立起项目部。

由干离岸太远,建设者们经常吃不上蔬菜,只好用酱油汤佐餐。白天,顶着炎炎烈日,浸泡在海水中施工,晚上,就在路棊一的帐篷里栖身,海水常漫过路基,一觉醒来,内衣湿得能拧出水来谈起这些,项目部经理施俭很轻松,因为这毕竟是能够克服的闲难,但有一件聿令他终生难忘:似乎要考验他们的承受力,就在路基丁程叩将完工时,一场风暴潮将他们大半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些人啊,海水里施工泡出了皮肤病时,他们没有掉泪,气温下降,不得不靠着发动机取暖时,他们没有掉泪。面对着残破的路基,他们却潸然泪下。

采然,第二年8月,全长,8.47公甩的通岛公路全面贯通。后来,这条曹妃甸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被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命名为一号路。

夏灭的一天,笔者来到上海航道局围海造地项月部。项目负贵人介绍说,他们足2005年2只开始施工的,承担着7公里多的围堤和3.45平方公里的围海造地工程。工人站在海水里,正用拇指粗的螺丝把半人高的排泥管线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一名,人一天要拧3000多颗螺丝。

笔者看到,合龙的围堤将浅海滩分割成一个个好像龟塘一样的区域。远处数艘绞吸船正在轰鸣着作卟,把海底泥沙绞起。直径1米的巨人管道绵延而至,管口喷射出几米高的沙浆,哗哗的水声响彻四野。陪同的技术人贝说,沙浆足从人工开挖的集装箱码头挖出的,通过管道送过来,慢慢地水退沙游,这里就变成了沙地。再经过重夯机作业,这里就成广实实在在的上地。现在曹妃甸上的公路、工地都是这样造出来的。

如果不亲临气势恢弘的吹沙造地现场,人们很难体会到人类改造自然带来的强烈寰撼。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长江武汉航道局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担当这个阯界上最人的在建中。体吹田工程。仅首钢期近12平方公里的用地,从海里吸上来的沙子堆积起来,就可以让1000个标准足球场增高9米。

2004年10月7日,打桩16号船霖耳欲聋的锤声,盖过了大海的波涛声。中港一航局一公司建设者进入曹妃甸海域开始沉桩。曹妃甸施工海域无遮无掩,风大浪高。六七级狂风掀起两三米大浪,四五千吨徘水量的打桩船摇摆倾斜。进入冬季,情况更加严重,山丁一风浪太大无法施,一个月下来只打了4根钢管桩。

困难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挑战极限!近500名建设者,展开劳动竞赛。大家放弃节假问,坚守在施工海区,二曰。捕促到晴好天气,昼夜施工。打桩船、运桩船、多功能驳船。半潜驳船、拌和船等10条船,互相协作。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实施全程旁站式9日,施工人员周密配合,实现单船打桩18根,全国记泌30曰、4月29日,又分别实现单船打桩20根、21根,两次刷新了全围记录。他们还首次打下了环渤海岸线最大直径钢管桩一良径1.8米的钢管桩。

前面提到的王钟敏,多少次向前来视察的国家领导人讲解呰妃甸,慷慨激吊,奈情四溢。现仟唐山齊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四年前第一次上岛,冻得发抖的他只得趴在发动机上取暖。

2004年2月的一个清晨,他们一行十余人自滦南县境内的一个小渔码头东出发,乘渔船向蒈妃甸岛驶去。

海上气候变化无常,刚出发时还是风和日丽,忽而却阴沉下朿,并出现薄雾,能见度越来越低。一行人不时察肴若船上的定位标示,心中默默计算着到达岛上的航稅。

小船在颠簸中艰难靠岸。踏上陆域他们才发现,所谓小岛不过是落潮时小足,平方公里的浅滩,四周了无人烟,甚至看不到一丝飞鸟落过的痕迹,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灯塔迎接着他们的到来。

王钟敏洁楚地记得,那天10海里的登岛路程,他们用了整整三个小时。返程时是下午,风起潮涨,气温骤降,一路上人们沉默着,深切感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开始考验着他们。在别人卷来,通往这个孤岛的路也许越走越荒凉而在我看来却是越走越繁荣。时隔四年,土钟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记忆中最深刻的不是海风的刺骨寒冷和小岛的孤寂荒凉,而是一个挑战者的斗节勇气和拓荒者的创业激情!

然而,逑设伊始,自然条件的恶劣和施工难度的5大远远超出当初想象。这里虽然号称岛,但实陈上海水涨潮时,面积只有小到两个足球场大。没有淡水,没有电。前期准备工作时,通岛路尚末建成,必须趁若涨潮用民船将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运送到岛上,有时候时间把握不好,落潮了,搁浅的施工船只有等着下一次涨潮才能返回,船上的人就得面对茫茫大海坐上一宿。夜深风寒,冻得瑟瑟发抖的干钟敏和工人们只得趴在发动机上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