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3477200000014

第14章 吸血鬼在现实中的(2)

在两军最后一次会战前,德古拉王子向自己亲爱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公主告别,公主发誓如果德古拉回不来,她也不会独活,悲剧由此上演。两军交战之时,奥斯曼的奸细潜入特兰斯瓦尼亚,四处散布德古拉战死的消息,企图扰乱民心。伊丽莎白公主信以为真,伤心欲绝纵身从特兰斯瓦尼亚城堡上投河自尽了。

当德古拉大胜之后回到城堡,只见未婚妻的尸体,他一怒之下将守护公主的教士全部杀掉,并且愤怒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他一生都为主而战,最终却遭到这种结局。德古拉用长矛刺穿了十字架上的耶稣,誓与光明决绝,从此便投向了黑暗,他向魔鬼称臣,因而获得了无限的力量和无边的法力,但也因此受到恶魔诅咒,成为不死之身,终日与黑暗、鲜血为伴,被人称为“嗜血之王”,从此掀起了一场旷世400年的嗜血传说。

1862年 2月,人们在罗马尼亚遗迹特兰斯瓦尼亚城堡中,发现了一具被银剑刺穿心脏的无名男子的尸体,这位男子的脸上还带着幸福安详的笑容。当地政府为这名英俊的无名男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却没有人知道他为何而死。这也许就是吸血鬼的重生与幻灭,400年的等待,400年的轮回,背叛了信仰,只为了等待自己心爱的人……

德古拉伯爵的原型确有其人,他就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着名的人物之一弗拉德·德古拉王子,绰号弗拉德·特佩斯。德古拉 1431年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锡吉什瓦拉城,他的父亲弗拉德·塔古勒当时为“龙骑士”组织的成员,受罗马尼亚地区希其蒙国王任命为川索凡尼亚的总督军。在罗马尼亚语中,“塔古勒”来自“龙”的意思,表示被纳入尊贵的龙骑士的一员,而“德古拉”则被称为“龙之子”。

1442年,由于政治原因,德古拉和他的弟弟拉杜一起成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人质。1447年,德古拉的父亲与兄长米尔被叛变贵族暗杀。1456年,德古拉登上王位。他明白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势下,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他决定不计一切代价,攻击当时欧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土耳其。他首先在边境地带营造碉堡,同时以碉堡为据点攻下土耳其边界的要塞。1462年,德古拉在多瑙河畔攻下了西路西乌城,全城的四万多名被俘的土耳其兵都被****示众,并且以削尖的木棒从嘴或臀部活活刺穿全身,然后将刺着尸体的木棒插在广场上,尸体排列了 3公里长,1公里宽,蔚为奇观。当时成群的乌鸦和秃鹰不断啄食这些尸体,加上连续数日的暴晒,现场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尸臭。据说德古拉十分满意他的“杰作”,还特意要手下准备酒菜,置于尸体前,饮酒作乐。之后赶来增援的土耳其军队目睹了这一恐怖的景象,个个毛骨悚然,战斗意识烟消云散,纷纷逃亡。最终,德古拉击退了强大的土耳其军队,获得保护基督教国家的英勇名声,但是他嗜血的恶名也传遍了整个欧洲。

用严酷刑罚。对于那些反抗他的地主及贵族,以及不支持他的平民,德古拉一律处以刺穿之刑,他把犯人毫不留情地钉死在削尖的木桩上,并且频繁用刑,不管是抓到的外国间谍、战俘,还是国内的窃贼、贪官,就是教士背后说人坏话也要受酷刑,然后再放火烧死,并把那些烧焦的尸体悬挂示众。被他以“阴谋推翻统治者,背叛国家”的罪名杀害的地主、贵族及其家人达两千多人。平民被杀得虽然没有地主、贵族那么多,但数量也不少。

恐怖的高压手段终于引来暗中反抗的势力,没多久,德古拉便被夺走了王位,幽禁于匈牙利。后来他又东山再起,但又在1476年被威洛凯亚公国的贵族策动的土耳其人暗杀了。

因为不断的战争和严酷的社会环境,德古拉的出色功绩和成就很快被埋没,人们只记住了德古拉的木桩刑和严刑酷罚,许多编年史都将他描述为暴君。他那种个性残虐、喜好血腥的行为,在人们眼中与虐待狂和吸血鬼联系在了一起。德古拉的形象变成了一个白天睡在棺材里、晚上出来活动、专咬人的脖子的吸血鬼,而他居住的布朗城堡也被传说成了吸血鬼的老巢。

