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青春在疼痛中成长
3544000000019

第19章 葵花女孩的追梦旅程(5)

曾经每天清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喊过的豪情壮语,曾经望着满天星辰站在走廊里背着政治课本被风吹过的孤独,曾经一圈一圈沿着跑道努力让头脑变得清醒的奔跑,曾经以为一切都会如火焰般热烈燃烧,但如今看到的只是一团烧焦的柴草,烧成灰烬的渣滓被风一吹,就轻而易举地飞啊飞啊,飞到了眼里,流出了泪。

我就像刘翔一样,毫无准备地摔倒在地,跌得很惨,摔得很疼。但是我有没有勇气重新爬起来?像他一样,依然用一条腿,哪怕只用一条腿,也要跳到终点,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

我想我会的。我拿着H大的通知书,不哭不闹,没有怨言,不怪命运。只是会全力以赴,在秋季的落叶没有掉完之前,让所有人看到,我还是最棒的。

葵花女孩的追梦旅程

若是记忆会长翅膀

我背着书包,走出了教学楼,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我轻轻地扭头,望见了那棵长得像西兰花一样的大树,蓊蓊郁郁的,在盛夏闷热的空气中疯长着,每一片叶子都在膨胀,挡住了窗户,挡住了班,可是记忆啊它却像长出了翅膀一样,从枝叶的罅隙间飞到了我的脑海里。那时候的耳机里正在放李闰珉的《Kiss The Rain》,我最喜欢的一首钢琴曲,总能让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在这个异常纷乱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应该属于的位置。那一刻,周围激动兴奋抱成一团的喧闹声,拍照留念大声喊的“茄子”声,都在瞬间被抹杀掉,一切安静的只有那钢琴优美的旋律来来回回穿行。这个我们生活学习了三年的高中的校园,如今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一直是相信缘分的,缘不断,情总会相连。

这里,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成长的感动,人生的思考。尽管大家都说高中三年,就像是在监狱一样,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教学楼、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像是既定好的轨道一般,无法逾越。但是当你真正经历过后就会发现,高中不是恶魔般的地狱生活,而是苦行僧求取真经必需的磨炼之路,磨练了你的身体磨练了你的思想磨练了你的灵魂,你得到的,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似贝壳中历经等待结成的珍珠。

我的高中生活,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只是作为一个行走在人群中的记录者,比别人有更多的感触与思考吧。我怀着一颗敏感近乎脆弱的心,努力做一株向日葵,哪怕经历了风霜雨雪,都无法阻止我一直面向太阳的脸庞,微笑。

像向日葵一样成长

那是中考完的暑假,和任何一年的夏天没有两样,我和好友顾不上头顶的骄阳散发着烘烤蛋糕一样的热量,挤进公交车,晃晃悠悠地来到图书城。那是一种经历了很久未看过闲书日子后的饥渴难耐,面对着各色各样的小说,竟不知从何下手。随手一翻,脸瞬间变得通红。那可是写我们90后一代的小说啊,可是为何如此不堪入目?堕胎、割腕、暴力、色情……种种灰色文学充斥着书架,不敢再往下细读,仿佛面对的那本书,轻轻一翻页,便会跳出来一个魔鬼,张着血盆大口,将你撕咬吞噬。

不知是否是空调的冷气开得过足,仿佛一阵冷风拂过,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冷,心冷。我们90后也是有爱有责任有自尊的,我们过着的是阳光般的生活,我们充满了希望与梦想,并且为之不懈努力奋斗。很多同学,都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有时去少保所关照那些需要指导的孩子,有时组织扫大街扫小区,有时去幼儿园教小朋友学习,这些美好的积极向上的故事没人写,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寻找刺激选择那些非主流的文字。多少同学痴迷并深深陶醉于那些看起来掉泪的压抑的文章,他们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灰暗的、颓废的,那些书籍给他们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继续无病呻吟、乐此不疲。

在QQ上,有很多与我年龄相仿而且喜爱写作的人,他们写的文章,多是忧伤的凄凉的,他们称那是另一种美。我观察了一下,这些人的头像,大多是黑色或者灰色的,空间不少有十字架、“葬爱”、抽烟、割腕的网络图片,给人一种非主流的感觉,日志读起来泛着淡淡的忧伤,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能写出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再加上背景音乐的哀婉悠长,令人充满了压抑与悲伤之情。

很多人说90后是颓废、脑残的一代,我并不承认,但是确实存在一些同龄人,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信息的影响,在尚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有的盲目模仿偶像,学他们的样子抽烟喝酒打架,有的沉浸韩剧、爱情小说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业,有的甚至影响到了一生的幸福。

