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装傻的智慧
3484000000048

第48章 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装装傻,别老用自己的经验主导孩子的生活,别对孩子的生活干涉太多,让他们自己一点一点学习生活,一点一点体验人生,或许这个过程有些苦涩,结局却将更加甜美。

有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当时的皇帝认为老人无力生产,只能消耗粮食,于是下令将国内年满60的老人都送往深山,任其自身自灭。

孝顺的孙子舍不得爷爷去山里送死,于是冒着杀头的罪名偷偷将爷爷藏在家里。这时候敌国派了使者,给这个国家出下几道智力题,声称如果不能回答就要攻打这个国家。由于举国都是年轻人,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时间磨练出的智慧,于是君臣束手无策。

眼看敌国使者的期限就要到了,孝顺的孙子悄悄请教了睿智的爷爷,带着正确答案摘取了皇榜,驳回了自以为是的敌国使者。皇帝惊异于孙子的聪明,孙子这才讲述了答案的来历。

皇帝得知真相后十分惭愧,马上宣布取消驱逐老人的命令,并且派人接回了山中的老人们,这个国家从此有了浓厚的敬老风气。

智商或许是天定的,但是人生的经验却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年老的比起年轻的,吃过更多的亏,走过更多的路,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于是经验丰富,总要懂得多那么一点。处于对孩子的爱,父母总希望他能少走一点弯路,少经历一些坎坷,于是拼命要将自己半辈子教训换来的经验灌输给他,希望能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明灯指引他们前行。

在人情世故上,无疑是多经历了几十年岁月的父母更聪明。但是对于父母们的用心良苦,孩子们是不是领情呢?

孩子小,矛盾看起来还小。比如睡前刷牙啊,饭后漱口啊之类的健康生活习惯,已经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经验。可是孩子们依旧会嫌麻烦,或者忘记去做。多叨念几句甚至带上责备,孩子就委屈了,流泪了,父母就得担心自己会不会太过严厉,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大一点到了青春叛逆期,恐怕就是父母们最头痛的时期。父母们苦口婆心,说什么早恋耽误学习,千万别偷吃禁果,玩物丧志……可是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说轻了当作是耳边风,说重了就要么是不屑一顾地来句“你们老了,不懂”,要么就是情绪大爆发“你们管我这么多干什么,能不能给我一点自由”,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

父母们苦恼啊,明明是自己的经验之谈,甚至不惜自揭伤疤言传身教,可是这样的金玉良言,孩子们为什么就偏要对着干呢?

等孩子成年了,成家立业每一步都关系着这一生的幸福,父母不能不以过来人的身份发表一下意见。可是孩子们自有见识,总觉得这是唠叨,开始避而远之。

换做家长强势一点的家庭,父母就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精心铺就了人生道路,根本不需要孩子做过多决定,只需要做一件事——执行。

但是后果未必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因为叛逆赌气走上歧路,有的孩子养成唯唯诺诺的性格,有的家庭亲情淡漠,有的孩子过而立之年后还不能自立……为什么聪明的父母,却不能给孩子幸福的人生呢?

人生东西是必须去自己体会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父母的教诲可能是人生至理,可是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说出来,孩子们并不领情,无法习得其中的精髓。让孩子依样画葫芦吧,倒是一时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孩子们没有经历过应该经历的困难,没有累积下经验,没有坎坷后的顿悟,成熟不够深度,在没有父母庇佑的时候总归会遇上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搞不好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而遇上叛逆的孩子,反复的叨念只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他们的生活起了反效果,金玉良言成了催命符。

温室的花朵固然幸福,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树木来得坚强。有时候,聪明的父母扭曲了孩子正常成长的轨迹,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装装傻,别老用自己的经验主导孩子的生活,别对孩子的生活干涉太多,让他们自己一点一点学习生活,一点一点体验人生,或许这个过程有些苦涩,结局却将更加甜美。

别做出健康医生的样子追在孩子身后,任由那个好吃甜食的孩子尝尝蛀牙的苦恼吧,之后他自然会好好地爱护牙齿。

别扮演那个聪明恶毒的巫婆去过早封杀孩子的感情,不妨等到恶果稍现他心中惶恐内疚的时候再来一次语重心张的谈话,也许反而能使他悬崖勒马。

别做出社会通的样子用自己的择业择偶经验去干涉孩子的选择,年轻就是资本,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换经验,走过的弯路跌过的跤都会成为他的财富。

聪明的父母,傻傻的孩子;傻傻的父母,聪明的孩子。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成材,你会选择怎么做呢?

装傻指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平衡方式,总得有人出来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你聪明能干地处理了一切,那么孩子就失去了所有的锻炼机会。别包办一切,就当有些问题自己不会解决吧。

*放手让他去闯,不等于对孩子不闻不问。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进展,在适当的时候暂时摘下傻瓜的面具,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他一把,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给他一点指导。

*自己装傻,也给孩子犯傻的机会,但是别让自己和他都傻得太厉害。如果孩子的做法已经影响到整个家庭,或者再下去事情将不可收拾,就是你重新聪明起来整顿一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