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精通了某一项工作,别陶醉于一时的成就,赶快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属于老板考虑的范畴,但是如果你考虑了,说明你正朝老板的位置迈进。
如果你是老板,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
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
每一天,都以老板的心态来对待你的工作吧!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你的人生将会因为这一态度的改变而改变。
让大家欣赏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只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生活平淡无趣,从事着平凡的工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竟是脾气暴躁,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生活中,我们的确也经常遇见那些不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他们总是让人觉得难堪、窘迫,甚至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样一来,自己常年累月的奋斗和积累,会因性格的恶劣而毁于一旦。即使是身处高位,也能在一夜之间失去一切。
哈伯德·约翰是一个能力非凡的员工,但是因为脾气暴躁而多次失去了升迁的机会,而这个缺点是他无法改掉的顽疾。在工作中,他雄心勃勃,非常勤奋,努力使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现在,虽然他小有名气,但他的地位和收入与他的才干很不相称。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一想到自己能力很强,而职位一般,就愤愤不平,甚至觉得是奇耻大辱。他也清楚,凭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升迁高职的,绝不会屈居别人之下,受着一个能力平平的上司领导。但他那暴躁的脾气阻碍了他的发展。同事和领导都了解他,他那暴躁的脾气令人无法容忍。
可见想得到别人的欣赏,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得到别人的认同,必须要得到自己的认同。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更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世界。无论你的能力多强,你多精明能干、独当一面。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没听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吗?所以我们要讲究合作,只要合作的好,那么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创造条件,因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工作当中,就算自己比别人强也只是某一方面的强,每个人都有自己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秀。有时候只是我们发现的晚了而已。只有懂的尊重别人,认可别人与众不同的一面,你才能被别人接受。
如果一个人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事业上刚刚稍有起色,得到一个较好的社会地位,却因一时的大发脾气,丢得一干二净,这是多么愚蠢啊!你见过这样的雕刻艺术家吗?他在一块很好的大理石上精雕细刻,长年累月地工作,就在大功将要告成之际,一时性起,竟举起大锤,把它毁得粉碎,然后再去找另一块大理石,从头再来。你一定会说,这个人精神上有毛病。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生活中与他相似的人还是有很多的。你敢说自己一定比这位艺术家聪明吗?你没有一时情绪激动而毁掉了自己奋斗多年的成果吗?
稍微受到批评和指责就勃然大怒的员工,认为别人的中肯意见是对自己的有意冒犯,甚至公开侮辱自己。这样的员工缺少应有的自知之明,也是对自己的职位没有自信的表现,好像别人总在觊觎着自己的位置似的。于是,他对待下级的态度经常十分恶劣,要求也很过分,在员工中制造紧张气氛,使他们如履薄冰,难以安心工作。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对的。神经兮兮、容易暴怒其实是一个人弱点的外在体现,它源于内心的空虚、盲目自大和以自我为中心主义。
现在,当你想到要去控制、改变自己那暴躁的脾气、乖戾的性格时;也许有畏难情绪,觉得非常的困难,好像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真正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使之更清晰,好像能看得见,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如果你对构成自己性格的每个因素都能有效把握的话,自然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那些性格糟糕的人总是想独掌大权,希望别人俯首听命,如果不能这样,就以为自己失去了权力,有强烈的失落感。他们通常都独断专行、思想苍白、自私自利、狂妄自大,除了自己外,从不考虑别人的存在,好像别人的利益与自己无关。
每个员工都应当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使自己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但是,如果他不能自律,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他就做不到这一点。如果他不能自控,就根本别想管好别人,把握住局面。
