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3530700000025

第25章 “希特勒的炸弹”胎死腹中——釜底抽薪

原子弹是希特勒的撒手锏,他希望原子弹能给他绝地反击的机会。不摧毁希特勒的核计划,就不能彻底消灭希特勒,于是,一次次的间谍行动终于让希特勒的核梦想破灭于“二战”终结之前。

时间:1940年—1944年

地点:丹麦、挪威

人物:嘎尔波、多伦斯达德、本泽

关键词:软件、硬件

1944年2月20日上午10时45分,一辆铁路渡轮“海多罗”号正穿过波浪滚滚的挪威廷斯贾克湖。忽然间,随着甲板下闷雷似的爆炸声,渡船剧烈地摇晃起来,大量的湖水不断涌入,不到5分钟,“海多罗”号便沉入了湖底。

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连同“海多罗”号一同沉没的还有德国一批珍贵的重水以及制造重水的设备。此举彻底粉碎了希特勒占有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梦想,而这一切全是英国特工的杰作。

核弹未出,阴云已布

早在1939年,已经有消息说,德国的一家研究所正在进行一项广泛的企图分裂原子的试验。而希特勒在闪击欧洲之初就多次声称:“我们将使用一种别人不知道的而又能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武器。”英国的情报机构也认为,美、英、俄以及西欧物理学家的脑子里藏着原子弹的雏形,而最有条件制成原子弹的是希特勒。

1939年9月16日和9月26日,德国科学家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制造原子弹的可行性,决定由维尔纳·海森堡主持理论研究工作,其他人则分别进行实验以确定其他重要的核参数。陆军部为原子弹的研制拨了足够的资金,并将设备精良的威廉大帝物理研究所接管过来,供研究原子弹使用。英国安全协调局还在1939年10月列出了一份“德国一直在进行试验的武器”的清单,其中,原子武器被列在第一位。英国情报部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断定,希特勒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使用原子弹来摧毁英国。对此,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不无忧虑地指出:“这意味着希特勒决意将恫吓付诸实施。”

一定要阻止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要达到这个目的,盟军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原子科学家之一玻尔被德国控制;二是生产重水的挪威维莫克化工厂也被德军所占领。而要彻底摧毁希特勒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从软件上,要阻止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的科学家为希特勒服务;硬件上,要摧毁希特勒制造原子弹的工厂。盟国决定,首先应对玻尔进行策反。

尼尔斯·玻尔

她会演戏,更会导戏

1940年4月的一天,玻尔教授和一位朋友去看古雷特·嘎尔波演出《茶花女》。在闲聊中,朋友告诉玻尔,嘎尔波非常讨厌希特勒,说希特勒是“歇斯底里的病患者”。玻尔对此反应冷漠,他说:“她该好好演戏,管希特勒干吗?”作为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玻尔一贯认为科学家的任务是用科学为全人类服务,因此,科学家的任务应该是潜心研究,不应为政治分心。

但不久以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玻尔这种看法。为了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法西斯德国向玻尔的祖国丹麦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丹麦立刻接受“德国的保护”。虽然玻尔教授主张科学家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亡国之感还是深深刺痛了他。另外,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让身为犹太人的玻尔教授也深感不安。但纳粹对玻尔这位原子物理学家很宽容,为了达到利用玻尔加快德国原子弹研制的工作,纳粹不但没为难玻尔,反而继续鼓励他研究原子弹。

必须想办法把玻尔教授弄到反法西斯的队伍里来,谁能担当这个任务呢?曾经被玻尔教授教训为“该好好演戏”的嘎尔波担当起了这个重任。作为演员,嘎尔波因演《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蜚声欧洲拥有许多崇拜者。而她反对希特勒的思想,使她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情报工作,并担当起了协助玻尔教授逃出丹麦的重任。嘎尔波利用她建立的“像蜘蛛网一样”的秘密交通联络线,给玻尔送去了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吉姆·查得威克所写的一份呼吁书:《纳粹拥有原子弹之恐怖》,使玻尔在读后大为震动。传递信件的人乘机对玻尔说:“教授,不知你想过没有,原子弹这种武器如果落在战争狂人手里,岂不摧毁人类?如果希特勒有了原子弹,还不用原子弹去屠杀吗?”