我一直说,一本书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读什么书,自然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什么样的观念。于是,我想写一本对得起90后的书,一本教人向善的书,一本能够解决青春期烦恼与困惑的书。《像向日葵一样成长》便是利用中考后的暑假写完的,小说讲述的一帮初中生的故事,从当初不爱学习沉迷网吧的坏小子到一个知道勤奋努力的好学生,从叛逆的女生到乖乖女,都代表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像向日葵一样成长,面向阳光,满心希望。

其实,这个长篇小说的初名是《跌跌撞撞》,当时我投给一位征集长篇的报社的编辑,他看过后,邀我去谈谈。那是一间很朴素简单的办公室,编辑老师是一个居士,慈眉善目,信佛,不杀生不吃肉。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题目起的不好。”我笑笑,我说:“我的原意是,每一个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逐渐长大的。”他告诉我,一本书的题目很重要,要起的阳光向上,人们看了之后,才会有一种积极的感受,哪怕不细读,也会有很好的作用。另外,不能学某些畅销作家,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销量很大,挣钱很多,但那些都是不义之财,一个人因为读了你的书而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回向到你的身上,自己也会有不好的结果,那些暂时的金钱繁荣都是虚假的泡沫。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若有所思。

那之后,我修改了题目,也将小说中的一些章节进行了删减,最后顺利出版。后来我再去找那位编辑老师时,他早已不在那里工作了。我愣在原地,仿佛是上天派来的一位有缘人,给我指点了一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剩下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待我醒悟后,再去寻找真谛。

一只被排挤的丑小鸭

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高一呢?打个比喻吧,就像一只被同伴排挤的丑小鸭。我是以中考成绩班里第一进入的这所全省最好的高中,当时雄心壮志,气宇轩昂,却不知,上了几星期的课后,对物理的不知所云和对化学的一头雾水彻底浇灭了我对高中热火般的希望。

我是天生就对理科不感冒,好像是我上辈子与数理化有仇,动不动就来一场兵戈之乱,他们挥着手里的长矛短枪,对着我就是一阵乱刺,然后看我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发出一阵邪恶的狂啸。

“我受不了啦啊!!!”我常常这样在自习课发出怒吼,吵得同桌直对我翻白眼。是的,他是一个处处都比我强的男生,没有先修,竟然毫不费脑子地听懂课,然后用最快的时间把作业呼啦完,拿出一本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而我通常是省略了前两步,直接跳到第三步上。

我们坐在一起,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我恨恨地对他说:“学习好有什么了不起的?我问你一道题你都不搭理我,你以为你是谁呀?是太上老君还是玉皇大帝?”他通常连头都不抬一下,我透过他那双黑框眼镜,瞥到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上的字。我顿时瘫坐在椅子上。

我的自尊与骄傲被一点一点地埋没在心里最隐蔽的地方,直到上面长满荒草。

之后的每一次月考,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由于数理化的拉后腿,我常常徘徊在十名以内,倒数的。

而我物理最低的一次分数是十六分,当时我们班是十六班,同桌拍拍我的肩膀,拿着我的大好河山一片红的物理卷子,说了句:“这分数真对得起咱们班。”

而我只有面对这恶心透顶的分数咬咬牙,努力使自己的眼泪不掉下来,至少不在他这个妄自尊大的家伙面前。

他好心说了句:“改改吧。”然后把卷子推到我的面前。

我把卷子一翻,白花花的背面闲着也是浪费,不如来点涂鸦。我用最喜欢的粉色荧光笔写着我的感受,把我的整个心都掏了出来,我写道:“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校园里,我像一只被人排挤的丑小鸭,学习不好,人缘又差,不敢面对老师不敢面对同学,不敢面对那些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物理题,我真的好绝望好伤心……”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对着一道道由于太使劲的错误叉划破了卷子的红色印痕发呆。那是一段不被人理解的时光,那是一段天天以泪洗面的时光。

和一群数理化极好的家伙们在一起,我真的很孤单,我常常和一些同样学不会理科的女生拉着手,安静地站在走廊的尽头,望着天上云卷云舒。享受属于我们的小小寂寞。

后来,便分了文理,这种痛苦的日子,终于画上了句号。

现在回过头来,还心有余悸。人无完人,有一长必有一短,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再去努力,那样才不是徒劳。所以,不要灰心更不要失望,相信上帝在前方为你开了一扇窗。只不过,有时候你要有勇气走过去,推一下,看看它有没有关上。

挡在高二面前的高山

高二的寒假去学校拿东西,路过高三的教学楼,看到学长学姐背着沉沉的书包,抱着大大的塑料箱,慢慢地走向宿舍。冷风吹过,我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却肃然而起一种敬畏之情。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半年也马上升入高三,只要一谈起高三,眼前就浮现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悲壮场面,一想到这即将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心就“扑通扑通”加速跳动。紧张、茫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