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561000000026

第26章 拍——感情是拍出来的(4)

小张是某县委办公室的科员,经常会遇到上访者要求见领导解决问题的事情。领导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去惊动领导,势必会影响领导集中精力做好全局工作。每当有来访者吵闹着要见领导时,小张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勇敢地站出来,分清情况,解决纠纷,进行协调,必要时还使用强制手段把问题处理好。经常能够独自解决一些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事件,不怕得罪人。对一些重大问题也是先调查清楚,安抚好上访者之后,再向领导请示,从不让领导直接面对棘手的问题。无论大事小情他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众人心服,同样也获得了领导的赞扬。

您说像小张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能不需要呢?这就是领导所赞美的实干家,他比整天跟在领导后面只知道看领导脸色行事,遇到点大事就往领导后面跑的人要好得多。

一家饭店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投诉。电视台记者在这家饭店采访时,最先碰到了该饭店经理的助理小王,小王最怕这种阵式,怕被别人逼问,就对记者推卸道:“这件事我不清楚,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问他吧!”这下可好,记者闯进经理办公室,把经理“逮”个正着,经理想躲也躲不开了,又毫无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经理得知小王不仅没有给自己挡驾,还把自己给推了出来,很是生气,把小王给炒了鱿鱼。

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比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对下属交代,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领导的意思,然后硬着头皮去做。做好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表扬;做得不好,领导也不会怪罪,毕竟忠心可嘉吗。可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不能挡驾反而出卖领导的人,领导是不会轻饶他的。

◆把准领导的脉门

有一次,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服……”

此时,曾国藩手下的爱将李续宾,早已明了曾国藩的意图。顺势道:“大帅的意思,是想要我们进兵安徽?”

“对!”曾国藩赞赏地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早有打算。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

瞧,李续宾一句话就赢得了这么多的信任和夸赞,实在是高明之举。

善于领会其意图,读懂领导心理需要长期练习。只有平时紧紧跟着领导关心的敏感点进行思考,才会具有把握领导意图的可能性。

◆暗里拍马会更响

赞美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好办法。但当着上司的面直接予以夸赞,既容易发生尴尬又很容易招致周围同僚的反感、轻蔑,从而使自己树敌太多。所以,赞美上司最好是背地里进行,如,在公司的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赞美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同样,如果您说的是一些批评中伤的话,迟早也会被传出去的。一个精明能干的上司,即使在他管不到的部门内,也必定会有一、二名心腹的。

下班后相邀去喝酒应酬的,不见得全是同一部门的同事,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不经心的批评,也很容易被扩大渲染而传入上司的情报网。因此我们不妨利用这些“网”,让赞美的言词流传出去。一个人若连这点“智慧”都没有,那他可就很难“升迁”了!

而且和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彼此没有警戒心,较容易得到一些“幕后消息”。这种情报,往往对上司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常收集这种情报给上司,也是一种博取上司欢心的好方法。

在顾客面前也是赞扬上司的好地方。到客户的公司,理所当然要向对方的高级主管或负责人称赞自己的上司。

和上司一起到顾客那里,若都是部属一个劲地抢风头,滔滔不绝,会令上司觉得难堪,难免在心里留下疙瘩。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细节部分由属下做说明,结论部分由上司来概括。

另外,以“经理,您认为如何?”征求上司的许可、认同,看似降低自己身份,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实际上却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在归途中,要感谢上司给你的这个机会,并强调是因为上司的同行,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日后若同顾客达成了交易,要再次对上司表达谢意,感谢上司相助。

“感谢的话,不嫌多”,反正是不花一文钱嘛,何必要吝惜呢?

