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7S倍速考试法
3546900000011

第11章 S倍速阅读法(4)

美国教育家哈钦斯,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等校,聪慧过人,学习成绩优异。1929年年仅30岁即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在职达20年之久,曾深入探讨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问题,主编有《西方世界伟大着作》,其中汇集了从荷马到弗洛伊德共 74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443部代表作。他一生重视读名着原作,也倡导读名着原作。他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使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所了解,而历代名着经过时间的考验,是文化传统的记录和代表。因此,良好的教育必须通过阅读伟大的着作来实行。哈钦斯谈道,名着原作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可以一读再读,受益无穷。“这些着作之所以伟大,除了别的原因之外,正在于你每读一次,总会又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每个人都该让他的心智功能一辈子保持工作状态;每个人都该让他的想像力受到富有想像力的伟大着作的触动,越经常越好;每个人都该永无休止地向他的聪明才智所能达到的水平迈进。”

在哈钦斯看来,“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伟大着作(如果我们真是读了的话),但此后从未再读,那是永远也不会理解那些着作的”。“这可用一个小测验来说明,取出任何一本你在中学或大学读过的、以后就没有再读的伟大着作,现在再来读。你原以为你过去已读懂这本书了,但这种想法马上就会得到纠正”。因此,对于读名着,他有一种反复钻研、追求不已的劲头。同时,他读名着原作从不一味迷信,大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意。他说:“西方思想界的每一本伟大着作,都是作为在它前面那一本的对立面出现的。这并不是由于作者们的偏执或虚荣,关于人生的各种根本问题,不管是谁作出的表达,其清楚、概括、准确的程度,也还不能达到足以结束进一步探讨的地步,每一个表述,都还需要解释、修正、更改、扩展或反对。”因此,他把古今名着各抒己见的相互关系说成是“伟大的会话”,并以之作为其书名。他鼓励读者深入钻研,有一天“也能参加这场‘伟大的对话’”。

哈钦斯谈读名着原作的方法时说:“如果你愿意捡起这些名着中的任何一本书,开始读它,你将会发现,它并不像你原先设想的那样可怕。这些伟大的着作,从一种意义来说,对于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是最难读的书,而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却又是最容易读的书。其所以最难读,是因为其所处理的是人类所能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而且是用最复杂的思想来处理这些问题的。但是,对待人类思想中这些最困难的问题,这些伟大着作运用最好的思维,做出了对于这些问题所能作出的最简明扼要的表达。在人类各种基本问题上,没有比它更容易的书可读了。”

恩格斯强调读原着,也就是指名着,而非一般的书籍。那么,名着有没有标准呢?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认为,评定名着应有六条标准:

①名着的阅读者最多。它们不是一两年内的畅销书,而是长销不衰的畅销书。一部名着不需马上成为畅销书,需要日积月累其读者的数量;

②名着应通俗易懂,而不是引证据典,晦涩难读。它们不是专家为专业人员写的专着。无论是有关哲学、科学,还是历史、诗歌方面的名着,探讨的都是人类的普遍性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

③名着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名着绝不会因为思想的改变或者学说与见解的杂乱而过时。名着的作者是在持之以恒地探求幸福和公正、美德和真理,乃至永恒性和变化本身;

④名着隽永耐读。如果你能正确地阅读,就会受益颇深。即使经过反复阅读,也不会穷尽其内容;

⑤名着最有影响力。有关研究名着的书籍在不断涌现;

⑥名着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长期未获解决的问题。

不读经典原着,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经典原着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经典原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只有这样,每读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名着,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都会使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快速式读书法

科南特是英国教育家、科学家。他于50年代对美国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英国教育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曾产生重要影响。他在提高阅读速度方面有独特研究,提倡并身体力行三种方法。一是预读。即对一本读物,可以先看开头两段,接着仅看各段的第一句,然后将最后两段逐句读完。它能用通常阅读的十分之一的时间,领会到文章内容的一半(即概貌),避免把时间花在你实际并不需要阅读的那些文字上。二是浏览。即注意全文不到二分之一的字,比细读每一个字可省去一半时间,然而能获得相当深刻的印象。当然所看的字应该为该行中几个很重要的字。三是解读。即能够训练得在某一瞬间看一组字(几个词汇),而不是仅仅看一个字。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同时又不影响对读物内容的全面阅读和领会深度。

快速式读书法,就是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的读书方法。快读法所指的快读不是泛泛地浏览,而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运用快读法,有三项基本要领:

①阅读时不要出声。无声阅读可以排除阅读中的潜语内听现象,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大大简化,从而加快阅读的速度。无声阅读的技能可以经过训练来获得。

②科学用眼。阅读时,要尽力扩大视读广度,尽可能地摄人较大的语言单位,即采用面式阅读法,以整句、整段甚至整页的文字作为一个阅读单位,一瞥之间就掌握其要点。阅读时,眼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尽量避免回视,要看完一遍全文后再考虑是否重读。

③要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利用已具备的有关知识,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内容;阅读时抓住材料的思路,根据上文制定下文属于何种语言模式,大胆猜读,不要消极地等待下一个语句的出现;只选取主要的信息供大脑编码。次要信息和无关信息尽量排除。浏览式阅读、选择式阅读、排外式阅读、鉴别式阅读均是快读法中筛选信息的有效方法,可结合运用。

运用快读法,一定要保证快读的质量。快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要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形成快读的技能。

初学快读法,可用编写提纲、复述大意、编写要点等方式来检验阅读的效果。学习教科书、鉴赏文学作品一般不宜采用此法。

从60年代起,受到社会的推动,速读在美国日益盛行。社会上开办了各种各样的训练班。议员、企业家、专家、教授、秘书等纷纷参加训练。大学和中学也相应地广设速读选修课。前些年,前苏联在发展速读研究和教学方面也急起直追。由一批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组成了速读研究机构。不仅在大、中、小学里开展了速读练习,而且还组织国家和政府的一批要员专门学习速读。在我国,近几年来,尤其是1984年以来高考语文增加了“现代文阅读”试题以来,快速阅读也已成为广大中学师生迫切关心的问题。

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是扩大知识面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是否具备快速阅读能力,正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来说,在校期间要进行大量阅读,如果继续深造,还要大量阅读书刊、报纸和各种各样的产品说明书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来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提高阅读速度是十分重要的。

让脑筋转个弯

下西洋棋

石川先生独自下西洋棋,发现了个中奥妙。在5×5的正方格中,把5个棋子排成如下图所示,一旦棋子走动了,任何纵向的一排、横向的一排、右上方倾斜的一排,以及左上方倾斜的一排,均不会有两个以上的棋子同排的情形发生。

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排列出题目所要求的布局。聪明的你是否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