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400000037

第37章 工作哲学24 成功是一种对过程的追求

享受追求成功的过程

我经常跟朋友讲,有时候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

——马云

尼采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我们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为寻求一个结果。不要把目的看得太重,那样你会错失了人生的真正美妙之处。

云影随行

马云曾说:“成功是很短暂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很大的,所以有的时候,失败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马云认为,企业就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走一遭,过把瘾,至于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没那么重要。

马云追求的是创业的过程,享受过程带来的挑战和刺激。在互联网的冬天,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破产倒闭,当时马云也曾想到阿里巴巴的死亡,他回忆道:“2000年,我们已经进入冬天了。我们把西部办事处关了,美国办事处很多人我也都请他们离开了,香港办事处很多人也离开了。2001年,其实挺低沉的一次,在长安街上走了15分钟,那天下午回到房间里睡了2小时,然后起来说:‘重新来过!’”马云清楚,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马云说,他在创办中国黄页时就死过一次,这次再死大不了重新来过。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马云说:“也许3年之后,我告诉你,我失败了。”

马云对荣誉和成功看得很轻,他更看重其过程中的失败和苦难。他曾说:“一般来说,成功的人,往往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成功的。中间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理由你不知道,还有很多的运气。我觉得阿里巴巴这几年来犯过无数的错误,在创业过程中,很多的灾难你预料不到,说得出成功的人是别人。”

正因为马云追求创业的过程,看淡结果,才能平心静气地取得今天的成就。

马云认为,追求过程的幸福和痛苦、追求创业的快乐和艰辛才是真正的创业精神。

马到成功

在我们潜意识的深处是一幅美好的景象:我们看到自己坐着火车,行进在横跨大陆的漫长的旅程中。透过车窗,能看到近处高速公路上流动着的车辆、十字路口上向我们挥手致意的孩子、小山旁吃草的牛群、从发电站喷吐而出的烟雾、一排排连绵不断的山川和溪谷、城市建筑的轮廓和乡村的小山坡。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烦躁不安,对车窗外的美景视而不见,在我们心目中,目的地才是最最重要的。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时辰,我们的火车将要进站……

“如果我到了车站,事情就妥了。”我们这样安慰自己。“如果我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我进了知名的外资企业……”,“如果我付清住房的贷款……”,“如果我得到提升……”,“如果我退休,我就可以永远地享受人生”。但或迟或早,我们终将明白,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车站,也没有什么可以到达的地方。

有人说:“幸福与否不在于目的的达到,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及其过程。”珍惜现在,尽可能地享受旅途中的美好时光吧!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生命如莲,次第开放,人生不过一次旅行,漫步在时空的长廊,富贵名利,不过过眼云烟。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那么旅程的起点是诞生,终点就是死亡。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欣赏到沿途的无限风光,但景色再美,我们都要到达生命的终点站。生命的历程有长有短,因此路途中总会有人不断到站,当亲人离去时,我们要学会淡忘忧伤,当我们到站时,我们更要学会豁达面对。只要我们好好生活,珍惜生命旅途,在临近终点时我们便能坦然地说:“感谢生命,我已经真正地经历过了。”

追求过程,追求过程本身的喜怒哀乐,看淡结果是一种人生态度。注重过程、追求过程的人,就不会那么恐惧失败,不会那么在意结果,反而容易成功。

有一个好想法,就要抓住它

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创业,关键不是因为你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

——马云

在这个速度决定一切的时代氛围当中,迟迟不作决策是成功的致命伤。有一个好想法,就要立刻抓住它。

云影随行

马云一直都在做决定——颠覆自己的决定——再做决定——再颠覆。他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他有了想法之后,就会立即付诸实践。

1995年4月,马云创立中国黄页。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没人信他,马云只能每天出门推销网络黄页,说服别人心甘情愿地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当时的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这个中国黄页模式完全出自于马云自己的灵感和他对网络商业应用的感悟。在此之前,中国没有这个模式,也没有人想到用这个模式赚钱。就是这样一个不成熟的模式和产品,居然让马云赚到了钱。

阿里巴巴模式是马云的又一次创新,而且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创新。阿里巴巴的B2B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二是不做电子商务全过程,只做信息流。这些都是已有的电子商务网站没有留心的地盘。马云一直相信,别人看不清的模式也许最好。别人看不清,所以没有多少人敢下手,这个时候果断进入,就能轻松地扩大自己的优势。

