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561000000016

第16章 演——形象是演出来的(3)

正是达尔文善于成人之美的行为,才换来了华莱士对达尔文的莫大尊敬。

要做到成人之美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面对成功,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自己,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甚至难免会勾心斗角,压制别人以成就自己,往往越是如此,越是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其实在你帮助别人、成人之美的同时,无意识地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只要机会一来,你的成功将是惊人的。

◆收起优越感,不要自显高明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李先生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有人缘的骨干,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有意无意地跟他疏远。

李先生不明白那些同事为什么冷落自己,他并没有得罪他们呀!后来,经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他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夸耀自己的成就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李先生与同事闲聊的时候,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这一来,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无论上司、同事还是下属,无不乐意与他交往。当他从科长升副局长时,没有一个人说闲话。

老子曾说过:“良贾深藏宝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是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人们,必要时要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将自己的优势让人一览无余。

没有人愿意承认别人竟然比自己高明。所以,在与人交往时,假如你确实比对方高明,别人是看得到的,但你不必试图证明你的高明。比方说,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或者做了一件你认为错误的事,这时,你告诉他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无形中将对方摆在学生的地位,而自居为老师。除非你真的是他的老师,否则他必然不服气。即使你真的是他的老师,他同样会存有异议。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无论是在言语还是在行为方面向人暴露自己的优越心理,都是令人反感的,所以智者会尽量保持甘居人下的谦逊姿态,结果他们反而受到大家的景仰,被人们举得高高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高明的策略吗?

对别人不感兴趣就是伤害

“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诸于这种人。”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为很重要。如果对方感觉到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他一定会对你产生好感——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喜欢自己、尊重自己的人。

有些人自视甚高,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却忘了别人也需要这种感觉。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人的轻视,于是受到大家的疏远。只有使别人产生重要的感觉,你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如何使对方产生重要的感觉呢?礼貌上的尊重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你要把他放在心上,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让人产生好感的方法,比如:

关心对方关心的事。他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人……你只要对他的利益,他的健康,他的家人……表现出足够的关心,他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欣赏对方欣赏的事。他欣赏自己的成就,欣赏自己的能力,欣赏自己的风度……你只要对他的成就,他的能力,他的风度……表现出你真诚的欣赏,他一定会欣赏你,把你当成难得的知音。

请教对方擅长的事。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事情,不妨向对方求教,既可增长见识,又能得到对方好感,何乐而不为?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这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

你轻视一个人,你就不会把他放在心上,对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你重视一个人,你就会关心他的感受,关心他所处的状况。当他感受到你的轻视或重视后,也会报以同样的态度。当你想改善和巩固跟某个人的关系时,把他放在心上,无疑是一条捷径。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

你的关注是你重视对方的一种表现,这会让对方感之于心而发于情,从而对你产生很深的好感。

王嘉廉是一位美籍华人, CA公司的创始人。作为软件界的大腕,他被誉为是“华人中惟一可与比尔·盖茨抗衡的人。”在他的公司,员工的忠诚度相当高,令其他企业界人士十分羡慕。他建立员工忠诚度的办法是什么呢?除了给予员工高于同行的待遇外,还有一个秘诀:让员工时刻感受到受重视、受关注。

比如,琼是一位台湾出生的普通电脑程序员,在一般公司,像她这种基层人士是没有多少机会跟高层领导打交道的。一次,她跟王嘉廉以及王嘉廉之兄碰巧在电梯中相遇,王嘉廉向兄长介绍她时,她发现,王嘉廉对她的工作及个人状况相当了解,这让她产生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不禁受宠若惊。还有一次,在闲聊中,王嘉廉问她会不会烧冬瓜。她说会,并且说这是她很爱吃的一道菜。过不久,她收到王嘉廉在自家后院种的一只巨无霸冬瓜。这虽然是件小事,却让她非常感动。

另一位华裔林女士说:“查尔斯(王嘉廉的英文名)比我们的直接上司还容易相处。他知道你是谁,关心你的生活,他能照顾到每一个人,这真是很不容易。我的一些朋友在大公司做事,上层管理人员知道员工名字的很少,而查尔斯不但知道关于你的一切,还和你轻松地开玩笑,这是很令人开心的事。”

有一次,王嘉廉在公司餐厅表扬总部30多位任职满10年的员工,每人赠送了一只昂贵的劳力士表。林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当有人问及林女士拿到劳力士表有何感受时,她说:“戴劳力士或戴三块钱的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精神上却深感满足。你知道只要认真做事,老板就不会亏待你。直属上司知道你在做事,老板也会知道。在公司内被上司认可与重视,比物质上的回馈更为重要。”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并不难,只要你真的把他放在心上,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其中,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他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这很重要。

◆给对方一个真诚的问候

人与人的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来维系。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你不会有那么多时间跟每一位朋友、上司或下属保持经常来往。如果久不联系,关系自然就疏远了。假如你重视他们的话,要经常抽出一点时间,给他们一个真诚的问候,使联系不至于中断,并表示你还把他们放在心上。

