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管向前奔跑
3459900000003

第3章 奇迹的名字叫梦想(3)

哦,我明白了――要摘取远处的玫瑰并没有错,但不能踏坏眼前的菊花。那更大的机遇,需要珍视眼前的一个个小小的机会。

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眩目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业余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我已是一所大学里的作家型的教师。

每当有人赞叹我事业有成时,我总要结合自己的经历,由衷地告诉他们:其实每个眼界高的人都一样,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的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远方,就一定能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诱人的果实。

拷贝成功

大学毕业后,几个有着硕士、博士头衔的年轻人凑到一起,雄心勃勃地筹划着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然而,举目周遭,每个行业都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了。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条途径——创新。

也许是太过于求新、求稳了,一晃半年过去了,经过多方咨询,又经过一番番精心的论证后,他们竟没有找到一个十分有把握能赢得成功的合适的项目,书本上那些成功经营的信条,让他们一时举棋不定。

那天,他们又凑到本市最有名的星巴克咖啡屋,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如何出奇制胜。但思来想去,仍没有找到一个稳妥的实施方案。

看到他们踌躇满志又不得其法的神态,邻桌的一个顾客在旁边轻描淡写道:“其实很多成功,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不信,你们去问问本店的老板,问问他是怎么获得成功的。”

对呀,眼前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腕企业家,怎么忘了向他请教呢?于是,他们诚恳地请出了咖啡屋的老板。

那位其貌不扬、仅有高中学历的老板,一句简单明了的话,道出了他们苦思不得的成功秘诀——把别人的成功搬过来。

“把别人的成功搬过来”,几个年轻人默默地咀嚼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板所取得的非凡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经营了世界上最赚钱的顶尖级咖啡屋的连锁店,他只是把在世界上已证明成功的星巴克咖啡屋的经营模式,研究透了,把人家的成功经验借用了一下而已。

几个年轻人感激老板的慧言点拨,很快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几年后,他们便成了国内高科技产业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当然,他们和他们的部下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有一点是最关键的——拷贝别人的成功,也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而且这条路非常稳妥,也非常简单易行。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离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大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王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打马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去。

三王子飘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了。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他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终将被跋涉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向上帝借一双手

在五十年代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惨烈的阻击战中,20多岁的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下肢从小腿以下也都被截去,特残的他变成了一个“肉骨碌”,住进了荣军院。

看到自己成了处处需要照顾的“废人”,他心情极为沮丧,绝望得他几次企图自杀都没成功——那时,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了。

后来,在别人的讲述中、在影视作品中,他认识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吴运铎等一些中外钢铁战士,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那永不折弯的坚韧品性,深深地震撼了一度迷茫的他——原来,生命的硬度远在钢铁之上啊。

于是,他开始近乎自虐般的学习生活自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跌跌撞撞中,他终于学会了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领,并毅然地告别了他完全有理由享受安逸的荣军院,回到了当时还很贫穷的沂蒙山老家。

不满足于能够做到生活自理的他,又拖着残躯,无数次地在山上沟下摔打,带领着乡亲们开山修路、架桥引水、种树、建果园……直到贫困的山村真正地富裕起来,他这个无手的村支书一当就是三十多年,当得乡亲们无比敬佩。

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不甘寂寞的他,为给后代留一份精神遗产,又开始艰难地写书——他用嘴咬着笔写字,用残臂夹着笔写字,用嘴、脸和残臂配合笨拙地翻字典。写上几十个字,都要累得他浑身是汗。

要知道,从未上过学的他,仅仅在荣军院的习字班里学会了几百个字,虽说他后来一直在坚持读书看报,但文学素养几近于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以那样的文化功底、那样的身体条件,还能够写作,许多知情者劝他别自讨苦吃了,可他写作的信心毫不动摇,他硬是花了三年多时间,七易其稿,写出了令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都惊叹的撼人心魄的三十多万字的小说——《极限人生》。

他就是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特残军人朱彦夫。

没有双手、双腿残疾、视力仅有0.25的朱彦夫,硬是凭着自立、自强的渴望,凭着挑战命运的坚韧与执着,他打碎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不可能”,以无手之臂书写了传奇人生,留下了生命熠熠闪光的篇章。就像他那部小说的名字一样,他打破了人生的许多极限,创造了生命耀眼的辉煌。

其实,谁都可以像朱彦夫那样,只要信念在握,热情永不泯灭,虔诚地努力向上,有些极限是完全可以被超越的,有些奇迹完全可以在拼搏中诞生。

最好的那棵青草在你的手上

我的朋友是位养兔大王。一次,我惊讶地发现了他那很特别的喂料方式——只见他将鲜嫩的青草,一点点地放到兔笼的顶端,并用夹子夹住,兔子需要一次次地跃起,才能一点一点儿地、不断地吃到青草。

我不解地问他,为何不把青草都投入笼中,让兔子尽情地享用。

朋友回答道:“这样喂,兔子要辛苦些,但每次够到的都能吃得很干净,如果一下子全塞到笼子里,兔子就会挑肥拣瘦,糟蹋一些。”

原来如此!

