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000000006

第6章 工作哲学5 每天都做最狂野的梦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过去的失败,反省之后就坚决把它忘掉,而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一旦怀着稍有松懈就可能会失败的危机感,那么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就是离目标最近的距离。

1984年,随着通信的自由化进程,京瓷与另外两家企业都参与了通信事业。当时舆论的评判是:以京瓷为母体的第二电电公司,与其他两个对手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位置。

当时京瓷缺乏通信技术的积累,这个领域是京瓷不擅长的。作为经营者的稻盛,本身也不具备通信事业的经验。而另两位对手分别可以利用现有的公路和铁路,在沿线铺设光缆,占有很大优势。但京瓷不得不孤军奋战开辟自己的通信网络,必需的基础设施只能从零开始,一一构建。从营业角度上来说,第二电电的母公司京瓷的规模尚小,在获取客户的环节也比较薄弱。

实际上,在开始营业后,公司就处在硬件和软件的双重缺乏之中,然而开张后的第二电电却在新电电三家激烈竞争企业中,取得了最优异的成绩,一路领先。

第二电电虽然与另外两家企业比起来是不具优势的“外行”,但是投入新电电的“思想、愿望”却比哪家企业都要强烈而且纯粹得多。具备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愿望,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通信事业所需要的经验和技术,只需要朝着计划的方向去努力和积累就能获得了。

其实,当时的京瓷在东京等中心城市的知名度很低,销售额也仅有2500亿日元。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二流企业,向销售额几万亿日元的NTT发起挑战,在人们眼中简直是螳臂当车,太莽撞、太不自量力了。世间对于京瓷对通信业发起挑战的讽刺和批评处处都是,人们嘲笑这种行为无异于堂吉珂德手持长矛冲向风车。

然而,正是对于这一事业的毫不犹豫和从不怀疑,京瓷才在脚踏实地地落实计划之中得以发展壮大。

在不断坚持达到预期计划的过程中,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了近乎苛刻的目标,每天都付出无尽的努力。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就是稻盛和夫向新课题发起冲击的过程。每天努力的积累,会使人达到不曾想到的极高境界。高目标就是促使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员工之“行”

有很多人在新的工作计划制订不久时开始担忧市场环境变化,担心遭遇意料之外的障碍,害怕出现失败的结果。然而,一旦心中萌生出这种杞人忧天的烦恼,哪怕产生一丁点儿的焦躁和恐惧,那么“思想、愿望”所持有的力量就会大幅减弱,计划执行中会受到更多人们心理因素带来的副作用,使得目标难以成为现实。

如果你希望新的工作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绝不能放弃。必须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用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不断描绘心中的蓝图,这一点颇为重要。切实执行心中的计划,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目标都一定能达成。

时刻沉浸在梦想中

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内心描画什么”。所谓“内心描画”,是指你的“想法”、“观念”、“理想”、“希望”,或者说你内心所持有的“哲学”、“理念”、“思想”,等等。这些决定了你的人生。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要在企业界生存下来,员工和企业家都必须要有热情,想要有持续不断的热情就得有梦想,要时时刻刻沉浸在梦想中,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活力处于最高点。

稻盛先生自称是“爱做梦的人”,他说他经常做最狂野的梦,毫无边际的梦,一个接一个的彩色的梦。最终,他的企业王国也是在梦想中拓展的。稻盛先生每天都做最狂野的梦,但是他并不急着实现这些梦,只是继续梦想,他说梦想让他的想象力奔驰,他说这种不断梦想的过程让他产生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持续不断的梦想甚至还变成了他潜意识里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个梦想就变成了他可以实现的目标。只有沉浸在梦想中,你才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样就能抓住机会。奇妙的机会总是藏在最不起眼之处,只有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目标的人才能看得见。呆滞无神的眼睛、飘浮不定的目光,是无法看到人生的绝佳机会的。

像每一个刚开始创业的企业家一样,稻盛先生说自己在创办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既没有理论,也没有经营经验,有的只是想让公司继续营运下去的信念和可以做出成就的梦想。在他看来,企业制订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目标一定要表现出人类的最高理想。

稻盛先生在进行高科技陶瓷材料研制时,经常发现自己全然迷失,找不到方向,就好像置身于茫茫的浓雾中,看不清前面是山还是路。然而,他还是不断地沉浸在梦想中,不停地想一定要研制出那种材料来,并且一心一意地相信:他自己能合成想要合成具有某种特质的陶瓷制品。他这一生在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梦想、追寻梦想,使他的梦想具体而细微。然后付诸实践。

企业的目标,刚开始是领导者或是员工的梦想。当我们有成就某件事的梦想,当我们追逐着这个梦想时,一切都变得越来越清楚、仔细、多彩,慢慢地梦想就变成了我们具体的目标。

员工之“行”

梦想是我们在感觉自己的人生色彩单调时,需要用到的调色剂,将我们灰白或是黑白的生活调得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梦想是我们生活遇到坎坷时,需要用到的垫脚石,让我们顺利地通过一条条道路;梦想是我们在不知道下一步走向哪时,给我们指路的灯塔,为我们指明道路。

对工作怀有梦想能让员工产生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而热情能使我们充满活力和干劲,进而发光发热。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又能产生新的梦想。一生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梦想—热情—梦想的过程,可以激发出极大的信心、加强努力工作的意志力、鼓舞他人,并引导大家走向职业成功,使我们最终见到生动而灿烂的色彩。

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目标”

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就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的行动结果与目标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所以说“欲求其上者,得其中”,制定一个120%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能收获100%的结果。

