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密码之谜
3473200000007

第7章 密码战争之谜(3)

时间来到1943年,经历了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失败后的日本海军士气低落。

山本决定找时间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以便鼓舞士气。1943年4月14日上午11点,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截获并破译了包含山本行程详细信息的电文,包括到达时间、离埠时间和相关地点,以及山本即将搭乘的飞机型号和护航阵容。上述电文显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于4月18日上午6时由腊包尔起飞,前往布干维尔岛南端肖特兰、巴莱尔、布因岛视察,希望作好一切护航准备。

这份由海军部2246室破译的日本海军密码电报由一位参谋人员汇报给了海军部长诺克斯,诺克斯马上又将电报递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命令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干掉山本(GetYamamoto)”。诺克斯授意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执行罗斯福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尼米兹将军在4月17日批准了拦截并击落山本座机的刺杀任务。一个中队的P—38闪电式战斗机受命执行拦截任务,这种飞机有足够的航程。从三支不同部队精选出来的18位飞行员被命令迅速集结,并被告知他们即将拦截一名“敌方重要的高级军官”,但并未得知具体姓名。

4月18日早晨,山本五十六搭乘两架三菱一式陆攻快速运输机从拉包尔按时起飞,计划飞行315分钟。不久,18架加挂副油箱的P—38式战斗机从瓜岛机场起飞。经过430英里无线电静默的超低空飞行,有16架到达目标空域。东京时间9点43分,双方编队遭遇,6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立刻开始与美机缠斗。

美军列克斯·巴伯中尉率先展开攻击,他攻击了两架一式陆攻中的第一架,事后证明是舷号T1—323的山本座机。巴伯中尉紧紧咬住目标,不断射击直到敌机左引擎冒出黑烟。

很快,山本的座机因为引擎失效坠落到丛林中,地点位于澳大利亚海岸巡逻队在布因岛的据点以北。山本五十六坠机现场的照片第二天,一支日军搜救小队找到了坠机地点。据带队的日军工兵中尉滨砂回忆,山本的遗体位于飞机残骸之外的一棵树下,他仍旧坐在座椅中,戴着白色手套的双手还拄着他的日本刀。

解剖报告显示山本身上有两处枪伤:一发子弹自身后穿透他的左肩,另一发子弹从他的下颌左后方射入,从右眼上方穿出。就这样,臭名昭著自大狂妄的一代枭将山本五十六死在了美军情报部门的截击下。

得手后,美军情报部门为防止日军得知自己的密码已泄露,特别授意美国新闻媒体发布消息,称所罗门群岛当地人的海岸观察站目击到山本登上一式陆攻,才导致了其遭到伏击。新闻媒体也没有公开参与刺杀行动的美军飞行员的名字,因为其中一人的兄弟当时被日军俘虏,有被虐杀的可能。事件发生后,日本当局一直拖到1943年5月21日才公布山本的死讯。对日本方面来讲,山本之死所造成的精神打击是难以估量的,日本政府也因此被迫承认美军的战争能力正在迅速恢复,局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风语者—纳瓦霍语密码之谜

观点: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创造性地起用了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部族—纳瓦霍人充当密码员,并用他们的语言编成密码,使美军在情报战中占得了先机。纳瓦霍语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日本人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搞清楚这种“非凡”的密码。

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其原住民本为印第安人。在二战后期的太平洋战争中,有一支北美印第安人曾经利用其民族独特复杂的语言,编制了一套密码,为美国对日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一直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美国“纳瓦霍语密码”,直到10年前才被美国政府全部解密。

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为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印第安“纳瓦霍语密码”相关人员颁发了“国会荣誉奖章”,这是美国政府最高勋章,由此可见“纳瓦霍语密码”

工作人员的历史功绩。总统布什致辞时说道:

“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值得所有美国人尊敬和感谢。”4名白发苍苍的印第安老战士接受了勋章与政府的敬意,当年,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编制出“纳瓦霍语无敌密码”,为盟军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其他的25人已离开人世,这四个人也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暮年。

美国政府一直对纳瓦霍语密码实行保密,无论是战争影片的描述还是战争史实的记叙都不见纳瓦霍人的踪影。

每当被问及,纳瓦霍语密码译员都会简单回答:“我是个话务员。”他们的事迹以及密码战的详细情况,一直都是个谜。

有一些留在军中服役的纳瓦霍士兵后来参加了朝鲜和越南战争。但是纳瓦霍语密码却再未用过。事实上,美国纳瓦霍士兵在密码情报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有着精彩的表现。

