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3439000000008

第8章 绝世的避暑天堂(2)

次日清晨,早早爬起,再度推开窗户。没想到就是这一个推窗的动作,让我的心怦怦直跳。眼前呈现的画布般的景致,瞬间秒杀了我的神经。昨日傍晚时分的慵懒和倦怠无影无踪,此时大脑无比清醒的我,再也挪不动半点脚步。我固执地守着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七里坪山地无边的翠华魅影,然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刀片山棵棵矗立的青松,密密地排列成矩形队阵,树叶交织,轻轻拍打出沙沙的琴韵,又似海边击节的涛声。而那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穿透的不只是肌肤,还有身体的每个细微的毛孔,一点点地洗净你的五脏六腑,还有在城市里堆积起来的油脂。我忍不住闭上眼睛,只用刻在脑子的那份感觉,品吸着,存留着,不想遗漏一丝一毫。

清凉,就是那一抹清凉,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空翠湿人衣”的绵绵意蕴。

从冬到夏,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有一阵儿没去七里坪了。她就像闯入我梦里的“海市蜃楼”,忽而若隐若现,忽而又仿佛触手可及。

记得2009年的那一次重访,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画面永远定格。那只是清晨时分的一个动作,却让我一生都不能忘怀。

依然是驱车走成乐高速,转道乐峨高速,从零公里处分道向右进山。刚一进山,陡然而至的那分清凉,以及冰清玉洁般的空气中时而飘过的一缕香甜气息,提醒我这是与都市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切都是记忆中错过已久的味道,勾连的正是一段已经挥之不去的情结。

半小时后落脚七里坪,已是午后时分。那天,刚刚开业20天的准四星级七里坪华生国际酒店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我们的入住。作为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月6日,一场高规格的“中国旅游胜地度假生活高峰论坛”就在这里盛大举行,酒店迎来许多远道而至的专家学者及贵宾。占地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拥有豪华套房、行政套房、商务套房、标准客房共170余套的华生国际酒店的落成,提前在七里坪华丽亮相。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待建的工地,来此休闲旅游避暑的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当地的农家乐。之后不久,在建中的度假房和星级酒店陆续完工,迅速成为无数避暑半山七里坪的人们追逐的心灵栖居。

在丽江,最容易让人迷失的是声色酒吧,在半山七里坪,又会是什么呢?无疑则是那一抹萦之绕之的清凉。每回上山,在七里坪已经待了一年多的李先生总忘不了提醒我多带外衣。平均海拔1300米的半山七里坪,浓郁的森林植被像一道屏障隔离了俗世的喧嚣,清泉汩汩,鸟鸣天籁,水润青山,惠风和畅。尤其是一早一晚,可谓凝聚了峨眉清凉气候全部精华。身旁是从重庆赶来度假的黄老先生夫妇,看着他们洗却炎炎山城火炉所有的酷热,脸上带着无比的满足和欣喜,我不由得感慨:又是一对注定将与七里坪缘结后半生的人啊!

傍晚时分,推开客房偌大的落地玻璃窗,浓郁的黛色山林泼墨而成一幅山林画,天然地悬挂窗前,5月的凉风吹拂着脸庞和发丝,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顿时有点迷蒙。抬手关窗,拥被入眠,一夜无声。

次日清晨,早早爬起,再度推开窗户。没想到就是这一个推窗的动作,让我的心怦怦直跳。眼前呈现的画布般的景致,瞬间秒杀了我的神经。昨日傍晚时分的慵懒和倦怠无影无踪,此时大脑无比清醒的我,再也挪不动半点脚步。我固执地守着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七里坪山地无边的翠华魅影,然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刀片山棵棵矗立的青松,密密地排列成矩形队阵,树叶交织,轻轻拍打出沙沙的琴韵,又似海边击节的涛声。而那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穿透的不只是肌肤,还有身体的每个细微的毛孔,一点点地洗净你的五脏六腑,还有在城市里堆积起来的油脂。我忍不住闭上眼睛,只用刻在脑子的那份感觉,品吸着,存留着,不想遗漏一丝一毫。

清凉,就是那一抹清凉,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空翠湿人衣”的绵绵意蕴。

化作荷花翩翩舞

每到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而这酷暑季节,也是荷花盛开之时。不论夏夜还是清晨,于盛开荷花的池边、湖畔赏荷,绿水荫秀,粉紫相间。当清风徐来,荷香随风散发、芬芳四溢,不仅是赏心悦目,更让人的心肺宛如被洗涤过,顿觉清凉。于是荷花池塘自然而然成为众人避暑的胜地,不可错过的胜地。

峨眉山地区有几处特别的荷花池塘不得不提。一是峨眉山大佛禅院的等觉莲池、圆觉莲池及弥勒殿前的莲池。据说每年的四五月间,禅院便会新种植一批莲花,等到盛夏季节,各莲池便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还有就是七里坪度假区。有一年酷暑上山,正值傍晚时分,我在项目地里闲逛,无意中走到云岭组团度假房区,只见一片30亩的人工湖在黄昏里披上一层霞光。湖面上成片的绿色莲叶衬托着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姹紫嫣红,有的羞红了脸低眉颔首,有的则随风轻轻摇摆,像是对我诉说着什么。此时天色澄明,远处金顶佛光隐现,空气里透着凉爽和惬意,周围三三两两的路人,连同身边小桥、流水、荷花、山居都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晕里,似无声又胜有声。