在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设立规划和目标时,稻盛和夫主张,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目标”。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同样,这个目标也是你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的目标。

稻盛和夫一直鼓励自己的员工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不提倡用员工现有的能力来判定他们未来的发展高度。稻盛和夫认为,只要有强烈的愿望,有挑战新领域的勇气,有为事业奋斗不息的执著,那现在做不到的事,将来一定可以做到。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在工作中轻率地给自己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就断然否定了自己。在稻盛和夫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人的能力都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稻盛和夫认为,一个有追求的员工,一定要把“梦”做得更高些。虽然开始时只是一个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总能变成现实。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

稻盛认为,行为是行为结果的函数。行为上任何微小变化的积累,最后都会对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成功也来自诸多因素的几何叠加。现在的你的能力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就开始努力,让工作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与饱满。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来衡量,现在你的每一点进步犹如涓滴之水,最终将聚集成磨损大石的能量。

员工之“行”

员工在工作中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学会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比如,一名销售员,其规定的月销售额是20万,那不妨把它设为40万,然后想尽一切方法向着40万的目标挺进,虽然从客观事实上讲,最后他可能只能完成20万,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为20万,那最后基本上只能完成15万。目标与结果之间总会打上一个折扣,不妨向着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前进,就算最后打了一个折扣,也恰好是应该完成的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我们能实现应该实现的目标,而且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与更好的锻炼,这种极限目标前进法,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熟悉工作并对结果做出预见

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其人生也将不如意。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如果想成就某项事业,自己就应该时时在脑海里仔细描绘自己心中期待的工作的最佳状态;同时必须对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地进行周密地考虑。

在第二电电刚开始进军移动通信事业时,稻盛大胆预言,移动电话带来的风暴即将来袭。这时,周围的人还在观望徘徊,或者充满疑惑,或者不以为然,觉得稻盛所言无非天方夜谭。

但是,稻盛凭着自己敏锐的直觉,洞悉了移动电话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心中已经有一幅完整的图画了。移动电话这种非常有潜力的产品,它将来的发展速度、普及过程、价格定位、流行款式大小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已经在稻盛脑海中的胶片上清晰显影。这发生在第二电电的事业进入正轨之前。

稻盛怎么会有那么敏锐的眼光呢?由于从事京瓷经营的半导体零部件事业,稻盛很了解关于移动电话技术革新的进展的状况和速度,拥有了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最早的“移动电话”非常庞大,也很笨重,需要肩扛才能移动,十分不便,因此被称为“肩扛电话”。后来,通过技术进步和革新,移动电话的各种集成电路可以被压缩到更小巧轻便的半导体内,于是“移动电话”旧貌换新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现了小型化。手机发展日新月异,更以惊人的速度在大众中普及。对于现今发生的这一切,稻盛早就精确地预测到了。

此外,稻盛关于未来的定价问题也早已有所准备,对于契约费、基本月租费、话费计算都有了周密的考虑。刚好当时公司一位干部把稻盛在会议中所提出的数据记在本子上。直至第二电电的移动通信事业步入正轨,这位干部在翻阅自己以前的笔记时发现:当初稻盛所预计的费用体系与现在实际费用的数据竟然奇迹般的相差无几。

显然,只有当你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具体的设想,有了清晰的形象,你的行为才能够精确指向,结果才能使效益最大化。所以,对工作也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员工之“行”

在从事一项工作时,要尽可能清晰地看到结果。这不是要求大家具备特异功能,而是通过用心去熟悉自己所做的工作,在头脑里反复思考,不断进行模拟演练,最终得到结论,仿佛能预知未来一样。

与此相反,若人在事业上存在对成功的愿望和深入思考的饥荒,在事情进行前看不到预计的结果,那么,事业和人生的成功便会化作泡影。

不断描绘自己理想中的成功需要的细节,并把最初的想法转变成对成功强烈的愿望,毫不松懈地思考,让成功的一番美丽景象一一在眼前浮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把欲望激发成信念

人生是思维所结的果实,这种想法已经构成许多成功哲学的支柱。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我也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亦即,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够实现的也实现不了。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成功的前提之一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对成功的欲望,然后把这强烈的愿望渗透到潜意识里。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像“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的意念去支撑自己的愿望,然后反复思考,朝思暮想,愿望就会不自觉地化为行动,人就会自然地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

坚定不移的信念是稻盛和夫一直追求的目标。所谓信念就像人们的潜意识一样,在稻盛和夫看来,就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别看它平时不怎么凸显自己,但在某一特殊时刻就会无意识的突然闪现,并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的前提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欲望,强烈的目标意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你积极地采取行动,主动进攻生活中的苦难,主动发现机会。

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人凡事都非常积极乐观,就像稻盛和夫一样,一旦他掌握住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立刻行动,即使行动中遇到挫折,他依然抱着积极乐观的想法,认为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成功的暂停。于是失败后就再试一次,坚持到底,最终就会取得成功。成功之后,他又更加坚信“我一定会成功的信念”。

诚如稻盛和夫指出的那样,职业之路总在未知中行走着,人总在改变着,既然选择了前方,就不要畏惧前方的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崎岖的山路,就要提升跨越坎坷的欲望和信心,直到它们成为坚定不移的信念为止,勇敢地向前走去。

员工之“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敢于挑战自我,坚定信念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笑傲职场。

不论周遭环境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都潜伏着改变现实环境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

上帝给予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均等的,你应该相信自己“我能行”。抬起高贵的头颅,干应该干的事,“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做的事”。

坚定自我的信念,扬起远航的风帆,别让风雨打消我们的信念,我们对待工作需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定,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著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