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匪王
3488900000232

第232章 :上千万人的安排

蒋没有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对柴永波两个师移交的问题和李宗仁交谈:“你看这支部队?”

“直属战区指挥!”李宗仁不放心这支精兵,如果不能合理运用,他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东与湖北襄阳接壤,西与陕西安康为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万州交界,北与陕西商洛和河南南阳相连。

柴永波指着地图说道:“黄泛区的难民交给我来处理,只要政府把他们运送过来,我会妥善的把他们安排好的。”

蒋站起来:“上千万人你都能安排?”

柴永波点头:“勉为其难吧,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你准备做什么生意?老实交代!”李宗仁知道柴永波的能力,他不会平白无故的接受这么多人。

“你个白眼狼!”柴永波不满的瞟一眼李宗仁:“十堰周围几县都是山区,但森林中有无数的草药、树木和矿藏。我要人力开发石灰窑、水泥厂。开采矿石送到卢氏去冶炼铝材、钢材和铜材,没有这些东西我拿什么去造枪炮子弹?”

蒋点头:“你们的木器加工厂办的不错,重庆各机关都需要增添办公用具,你和孔祥熙联系一下,全力交给你们去办吧。”

“校长,我有个想法,豫东和安徽民风彪悍,借此黄河决堤之际,把戴笠的部下派到那里去发展游击区。迟援日军行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柴永波的话引起蒋的重视,他朝身后的戴笠望去:“困难是有的,但只要站稳脚步,对各战区就是有力的支援。”

戴笠刚要表态,柴永波就打断:“南京周围我有几处绝密的后方基地,如果你们组织好人手就可以和我联系,我会让他们给你们提供必要的武器和物资。”

戴笠高兴地说道:“我正为这几件事发愁,有你这一句话我就放心了。”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柴永波让石小涵全力接待,并且给他们安排了合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把高峰的陆地师调过来防守老河口与十堰,两个新兵师加紧训练。”柴永波看着西边的几个县,心里的计划逐渐形成。

石小涵知道前线最近不会有太多的战役,他提出一个想法:“何不把西安我们新组建的几个师拉过来?就地训练一旦需要很快就能拉上战场。”

柴永波迟疑着,石小涵又说道:“你是想进一步挑选一批精兵,拉到这里比西安更好解决。我建议每个县驻扎两个师,这样就能解决十几个师的驻防问题。”

柴永波点头:“给蒋校长打声招呼,就说在这里练兵可以随时补充到前线去作战。”

“是!”

“十四个师?你说将近二十万人?”蒋没想到西安竟然为他训练出这么多部队,李宗仁笑了:“在十堰一代好啊!即可能增兵河南、又可以做武汉的后盾,校长当初的决策没想到有这么大收获。”

“不行!等部队到达时我得去看看!”蒋被部下欺哄怕了,他要亲自去考察这批部队的战力如何。李宗仁点头:“前线战力不紧张,我陪校长去吧。”

焦灵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十四个师千里拉练,要步行到十堰去。梁易辉笑着说道:“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总不能让我在后方长期呆着吧?”

“好!我替你在后方坐镇,你去和永波在一起疯吧。”焦灵非常理解梁大勇的心思,他把兵权交了出来。

“命令新编第一师、第二师工兵团为先头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十点准时出发!”梁大勇在西安城的指挥部里发号着使令。

“是!”两个师长起身离去,梁大勇对其他师长说道:“按顺序每隔两个小时出发一个师,所有部队要保持军容军貌和战斗准备,宿营地另行通知。准备吧!”

“是!”

蒋鼎文看着各部队都已离去,对梁大勇问道:“西安交给谁防守?”

“新编十八师是卢氏军精兵组成,有他在万无一失。张强这个师长和张大功的柞水师一里一外防守这里,还有我们的炮兵和空军都有高峰指挥。”

“高峰?他不是在卢氏吗?”蒋鼎文吃惊的问道。

“是!他的指挥部就在卢氏。”

蒋鼎文明白了:“部署不错,两地联防好处很多,这我就放心了。”

一支支部队从西安城附近出发,滚滚铁流连绵不断。沿途各县看到这样的部队和人数、装备,都津津有味的议论着。

每一个师长亲自带队,他们惧怕梁大勇的铁面无私和严厉的军法,小心谨慎的前进着。柴永波坐着直升机观察着部队的风貌,对前来的李宗仁说道:“半年以后这批精兵就可以交给你们了。”

