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看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看资产结构。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财报表格,终点都是现金。它像血液一样,流经企业的每一个部位。我们衡量企业关于现金项目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变现的速度和能力、财务的弹性和收益质量。
速动资产:能最快变现的资产
说到变现能力,企业中变现能力最快的当属流动资产,只是流动资产里面也有快慢之分。像存货就属于比较慢的。要想让存货变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将存货卖出去;第二,卖出存货的账款能够顺利地收回。如果不能做到,它的变现能力就要大打折扣。那么变现最快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是现金本身。也正因为如此,与现金相关的资产也就成为人们眼中的“速动资产”。
“速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如果企业速动财产充分,就会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二者之间的交易就能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速动财产充分也是还债能力良好的体现,有助于企业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其实,二者相比较,还债能力的重要性更胜一筹。
因为企业运营中最重要的就是债务问题。企业有钱,谁第一个有权来要?当然是债权人。把钱还给他,剩下的是扩大投资,还是给股东分红,就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了,可以自行决定。如果债权人不满足于第一追索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处处受阻,也会败坏自己的商誉。所以,火烧眉毛的债务问题一定要排在第一位。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将企业的速动资产和还债能力联系在一起呢?
【公式说】速动比率=(货币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在这个公式中,速动资产就是分子之和。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得出的速动比率常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不过,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除了计算公式,二者的不同还体现在意义上。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比,但在流动资产中确实有一些变现能力很差的,比如存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存货过多就会出现积压、滞销等情况,万一卖不出去,还存在着跌价的可能性。所以,它们根本不具备变现还债的能力。拿掉它们之后,就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其实,无论是速动比率,还是流动比率,强调的都是还债能力的重要性。这点大家想必已经很熟悉了。资本周转不灵是企业倒闭的第一诱因。比如,你拥有价值300万元的资产,可全部用来投资房产了,也就是说,这300万元全部变成了实物资产。这时,一旦产生周转问题,规定时间内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就会陷入折价卖房的困境了。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很多,但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总资产太少,而是因为流动性不足。
不知大家是否玩过《大富翁》这个游戏?玩家失败的条件只有一个:当现金和银行存款为零的时候,无论你有多少资产,只要流动性没有了,就要清算。游戏中还设计了玩家如果破产了,会拍卖失败玩家的非流动性资产(地产)的规则。
为了保证企业的变现还债能力,行业中通常将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设定为1~1.5之间。1是最低限度。它表示了每1元流动负债背后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那为什么不能用非流动资产来做保障呢?我们在讲资产负债的时候,给了大家一个清算价值核算表,给出的非流动资产的变现估值为20%。这就意味着那些非流动资产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要拍卖给别人,就要大大贬值了。那又为什么把最低比率设为1呢?因为还债虽然是企业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但并不是全部,而且只有进行扩大再生产,企业才能一直保持活力。
速动比和流动比,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与核心竞争力一般的公司相比,一些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它们就像刘顺仁先生的《财报就像一本财报书》中讲到的那样,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融资,并且其产品的变现能力非常强,所以根本不必为流动负债担心。
为了增强说服力,刘先生还特意举了沃尔玛和卡马特的例子。沃尔玛周转的速度特别快,并且信用卡公司3天内就可以给它结账,而它给供货商结账的时间则是保持在30天内。这种“快收钱,慢还钱”的模式帮助沃尔玛成功地摆脱了现金问题。所以,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保持在警戒线之下。而卡马特恰恰是在现金流动环节上出了问题。现实情况使得它不得不动用大量现金来应付债务。所以,尽管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但它的速动比率反而比沃尔玛还要高。
