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北京的梦影星尘
3559700000010

第10章 茶馆

京剧是国粹,茶文化同样也是国粹。老北京的茶馆,是一种市民气息很浓的茶文化一跟文人雅士的茶道稍有区别。茶道,说起来太高深了,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方能得其道。明明是喝茶,偏偏雅称为“品茗”,似乎在品尝人生的滋味。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北京的茶馆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是清净之地,常常是喧哗且热闹的。这跟北京人的性格有关;他们怕冷清,爱交流,尤喜扎堆儿聊天(或叫侃大山)……茶馆便提供了这样一块谈天说地、呼朋唤友的社交场所。

在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遍及街头巷尾。而同时,在法国巴黎,流行的则是咖啡馆一艺术家们甚至在咖啡馆里举办画展、沙龙。可见不管哪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休闲方式。老舍是最关注茶馆的,因为茶馆里聚集的都是他感兴趣的人。不仅对他们的话题感兴趣,更对他们的命运感兴趣。他写过一部叫《茶馆》的话剧。直到今天(半个世纪以后:产去老舍茶馆,喝一杯下午茶。以茶“人艺”还经常重演这部经代酒,祭典那个叫老舍的荣誉大掌拒。典据说演员已换到第五拨了。只是看《茶馆》的人包括演《荼馆》的人),都是未曾身临其境泡过茶馆的人,想像不出茶馆昔日的辉煌。他们对于《荼馆》很熟悉甚至背得出人物表,对于真正的茶馆又很陌生。现代青年,更偏爱去三里屯泡酒吧,更痴迷于欧风美雨。

老舍的《茶馆》,是在为那个时代的北京立传啊,为那个时代的北京人树碑啊。为感谢他的一片苦心,前门一带特意开了家老舍茶馆,模仿的也是旧时代的风格--偶尔还会有一段京剧演唱之类的节目。慕名而来的顾客,不知究竟为了喝茶呢,还是为了怀念老舍一那已不存在的主人?我是把它当作北京城里的老舍纪念馆只不过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罢了。点一壶茶,相当于买一张门票了,我便跨进了时光的隧道。我便看见了老舍的影子。老舍茶馆里的茶,比酒还要醉人,五味俱全。这是用几十年的光阴浸泡的老舍已经殉难35年了。但只要茶馆还在开办、还有人光顾,便证明老舍仍然活着,仍然活在北京城的记忆里。一位永远活着的死者。

前门的大碗茶鼎鼎有名。骆驼祥子喝的就是这种荼。用碗而非用杯喝茶,也算老北京百姓生活的一大特色。大碗茶,何其慷慨、豁达、朴素的名称。我刚移居北京时,大碗茶只卖三毛钱一碗而一瓶二锅头也只卖两块钱、如今都巳经涨价了吧。清末的茶馆,种类颇多。最高档的是清茶馆,早晨供纨绔子弟遛鸟后休憩棚顶有挂鸟笼的位置》,中午供商贩们谈生意。还有书茶馆(有说评书、唱鼓词的艺人演唱助兴》,棋茶馆(茶桌上画有棋盘,供顾客对弈),茶酒馆(兼而售酒)等等。总之三教九流皆能寻找到符合自己趣味的乐园。《“批判”北京人》一书分析:“茶馆在更深的意义上,已经从凡夫俗子,商贾富人的娱乐场所变成了处于困境,陷于迷惑的人的人生避难所。大多数人,从茶馆中觉得的是一种极实际而又精神性的享乐。说它实际,是因为不耽于幻想,将享乐落到了实处,这实处便是清茶与点心,而说它精神性,是因为不溺于现实,将享乐远离大吃大喝,偏重于一种和谐宁静,自在自得的气度与风范。这里面包含着普通人在物质条件制约中的生活设计以至创造,是有限物质凭借下的有限满足。它是以承认现实条件对于人的制约为前提的对快感的寻求与获得,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或休闲手段。在这种休闲方式中,北京人也为他们个性的被压抑、个体需求的被漠视,找到了有限的满足。”老北京人借助一杯清茶,怜惜着自己的影子。在茶馆的热闹气氛里,他们忘却了孤独。在泡茶馆的轻松感觉中,他们获得了瞬间的自由。在这远离琐事与俗务的时刻,他们是属于自己的,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潘治武写过一篇《旧京茶馆面面观》:“老北京的茶馆遍布于全市各个角落,无论是前门、鼓楼、四牒楼、单牌楼等通衢大道旁,还是多如牛毛的偏僻小巷中,茶馆如星罗棋布。正像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一样,民间以来社会动荡、百业萧条,本小利微的茶馆更难以维持,至解放前夕,北京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了。”茶馆的衰落,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是一种令人琢磨的文化现象。时代变了,闲人少了。即使有闲时,恐怕也没闲心了。或者说,“闲”已不再是值得炫耀并令人羡慕的人生理想了。