李宗仁羡慕不已:“现在给我吧?这支部队比前线的部队好多了。”

“哈哈哈哈!三五个人拼日军一个人,连战连败的部队还是部队吗?”柴永波不无讽刺的开怀大笑。

“来了!”路旁早已等待的乡亲们听着嘹亮的歌声,和整齐的步伐。他们盼望已久的部队终于到达。蒋坐在一处山坡上的平坦之处,用望远镜看着每一个士兵在镜头面前经过。

“校长,休息一下吧,这可是第一支部队,后边还有十多个师呢。”陈立夫小声提醒着。

“立夫,这是新兵部队吗?”蒋兴奋地没有放下望远镜,而是在挑剔着这支队伍有没有毛病。

陈立夫认真地回答:“精神面貌和整齐的阵容,加上新式的军装和暂新的武器装备,我相信这样的部队很能打!”

石小涵摇头:“校长,部队不经过战场厮杀,终究不会成为铁军。这支部队还需要半年的射击和拼刺训练,在经过几次战役才能形成战力。”

蒋放下望远镜:“说的不错!听说他们的射击训练已经两个多月,你还要训练半年?”

石小涵点头:“他们是在靶场上初步训练,这一次来到这里来就是为的山地训练。相信他们经过半年野外训练,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批部队的军官如何?”蒋急切的问道。

石小涵苦笑着:“文化程度和战术修养太差。作为一个好的指挥官不仅要做到歼灭敌人,更要保护自己。光不怕死没用的,我担心——”

“说!有什么话说出来。”蒋知道石小涵没有继续说的原因,是怕自己怪罪他。

“我担心这样优秀的战士会葬送在无能的指挥官手里!”石小涵终于吐出了心中的担忧。

蒋郁闷的点点头:“中下级指挥官还好一点,每个师的师团级干部和参谋部确实是人才欠缺。”

石小涵同情的说道:“一群老虎被一个绵羊般的指挥官率领,他们就是一群无有利爪的虎仔。如果被一个无知的指挥官率领,他们最多也不过是一群敢死队。”

蒋鬓角上出现了汗珠:“当初德国人也曾这样说过,我精心培养的德械师上海一仗就彻底完蛋,这不能说不是教训。没办法,咱们国家底子太薄,军官培训还是不能系统的发展。”

石小涵咬着牙说道:“如果校长想保留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我希望这十四个师最少要保留五个下来,经过董事长培训三年再使用,相信你会有很大的体会。”

蒋点头允许:“按你说做,对于你们的新兵训练我还是有信心的。”

在这里看了一天部队行军的蒋,旁晚时分在陈立夫的催促下离去。李宗仁和柴永波去到新兵营地,他对这旁山依水的兵营感了兴趣。

“为何要每个师建成四个团?”李宗仁对卢氏军这样做不理解。

柴永波无奈的说道:“我们实行四四制是无奈之举,主要原因是缺少高层指挥系统的指挥官。”

“每一个兵营都是这么建设的?”李宗仁对完善的训练实施和漂亮的军营所吸引,这需要多大的投资?

柴永波说道:“基本上是一样的。每个团为单位、一个师部和四个团相连。”

李宗仁开玩笑的说道:“如果建造一个和任家沟一样的大礼堂,这里将是最漂亮的地方。”

“呵呵!你口气不小啊!任家沟大礼堂和卢氏县城的大礼堂,花费我三千多万两银子。”柴永波不会上李宗仁的当。

李宗仁哈哈大笑:“守武汉我没十足的把握,这里给我建一个指挥部,我把后方医院和烈士陵园建在这里。相信你不会从这里退却,我把家属都安排到这里吧。”

柴永波惊异:“四川重庆没有给你们安排房子?”

“唉!猛然增加那么多单位和人员,四川的物资价格长得吓人。咱们军人没本钱,还是远离闹市好。”李宗仁言语着,他对如今的大后方十分失望。

“把你的家属送到卢氏去吧,我只有这一点小权利。”柴永波微笑着。

六天时间千里行军,十四个师准时到达十堰周围的几个县城。柴永波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团级以上干部会议:“这次行军证明了你们的能力,但远远不够。同志们!从明天起,你们就要进入山林里开始三个月的野外训练,其艰苦只有你们经过了才知道。第一季度的军官考核和新兵检验将在九月底进行,我希望各位到时还能坐在这里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