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盗之谜
3474600000009

第9章 海盗的“黄金时代”(3)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幅增加,欧洲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并奠定了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人们不仅在这个时代中发现了新的大陆,增长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也极大促进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新航路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好有坏。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探索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掠夺的总先锋。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对世界各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从此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欧洲殖民者掠夺的对象。而后兴起的英国、荷兰和法国等西北欧国家,利用其逐渐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最后挤掉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继续在亚、非、美洲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当然,事情也有另一面。新航路开辟以后东西方连成一体,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汇合,促使一些地区如美洲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并最终催生了当今的北美洲军事和经济强国——美国。

一般认为,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是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该港原属于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最终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等群岛。2008年欧洲金球奖得主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故乡就在马德拉群岛,那里现在还是葡萄牙的属地。

从15世纪初起,综合实力较强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就开始积极地探索新航路,他们自然也先于其他国家开始对亚、非和美洲的殖民掠夺。两国把本国舰队所到之处都宣布为本国的领土,有时候是先后登上某个海岛,但双方都宣称是自己先发现的新陆地,应该属于本国。两个急剧扩张的强国之间理所当然地发生了冲突。但经过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两国于1494年6月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529年,两国在萨拉哥撒再签新约,根据两个条约的内容来看,西班牙几乎独占整个美洲,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则主要在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瓜分殖民地。

1492年哥伦布首次在巴哈马群岛登上美洲。由于当地只有贫穷的印第安人,没有欧洲殖民者所感兴趣的财富,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继续航行到美洲中部的大陆上去了。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英国、荷兰、法国和丹麦都陆续在加勒比海群岛和美洲大陆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西班牙人几乎在每个新建的殖民地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体系,这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社会发展。该等级金字塔的最顶端是欧洲本土出生的移民。殖民地出生的属于纯西班牙血统的人被称为克里奥尔人,以便与本土的西班牙人作区分,有些二等公民的意味。但克里奥尔人后来却占据了殖民地政府、教堂和军队中的大多数高层职位。欧洲的西班牙人和克里奥人代表着殖民地的统治阶层。白人男子和当地印第安人通婚所生的孩子被称为混血儿,是第三梯次的阶层。而原本是当地主人的印第安人则处于社会底层。有些地区的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完全消灭了,只能从非洲运来黑奴来充当服侍的奴仆和种植园的工人。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在与荷兰的数次战争中取代了荷兰,成为欧洲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随后又因为利益争夺和法国进行了四次大战,最终英国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1763年,英、法联军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条约》,以此为标志,英国正式宣告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英国于1600年在印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海上贸易,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王朝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为东印度公司积累资金非常快速,军事力量也就越来越强大,逐渐就占领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

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资源,势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便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这些英军还积极训练印度人帮助他们打仗。

但在新航线上肆虐的海盗却无所畏惧,那些被各国政府赋予“私掠许可证”的武装民船在本国势力的掩护下,大胆的掠夺其他国家的船只,严重扰乱了他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秩序。16世纪末,英国政府大力扶持的私掠船主们为英国积累经济实力和海军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到了17世纪末,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这些船主有的成功“洗白”,成为有身份、有地位、有财富的上层人士,而大部分都在历史进程中死于非命,与他们的海盗船一起沉入海底或作为海盗被绞死。

17世纪最著名的“官方”海盗是威尔士人亨利·摩根,他在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地肆意横行,严重的动摇了西班牙在该地区的统治基础。他的一生从侧面证明了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政策双重性,只要是针对敌对国家的海盗行为,这些国家都会袖手旁观而不闻不问。

亨利·摩根从1668年开始率领一条海盗船沿南美洲北海岸大肆抢劫过往船只。其同伙超过2000人,他曾于1670年8月攻占了重镇巴拿马,并在返回的船上携带了大批抢来的财宝。然而,由于这次攻击发生在西班牙和英国签订和平条约之后,他因此被逮捕并在伦敦接受了审判。最终摩根被宣告无罪释放,因为外交政策又发生了变动。摩根不但被赦免,还被授予骑士称号。作为亨利爵士,他被指定为牙买加的新任地方长官,在那里他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并作为富有的受人尊敬的种植园主度过了他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