不管是怎样令人难堪的局面,他也能够忍耐;不管是遭到什么样的挑衅,他也能平心静气;不管处于什么样令人厌烦的境地,他也能心地坦然;不管面对多么嚣张和恼怒的人,他也能心平气和。那么,他就能增加自信,赢得他人尊敬,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学会欣赏别人
每到年底,经常会有员工这样说:“要炒老板的鱿鱼了”。原因无外乎这些:这老板太小气了,经常扣奖金,说过的话不能兑现,不懂管理,瞎指挥,总是喜欢批评,从来不鼓励,在他手下干太没意思,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个平台不适合自己长远的发展,这工作没什么意思等等。
如果让他们把所有的原因都说出来,说来说去就是这些,从没有说说自己。也就是他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别人、环境身上,从不分析自己。要知道,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
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拥有你所欣赏的人格特质。玛格利特曾经说过:“美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她的看法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不谋而合 。每个人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体,融合了好与坏的感情、情绪和思想。你对他人的想象,往往奠基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之中。
如果你相信他人是优秀的,你就会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质;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无法发现他人身上潜在的优点;如果你本身的心态是积极的,就容易发现他人积极的一面。当你不断提高自己,别忘了培养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习惯,认识和发掘他人身上优秀的特质。
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就时,你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
汤姆·霍里是一位年过四十的人,在最近的一次公司改组中失去工作。被解聘之后,他逢人就诉说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他会告诉你整个公司上下一切都依靠他,而最后自己却被人恶毒地扳倒了。
他诉苦时的表现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他被解聘是咎由自取。他是一个十足的专讲“过去时态语句”的人,而且只会说些不幸、恐怖、消极的事。如今,他依然还在失业中,如果这一点没有彻底的改观,对他而言,失业的岁月会相当漫长。
每个人都必须围绕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不断地改进自己,让自己进步。别人的缺陷是别人的事,或许也是他们的人生,你无法去改变别人的命运,但你得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们并不反对你们去跳槽,但令人担心的是你们的想法,你们看事物、看人的角度。
你必须学会去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以补充自己的能量,事实上当你学会了发现别人的优点时,你的心情才会阳光起来,才能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最大的营养,才具有乐达的气质。即使你不小心发现别人的缺点,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让自己学会了超越,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
人的心态为什么会不好,就是因为看到了太多丑的东西,事实上它并不一定是丑的,只是你的价值观与他不同而已,或者说你只看到了表象,未必是事情的本来面目。但是,如果你懂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才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那么你已经学会了怎么去欣赏别人,你的路也将越走越宽阔。
消除工作自卑感
一般来说,自卑的人有两种导向,一种是战胜自卑,成为成功人士,一种是被自卑彻底打败,一辈子碌碌无为。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消除员工在工作中的自卑心理。而员工要想在公司里获得长久的发展也一样要消除你的自卑。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学会调节自己,尽量消除在工作中的自卑心理。而你要想在公司里获得长久的发展也一样要消除你的自卑。自卑是不自信的表现,如何克服自卑是制约一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卑的人,总哀叹事事不如意,老拿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的强项,越比越气馁,甚至比到自己无立足之地。有的人在旁人面前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有的人遇上重要的会面就口吃结巴;有的人认为大家都欺负自己因而厌恶他人。
形成自卑的原因可以是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工作中的这种自卑感是由你的逃避心理而产生的。
以前曾经做过许多工作,但他认为负担太重,就想逃避工作,希望过着安逸的生活,而且总觉得不工作是件快乐幸福的事。当时他没有珍惜这份幸福,现在他如愿以偿生活,无所事事,然而这个他原本渴望、自认美好的结果,现在却让他品尝苦果。
他渴盼的就是无事可做,现在梦想成真了,却只能在原地踏步,直到完全吸取人生的教训。当然他因此也认识到贪图安逸将会堕落,无所事事的境遇只会令人退化,而工作是高尚且给人带来幸福的事情。