那么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是不是在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这里就失灵了呢?它们在这类企业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还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如表10.1和图10.1所示。
单位:年
上汽集团和江铃汽车速动比率折线对比图
注:以1994年为第1年。
是上汽集团和江铃汽车的速动比率数据。从数据上来看,在2006年以前,上汽集团的速动比率比江铃汽车要高。但从2007年以后,它的速动比率就一直处于江铃汽车的下方了。是不是上汽集团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落后了呢?看似如此,但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单一地看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另外加上一组数据才能看出这里的端倪。
单位:万元
单位:年
上汽集团和江铃汽车净利润折线对比图
注:以1994年为第1年。
为上汽集团和江铃汽车净利润数据。将三张图表结合着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正是在速动比率出现变动两年后,即从2009年开始,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像是乘坐了火箭一样迅速上升,完全超过了江铃汽车。
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在两家企业利润相差无几时,上汽集团的速动比率要比江铃汽车的安全。在上汽集团开始飞速赢利的时候,它的速动比率下降到了100%以下,看似不安全,但它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绝对要高于江铃汽车。而江铃汽车在2006年以后,开工率不足或者存货周转率非常低,导致资金闲置,净利润徘徊不前。前后两段,该安全的时候安全,该创造利润的时候创造利润,上汽集团都做到了。
所以,无论是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我们都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现金到期债务比:只用现金够还债吗
债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用来增加利润的财务杠杆,又是造成企业倒闭的第一诱因。在对待债务的问题上,我们先是用了流动资产来看能不能还上流动负债;后来觉得流动资产里的存货变现太慢了,减掉存货以后变成速动资产;现在我们直接用现金来比较。标准越来越严格,目前最严格的标准就是本节要重点讲到的现金到期债务比。
什么是到期债务呢?就是今年必须还上的钱,这里面包括了本期到期的长期负债,还有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属于流动负债)。为什么不包括应付账款呢?因为应收票据是有明确归还日期的,而且基本上很少出现坏账,而应付账款的风险性相对来说较大。所以,现金到期债务比的计算公式就成了下面的模样。
【公式说】现金到期债务比=营业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需要重点说营业现金净流量。它并不仅仅是狭义的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而是自由现金流的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家企业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是100元。如果按照前者理解,那100元就够还债的了。偏偏此时,出于经营的需要,企业用50元进行了资本化投资。那么此时你可支配的现金是多少?是用100元还债还是用50元还债?很明显,现在可供支配的现金只剩下了50元。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用自由现金流的数据。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现金到期债务比同上面提到的其他比率一样,都是由警戒线的,它的理论警戒线是1.5。
按照老习惯,完成理论上的论证,我们还是用企业的相关数据来说明。表10.2为白云机场和上海机场的现金到期债务比数据。
从表10.2来看,白云机场的财务非常安全,2011年现金到期负债比达到了21倍。而上海机场在2006年和2007年的时候,现金有些捉襟见肘,自由现金流为负,还有到期要还的债务。但从2007年以后,它基本上是处于无负债经营的状态,自由现金流可以实现自由。
再来看山西汾酒和老白干酒的现金到期债务比数据,如表10.3所示。
从表10.3来看,2011年,对于山西汾酒和老白干酒来说都不好过。山西汾酒的现金到期债务比为95.03%,而老白干酒还不到20%。有意思的是,笔者在统计相关数据时发现:山西汾酒的到期债务大部分是应付票据,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很少,而老白干酒则基本上没有应付票据,它的到期债务基本上都是即将到期的长期贷款。
除去本期到期负债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自由现金流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流动负债的范围要比本期到期负债大多了,需要把各种应付科目都加进去。这样一来,这个标准就会比现金到期债务比更加严格。流动负债都是今年要还的钱,之前用流动资产比过流动负债,但是流动资产不是现金,变现还需要一段的时间。直接用自由现金流,可以更直接,这叫作无障碍偿还能力。