三十年代,中山公园的茶座极有名一一相当于今天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共有五、六处之多,最热闹的是春明馆、长美轩、柏斯馨。许多老人至今仍记得它们的名称。茶馆逐渐演变成茶座;而且转移进公园里(帝制的时代,这些公园都是皇家禁地),可见北京人越来越讲究周边环境了,讲究背景了。坐在曾经为皇帝一入所垄断的坛庙宫苑里自由自在地喝茶,感觉良好。难怪谢兴尧说:“凡是到过北平的人,哪个不深刻地怀念中山公园的茶座呢?尤其久住北平的,差不多都以公园的茶座作他们业佘的休憩之所或公共的乐园。有许多曾经周游世界:械的中外朋友对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北平顶好的池地方是公园,公园中最舒适的是荼座。

我个人觉得这种话一点也不过分,一点也不夸诞。因为那地方有清新而暖和的空气,有精致而典雅的景物,有美丽而古朴的建筑,有极摩登与极旧式的各色人等,然而这些还不过是它客观的条件。至于它主观具备的条件,也可说是它本位的美有非别的地方所能赶上的,则是它物质上有四时应节的奇花异木,有几千年几百年的大柏树,每个茶座,除了茶好之外,并有它特别出名的点心。而精神方面,使人一到这里,因自然景色非常秀丽和平,可以把一切烦闷的思虑洗涤干净,把一切悲哀的事情暂时忘掉,此时此地,在一张木桌,一把藤椅,一壶香茶上面,似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至于公园里的茶座,究竟是茶馆的退化呢,还是一种进步?在客观环境以及饮者的心态方面,茶座肯定比茶馆更具幵放性,也更能加强天、地、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茶馆自然不是北京的专利。四川、云南等地的茶馆,不见得比北京逊色。但南方与北方的茶馆文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区别。北京的茶馆,是天子脚下的北京人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反映。北京的茶馆之所以名扬天下,一方面有老舍的关系(他替北京茶馆做了活广告),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部活话剧,它的兴衰、它的客人们的命运,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影子。在全中国,似乎没有谁比北京人更幽默、健谈、贪玩、闲散以及关心时政了,所以北京人泡茶馆时的话题,应该算最丰富且有趣的了。茶馆也是他们渲泄才华(哪怕是口才)的地方。至于喝茶这一行为本身,反而是次要的了。老北京的市民,一般都酷爱茉莉花茶,四季皆饮。这就很让精于茶艺的南方人鄙夷,南方人觉得绿茶才是正宗,所谓的花茶,要么因为茶叶不新鲜,加茉莉花瓣烘烤后既能掩盖异味,又便于储存要么是嗜好者并非内行:重视花香却忽略了茶叶本身的清香。北京的茶馆,确实远离那神圣的茶道,北京人也不相信品茗就能羽化登仙。但这恰好证明了北京人喝茶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人来客往的茶馆是个大舞台,泡茶馆是为了看戏、听戏甚至于演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茶馆是社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