他原来渴望的生活却使自己落得悲惨的结局,而如今他渴望得到一份工作,并且努力改正偷懒的恶习,现在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这也是他不再重蹈覆辙、最终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原因。如果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并且没有私心杂念,遇到机会,人生道路就会非常顺利,不断有工作机会光临,而且也会在该领域中有所成就。如果他仍然无法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因果法则,便不免怀疑当别人找不到工作时,为什么自己也找不到工作。
也可以是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和身体上的一些缺陷。既然自卑感对我们的发展那么有影响,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克服它呢。
克服自卑其实很容易做到的。首先,你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是为了培养自信。但也必须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的短处,如生理缺陷、环境的不利、知识的不足、经验的欠缺等。对于导致自卑的因素要积极地进行补偿。比如“笨鸟先飞,以勤补拙”,或者扬长避短。
其次,要正确地暗示自己,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 自卑本身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做事之前就对处已说“我不行。”“我没什么用。”“我不会干”,结果就真的干不好,这种消极的暗示导致不必要和精神紧张和精神负担,使自己的情绪充满失败感。结果做事情就束手束脚、畏首畏尾,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自然就妨碍了成功。因此,要勇敢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别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坚持就是胜利等,这样会增加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成功就会向我们招手,自卑也就逐渐丢在脑后。
还有就是要正确地表现自己,积极与人交往。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就要大胆地表现。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如一次发言,一次竞赛,一次属于你的机会,要积极自信地去做,去尝试,因为只有行动才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退缩与回避只能带来自责、懊悔与失意。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表现自己最拿手、最容易取得成功的。有了一次成功,你会惊异地发现,你也行,这样自信心就随之增强。再去尝试稍难一点的事,以积累第二次成功,接着争取更多的成功。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这样,自卑就被逐步克服了。
鼓起自信的风帆,划动奋斗的双桨,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生气勃勃的你,一个潇洒自如的你,一个成功的你!
在快乐中工作
工作着是快乐的,快乐的奶牛才能流出高质的牛奶!
快乐工作,是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秘密。当你在乐趣中工作的时候,你会感到特别的轻松,当你完成工作后,给自己一份奖励,将带给你无比愉悦的感受。这样的氛围能使你不断的超越自己。
詹姆斯奉欧洲总部之命在亚太区出任CEO。他一向崇尚宽松的工作环境、明快的工作节奏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詹姆斯到任后发现,办公室空气紧张,每个员工都自顾自生存,工作不可谓不卖力,但整体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彼此矛盾,相互抵消的。这样客观上浪费人力财力,很多人觉得吃力不讨好,工作上疑虑重重。
詹姆斯查阅职员名册,发现最近的一年进来的人数是历年的几倍。很多人虽然天天在一个公司里上班,却几乎素不相识。经理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相对有限,部门之间的流程更是山重水复。员工们在办公室里根本看不见管理层的面孔,即使有交流也仅限于工作方面。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行业定位,更对自己在公司里的作用或前景茫然不知,只是单纯地为“工作而工作”,当然也无“快乐”可言。
詹姆斯决定,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否则办公室将有不可预测的危机。为此,詹姆斯从改造办公室的格局着手:
1· 调换屏风色彩,降低隔离高度,布置室内植物,从根本上改变办公室的人文环境。
2· 新辟员工休息室、吸烟室、茶水间,免费提供饮料和小点心,方便员工在喝咖啡的间隙交流沟通。
3· 开辟大会议室,每月例会,熟悉新同事,并传达高层的信息。
4· 利用组织的印刷刊物、宣传手册、电子图片等保持企业文化的一致性,让员工感受大家庭的关爱。
5· 组织聚会和集体旅行,在活动中了解人性,发挥个体能力从而增进集体凝聚力。
不出半年,在詹姆斯的精心安排和熏陶下,办公气氛整体有了改观。员工们觉得其乐融融,工作不仅仅是工作,还是交流和成长的地方。公司的业务也由此蒸蒸日上。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必然所向披靡。
毋庸置疑,詹姆斯手下的员工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开明的老板,从此“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詹姆斯当然是聪明人,他懂得宽松治理的道理,员工是成熟的员工,只要疏导不要堵截。改变环境,也就是改变公司的对外形象,不仅让员工喜欢公司,也在客观上提升了办公室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