布朗城堡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这座神秘的城堡建于 1377年,原本是匈牙利国王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1382年建成之后,逐渐成为一个集军事、海关、当地行政管理、司法于一身的政治中心。城堡修建在一座地势险要的山上,背靠大山,从城堡里可以上面俯瞰山谷中的大路。因为德古拉杀人无数,害怕有人报复,便将城堡的大门改建成了城墙,外人要进入城堡,只能从城堡的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

据说,在德古拉统治时期,为了使人们全都走城堡下的大路以便收税,城堡里驻扎的士兵每天早上、傍晚出动两次,前往附近能翻越的地方巡逻。如果不是当地人,只要让巡逻队抓住就免不了受到严惩,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有许多冤死鬼。所以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城堡仍然被恐怖的鬼魂传说所笼罩。

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取材于德古拉王子的传说,创作了一部名为《德古拉》的小说,使德古拉的形象再度复活。之后,有关德古拉的故事不断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成为西方恐怖类型电影戏剧创作的题材和灵感。

3与吸血鬼相关的其他历史人物

除了德古拉伯爵,在历史上,还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与吸血鬼的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吉尔斯·德·莱斯男爵与伊丽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

吉尔斯·德·莱斯男爵出身于贵族家庭,曾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法国元帅。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他是圣女贞德的亲密战友,在当时被誉为民族英雄。传说他暗恋贞德。

在1430年5月的一场战斗中,贞德被勃艮第公国所俘。虽然依照当时的规则,只要付出赎金或许就可以赎回贞德,但因国王查理七世猜忌她的功绩和政见,无意救赎,不久贞德被在英国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女巫罪处以火刑,死前的惨象一方面鼓舞了当时的法国人的爱国热情,激励了他们最终将侵略者驱逐出境,但另一方面对于莱斯男爵却是一次沉重重的打击,理想的破灭,使得他的信仰受到的极大的动摇。

不久他退隐于马什库勒和蒂福日的领地,并埋头研究炼金术,致力于黑巫术的研究。后来他的研究越来越走火入魔,竟然希望借助人血来发现点金术的秘密,为此他把大约 300名以上的儿童折磨致死,由昔日的民族英雄彻底演变成了一个变态恶魔。

为了取得研究炼金术所要用的人血,莱斯男爵命令他的两个仆人将城堡附近的儿童(主要是男童)哄骗或强行绑架到地牢,对他们进行强奸,然后将他们蹂躏折磨后杀害,最后将他们的尸体肢解并掏出脏器;据他的仆人事后供称,男爵喜欢“在满地的内脏和鲜血中来回滚动”并达到性高潮,并命令他的两个仆人对着满地的内脏自慰。

由于莱斯男爵的贵族身份,尽管有儿童频频在他的领地内失踪,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人怀疑男爵。直到布瑞坦尼公爵带领调查人员在莱斯的城堡里挖掘出 50多具尸骸之后,人们才发现他们的领主居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吸血鬼”。最终,男爵被判同时处火刑和绞刑,他的两个仆人被判处火刑。

关于德莱斯的犯罪动机众说不一。有人说是因为他自幼缺少家庭的温暖,莱斯的父亲去世时他只有九岁,他的母亲随即抛弃了他和他的弟弟重新组织了家庭。他和弟弟从那时起就明白:他们必须独自面对这个世间的一切。但这似乎并不足以成为他疯狂杀戮的理由。也有人认为是贞德的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贞德不但是他的战友,而且是他理想中的情人,更是他信仰的标志和他的女神。贞德一死,“他的灵魂就已经崩溃了”,性取向也同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也有人认为德莱斯是在研究炼金术的过程中堕入魔道,偏执地认定鲜血是炼金的必要触媒;还有人认为他喜食人肉喝人血,杀人纯粹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被逼认罪的,德莱斯其实是一个无辜者。

不过,德莱斯曾亲口供认过他杀害了 140多名儿童,无论他是不是被逼认罪的。这些相对确凿的证据显示德莱斯的确是一个有严重恋童癖的人,对炼金、巫术非常着迷,有魔鬼崇拜心理,这是符合连环杀手的通常心理状态的。而根据史料记载,在德莱斯退隐至自己的领地后直至他被捕前,马什库勒和蒂福日周围有 300多名儿童不知去向,这也是许多学者坚称他杀了 300多名儿童的主要依据。