在反抗组织的争取下,玻尔教授表示要脱离纳粹的控制,投入反纳粹的斗争中,并在嘎尔波的精心策划下,安全脱离了虎口。当时,玻尔教授并不知道是嘎尔波一手策划了自己的叛逃,所以,当他发现前来接应自己的竟是古雷特·嘎尔波时,他惊讶地握住嘎尔波的手,说:“我认识你,我很爱看你演的《茶花女》。”“我也认识你,玻尔教授,你曾让我好好演戏。”玻尔教授一惊,在别人的提示下,他才想起那天看戏时所说的话,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廷斯贾克湖:希特勒核梦想的终点

玻尔的叛离使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大受打击,但并没有完全阻止希特勒的核计划。在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希特勒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仍在进行,其进展也超越了盟军。所以,要彻底阻止希特勒制造出原子弹,就一定要摧毁希特勒的核工厂。于是,盟军的间谍机构又开始了紧张的行动。

重水是生产原子弹的关键原料,希特勒生产重水的工厂是挪威的维莫克化工厂,而这个工厂最先是为法国的一个原子反应堆提供重水。1940年5月,德国人占领了挪威维莫克化工厂,维莫克化工厂转而成为德国人制造重水的重要基地。如何摧毁维莫克化工厂和破坏它的重水储存,成了英国战时内阁考虑的首要问题。

36岁的化学博士挪威人利夫·多伦斯达德在摧毁希特勒核工厂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建立了一个提供有关工厂各种消息的“情报网”,这些消息立即发往伦敦的中央情报机构。在他的策划下,英国特工先是偷袭了维莫克化工厂,令德国人耗费数年建成的重水实验室在几秒钟内陷入瘫痪状态,450公斤重水从炸毁的水槽中流出,淌进了污水沟。德军驻挪威司令官冯·法尔根霍斯脱将军赶到工厂,在视察了被爆炸的现场之后怒吼道:“我一生中还没有见到过被破坏得如此彻底的现场。”

1943年底,潜伏在维莫克化工厂的间谍密报说:维莫克化工厂通过一年的修复,重新生产重水。收到电报之后,伦敦立即派皇家空军进行空袭。英国飞机轰炸了这家工厂的发电站,并多次轰炸这家工厂。在遭到多次轰炸之后,德国人决定把所有维莫克化工厂提炼重水的设备和储存重水统统搬迁到德国的一个地下基地。

绝不能让德国人转移重水的计划得逞的重任又落到了英国特工的肩上。英国特工经过调查打探,了解到有约613公斤的重水将于1944年2月从维莫克化工厂运往德国,于是他们决定袭击德国的重水运输线,炸掉德国人的重水和相关设备。通过调查,特工们得知,德国人先用火车把重水从维莫克化工厂运到廷斯贾克湖边的铁路渡口,从湖上轮渡到廷诺塞特,再从那里把重水分两批通过铁路和公路运到黑罗伊,而后再继续装船运往德国。经过周密计划,特工们决定在重水经过廷斯贾克湖时,在渡船上安装炸弹,让重水及其设备沉入湖底。

1944年2月19日晚11时左右,重水正在廷斯贾克湖口装船,英国特工本泽和他的两位助手装作逃跑的样子闯入轮船。当他们被一名守卫人员拦住时,他们谎称有盖世太保正在追捕他们,请求帮助。于是守卫人员把他们送到底舱,让他们暂时躲避一下。本泽随即带着助手从底舱摸向船头,迅速装好炸药,并调整好引爆装置的时间,随后便离开了渡船。

当天夜间,“海多罗”按时起航了,当船驶入深水区时,随着一声巨响,德国最后一批珍贵的重水及其设备一同沉入了挪威的廷斯贾克湖。

盟军的间谍机构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付出了若干军人的生命之后,以超乎寻常的表现,终结了希特勒的原子弹梦想。

谍海掠影

著名科学家海森堡参与了希特勒的核计划。1944年,海森堡在瑞士的苏黎世作学术报告,盟国派了一位名叫博格(M.Berg)的间谍参加会议,他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如果海森堡在报告中有任何从事原子弹研制的暗示,就立即将其击毙。但海森堡那次报告的内容是非常抽象的“S—矩阵理论”,只字未提原子弹,因而幸免于难。后来,海森堡了解到当时的危险后,曾经风趣地说:“那篇报告的抽象深奥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