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000000012

第12章 工作哲学10 工作得比别人更卖力

提高工作幸福度

如果你不在自己心灵的庭院里播种美丽的花草,那里就将杂草丛生。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员工幸福度是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幸福程度,也就是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高的员工幸福度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京瓷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改善员工的办公条件,提高员工的幸福度一直是他们追求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员工诚心诚意的培养和关心,京瓷才得到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京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稻盛指出,高的员工幸福度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幸福度有利于企业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因此,稻盛先生的管理核心还是希望员工很快乐、很开心。

员工之“行”

在工作中更要注重幸福的感受。工作也是幸福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还能有一份工作的幸福,要学会享受工作中那份难得的充实感。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享受不到做这件事所带来的快乐,就很难做下去。如果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乐趣的话,我们的心中便会充满了愉悦的幸福感,会很享受的将之做好。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对手的时候,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终于有了成长的机会,终于有人能够促使我们更加的优秀。同时,我们也要成为对手需要的人,用自己的优秀激发对手的潜力,让整个团队更有活力。

有时候责任与幸福同行。幸福有点像玩多米诺骨牌游戏,推倒其中任何一张,所有的牌都会跌倒。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还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隐患。这么多的不安交织在一起,你又如何能幸福起来呢?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有时是身不由己的,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却是我们的自由。

工作是物质基础,快乐是精神享受,我们应该学着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学着快乐工作,让自己幸福一些。

开车前,一定要启动引擎

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怎么办才好呢?不管怎样,首先,竭尽全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本职工作。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追求成功的热忱越强,成功的几率就越大。领导者自己具备热情并带给下属同样的热情,这就是激起员工工作热情最简单、最低成本和最有效的方法。领导者的激情能激励整个企业。若一个企业中的领导者失去了激情,整个企业的员工也肯定会灰心丧气。

稻盛先生经常对他的主管们说:“开车前,一定要启动引擎。”意思是说,在开展一项大计划的时候,企业需要富有热情的主管领导者,他们需要用这股热情来带动手下的员工。领导者的成功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没有它,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热忱是出自内心的兴奋,散布充满到整个人。

一个领导者真的充满了热忱,下属就可以从他的眼神里,从他的勤快、感动人心而受人喜爱的为人中,从他的步伐中,从他全身的活力中看得出来。热忱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他人、对工作以及对整个世界的态度。正如稻盛先生指出的那样,员工喜欢跟随精力充沛且高度投入的领导一起行动。员工都喜欢选择那些有理想、有愿景、有偏好的领导一起前进。

员工之“行”

一个有热情的领导会激发我们干大事的热情,但是对工作的热情还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工作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但无论你今天的心情如何,都不能因此而影响你的工作。

在工作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自己快乐,让工作快乐,从而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热情可以感染所有的人,可以让你团结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士气和凝聚力。如果公司内每个人都能够在工作中投入满腔的热情,那么我们就能够齐心协力、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

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使自己对现实中所有的困难和阻碍毫无畏惧。热情,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在所有伟大成就的取得过程中,热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对工作有无比热情的人呢?首先,内心要有热忱。如果你内心里充满做事情的热情,你就会兴奋,你的心中就会燃起希望的火焰。其次,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一个人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才会迸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他人,投入工作。

永远保持创造性

神的启示,或者创业的灵感源泉,也是通过梦想,只给那些持续拥有强烈愿望的人。无论我们年纪多大,都希望自己是拥有梦想、前途一片光明的人。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现在企业面临的时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市场竞争全球化的时代。

在稻盛先生的经营经验中,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有一条就是,现代企业竞争中,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胜负的是创造力。一个企业要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时代,就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变革,变传统管理为创新型管理,高度重视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大力进行新技术开发与研究,提高资金运筹能力与资金效率,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新产品,建立和完善现代营销体系,以及进行与此相关的制度与组织的创新等。

稻盛先生认为,永远保持创造性是企业得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要使企业保持创造性,就要在企业内部营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人才是先进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在企业创造性文化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此要充分开发企业人才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员工之“行”

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老板争抢的宠儿。通过创造,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既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使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

在职场上,不敢向高难度的、创造性的工作挑战,是将自己的潜能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但是敢于创造,我们就会在职业生涯中做得更优秀。

创造实在是一门艺术、创造性思维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必由之路。成功者都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只要我们掌握,创造这门艺术,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在工作上,一定要发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要将精力集中于有创造性的工作上。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地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呢?首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一个对自己都无法产生信赖感的人,是无法完成好工作的。其次,不要仅仅满足于一些没有难度的工作,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没有创造的动力。再次,培养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不要受到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的影响。

综上,在工作中发挥我们的创造热情,才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让我们在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把困难当做中途的“加油站”

萧条是严酷的、让人难受难堪的,但是,萧条决不是经营者可以消极悲观的理由。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如何认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甚至失败?稻盛先生认为,不如就将其看做中途的“加油站”。

当人们在问及稻盛先生如何解决经营中的苦难时,稻盛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所谓困难,不过是中途站”。他始终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接受挑战,我们便能取得成功。现如今,全球经济衰退已影响到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不管环境如何动荡,我们都不能动摇领导者及员工对未来的信心。

要懂得,这样的困难是:外部环境的不利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停一停、看一看的机会,正好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反省并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这段时间来凝聚员工的力量,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支持。在大风大浪面前,我们不应怨天尤人,也不应将希望寄托于外力救援,而是以我为主、冷静面对,在保障资金链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调整经营策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果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而获得解决所遇到的困难的能力、资源和条件,那么就可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时间本身是不能解决企业困难的,只有企业真正地去行动,去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反之,如果企业不去行动,而是靠政府或是外界的帮助,那么等待企业的是更严重的危机。

员工之“行”

工作中,困难是无处不在的,因此不用把暂时的困难想得太大,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摸着石头过河”,扶着那些坚韧的磐石步步为营,把绊脚石统统踢开。

困难只是工作中的一种常态,我们要坦然接受,并要找到走出困难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良好的业绩。但是总是有很多人遇到困难不知道去努力解决,而只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很难与优秀结缘。

在工作中,我们要像稻盛先生那样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而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援助。我们要想使困难只是“中途站”,关键还是要我们自身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毕竟他人、外部条件都不是企业所能完全控制的,这就要我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树立信心。因为只有树立信心,才能够有勇气迎接困难。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正确地面对困难。再次,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推陈出新频率越来越高,一个人的“成功”与“永恒”绝缘,在这样的情况下,置于死地才能重生,断了自己的后路,才能义无反顾地前行。只有不断否定现在,才有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