由于莱斯的犯罪记录比较模糊,加上他与众多被害者之间的特殊社会地位(领主与领民)的差异,以及当时并不具备完善的犯罪学研究,使得他未能成为连环杀手的鼻祖。直到今天,许多人还在疑惑中争论着吉尔·德·莱斯到底是一个民族英雄 还是一个嗜血的怪物。但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真正的吸血鬼。

另一位与吸血鬼相关的人物是波兰国王的侄女:伊丽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绰号“德古拉伯爵夫人”。她出生于匈牙利一个最强大的贵族家庭。家庭成员中包括当时的波兰国王斯蒂芬·巴托里和特兰西瓦尼亚亲王等。伊丽莎白的家族拥有众多财产,据说他们的财产比当时的匈牙利国王还要多。

历史学家认为,伊丽莎白·巴托里之所以成为着名的“女吸血鬼”--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和她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在当时的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等地,中世纪的阴霾还

没有完全散去,像伊丽莎白这样强权的贵族仍然掌握着生杀大权。15岁那年,伊丽莎白的家族把她嫁给了一个地位同样高贵的贵族弗朗西斯·纳达斯第伯爵。结婚之后,他们搬到了位于喀尔巴阡山脉脚下的塞伊特城镇,居住在一座高耸的塞伊特城堡中。

由于伯爵常年在外征战,伯爵夫人无聊之际,在仆人托尔科的怂恿下学习妖术,并且经常虐待少女。1610年,伯爵战死沙场,之后伊丽莎白开始惧怕衰老会夺去她的美貌。一天,一个女仆在为伊丽莎白梳头时不小心拽了她的头发,伊丽莎白拼命抽打女仆的手直到打出血来,女仆的血流到了她的手上,她突然觉得自己因此得到了年轻女仆的青春和朝气,她相信自己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诀。于是伊丽莎白命令她的管家和男仆剥光那个女仆,割破她的皮肤,把她的血放到一个大桶里,并且用她的血来沐浴,认为如此能够保持她惊人的美丽和青春。这是一种愚昧的、古老的驻颜秘方,被很多民间小说引用。

从此以后,她派人专门捕捉或者诱骗附近村庄里的少女,然后施以酷刑。据相关历史记载,伯爵夫人在喝受害者的血时非常快乐。据考证,她三年之内甚至虐待死了600人。其奶妈尤奥,管家乌依瓦里,女巫达尔维拉也参与了此事。

1611年,图尔索伯爵率兵占领了伊丽莎白·巴托里夫人的城堡。至此,事情败露。伊丽莎白的三个仆人也被处以极刑,另一个不知下落。伊丽莎白·巴托里夫人因为她显赫的身世被免予一死,但被终身监禁在城堡的一个塔楼内。1614年,伊丽莎白·巴托里夫人死在塔楼中。

伊丽莎白·巴托里夫人因其耸人听闻的恶行和血腥嗜好得到了“德古拉伯爵夫人”(德古拉是吸血鬼的代名词)的称号。当代大部分吸血鬼文学作品中女性吸血鬼的形象都来源于伊丽莎白·巴托里的故事,而她居住的城堡也被认为是阴魂不散的城堡,成为吸血鬼城堡的典型形象。伯爵夫人死后,城堡也跟着荒芜,1708年,一座大火将城堡毁于一旦。如今这座城堡留下的只有遗迹和令人恐惧的怪异气氛。

这两位诞生于贵族阶层的真实人物,成为若干年后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的蓝本,除了拥有金钱、地位及相当的教养气质,还充满着浓郁的****色彩,在这些传奇的渲染下,更激发了人们对于吸血鬼迷信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所特有的热情。

知识链接

黑巫术

黑巫术,又称黑魔法,即邪恶的巫术,通过放蛊、咒诅、秘密仪式、书符等方式,达到谋杀、致病、迷惑、役使、嫁祸等目的,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害。多用于对付仇敌或报复他人,亦可用作治病、驱邪,或针对他人所施行的巫术进行治疗、防御或反击。

行巫的巫师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历代相传,由老巫师传授;另一种是所谓神灵在梦中传授的巫师,称为梦巫。巫蛊娃娃便是黑巫术中用来报复人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