历史上,美国参加二战,已经到了战争的中期。日本帝国为了实现他们的野心,于1941年12月7日主动袭击珍珠港,日美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开始后,美国相当被动。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战时动员需要一定时间,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情报工作的落后。日本的情报工作起步很早,尤其是1934年后引进德国“英格玛”密码机技术后,其密码编制与解密能力突飞猛进,而美军在情报战方面比起日本人要稍逊一筹。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如何既快速准确,又绝对保密地传递军情和命令成为美军指挥高层急迫要解决的大问题。

就在美军高层为如何提高自己密码工作水平而焦急万分的时候,1942年初的一天,位于洛杉矶的美国海军办公室来了一位自称菲利浦·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

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

菲利浦·约翰斯顿的父亲是传教士,曾在纳瓦霍部落长期生活,全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纳瓦霍语。约翰斯顿有一次偶然得知,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逊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

因为这种语言非常复杂,外族人根本不可能弄懂,如果用纳瓦霍语编成一套密码,日军情报部门将很难破译美国的军事情报。

时任太平洋两栖舰队指挥官的沃格尔将军听到了菲利浦·约翰斯顿的建议,他马上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采纳了他的建议。1942年2月28日,在圣迭戈的艾略特兵营,4名纳瓦霍人为军方进行演示试验。演示前,沃格尔将军亲自写出6段战争中常用的信息,其中一条是“预期敌人会使用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在黎明时攻击”。

4名纳瓦霍人按照纳瓦霍语,把信息逐字逐句地翻译为“敌人坦克—俯冲轰炸机—预计—攻击—早晨”,其他5条信息也被熟练顺利翻译出来。这种高效率的密码编写给沃格尔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后,沃格尔专门致函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建议为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招募200名纳瓦霍人。

1942年5月5日,美国军队首批征召了29名纳瓦霍人士兵。

这就是本文开头受到嘉奖的团体,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圣迭戈的新兵训练营中和通讯人员一起工作,设计了最初的纳瓦霍密码。密码由211个字组成,大部分为纳瓦霍词,也掺杂了一些新词汇,这是为了弥补纳瓦霍语中军事术语的不足。事实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军和加拿大军中服役的某些印第安人就曾经使用他们本族语言传递情报。但由于缺少像“机枪”、“手榴弹”一类的词汇,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纳瓦霍密码引进了新词汇。例如,“战斗机”被称为“达—哈—提—西”,纳瓦霍语意为“嗡嗡叫的鸟”;“俯冲轰炸机”被称为“几尼”,意为“小鹰”。另外,密码战士还设计了一个系统,用来与英语26个字母相对应。例如,字母A为“沃—拉—其”,意为“蚂蚁(ant)”;字母E为“迪兹”,意为“麋鹿(elk)”。另外,针对那些没有能够列入211个密码的词语,他们根据纳瓦霍语专门创建了一个大约500个常用军事术语的词汇表以便用来对照拼读。后来,在实际应用中,有细心的密码员发现,由于纳瓦霍语中没有的词的对照表重复使用频率太高,根据这些词语,纳瓦霍密码几乎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被破译。为解决这一问题,约翰斯顿和一些技术专家把对照表的26个字母增加为44个,使得那些常用的字母如E、T、A、O等有了多种选择余地。

当整套纳瓦霍密码编制成功后,纳瓦霍人很快便显示出记忆密码和在战时传递信息的能力。他们在战场上传递密码,高效保密的特点取得了极大成功。随后,另外200名纳瓦霍人也于1942年7月20日被征召入伍。1942年10月2日,提出这个提议的约翰斯顿也被征召入伍,授予上士军衔,专门负责训练纳瓦霍密码战士。

就这样,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纳瓦霍密码开始系统地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随着战事的进展,美军起初那些不相信纳瓦霍密码的人也开始改变观点,不禁为纳瓦霍密码叫好。日本方面很快就注意到这套密码系统,但他们无从下手,根本不知如何破译。甚至在俘虏了1名普通纳瓦霍士兵之后,日本人也没能有丝毫进展。因为纳瓦霍语独特的语言构成决定了它很难被破译。纳瓦霍语是一种音调语言,它的元音高低起伏,以语调的强弱不同来表达语言内涵。一个单一的纳瓦霍语动词,包括自己的主语、谓语和副词,可以翻译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

纳瓦霍密码经常被美军使用在紧急的情况下,由于它的高效与难以破译,纳瓦霍密码很快就展现了其优势。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

在美军攻打塞班岛时,正在推进的美军一个连遭到自己人从后方打来的炮弹袭击。先锋部队首先使用无线电向后方疾呼:“停止炮击!”

