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我最想要的常识书
3457600000025

第25章 历史常识(3)

很多人都知道“岳母刺字”这个故事。一般人都认为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其实不是,岳母刺的应该是“尽忠报国”。精是非常,很的意思,就是在表扬一个人很忠心地报效国家,已经有一种忠的行为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结果。“尽忠”

则表达一种竭尽所能的意愿,表示将要怎么样。而岳母刺这四个字是在岳飞二十几岁从军回家,心生倦怠不思进取的时候,岳母泣涕让岳飞下跪,训斥之后,再刺上这四个字,让他重新奋起。所以,这四个字应该是“尽忠报国”。

同样《宋史·何铸传》记载: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理。

这是宋高宗逮捕岳飞时,岳飞脱下衣裳,让何铸看他的背,有四1个字,深深烙在皮肤上。然后何铸认为岳飞是无辜的。后来宋高宗为了表彰岳飞的忠心,赐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子给他。《宋史·岳飞传》原文应该是“帝手书‘精忠岳飞’,制旗以赐之。”

唐伯虎并没有点秋香

唐伯虎,明朝人,本名叫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土,又号桃花庵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关于唐伯虎落魄一生,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艺术造诣高超,堪称“江南第一才子”。

说到秋香,倒是确有其人。她本来出生在一个小官员的家庭中,名字叫做林奴儿,也还通一点文墨,但是后来家境遭变,被迫成为官妓,改名秋香。秋香长得很美,又能歌善舞,还能吟诗作画,成了金陵城内达官贵人竞相追逐的花魁。而唐伯虎娶得苏州名妓沈九娘为妻,人们便把这两个人说成了一个人。其实根本没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

孔明并没有草船借箭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攻打东吴的濡须。在两军隔江相持之际,孙权坐着一条大船来观察曹军的动静。根据《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魏略》是魏国的郎中鱼豢写的,他写的是本朝之事,而他也无须有意颂扬孙权。可见,这里的记载还是可信的。孙权起初并没有想到会中这么多箭,当船因偏重快要倾侧的时候,他急中生智,调转船头,用船的另一侧受箭,从而保持了船的平衡,使得自己得以顺利返回东吴。

此处,孙权虽然不是有意去借箭,而是探听敌情,但事实却引起小说家的注意,认为这是个好题材。当罗贯中想到这个典故时,就把它改写得更加巧妙了。他写到诸葛亮在三日前算知江上有大雾,又写出发时间是在四更,当日高雾散时,孔明急令收船,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曹兵追之不及。这便合情合理,真可谓巧用奇兵,以智取胜的典范。真相是孙权草船借箭,和诸葛亮无关。

马谡不是诸葛亮挥泪而斩的

三国时期,马谡在失街亭后让人把自己捆绑起来,跪在诸葛亮面前认罪。诸葛亮宣布判处他死刑。马谡大哭,请求诸葛亮照看他的儿子,诸葛亮流着眼泪答应了。参军蒋琬试图挽救马谡,诸葛亮回答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之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杀了马谡后,诸葛亮更是大哭,后悔自己没有听刘备的话,错用了马谡。

小说《三国演义》以及一些戏剧都是这样表现的。但事实上,马谡在失街亭后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缉捕归案,被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这种事,传说故事所营造的“情”与“法”的冲突虽然非常动人,也很有意义,但却不是真的。

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优游无事达20年之久。

历史上没有貂蝉这个人

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很多人都知道:出塞的昭君,浣纱的西施,醉酒的贵妃,还有拜月的貂蝉。关于这四大美女,却有大量的传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里面真可谓谎话连篇。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貂蝉。貂蝉的知名度似乎并不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关羽和诸葛亮低多少。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无貂蝉其人呢?

