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乔布斯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500000037

第37章 工作哲学23 掌握方法,把工作推向完美(2)

著名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轻率这一点上。这些人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从来不会做到尽善尽美。大部分青年,好像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只有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渐渐地获得价值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提高自身工作效能最根本的途径。

一位优秀员工在做完一件工作以后,应该这样说:“我愿意做那份工作,我已竭尽全力、尽我所能来做那份工作了,我更愿意听取人家对我的批评。”优秀的人与普通人的分水岭在于:优秀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他们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对于“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的优秀员工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得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心存一个内在的指南,他们永远在追寻他们生活中的目标。他们对于时间和金钱这两项最宝贵的财富,有着明确的把握。面对生活中碰到的障碍,他们只当做这是生活的本色。

在完成使命所做的每一件事上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标准,是我们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体验

我们的工作不应只是在创造一种产品,而是应该创造一种文化。

——乔布斯

乔布斯之“道”

我们的工作不应只是在创造一种产品,而是应该创造一种文化,让我们工作结果的享用者们能通过体验这种文化而获得心灵的感动,从而认可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工作价值提升。

一、二、三、四,告诉我你更爱我了

漫漫长夜无法入睡,不禁感叹我的青春是为了什么

哦!少年时的希望

到你的门口,离开你什么也没带走

但是他们想得到更多。

你变心了,你知道你是谁

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现在我无法分辨,

舒适寒冷,不要本末倒置了。

那些青少年的希望,他们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很害怕不敢坦白承认一个小小的谎言!

这是苹果公司iPod著名广告歌曲《一、二、三、四》。iPod的营销策略让人眼前一亮。在广告片中,可以看到一个黑色的剪影人在颜色鲜艳的背景里,随着iPod的音乐节奏舞蹈,在这其中,iPod独特的白色耳机线非常抢眼。评论家认为苹果的这一广告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表达了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雄心,而正是这种文化上带给人的震撼,使iPod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提升了其销售业绩。

好的营销是文化营销,同样好的工作也应该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创新创造。

乔布斯之“工作法”

我们工作创造的不仅是一种产品,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现代的产品理念和营销理念提倡一种“文化营销”,这种理念认为如果能让一个人接受一种产品所蕴涵的文化,将这种文化变成他的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么这种产品在人心里的地位将是牢不可破的。在营销工作中我们也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赋予一种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们去接受并变成他们的一种价值选择和生活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开发,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顾客的忠诚。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过: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只有文化才能长久。现代市场经济产品都是多元化,能够满足相同需求的同一类产品都有很多的替代品,相互之间本质上的差别很小。这时好的营销策略就不能局限在对产品本身功能的开发上,而要把目光转向产品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上来。

可口可乐把其咝咝作响的饮料与无忧无虑的快乐联系在一起;耐克用“just-do-it”来说服跑步者,他们把“个人成功”的内涵注入了产品之中;星巴克公开自己的秘方,但却依然在同行中稳坐头一把交椅,因为星巴克出售的是一种咖啡的体验文化。

星巴克的营销策略就是典型的“文化营销”,一家家连锁店的开业就像是一场“美式咖啡文化的长征”,逐渐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心。星巴克把典型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元素: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嗅觉的咖啡香味等。试想,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着人潮汹涌的街头,轻轻啜饮一口香浓的咖啡,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觉体验,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何等令人向往!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星巴克的产品不单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文化传送给顾客。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文化营销”不仅仅是要赋予产品与服务一种文化的内涵,树立品牌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这种文化形象的“传统”,不能随意改变。因为文化的影响力是深刻的,一旦形成并为消费者所接受,就会转化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恰当的改变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把营销赋予一种文化内涵,把营销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传播方式,使消费者建立一种生活方式——就好像中国人吃米饭、欧洲人吃面包一样,已经是一种文化性的习惯,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忠实客户群体,并通过这种文化的号召力扩大市场份额,让消费者群体越变越大。在营销中的文化营销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应该通过赋予产品一种文化内涵,来把更多的客户群体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文化生态圈,当这个文化生态圈建立并能够稳定发展时,作为文化载体的产品与服务就将有力地推动营销工作的发展。

学会整合资源,与牛人联合

苹果公司和微软的合作,可以说是一道催化剂。

——乔布斯

乔布斯之“道”

中国有句俗语叫“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在工作中学会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与强人结盟,不失为高效办事的途径之一。

1997年8月8日,苹果公司和老对手微软达成结盟协议。这是乔布斯重回苹果公司后打的一场漂亮的品牌仗。在将苹果公司、微软、甲骨文以及Intuit等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乔布斯重新唤回了世人对苹果公司的关注。而乔布斯在随后的时间里,总是不断提起这次结盟。苹果公司和微软的结盟协议安定了消费者的心,让他们知道所有微软的产品也会以一定的步骤推出Mac版本,而且还会吸引其他软件厂商跟进,研发适合Mac操作系统的软件,一改过去数年市场上很少有兼容Mac系统的应用软件的窘境。

学会引入外部力量解决对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工作,通过资源整合让自己更快速地完成工作,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能力。

乔布斯之“工作法”

人类的发展充满战争与和平的轮换轨迹,这也是自然界竞争法则的一个缩影。在职场中,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机会,在发展中获得支持,我们就要有一种共赢的观念,学会与强大的盟友甚至对手合作。

中国人习惯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自己人要尽量偏袒照顾,对竞争对手则赶尽杀绝。其实在竞争的过程中,除了输赢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共赢。在商业社会中,竞争与合作是可以转化的。那种靠消灭竞争对手取得胜利的做法已经过时,员工要学会“与狼共舞”,跟对手深度合作,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因此,员工要信奉“商者无域,相容共生”的职场哲学。很多事实证明,没有绝对的竞争,也没有绝对的合作,因为二者是可以转化的。采用让利法则不仅实现了既得利益,还能够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你的财源滚滚而来。竞争与合作的平衡统一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秘诀。但是,结盟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员工如何运用共赢思维实现共赢,将“蛋糕”做大呢?毫无疑问,共赢的目标是将“蛋糕”做大,即实现“1+1≥2”。为实现共赢,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实践证明,下述思路值得重视和借鉴:

1.求同存异,寻求第三方案

这种方案不是相互竞争者任何一方的“最佳”方案,却是能满足每个竞争者利益的最合适的方案。通过协商、妥协、谈判共同形成的第三方案,其核心是尊重每一个竞争者的利益,尽可能求同存异。

2.资源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信誉、品牌、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等都是无形资产,员工应该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地把别人的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从而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资源整合最优化、利益最大化。

3.联合创新

员工在创新活动中要学会联合创新,相互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创新结果共享,使投入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跨部门合作也是实现共赢、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4.不断学习

员工要终生学习,学习各种管理理论。培根曾言:“熟知不等于真知。”员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从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决策、进行管理活动,才能在职场中走出一条新路来。

员工在工作中不是孤立的存在,资源整合能力是现代员工的核心能力之一,能够调动一切资源,就会使你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放大,创造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