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鹤林玉露》,书中讲了“一钱斩吏”的小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管库的小官)从库中出来,鬓边的巾下藏着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喊冤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一钱斩吏”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很深刻的。不去说县令斩库吏是不是得当,这个故事说明了领导干部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不正之风要做到防微杜渐。
清乾隆年间有位号称“江南第一廉吏”的督抚张伯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番箴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警世醒人。是的,平时我们“吃、喝、拿、收、占”的那一“点”,有时也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其行为却侵占了“民之脂膏”,“小玩玩”的“一点”,既有伤民风良俗,员干部的形象。损害了公仆“名节”。
至于那些又背离道德规范,同时也有损党
在一些党员干部看来,只要不索人家钱财,不收人家“红包”,不包“二奶”,平时吃点、喝点、拿点、收点、占点、玩点,属“小儿科”,乃人之常情,既谈不上什么羞耻,更够不上违法乱纪。有很多警言格句说得好,“因小失大”、“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都是“小”与“大”,“量”与“质”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所以,我们每位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学古识今,高度认清廉政与“小事”的辩证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冷静思考,谨慎对待每一个对象,每一件物品,每一件事情。要时刻注意守住小节,注意小事,防微杜渐。
明朝海瑞是着名的清官,他一生廉洁、俭朴。海瑞一上任,就明令严禁学生给自己送礼。本来,学生给先生送点礼,是人之常情,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微不足道”也被海瑞堵住了。习近平2007年1月25日在浙江省纪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说:有的干部信奉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是人之常情,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让他们慢慢放松自我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我们要亲商爱商,但要注意分寸,还要学会包公的“黑脸”,该拒绝时就要拒绝,不要被人情和面子所累。
小节的本意是非原则性的细小事情,但纵观这些年查处的一些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很多都是因为平常不注意小节而逐步滑人犯罪深渊的。
对干部来说,小节不“小”,把干部的“小节”管起来,做到干部小违纪时就能及时发现,就有人管、有人抓,以防止其“裂变”,滑向违法犯罪。只有把干部的“小节”抓起来、管起来,才能保证干部队伍的清正和纯洁,更好地为民执政。
小节不节,必将酿成大害,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一瓶酒、一条烟、一餐饭,看似很平常、很普遍,与腐败沾不上边,却往往包藏了祸心、掩藏着陷阱,身为干部、官员,必须时刻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慎独、慎思、慎为。
有好个性才能有好的执政策略
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反应与隋感。培根在论述人的“天性”时说:“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这里说的个性,不是指一般的脾气性格,而是指领导者内在逻辑结构的个性魅力和工作风格。我们以网上一度流传的“‘******风格’为何能震动上海官场”一文为例:******赴沪担任********短短一个月,各级官员已逐渐感受到******那独特的“俞式风格”。在今天的调研中不避讳的“问题”,有可能明天就成了你的“政绩”。******的“提问式调研”,让人感受到了明显压力。在各区县调研时,******不时打断汇报进行提问,内容多是汇报数据和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并要求汇报者主要谈问题、找差距。******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回答,不得由分管副书记、副区长或者秘书代劳。
这就是******的领导个性。
领导干部要有好个性,首先要摆正自己领导的角色。领导角色,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按照所处的领导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规范和行为模式要求,扮演的特定人物。这就是说,领导角色要求领导者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06年1月28日,也就是农历除夕的那一天,胡****总书记来到地处山区的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看望农民群众。他走到一位老红军面前,紧紧握着老红军的手,怕老人听力不好,便大声介绍自己说:“我是胡****!”
