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3504700000012

第12章 学会低头:低姿态助你成大器(1)

人不能没有自信,也不能自傲。至刚易折,头颅高昂未必是成功者的象征,真正成功之人反倒多半能够自降身段以抬高别人。人生在世,当低头时则低头,等再抬头时或许就是海阔天空。

不要自命不凡,轻视老前辈

中国有很多带“老”字的成语,比如,宝刀不老、老成持重、笔老墨秀、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奸巨猾、老马识途、老谋深算,等等。当然,这个“老”不一定是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还指那些有阅历、有经验的前辈。在每个公司,都有这样一批员工,他们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加入进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当公司壮大之时,他们或许已步入中年,成了年轻人口中的“老前辈”了。

有些刚刚走出校门或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面对老员工往往容易自命不凡,认为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懂得新技术、接受不了新知识了,表面上对他们毕恭毕敬,心里却轻视他们。

小东来到一家公司上班已经有几个月了。他发现,他所在部门的同事老张今年刚好满四十,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谁的办公桌上物品摆放不整齐,谁上班迟到了下班早走了,他都一清二楚,如果有实在看不过去的他就说两句。一次,小东写好了一份策划交给他,他看完后,慢条斯理地对小东说:“小东,你写的这份策划文案我看了。先不说内容如何,单看标点符号就用错了不少,这样的文案如果拿到会议上讨论,其他部门对我们的印象一定不会好!自己写过的东西一定要读一遍,实在不行,就把标点从头再学一次……”老张滔滔不绝地批评着,小东虽然心里不服气,嘴里却什么都没说,他知道一般新人面对老员工只有听着的份。

从那以后,小东为了不再给老张留下把柄,做事格外用心:早上第一个到,下班最后一个走;无论写什么资料,都仔细斟酌,准确到每一个标点;给客户打电话前先想好应对之词,力求将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时间长了,他与几个一同进公司的年轻人相比,成绩格外突出,不仅能力强,态度也认真,深得老张欣赏。老张于是经常在业务上指点小东,小东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用技巧,进步极快。除此之外,老张常在两个人闲谈时,向小东传授一些人际相处的技巧,并将公司里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前向他讲解,避免小东无意中卷入派系斗争中去。

小东现在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如果自己当初自命不凡,不愿意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不从老张那里吸取经验,那么倒霉的很可能是自己!

阅历多、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能看清方向,他们就像那些识途的老马一样,是公司历史的见证,这些历史可以给年轻的新员工提供路标,可以帮助新人避免同样的错误。而且,老员工的精力虽不比往昔,但技艺犹在,就像三国时的老将黄忠一样,年龄虽老,手中宝刀却不老。老员工所拥有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不仅不应该被轻视,还应该让更多的新成员去学习。

但在实际工作中,新人和老员工容易发生误会。在每个公司里,都有上面故事中老张这样的老员工,他们年纪相对较大,做事踏实认真,严于律人律己,力求做到完美,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对刚来的新员工抱有很高期望。当新员工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他们往往“恨铁不成钢”,处理方法有时又不是很恰当,容易引起新人的反感。这时候,新手们要是能放下面子,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及时与老员工沟通,就会发现确实能从老前辈们身上学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别被琐碎小事冲昏头脑

人生苦短,不要让小事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要让琐碎的烦恼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人们的烦恼百分之五十来自日常的小事,百分之二十是杞人忧天,百分之十二,事实上并不存在,剩下的百分之十八,则是既成的事,再担心烦恼也没用。

然而,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常会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生气而失去理智。对小事过于执著的人,最终一定败于小事,就像千里之堤可以毁于蚁穴。如果我们学会不为小事烦恼,就将获得莫大的回报。

有位妇人总是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改不掉。于是,她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解开心结,改掉陋习。那位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间空房里,从外面将她反锁在屋里,离开了。