【公式说】现金流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其实它的分子很复杂。什么是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呢?它是指经营现金毛流量扣除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后企业可提供的现金流。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经营现金毛流量。所谓经营现金毛流量就是息前税后利润和折旧与摊销的和。
天哪,这太复杂了!有没有简化一些的计算方式呢?有,我们还可以用自由现金流来代替分子。因为只有自由现金流才是企业真正能自由支配的,也是还债的现金主力。还有一项更严格的比率。它可以用来测试企业偿还所有负债的能力。
【公式说】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
那么上述三种比率该如何评判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全看企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先定性再定量。拿沃尔玛来说,它是典型的零售类企业,随时都在创造现金,比率低一些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它的此类比率过高,那就说明它有很多现金是闲置的,没有加以充分利用。
所以,对于这类比率分析的要求时,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为什么巴菲特不仅仅看报表,还要去公司看看,去工厂转转。因为投资并不像算术题那样简单。我国有句俗话,叫作救急不救穷。这也是要我们先对这个人定性,再对它定量。
还来看《水浒传》。为什么宋江能够得到梁山众将的拥护呢?按照鲍鹏山先生的观点,是因为宋江能给众人找到出路,而晁盖不能。我们给晁盖定性,他只是一个草莽英雄,不具备投资价值。这一点从他的遗言中就可以看出来。
晁盖在遗言中说,谁杀了史文恭才能成为梁山之主。光凭自身的武略,宋江肯定不能完成任务,倒是林冲等老牌会员有这种实力。所以,宋江并没有急于先抓史文恭,而是先逼反了卢俊义,借助卢俊义去杀史文恭。这样,晁盖的遗言就失效了。谁会让刚来没多久且大家不了解的卢俊义成为领袖呢?及时雨宋江才是当仁不让的人选,而且大家相信宋江能为大家找到出路。这就是定性的重要。有了定性,才有定量。
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想要向沃尔玛、戴尔看齐,就要使现金和负债在低比率条件下运行。如果不能随时创造现金,随时可以将存货或服务变现,就不能实现。所以,在此之前,你一定得先有这个能力,先练好内功。内功一旦确定了,想学招数就可以很快融会贯通。
销售现金比率:营业收入的含金量
什么是营业收入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卖一台售价为5000元的电视机,就是收入5000元。那么它是成本,还是费用呢?事实上都不是。请注意,我们现在讨论的对象既不是毛利润,也不是净利润,而是收入。所谓的收入,就是收了多少钱,暂时不需要计较成本和费用。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产品卖出去,货款就一定能够收回来吗?答案是不一定。它有几种可能性:第一是当场进行现金交易,货到付款;第二是货款在当期无法及时收回,形成了应收票据和各种应收账款;第三种是根本就收不回来,直接成了坏账。
我们辛苦那么久,为的是什么?收益,而收益的终点就是现金。收回来的钱才是真真正正已经赚到的钱,才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我们看到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它们的总体思想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它们是建立在所有和我们进行交易的人都是讲信用的人。不管是现在给,还是以后给,反正钱肯定是收得回来的。
当然,我们也得做好一些糟糕情况的打算,比如预留给各种坏账计提准备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关于现金流量的问题,都以是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如果利润表上显示是赢利的,但现金没有收回来,银行来催款了,供货商来催款了,总不能用利润表来还债呀!所以,把钱收回来,才真正是自己的,在账面上的,未必是自己的。这就涉及营业收入含金量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个衡量营业收入含金量的公式。在这个公式中,营业利润的含金量是用销售现金比率来衡量的。
【公式说】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公式中还要着重说明的是分子。这里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而不是广义上那个“自由现金流”的概念。因为自由现金流里面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但我们这里进行比较的与投资无关,所以必须要用狭义的概念。
销售现金比率的值越高,说明营业利润的含金量越高,反之就越低,也就是说,卖出去了东西却还没收到全部的钱。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实例。表10.4为合肥百货和大连友谊的销售现金比率数据。
二者比较起来,大连友谊的数据实在太富有戏剧性了,完全像是在坐过山车。在不算太长的15年里,其中就有5年每收入100元还要支出现金。相对来说,合肥百货就显得稳定多了。虽然有时候,销售现金比率略低,营业利润含金量略有下降,但是它足够稳定。而我们投资企业的标准就是需要长期稳定的盈利。如果这样比的话,好像这个比率太小了,要知道我们比的分母可是营业收入啊,收入中是含有成本和费用的。如果想看营业利润中当到底有多少钱收回来了,我们可以改变分母,将销售收入改为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