2006年7月23日,胡****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具有杰出贡献的军医华益慰。在病床前,胡****总书记俯下身子,握住华益慰的手亲切地说:“华老,我是胡****,我来看望您!知道您的病情,我心里一直惦记着。”
这些情景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很多人为“我是胡****”这一自我介绍而感慨万分。
2006年12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了中国第一个针对省市长公众支持度的实验性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对大中城市(其中5个是省会城市)的1592名16~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人户访问,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无法正确说出本省省长的姓名。这种调查结果提醒官员,不要自视过高。虽然你位高权重,风风光光,但人民群众不一定认识你。因此,官员们要向胡锦涛总书记学习,多向普通老百姓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这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具体表现,也有助于人民群众认识你。
此外,领导干部要保持好的个l生还有:
1.不人云亦云
长期以来,从政者中“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现象比较严重。官员们比较习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领导干部是社会上的精英人物,水平高,理性强,不应该盲目从众。但有些领导干部还是遇事不能冷静清醒,对形势不能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会人云亦云、盲目追风赶潮。或套用左邻右舍的方法、踏着别人的脚步走;或不顾国情、把国外的东西生搬硬套拿到国内来推广。从20世纪80年代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前些年的办“开发区”,搞“房地产”,“建广场”、“上项目”,再到近几年的“拉郎配组建集团、卖企业”等,都是跟风跑、随大流。拔苗助长的故事讲了两千多年,但人们还是经常重复这样的错误。
2.闻过则喜
有这样一则故事:作为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老虎几乎饱尝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艰辛和痛苦。它终于承认,原来老虎也有软弱的一面。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能在犯错误时得到哥们儿的提醒和忠告。
它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
猴子满脸堆笑地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朋友。”
“既然如此,”老虎说,
“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
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错误。也许您应该去问一问狐狸。”
老虎又去问狐狸。狐狸眼珠转了一转,讨好地说:“猴子说得对,您那么伟大,有谁能够看出您的错误呢?”
和老虎一样,许多领导也时常会体味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由于组织结构上的等级制度,领导和部属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所有的部属对你的态度,都像对待老虎一样敬而远之。这是因为:指出你的错误容易,可万一你恼羞成怒,他们不是自取其祸吗?更何况,由于立场不同,有些部属不仅不会阻止你犯错,反而会等着看你的笑话。更有甚者,个别有野心的下属可能等的就是你倒台的这一天,他正好可以取而代之。
作为领导,要学会闻过则喜,要把敢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当朋友,文过饰非,一时保住了面子,但人们不再对你说真话,朋友也就越来越少。
1960年冬,湖南华容县生产队长贺凤生到北京向******告御状。
贺凤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见******就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倒了出来:“主席,您晓得农村现在的情况吗?您想不想听听这些情况?”
******高兴地说:“好哇,我正需要听听这方面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要真实情况,不要掺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有贺晓秋的儿子才有这么好的礼物送给我。”
贺凤生不假思索地掏出一摞子“******”集体食堂油印餐票递给******,说:“主席,我想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吃几餐钵子饭,吃食堂饿死人啦,食堂不散我不回去了。”
“好一个开头炮。”******诙谐地说,并催道:“讲下去,讲下去。”
贺凤生讲了很多:“现在的干部都兴放卫星,不再实事求是,搞假场面的是英雄,还可以升官。红薯烂在田里犁掉,稻谷不想收放火烧掉。仓里没有几粒谷,还硬说亩产达几千斤。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把好几块田里的稻谷移栽到一亩田里,还硬说是亩产达几千斤,是‘******’带来了大丰收。做假事说假话的那些人,往往升官受表扬,还比群众吃得好喝得好。干部当老爷,严重脱离群众,老百姓饿得要死,只能在背后冲天骂娘。”