妇人见高僧不仅不开解自己,还将自己关起来了,便破口大骂。高僧也不理她,任她骂了很久,终于沉默了。这时,高僧来到屋外,问她:“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妇人说:“我只觉得找你来帮助我是个错误的决定。”高僧说:“连这点事都耿耿于怀,又怎么能放下其他的事?”说完又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在想什么?”“什么都没想。”妇人答。禅师问:“为什么?”“想也出不去呀。”妇人回答。“你的怒气并未消失,只是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问:“大师,什么是气啊?”妇人终于明白了,她所执著的一些小事都是虚无的。

繁忙的工作周而复始,日常的生活大同小异,多数内容都是无数的小事组成的。人们常出现这种情绪:“这事都快让我疯了!”“这点破事都办不好,气死我了!”挫折和愤怒似乎逐渐占据生活的每个角落。愤怒再严重一点,就容易失去理智。愤怒会使情绪的平衡遭受破坏,如果把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损害身体,影响工作,耽误前程。

其实仔细想一想,那些惹人生气的事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琐事,那么,我们就会享受到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该让步的让步,该放弃的放弃,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必要花时间去争论、纠缠那些微不足道的琐碎之事,也没有必要固执己见、大生“闷气”。合理地宣泄情绪,合理疏导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使自己尽快走出阴影,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运用你的智慧,看开生活,看淡烦恼,看远目标,看透人生,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不会再因为小事而烦恼,就将赢得更广阔的人生。别为琐事、小事冲昏头脑,这看似微小的变化,持之以恒,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改变生活的力量,生活的美好也在这一刻开始向你靠近。

缺我不可时再出头

当缺你不可时,你就是一切。这句话非常适合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无论是一万还是一亿,那个“1”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后面的“0”再多也只能是“0”。相信每个人都想做那个“1”,而等到缺你不可的时候再站出来,就可以达到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效果,你也就成为了“1”。如果该出手的时候不出手,不该出手的时候瞎出手,那你就只能做后面那一串“0”。诸葛亮年轻时纵然胸怀天下,也选择隐居田间,因为他知道还没到他出场的时候。直到刘备三顾茅庐,他觉得他出山的时机到了。刘备身边缺少谋士,诸葛亮是不二人选。就这样,诸葛亮顺理成章地成为刘备身边最重要的人。倘若诸葛亮也像其他谋士一样,四处投靠,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就算最后也投靠到刘备那里,就算三分天下的构想很完美,也未必能受此重用。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珍贵,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年轻人看不透这一点,该干的不该干的,能干的不能干的,统统大包大揽,一力应承,自己受累、操心,却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小青刚毕业就进了一家中型公司,收入虽然一般,但专业很对口,她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立下雄心壮志的她很想干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不但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还加班加点地帮助其他同事完成一些额外的工作,这还不算,就连“倒垃圾、跑腿送文件、打水”之类的事也全包了。然而,她的做法并不为同事所理解,老员工背地里说她太“高调”,处处想表现自己,出风头;新人觉得她想给自己邀功请赏,往上爬;就连领导有时也认为她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与大家的集体合作。小青认为自己这样无私付出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觉得很委屈。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拥有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必要的,这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是否应该事事积极呢?很显然不是。像小青那样过分积极,甚至不管是否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一切都揽来做,首先就是会让自己太劳累。现代社会的压力本来就大,日子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堪重负,这样的话,你包揽的事也必定干不好。而事情做不到还答应人家,这是职场最大的忌讳。况且,事事都做也无法突显你的价值。真正体现你内在价值的,就是要努力做到公司在某个领域缺少你就不行,就是努力做到公司的那个“1”。等到领导或同事对你说“这事必须你出马了,别人搞不定”时,这就说明你已经开始接近那个“1”了。正如前文说的那样,你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让自己真正成为不可缺少的那个“1”,而不是后面的“0”。

有选择地挺身而出也能保护你自己。如果事无大小你都抛头露面,就显得锋芒毕露,可能会招致同事的反感,甚至使他们产生威胁感,这时大家就可能联合起来排挤你了,你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就可能先折戟了。进入一个陌生工作环境中,不妨先冷静观察,了解每个同事的脾气秉性,然后根据需要的程度做出相应的反应。可出头可不出头的事就不要出头了,以免拖累自己。尤其在一些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地方,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职业智慧,单纯拥有很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度过职场磨合期。

姿态要低,心志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