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3491100000012

第12章 数三国风流之虚实(3)

周瑜并非“量窄”之人

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没有什么好感,他成了老百姓心中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典型,因为嫉妒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便千方百计找机会陷害诸葛亮,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倒中了诸葛亮的计“三气”而死,临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其实,《三国演义》的“三虚七实”的写法掩盖了不少历史真相,而其中对周瑜的刻画是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的。

在小说中,周瑜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设计谋害诸葛亮的人,一个品质恶劣的小人、阴谋家。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周瑜虚怀若谷、心胸开阔,是一个谦谦君子。他接掌东吴兵权以后,善待同僚和部下,威信很高,只和一个人关系没搞好,这个人就是老将程普。程普有点自恃年长,心里可能也有点不平衡,于是常找机会欺侮周瑜,并多次当众顶撞周瑜,让周瑜下不了台,但是周瑜从来不跟他计较,非常宽容。后来,程普心服口服,逢人便说:“与周公勤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还有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刘备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即便是在其他的三国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唱主角的是周瑜,他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配角。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记载。

文人学士们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评价也很高。唐人胡曾《赤壁》诗中说:“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笔下,风度翩翩、心胸开阔的名士就这样沦为了一个心胸狭窄的卑劣小人。时至今日,我们理应还周瑜一个清白。

桃园没有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的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故事。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有人效仿他们焚香结义。他们三人生死与共的友谊,已深深扎根于后人心中。

刘备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朝廷腐败,连年灾荒,使得民不聊生。刘备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他们三人情投意合,在张飞庄后一桃园焚香礼拜,祭告天地,按年岁结成异姓手足。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三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

历史上真的有桃园结义这回事吗?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年龄最长,为大哥,关羽次之,张飞则是老三。然而,据史籍记载,事实并非如此。

《三国志·先主传》中无刘备生年,仅说他死于章武三年(223),时年六十三。先人计算年龄都算虚岁,照此规定往前推,刘备当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因此,刘备的生卒年代应是公元161—223年。

清朝康熙年间,有人在关羽的故乡解州(山西运城市)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碑上刻有关羽的家世。当时有个叫朱旦的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在文中说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160)六月。这样看来关羽应比刘备大一岁,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有不吻合之处。

也有人对张飞的生年进行了考证,《辞海》介绍:167—221年,根据《关公年谱》“张飞小刘备四岁”之说,应是165—221年。

所以,如果真有桃园结义的话,关羽应该是大哥,而并非刘备。

而且,《三国志》、《资治通鉴》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刘、关、张三人结拜的事。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在人多集会的场合),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兄弟。”

关羽

在这里,“恩若兄弟”形容三人关系密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兄弟,关羽、张飞与刘备大多数时间还是“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的君臣关系。

“飞兄事之”倒可以看做张飞把关羽当做兄长来侍奉。把比自己年长的人当做哥哥来看待,称呼某人为“哥哥”,并不一定得是拜把子兄弟才如此称呼,一般我们会把某些年长于己的人尊称为“哥哥”,古今皆是。

可以说,刘、关、张关系确实十分亲密,但他们并未义结金兰,所以,没有史实作证的桃园结义不可全信。

透过风烟看真相——周瑜不曾打黄盖

《三国演义》中很详细地描述了周瑜和黄盖用“苦肉计”诈降,骗得曹操的信任的整个生动的过程。并且由此出现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著名歇后语。在很多叙及“苦肉计”的书籍中也都喜欢用“周瑜打黄盖”做例子。可见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误解之深。之所以说误解,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周瑜与黄盖并没有演过苦肉计。

根据正史《三国志·吴·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孙)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郑。”

从这段严谨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盖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诈降计,并没有苦肉计,并且提出火烧曹营计谋的也是黄盖。

另外,《三国演义》中黄盖给曹操的诈降信与真实的信件也不一样。黄盖的诈降信是这样写的: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唯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能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中就变成了: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更加生动、感人。但是既然为演义,就意味着它可以依据正史或野史做不同程度的虚构。我们还是不能把小说当成正史。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而言,还是应该相信正史。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提及赤壁之战中周瑜、黄盖的表现时是这样写的: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

在这段记载中,我们也只能看到黄盖“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而已,并没有发现黄盖使用过什么“苦肉计”。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真真假假,虚实难测的计谋较量让读者激动不已,并为之着迷,为之痴狂,于是情不自禁就把里面的情节当成了活灵活现的历史,这并不是什么大错。但是,在领悟其中精华的同时,又能明确真实的历史常识,才是理性之举。

诸葛亮没有设“草船借箭”之计

诸葛亮是许多人崇拜的人物,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三国演义》第46回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十分精彩的。话说当夜江面雾气重重,漆黑一片,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20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故意制造出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6000个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还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

读完这段故事,我们常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赞叹不已。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为了观察曹军的部署,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儿,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儿,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智、功绩,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从孙权移植到诸葛亮的身上,随着《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老百姓便认定“草船借箭”的主角就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