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561000000017

第17章 演——形象是演出来的(4)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持住双方的面子,则一切争端都有回旋余地;一旦撕破面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所以,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头等大事。

◆切勿训斥和威胁犯错的人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能把不管什么事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

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致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藉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如此处理问题,他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一天中午,一位老板到工厂进行例行检查时,看到一些员工正在挂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下面吸烟。没有比明知故犯更可恶的事情了,很多人一定会这样想。这位老板却没有这么敏感。他走到这些工人们身边,递给每个人一支烟,说:“小伙子们,如果你们能在外面抽烟的话,我就真要感谢你们了。”

小伙子们自然知道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但老板不仅没有指责他们,反而送给每人一支烟。他们的自尊得到了尊重,他们被人当人看,当然要表现得像个人。所以,公然在厂内吸烟的人再也没有了。

事实就是这样,你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卖你的面子,其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尽量给对方一个“台阶”

由于知识缺陷,每一个人都会说蠢话、做蠢事;由于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看见别人说蠢话、做蠢事时,或者坚持自己的偏见时,为了保住他的面子,最好是给他一个“台阶”下。这对于维持双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961年6月,英国退役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在洛阳参观访问时,他由中国外交部工作人员陪同,在街上散步。走到一个小剧场,他好奇地闯了进去。台上正在演豫剧《穆桂英挂帅》,蒙哥马利了解到剧情之后,连连摇头,说:“这个戏不好,怎能让女人当元帅?”

中方陪同人员解释:“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

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在英国人的观念中,“人类的文明是从尊重女性开始的”,男人应该为女人上前线拼命,岂能让女人以柔弱之躯应付战争?

中方人员未考虑到蒙哥马利的观念,不服气地说:“我们主张男女平等,男同志办到的事,女同志也办得到。中国红军里就有很多女战士,现在解放军里还有位女将军。”

蒙哥马利说:“我一向对红军、解放军很敬佩,但不知道解放军里还有一位女将军,如果真是这样,会有损解放军声誉的。”

中方人员针锋相对地反驳说:“英国女王也是女的。按英国政治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会不会有损英国军队的声誉呢?”

蒙哥马利一下子给噎住了。

事后,中方人员向******总理汇报这件事,没想到周总理严肃批评说:“你讲得太过分了,你解释说,穆桂英挂帅是民间传奇,这就行了。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也不必非得去反驳他?你做了多年的外交工作,还不懂求同存异?弄得人家无话可说,就算你胜利了?”

接着,******总理审阅为蒙哥马利安排的文艺节目单,看到没有蒙哥马利最喜欢的杂技和口技,却有一出折子戏《木兰从军》,便说:“瞧,又是一个女元帅!幸亏知道蒙哥马利的观念,不然他会以为我们故意刺激他了。”

随即吩咐撤掉这出折子戏,另外增加杂技、口技等节目。

******总理的安排平息了蒙哥马利的怨气,使他挽回了面子,两人的友谊与两国的友好关系都得到了加强。

古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谓“失节事大”,其实是面子事大。这种观念也许很陈腐,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却很多。如果你不想招致别人的仇视、怨恨的话,切勿伤人面子。

永远别说“你错了”

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我们来往的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和我们来往的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甚至是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超人和圣人能够虚怀若谷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但常人不能,怪人更不能。

在人际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三个字:你错了。它通常不会造成任何好的效果,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使夫妻变成怨偶。

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我们来往的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和我们来往的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甚至是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超人和圣人能够虚怀若谷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但常人不能,怪人更不能。所以,当我们想说“你错了”时,应该明白,对方十有八九不会虚怀若谷地接受。就像我们自己不会虚怀若谷地接受别人“你错了”的评价一样。

◆不要试图让对方承认“我错了”

一个人说错话或做错事,总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强调客观原因,认为错得有理。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并非意识不到犯了错误,只是顽固地不肯承认而已。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错了”时,必然撞在他固执的墙上。

比如,有一位先生,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的居所布置一些窗帘。当账单送来时,他大吃一惊,意识到在价钱上吃了很大的亏。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问起那些窗帘时,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这位先生却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一桩错误的交易,他辩解说:“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用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

结果,他们为此事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不欢而散。

当我们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时,完全是情绪作用,跟事情本身已经没有关系。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那我们是决不肯接受的。

既然我们自己是这种习性,那么也可以理解别人也具有同样的习性,不要把所谓“正确”硬塞给他。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明知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他们,因为那是愚人的做法。