狭路相逢拍者胜

从利益出发,你必须打痛对方,但通过拍的手段,却可以减轻敌意,以免发生更激烈的冲突,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当你不可避免地要跟人对抗时,你可以伤害他,可以打败他,但千万要替他保住面子。打个比方,你打掉人家两颗门牙,你得赶紧替他捂住嘴,好让他和着血将牙吞进肚子里。倘若这两颗门牙掉在地上让人瞧见,仇家就算结定了,后患无穷。

另外,在对抗的过程中,最好添加一些拍马屁的功夫,给足对方的面子。你把人家打掉一颗门牙和“拍”掉一颗门牙,所得到的待遇肯定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这才是安全的获胜之道。

◆明打暗拍

明打暗拍,即在损害对方的同时,表明这是在维护对方的利益,使对方有苦难言。

海瑞在浙江淳安做县令时,有一次,闽浙总督胡忠宪的儿子到淳安来闲逛。他带着随从,仗势欺人,调戏妇女,胡作非为。海瑞听说此事,命公差将胡公子一伙抓进县衙审讯。

胡公子哪会将一个七品芝麻官放在眼里?他一上来就亮明身份:“我是总督大人的公子,你的乌纱帽不想要了吗?”

海瑞和颜悦色地问:“你知道严太师曾夸奖胡大人奉公守法吗?”胡宗宪是奸相严嵩的嫡系,在朝中势力很大。这也是胡公子敢于目中无人的原因。他神气地说:“你既然知道我父亲是大清官,还不赶快给我松绑?”

海瑞突然沉下脸,将惊堂木一拍:“胡大人是大清官,怎么可能有你这种胡作非为的儿子?你一定是假冒贵家公子来此地招摇撞骗的,来人!给我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衙役们不客气地将胡公子拉下去,打得他像杀猪似的嚎叫起来。胡公子的一位随从见势不妙,赶紧掏出一封信,对海瑞说:“他确实是胡公子,这里有胡大人亲笔写的印信为证。”

海瑞并不看信,又一拍惊堂木:“好大的狗胆,还敢假造胡大人的印信。再打四十大板!”

八十大板打完,海瑞将胡公子一伙解送到总督府,并附一封公文,说是查办了一起假冒总督大人亲属、印信案,请总督大人发落。胡宗宪虽然心里不满,却挑不出什么毛病,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这就叫明打暗拍,目的达到了,别忘了拍两下,让对方多少舒服一些。这比撕破脸皮硬碰硬要明智多了。

◆明拍暗打

明拍暗打,让对方心痛不敢出声。此招的要点是装着帮对方的忙,暗中损他一把。

有一天,法国某照相器材厂来了几位日本客人,在参观实验室时,一位客人俯下身,观看装在玻璃器皿中的一种显影液。实验室主任眼尖,看见这位客人的领带垂下来,很自然地在显影液里浸了一下,尽管只沾了一丁点,拿回去一化验,也很容易知道这种显影液的配方。

实验室主任不动声色,悄悄对一位女服务员交待了几句话。当那位日本客人走出实验室时,女服务员双手捧给那位日本客人一条崭新的领带,笑吟吟地说:“先生,您的领带弄脏了,请换上新的吧!”

日本客人无可奈何,只好乖乖从命,还一再鞠躬称谢。

运用明拍暗打,也跟明打暗拍一样,既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设法替对方保住了面子。无论如何,维持表面的尊重总是重要的。

◆先打后拍

当你在与对方的较量中占得上风时,千万不要得意洋洋,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否则,对方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就会想方设法奉还今天的屈辱。如果你向对方表示尊敬之意,表明自己只是侥幸取胜,对方就会怨恨顿消。

土耳其与希腊曾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对抗。1922年,穆斯塔法·凯墨尔率领土耳其军队与希腊人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当希腊的两位将军前来谈判投降事宜时,凯墨尔没有一丝骄气,自始至终表现得客客气气。谈判结束后,他又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那两位希腊将军不由得为凯墨尔的气度深深折服。

在人际冲突中,你的目的是使事情对自己有利,而不是为自己树敌。从利益出发,你必须打痛对方,但通过拍的手段,却可以减轻敌意,以免发生更激烈的冲突,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毫无疑问,这是处理矛盾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