这看似简单的向兔子投放青草的小事,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位小伙子,是个很聪明、很勤奋的种地能手。一天,他梦到自己挖到了一罐子金子。醒来后,他便扔了农具,到离家很远的大山里,到处寻觅,到处挖掘,年复一年,田地都荒芜了,依然挖掘不止,直到最后贫困潦倒地将田卖给了别人。没想到买他田地的人,不久便在他的田地里翻耕时,翻到了一大罐金子。

打量一下生活,有很多人不正同那些一次次跃起的兔子一样吗?不正同那位忘了金子就埋在眼前田中的小伙子一样吗?他们对那些几乎是垂手可得的东西,往往不加珍惜,却常常花费许多不应该付出的艰辛,去获得本应该轻轻松松就能够得到的东西。

一位哲人曾对向他求教“如何能尽快走到顶峰”的学生说过这样的一句妙语——最重要的是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好。

是的,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常常因好高骛远,或瞻前顾后,或盲目攀比等等,不能专心于手头的事情,总是移心于那些离手头很远的事情,甚至不惜放下手头的事情,费尽辛苦地去追逐那其实根本不值得花大气力追逐的事情,结果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或是拣到一个本来只需弯一下腰,就能从眼前轻易地拣起的芝麻。

仔细看看身边那些大的成功者,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无一不是执着于自己看准的事情,义无反顾地专心致志于手头的工作。

人生短暂,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珍惜手头的每一根青草,而不必像那些一次次跃起的兔子那样,去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得那其实很普通的青草。

奇迹诞生于一个良好的习惯

在埃塞俄比亚的阿鲁西高原上,有一个小男孩的家境极为贫穷,连最便宜的自行车也买不起,他只得步行去10多公里外的学校,可无论刮风下雨,小男孩从没有迟到过一次。每天,小男孩都是将课本夹在腋下,一路小跑着去学校。放学后,为了早点儿到家,他也是夹着课本一路匆匆地奔跑。

渐渐地,他跑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到他中学毕业时,已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中长跑高手了。再后来,小男孩又经过一番刻苦训练,他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长跑健将,曾14次打破世界长跑记录。他就是多年来一直叱咤赛场上的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

当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赛跑时为何有一只胳膊总是抬得稍微高一点儿。他笑了:“是因为当年那只胳膊下总夹着课本,已经养成了习惯。”

哦,当年不经意的一个小习惯,竟让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成为世界冠军。原来,奇迹的诞生,并非藏着多少深奥的玄机,有时只需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并持之以恒。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在谈到她的成功经验时,这样感慨道:“沉浸于科研当中,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日常习惯而已,我的成功要感谢那些良好的习惯。”没错,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在诠释这样一个深刻而简单的道理――养成一个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对走向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还有多少奇迹在注视你的双脚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

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于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

在又一个金黄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

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可能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

于是,它瑟缩在土里。

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过来,三啄两啄,便将它啄到了肚子里。

在慨叹两颗种子迥然不同的命运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样简单的道理——越是害怕失败,越会导致更大的失败。相反,坚定地树起奋发向上的信念,敢于冒险,敢于承受岁月的风风雨雨,就一定会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

走进生活,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人——他们习惯于安逸、舒适,总有很多的担心、忧虑,日子一久,他们便渐渐丧失了进取的勇气和力量,即便是行动了,稍遇挫折,或垂头丧气,或怨天尤人,或一蹶不振,给自己的生活抹上许多阴影。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另外一些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他们总有热望、总有激情,总在积极、认真、努力地充盈着每一天,纵使历尽磨难,也痴心不改,最终为自己赢得了充实的人生。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内心拥有无穷的力量,能够思考、鼓舞、希望、引导你追求任何人生的目标。”是的,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也埋藏着巨大的潜能,真正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挖掘自身潜能的智者。

如是,请记住一位老师生动而耐人咀嚼的赠言——对你的双脚有多大的自信,你就能登上多高的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