******耐心地听了三个小时,贺凤生流着泪再也讲不下去了。后来,党中央******决定,解散大食堂,恢复生产队,坚决制止浮夸风。
******闻过则喜,与广大群众心连心,使他不但成为人民领袖,而且也成为人民群众的朋友,“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您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并且至今仍在神州大地回响。
不要依附于人,莫做“风派”人物
所谓人身依附关系,这里指上级决定下属的前程命运,下属则把个人前程命运寄托在上级身上的一种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早在1980年,******就尖锐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党内同志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实际存在的人身依附关系,并没有完全消除。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耳边不是经常可以听到“谁是谁的人,谁和谁是一条线上的”这样的私下议论吗?一些人离开靠山站不住,离开后台立不直,总想把自己当成某位领导的人。一些人心目中只有领导,兴奋点集中于领导,万事以领导之是非好恶为是非好恶。这是干部个人的利益观、价值观不正确。他们认为上司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就等于扼住了下属的咽喉,下属不仅要唯命是从,而且越是善于攀龙附凤,越是发迹得快。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一些小人容易“得志”,而一些德才兼备、忠诚老实、刚正不阿的干部却是“李广难封”。
事实上,这种追求人身依附关系的做法,不仅不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好处,而且还极易断送自己的政治前程。如果把自己一生的兴衰荣辱与政治生命压在哪一个人身上,也许可以得益于一时一事,捞到一些好处,但决不会长久。因为靠人身依附往上爬,走的是一条危险的路,一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路。你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倒霉,最后落个谁也靠不住,结局往往不妙。
和领导处好关系是理所应当的,但这种关系应当是正常的、健康的,应当是那种思想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同志式的关系。只有这样,才会赢得领导和组织的信任,自己也会有真正的发展和美好的前程。
与依附于人类似,有的领导干部在政治立场上根据势头左右摇摆,做“风派”人物,遇事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
这些“风派”人物,党性原则不强,政治立场不坚定,趋炎附势、爱看“风向”,对党的政策阳奉阴违,对领导见风使舵,对同志两面三刀,影响了党的干部形象,给党的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风派”人物的画像是:“风吹两面倒,哪有好处往哪跑”、“软软腰肢,弯弯膝盖,朝秦暮楚,门庭常改”。这些爱看“风向”的人,常采用察言观色、奉迎拍马、投上所好、打小报告、拉关系等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有奶便是娘,根本不在乎什么党性修养;是鼠目寸光、泯灭良知、委曲求全和丧失自我的精神侏儒。他们没有自己的立场原则,不会独立思考,谁的权大就依附谁。
在生活中,“风派”人物也被人称为“两面派”、“******”,说他们人前人后两张嘴,识毛辨色,见风使舵,跟风掀浪,“风吹两面倒”,甚至到了不顾原则立场,不分是非曲直,睁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说黑话的地步。这种人做人的原则就是不辨是非、不分黑白、不要尊严、不顾人格,一切只看是否对他个人有利。当然,最后其实也未必对他有利,因为当这种人的丑恶嘴脸被事实揭露以后,他们就将被所有的人抛弃。
风派习气虽然只存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其影响是恶劣的、可怕的。这类人多了,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的邪气就会上升,正气就得不到弘扬,就会“一只死老鼠坏一锅汤”,就会损害一个单位的风气,甚至贻害一方。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列宁在《决不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一文中警告:“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列宁这句至理名言,值得人们记取。自以为变得熟练、玩得顺溜,其实这种经不起众人推敲、考证的小把戏早已或迟早要被人看穿、拆穿!
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力争不做“风派”人物,不被风儿左右,进而像中梳砥柱那样挺起腰杆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同时,要警惕“风派”人物。“风派”人物多半是小人,小人只图私利,没有远谋,让他们得势,好人就要受气,事业就将被毁。因此,对“风派”人物,要坚决提防之、批评之、远离之。历来的有识之士对其无不嗤之以鼻。尤其是领导干部,更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高度警惕,明是非,辨真伪,勿以喜好取人,善于识别“风派”人物的伎俩,下决心远离他们;要敢于批评“风派”人物,以压邪气扬正气;坚决不起用“风派”人物,使他们失去逐利的市场。
大官小做,热官冷做
当前,有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于铺大摊子,搞大手笔,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往往劳民伤财,遗患一方。也有部分党员干部,自认为是无名小卒,一见提拔无望,就消沉萎靡,怨天尤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都是要坚决防止和反对的。
领导干部要学会大官小做,热官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