在正式史册中,并不见有貂蝉的名字。《后汉书·吕布传》有这么一段记载:“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尝小失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私通,益不自安。”这个与吕布私通的“侍婢”,我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就是貂蝉,而董卓与吕布之间的仇怨,也与女人有密切关系。《三国演义》“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发出来的。在正史中,“侍婢”仅仅是一个符号性人物,根本没有什么个性色彩。我们连她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美不美了。后来在传说中,貂蝉的面目变得越来越生动,终于由“侍婢”这一符号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美女形象。

关羽用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吗

从电视或者评书里面,我们知道关羽用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但在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中通篇没有一个“刀”字,整部《三国志》也没有言及关云长使青龙偃月刀之事。其中仅有这样一段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很多人都认为关羽用的兵器属于矛、戟之类的直刺兵器。有专家考证出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出现像青龙偃月刀一样的长柄大刀。其他如裴松之注和正史之外的杂史笔记亦无此种记载。直到隋、唐之前都无此说。

据《百科全书一兵器类》上说,大刀这种兵器最早出现于明代,三国时期的兵器,只有箭、剑、刀、戈、矛、戟、斧数种。

剑,刀都是短兵器,主要用于防身。当时马战使用的长兵器只有戈、矛、戟、斧。

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两汉时只是作为短兵器佩用。

一般长度在1米左右,重也只有几斤。据《三国志》、《刀剑录》及有关资料记载,直到三国都没有出现过长柄大刀。以双手执用的长兵器刀是到隋唐时伴随仪仗才出现的,而类似关云长使用的那种长柄宽刃的青龙偃月刀直到宋代才有。因此,说三国时关羽用82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做兵器,纯属子虚乌有。

其实这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虚构,华佗并没有给关羽“刮骨疗毒”。据史料记载,关羽“刮骨疗毒”是在东汉建安:十四年(219年),而华佗早在11年前的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已被曹操杀害了。这是把当时另一位高明医生的功劳硬记到了华佗的账上。

关羽并没有“华容道”释曹操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火烧赤壁之后,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当时的华容,原本是汉代的旧县,位于今湖北长江北岸的监利县北面约六十里,与现属湖南省洞庭湖以北的华容县不同。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欲想逃回江陵,过华容县是最短的捷径,而曹操也确实选择了这条道路。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这一说。

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提到的是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并没有派兵埋伏华容道,而是曹操引着残兵败将走到华容道时,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难以通过。后来下令士兵以草填路,让骑兵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死了不少人。当刘备等人知道曹.操从华容道逃跑时,急忙去追赶,可惜太晚了,以致曹操侥幸逃脱。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刘备不是“借”的荆洲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借荆州这回事,还有个歇后语叫刘备借荆州州--有借无还。其实,真正的历史记载根本就不是借,而是孙权白送他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赤壁之战中曹操虽然败了,但他没有全退出荆州,而是留下曹洪守着南郡(治所江陵)、襄阳一带。孙权和刘备领着兵冲了上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周瑜总算拿下了南郡。可当时孙权挺忙的,他还忙着在徐州方向进攻曹操,所以也没空去收荆州南部。刘备作为同盟军帮着孙权打了一阵子曹操后,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看见荆州南部成了空虚之地就掉头向南冲了过来。荆州南部几个太守就纷纷降了,于是刘备就拥有了半个荆州。而曹操占了襄阳一带,孙权占了南郡、江夏一带。荆州就这样被瓜分了。介于孙刘联合后孙权承认了刘琦和刘备成为荆州首领,刘备也在战争中出了力,那么,按理孙权就应该将属于荆州的南郡让给刘备。要想把吴军控制下的荆州地盘全给刘备是不太可能的,后来刘备就请孙权把江陵还给他。可周瑜不肯吐出这块肥肉,这是他花了心血才从曹军手里抢来的,要他让也不容易。所以直等到周瑜死后鲁肃才主张将南郡让给刘备,吴军从江陵退到了江夏。《三国志?程普传》中说:“周瑜卒,(普)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刘备就从孙权手里拿回了南郡,并以南郡治所江陵为他统治下的荆州首府。以上便是借荆州的整个来历。

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地处中国中部,交通便利,荆州连接南海,可以打通水上通道,向北可以进攻曹魏控制的长安,洛阳等地。荆州又处于长江中游,可顺江而下,直达南京。还可以西向图巴蜀。而且黄巾起义时刘表中立,这样避免了百姓流离。中原来的人民又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当时来说,荆州还是比较发达的。人口也比较多,荆州之所以那么重要,全是凭借它优异的地理位置。赤壁之战后,曹操占襄阳、樊城,孙权占江夏,刘备占据江陵等地。三分荆州就是三分天下的基础。