◆说“你错了”不如承认“我错了”

没有多少人能够正视别人的批评,大人物不能,小人物更不能。

美国的罗斯福和塔夫脱两位总统之间发生过著名争论——当罗斯福于1948年步出白宫的时候,他让塔夫脱当上了总统,然后自己到非洲猎狮子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大发雷霆。他斥责塔夫脱的保守主义,并有意为自己弄到第二任的提名,于是组成了雄麋党,结果把共和党弄垮了。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塔夫脱遭到空前的惨败。

对于罗斯福的批评,塔夫脱有没有反躬自问、虚心接受呢?

当然没有!

他说:“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

所有罗斯福的批评,都无法使塔夫脱承认自己错了,反而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眼中带泪反复地说:“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

在这里,人性表现出来了,做错事的人只会责怪别人,而不会责怪自己——我们都是如此。这不是度量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而使度量大到能接受批评的程度。但这种人我们很难遇到,至少我们不必指望眼前这个人就是一个已克服人性弱点的超人。

因此,当我们想说“你错了”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哪怕我们费尽口舌,他的想法仍然是:“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 无论他是否辩解,他都不会真正接受我们的批评。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承认是“我错了”,也许对疏通关系和解决问题更有好处。

有一位汽车代理商,在处理顾客的抱怨时,决不肯承认产品质量与服务的问题是自己这方面的问题,总想证明问题的根源是顾客在某些方面犯了错误。结果,他每天陷身于争吵和官司纠纷中,心情一天比一天坏,生意也急剧减少。

后来,他改变了处理办法。当顾客投诉时,他首先说:“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告诉我。”

这个办法很快使顾客解除武装,由情绪对抗变成理智协商,于是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如此一来,这位代理商能轻松处理每一件事情,生意也越来越好。

当我们说对方错了时,他的反应常让我们头疼,而当我们承认自己也许错了时,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麻烦。这样做,不但会避免所有的争执,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地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弄错了。

◆必须给对方服“苦药”时,要加一些“蜜糖”

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说“你错了”,不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只要让他听出或看出“你错了”的意思,他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只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图理论,也改变不了他的成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永远不要这样做: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

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假如对方真的错了,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也应该回避“你错了”或类似的词语。你有必要运用一些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有一位先生,花三天时间写了一篇演讲稿,他认真地撰写、修改并润色,其精心程度绝不亚于鲁迅或朱自清写一篇文章——据说鲁迅写完一篇文章后,通常要改七遍,而朱自清每天只写五百字。

这位先生认为演讲稿写得十分到位,得意地读给妻子听。妻子认为这篇演讲稿写得并不出色。但她没有说:“你写得太差劲了,都是老生常谈,别人听了一定会打瞌睡的!”

这位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了,她说:“如果这篇文章是投给报社的话,肯定算得上是一篇佳作。”换句话说,她在赞美的同时巧妙地表达出它并不适合演讲。丈夫听懂了其间的涵义,立即撕碎了精心准备的手稿,并决定重写。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虽然我们害怕指责,但指责并不能使我们承认现在的做法错了,只能增加心中的怨恨而已。这是因为,一个人犯错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想犯错误。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误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不敢犯错,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设法帮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在一家工程公司,有一位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现场员工戴上安全帽。开始,他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批评他们不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纠正,却满肚子不高兴,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拿下来。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于是当他再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再也没有故意对抗制度的行为。

所以,指责并不能改善你所不满的情况,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与其这样,何不换不一种方式处理问题呢?

◆当对方已经知道错了时,不必再说“你错了”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管理员工时,对小的失误,会及时提醒;对大的失误,反而不置一词。这是为什么呢?员工对小的失误不放在心上,将来可能铸成大错;对大的失误,当事者必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愚蠢懊悔自责。这时再去指责他,已显得非常多余。

你指出别人的错误,目的是想让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假如对方已经知道犯错,再告诉他“你错了”,不如告诉他你能行,以促使他做得更好。

有一次,著名试飞员鲍勃在架机返回基地时,在空中三百尺的高度,两具引擎突然熄火。幸亏他技术娴熟,操纵飞机强行着陆成功,飞机虽然严重损坏,所幸人安然无恙。

经检查,事故的原因是,这架螺旋式飞机,居然装的是喷气机燃料。这显然是负责这架飞机保养的机械师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