2003年7月,淘宝网刚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候,马云表示,“等到支付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还有什么机会?我们永远不会等到机会成熟了才去做一件事情。”这话说完仅3个月,2003年10月,专门为淘宝网定做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就诞生了。在淘宝网运营之前,网上购物的致命问题——如何实现网上安全支付,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没人想到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云敢于“试水”,迅速地推出了支付宝。

马云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他以快制慢。在马云看来,人一旦看准了方向,找准了出路,就要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机会难得,一步慢,步步慢。

马到成功

“心动不如行动”、“说”和“做”的差异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行动力往往决定你成功的速度。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中做风筝实验,研制出了避雷针,被誉为电学之父;李四光在不知疲惫的无数次的地质考察中发现了第四季冰川,创立了地质力学。他们都通过努力的实践取得了成功。

然而,之所以大多数人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因为在机遇面前迟于行动。面临新的事物,大多数人往往愿意先观望别人的态度和做法,然后在各种可能性和利弊之间反复权衡、左右拿捏。当然,我们绝不否定和轻视理性的力量,但你可曾想到,机遇会在迟疑中流失,勇气会在徘徊中消散,才华正在犹豫间耗损,甚至价值也正在等待中贬值。

成熟的果实要伸手才能摘取,丰收的麦田要弯腰才有收获。当机遇在你的门外徘徊,所有的等待、观望都是徒然,而成功,往往就在你开门的瞬间。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抓住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只有蠢材才会放弃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嗟叹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越来越艰难,甚至还有些人就在抱怨自己总是怀才不遇而郁郁终生。其实,人的一生有很多机会,但最重要的却是今天的机会,我们不一定是智者,没本事创造机会,但我们应该做生活的强者,善于抓住眼前的机会。先知先觉的人总是善于洞察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我们也许没有那种智慧,但可以跟随那些少数先知者的步伐。抓住好的想法去行动,这会是成功的第一步。哪怕是我们走错一步,至少还能得到一份经验。

勇于承受工作中的痛苦

学会享受工作带给你的痛苦。

——马云

人的一生,总是有或大或小的成功与失败。有的人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人生需要放眼长远,超越成败得失,保持平常心态。以平常心对待痛苦,则痛苦也将变得不再可怕。

云影随行

在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总会经历种种痛苦。对于痛苦,马云说:“要拥抱痛苦,为实现梦想,必须要经历痛苦。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痛苦,才能在通往梦想的路上走得更远。成功是一种积累,痛苦也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总有一天会转化为信心。”

2004年,马云在网商大会上说道:“有一个梦想以后,你要经历每一天的痛苦,每一天的积累,没有谁一开始就会成功。这么多年来,我上过很多当,犯过无数错误,陷入过很多误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一个创业者最大的财富。不要总想我能赚多少钱,如果这样想一定很痛苦,尤其是在网上创业的人。今天这里有很多成功的网商,前面3年根本没有赚钱,天天在网站上贴帖子、泡论坛,我有时候很好奇,晚上一帮人还在网上干什么,早上8点起来他们又上网了。其实,这是一种快乐、一种积累。”

痛苦是让我们清醒的催化剂,是鞭策我们前行的加油站,承受痛苦、享受之,让你变得坚强与无畏。

马到成功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痛苦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陷入心灵的纠结无法自拔,那么痛苦将变为苦难,成功将离你远去。置身痛苦中时,要持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在痛苦中享受,在痛苦中学习,在痛苦中前进。

“平常心”是自古以来常被人提及的一种心态。古人说:“平常心即是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答曰:“道可道,非常道。”古人说的“道”,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哲学。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便可知所谓的平常心,就是我们在遇到特别事件或突发状况时保持沉稳、镇静的心态。如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从容镇静,并于适当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心态便可称作“平常心”。

当然,这里所指的“平常”,并不是“不在乎”,而是指在处于相当紧张状况时心里却保持平静的状态,这也是指不论遇到多大的人生苦痛,都能泰然处之的心态。

平常心,实不平常。事事平常,事事也不平常。

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能持有平常心,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就如孔子所赞美的,不是个圣人,也是个贤人。只要我们努力,是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纷杂的世事和漫长的人生的,至少也能够做到以平常心跨越人生的障碍。

为了更大的成功,不应贪恋眼前的安逸和平稳,扬起你生命的风帆,顶着满天乌云,迎着惊涛骇浪,拼搏,展示你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辉煌。痛苦加身不害怕,正确心态对待它,乘风破浪终有时,管它秋冬与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