但是,由于日本人整天都在模仿美军电台的通讯,炮兵部队根本不相信这条信息,炮击没有停止。最后,总部有人问先锋部队:“你们有纳瓦霍译员吗?”先锋连仅有一名纳瓦霍密码译员,他使用本族语言把信息传递给总部的老乡。很快炮击就停止了。

在攻占硫磺岛一役中,6名纳瓦霍密码译员及时准确地为美军传递信息情报。在战斗开始的前两天,他们通宵工作,没有一刻休息。整个战役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而当时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不久,美军便很轻易地攻下了战略要地硫磺岛。负责联络的霍华德·康纳上校曾感慨地说:“如果不是纳瓦霍人,如果没有纳瓦霍密码,美国海军将永远攻占不了硫磺岛。”

出色的实战成绩吸引美国海军决定更大规模地征召纳瓦霍人入伍。他们曾经设想以每月50人的速度再征召303名纳瓦霍人,但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那些被招募的纳瓦霍战士也逐渐成为其他部队的“宝贝”。为此,海军陆战队不得不把名额削减到每月25人,甚至试图从其他部队索要纳瓦霍新兵,但这些努力并未获得完全成功。由于“风语者”供应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美国海军的通讯工作。尽管如此,因为纳瓦霍密码既保密又很少失误,仍然逐渐成为美军最信赖最钟爱的密码。

纳瓦霍人及其语言

纳瓦霍人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世代居住于美国西部,现在人口20多万。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非常难懂。纳瓦霍语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并且全靠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至于其语言具体使用的语境、语气及声调,更是非族外人所能理解的。

二战美日密码大战之谜

观点:在整个二战期间,除英国与德国的密码大战之外,美国与日本的密码战争也非常激烈精彩。可以说,美国人的情报工作组织的更加严密、有效,有力支持了战争。美国人几次大的胜利乃至战争的转折点,都离不开出色的密码破译工作。日本人一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想到自己的密码会被敌人破译。

二次大战中,尤其到了战争后期,美国与日本的较量是整个世界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早在1920年,美军就开始截收、分析和破译日本人的密码了。在这方面,美国不显山不漏水,却一直做着未雨绸缪的工作。

美国最先对日本密码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有时也翻译成雅德利),此人性格乖僻,却是一位密码天才。说起来此公与中国还有一定关系,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亚德利给与了中国情报工作不小的支持。1938年,亚德利受国民政府邀请,为中国破译了不少侵华日军的电报。亚德利还为中国人提供一种新型密码,使得日本人一直无法破译。

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起初与美国军方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得到军方在资金上的支持,破译了不少国家的密码,其中就有日本。1922年,世界列强在华盛顿召开军缩会议,由于亚德利提前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密电,日方代表在这次会议上非常被动,最后没能达到他们预想的扩军计划。

1940年8月,美国通信情报处成功破译了“紫密”。据说情报处几乎全部解读出“紫密”的密钥,除百分之二、三以外可全部还原,绝大多数密电可在数小时内译出。“紫密”

的解读使得美国截获了日本不少重要消息,其中就包括日美谈判必将破裂,日军可能会大规模袭击美国这一极为重大的秘密。可惜,由于美国政府忽视,没有引起美国军政要人的重视,导致太平洋舰队后来惨遭日本重创。

1941年5月,海军少校约瑟夫·约翰·罗彻福特被任命为第十四海军区无线电小队司令。他上任后,把无线电小队改为太平洋海军的作战情报小队,组织破译日本海军全部战术级小型密码。他本人则主攻保密程度最高的大型密码“司令长官密码”。罗彻福特是一位颇具传奇意义的密码天才,在对日密码破译工作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罗彻福特1918年毕业于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同年以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海军正在建造中的军舰少尉军衔入海军服役。罗彻福特外表文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