各镇诸侯大惊失色之际,身为小小马弓手的关羽奋勇请战,当他提着华雄之头回到中军帐时,曹操为他斟的酒尚有余温。

其实,这是个典型“张冠李戴”的情节。历史上虽有斩华雄之事,但真正的英雄不是关羽,而是华雄的那位手下败将孙坚。

翻看历史,华雄败孙坚确有其事,但被关羽所杀却是于史无载的。历史上的华雄也确实被杀了,但杀他的真正英雄不是关羽,而是《三国演义》中华雄的那位手下败将--孙坚。《三国志》中写得明明白白,孙坚确曾被董卓军击败,但“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然而,自宋代以来,民间形成了“尊刘、贬曹、抑孙”的褒贬倾向,孙吴集团的人物在三国故事中往往充当陪衬,而且每每被贬低甚至丑化。

对于“斩华雄”一事,罗贯中做了较大的改造,将它加在关羽的头上。这样处理,对孙坚来说仍很冤枉,但《三国演义》写到他“因袁术不发粮草,军心动荡,华雄趁机偷袭而败”时,仍不失他的英雄本色。对关羽而言,“斩华雄”一事让他因此威名大振,实在是一大幸事。由于罗贯中巧妙地通过侧面描写,层层烘托,虚实结合,将关羽勇猛无敌的气概写得十分传神,这一情节被公认为《三国演义》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篇章。

总之,历史上并没有“温酒斩华雄”一事。当时关羽随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根本就没有参与十八路军征讨董卓,此处又是罗贯中把事件故意张冠李戴,夸大其辞罢了。

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周瑜想算计蜀国,却总被诸葛亮识破,让刘备占尽便宜。可是,从历史的真实性讲“三气周瑜”纯属子虚乌有,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三国志》记载,周瑜并非心胸狭隘的人,而是气度非凡且少年得志之人,先后深受孙策和孙权的信任。孙权用周瑜为南郡太守,周瑜建议孙权用兵夺取蜀地,认为“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孙权答应了他,周瑜回到江陵准备起程,但是却在马丘病死,年仅36岁。孙权听到消息后,穿素服举哀。

周瑜出兵西川,但在途中“于巴丘病卒”,巴丘在现今的洞庭湖以东,距荆州比较遥远。可见,周瑜是病死的,而并非被诸葛亮气死的。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周瑜“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他评价周瑜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意思是说:周瑜雄姿英发,气度不凡,性情豁达,大体上是得人l心的,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难道说与程普不和就是“0胸狭窄,嫉妒m强”吗?其实不然,周瑜与程普不和,主要原因是在程普身上。东昊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视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住居周瑜之下,很不服气,他“数凌侮瑜”,而周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计较)”。最后使程普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由此可见,周瑜不仅0胸开阔,人品高尚,而且有教育人、影响人、令人信服的魅力。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周瑜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该书的《赤壁之战》中称周瑜为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

即便在其他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就是这么一位指点江山、指挥若定、鞠躬尽瘁的文武全才,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描写成了处处算计刘备和诸葛亮的人,实在令人心痛。

《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是罗贯中写的吗

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这首主题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其声势浩大而又悠远,给人无限暇想。那这首词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这首词的作者另有其人,根本就不是出自罗贯中的手笔,而是出自《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作者是明代的文学家杨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别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着名的文学家、学者。36岁时因为得罪了明世宗朱厚璁,先是被廷杖几乎致死,后来被明世宗下令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最后死于戍所,终年72岁。

杨慎虽然一生不得志,郁郁而终,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精通经、史、诗、文、词曲、音韵、训诂、金石、书画,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本文前面提到的这首词就出于《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的第三段,是杨慎晚年在云南时期的作品。关于这首词的内容,后人点评颇多,评价很高,后来清初的毛宗岗父子便把它移植到了《三国演义》的卷首,更是令这首词名扬天下,但也就是这一不署名的移植,却给后人带来了许多的误解,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他是出自毛氏所作,从而把它的真正主人遗忘了。

潘仁美是北宋大奸臣吗

明朝有本《杨家府演义》,在歌颂杨继业一门忠烈的同时,却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他心胸狭窄,陷害忠良,最终被宋太宗赵光义送上了断头台。自此之后,杨家将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潘仁美背上了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