美国前国务聊奥尔布赖特十多年前是BON电影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她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挑战,同时又必须面对许多现实的东西,像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生活的和谐等,但她巧妙地使这些烦琐的事情顺畅起来。

比如,她的下属总会在某一个繁忙的下午突然收到一张上面写着诸如“你辛苦啦”、“你干得非常出色”之类的小卡片,或一张精致典雅的卡片。而在她丈夫生日的那一天,她总会努力举办一个家庭小舞会,而且是一个人事先布置好,就这样,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她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却给他人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快乐。

她对这一做法,饶有兴趣地解释说:“大家的节奏都那么快,大部分人都忘了一些最基本的问候,都认为这些是不足轻重的小细节。其实正是这些细小的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不那么紧张,那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她又说:“一份小小的问候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挚和诚意,使他人感到温暖。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和交流,而这些细小的方面是最能体现出你的那一份心意的。这是对我个人形象、风度的一个最佳传播,当她们看到那张卡片的时候,就一定会想起我,而且在她们心中隐含着对我的那一份谢意,会使她们更认为我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她们总会想到我好的地方,不会注意我的缺陷。”

显然,奥尔布赖特的这一番言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不一定非要在大事中才能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之中更能体现你的友善。

既懂得工作的重要,也深信生活的乐趣,随时把心中最真诚的愉悦带给大家,这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要诀。

◆从小事上体现你的真心关怀

一般人认为:患难见真情。这虽然有道理,但真情却不必非得等到患难之际才显示出来。在日常琐事上,也能体现你对他人的真心关怀。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之所以获得了惊人的声誉,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一名议员还是一名仆人。

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罗斯福总统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一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推开窗户,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像这样的人,谁会不热爱他呢?即使他不是总统。

还有一次,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的,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三十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地热情,那样地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在生活中,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你想从小事上体现对他人的关怀,随时可以如愿。由于小事不易记住,你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展示你的诚意,别人意外之余,会有一种真心的感动。

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在那本书中,他说:“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诸于这种人。”

亚德勒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

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一方不把另一方放在心上、或者双方互相不把对方放在心上引起的,种种仇视和敌意,也因此而生,并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如果每个人都对别人多一份关注,多一份重视,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切勿伤人面子

从人权的角度出发,任何人都无权伤害别人的面子。但是,有些人,当他们居于弱者之前时,却认为自己拥有这种权力,毫无顾忌地对他人指责批评,甚至呵斥羞辱。这种人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一时之快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外,什么也得不到。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设法让人保住面子。这可以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最高原则。由粗鲁的、轻率的言行举止造成的心理伤害是严重的,它引起的愤怒可能会持续很久。有的人将那句让他受到伤害的话记住了一辈子,如果你是说这句话的人,意味着你非常不幸地得到了一个终身仇人。

让对方有面子,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呀!而我们却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我们残酷地抹杀他人的感觉,又自以为是;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一位小孩或员工,找差错,发出威胁,甚至不去考虑是否伤害到别人的自尊。事实上,一两分钟的思考,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可我们却很少去做这种努力,甚至很少意识到需要做这种努力。这种习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困难,并因此影响到事业的成长。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需要改变的习惯。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有权伤害别人的面子

从人权的角度出发,任何人都无权伤害别人的面子。但是,有些人,当他们居于弱者之前时,却认为自己拥有这种权力,毫无顾忌地对他人指责批评,甚至呵斥羞辱。这种人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一时之快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外,什么也得不到。

在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一位学生因非法停车而堵住了学院的一个入口。这时,他的导师冲进教室,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以非常凶悍的口吻问道:“是谁的车堵住了车道?”

当车主回答后,那位导师吼道:“你马上给我开走,否则我就把它绑上铁链拖走。”

这位学生是错了,车子不应该停在那儿。但从那天起,不只这位学生对那位导师看不惯,全班的学生都与他过不去,在他讲课的时候,他们故意大声聊天、说笑,根本无视他的存在。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愉快,过不久只好申请调走了。

他原本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建议说:“如果把它开走,那别的车就可以进出了。”这位学生一定会很乐意听从他的建议。但是,他也许在潜意识中认为他有权无视别人的感受,结果他采用最不聪明的方式:呵斥和威胁。结果,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顾及自己的脸面的。那么,我们也要顾及他人的脸面,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

◆伤人面子只能自找没趣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他们为了自显高明,不惜将别人的尊严践踏在脚下。其结果,也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素来以傲慢无礼、举止粗鲁而闻名于世的赫鲁晓夫就曾尝到过伤人面子的苦头。那是1957年,美苏首脑举行会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应邀出访前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这一决议受到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激烈抨击,本来他可以采取其他比较得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赫鲁晓夫却选择了一个既有失身份,又伤人尊严的方式。

在美苏首脑会谈中,他指着尼克松吼叫着:“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艺儿更臭了!”

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场合,尼克松当然也不会示弱,他知道赫鲁晓夫年轻时曾当过猪倌,就慢条斯理、一字一句地说:“恐怕主席先生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赫鲁晓夫不禁一时语塞,尽管他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领导人,也不免羞得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