这样的时候自然便静了,凉了。暑热已成了遥远的事,山下的事,牢笼般蒸腾的城市里的事。终于明白,为什么荷塘是夏夜避暑的代名词,为什么从古至今有那么多的荷塘美景不夜天,为什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可以消暑化烦,点点浸润于心,多少年来都百读不厌。依稀记起孟浩然有诗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像是印证了当时的一番心境。

峨眉半山的清凉,少不了荷塘送爽。虽然,它只是半山生活的一景一衬,却是清凉之夏的不可或缺。于是,多了份心思,想要更多地了解它。从百度中查到,荷花是睡莲科莲属植物,该科有8属约100种。其别名繁多,芙渠、芙蓉、莲、菡萏。木芙蓉清雅,水芙蓉秀逸,无论是什么品种,其高贵的风姿,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都为世人所推崇喜爱,赞美不绝。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夏日荷花的美丽,应是由根植于淤泥中的莲藕所给予,而莲蓬下莲子的成熟又无疑是荷花的牺牲换来。以莲入水,取其精华,便是那青嫩的莲心了。何曾有人想到过,在莲花的高洁外表下,却包藏着一颗如此脆弱而苦涩的莲子心?这颗心,又何尝不是岁月风霜历练之后的凝结呢?莲心体会了莲花所有的喜怒哀乐,却依然那么新鲜嫩绿;即使饱含痛苦,却不曾怨恨愤怒。由此除了荷花赐予我们的清凉之美,它用牺牲换来的莲子心还成就了一道清莲素心茶。苦夏夜长,淡淡微苦的清莲素心茶带来的却是由内而外、发自肺腑的静心消脾之功效。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登峨眉,住半山,踏尽千石万级,一朝心情盛开,那便是青莲的世界,清凉的世界了。

弹琴蛙 夏夜的清凉之音

谁没见过青蛙?可是你见过弹琴蛙吗?听过弹琴蛙那悦耳的琴声吗?第一次去半山,就听当地的人提到弹琴蛙,甚觉惊异。后来每次下山,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给他人介绍,你想听青蛙弹琴唱歌吗?去峨眉半山七里坪吧。

夏夜,户外漫步。当一切归于宁静,却有一种声音是你极期盼的。朝着有沼泽水草或有静水水塘的地方走,只要是有田有水有草,轻轻靠近,不要出声,片刻工夫,你的耳边就能响起一种“咚咚咚”或“噔噔噔”有节奏的奏鸣,时断时续,时缓时急。缓时犹如夏夜绿岛小夜曲,急时似高山瀑布强流音。有时琴声是单一的,或许正寻找另一个知音合鸣;有时琴声是成片的,又像是一场齐奏的音乐会。

弹琴蛙

弹琴蛙为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纲动物,学名仙姑弹琴蛙。两眼间至肛上方有浅色脊线,体侧浅灰散有棕色斑。雄性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鼓膜大。弹琴蛙常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区梯田、沼泽水草地、静水水塘及其附近地方。白天隐匿、夜间外出觅食。因常常发出“登登”悦耳之声,故而得名。

这就是峨眉半山特有的弹琴蛙。它是半山夏夜的又一道清凉之音。

关于弹琴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朝时候,峨眉山万年寺有一个和尚名叫广浚,很会弹琴。他每天念完经,就焚起檀香,怀抱绿绮琴,在毗卢殿后面弹奏。那琴声柔和时,像松涛细语;急促时,像百鸟争鸣;舒缓时,似行云流水;洪亮时,又似寺钟共鸣。每当他弹琴的时候,周围树林里的山雀、毗卢殿旁边池塘里的青蛙,都停止了鸣叫,静听这悠扬的琴声。

有一次,大诗人李白来游峨眉山,到了万年寺,被广浚和尚优美的琴声吸引,每天都要到毗卢殿听广浚和尚弹琴,两人交情很好。李白临走时,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广浚和尚,诗是这样写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为广浚和尚弹琴题诗的事一传出,广浚和尚的名声就愈来愈大了。许多诗人、画家来到峨眉山,都要到万年寺听广浚和尚弹琴。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地方叫作听琴台。

有一天黄昏,广浚和尚像往常一样,焚起檀香,弹起绿绮琴。忽然他看见一个身穿绿色衣裙的姑娘,倚在门外听琴。和尚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在此听琴?”那姑娘用手掩面,笑而不答。经过和尚几次询问,她才含羞答道:“我家就在寺旁,自幼喜欢弹琴。今天是师父的琴声把我引来了。”和尚听她说会弹琴,就说:“姑娘既然喜欢弹琴,那就弹一曲吧!”姑娘害羞地说:“我的琴弹得不好,还请师父多指点。”于是手拨琴弦弹了起来。从此以后,和尚每次弹琴,绿衣姑娘就来听琴,有时也带着琴来请师父指点。

后来广浚和尚去世了,绿衣姑娘也不再来了。但是每当黄昏的时候,庙里和尚仍然听到毗卢殿后面的听琴台有琴声传来,都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当琴声悠扬的时候,和尚们就悄悄地跑到听琴台去看,只见一群青蛙正在鸣叫。叫声叮叮咚咚,好像琴弦初拨,与广浚和尚的琴声相似。大家才知道广浚和尚弹琴时,前来听琴的绿衣姑娘,就是青蛙变的,它从广浚和尚那里学会了弹琴。广浚和尚去世后,青蛙代替他继续弹出优美动人的琴声。

后来人们就给这种青蛙取名叫“弹琴蛙”。

半山之夏,何以解忧?如此动人的传说,在不被纷扰的午夜,只怕绿衣姑娘的琴声不仅入了你的心,还会入了你的梦呢!

飘来的羌风与楚韵

“山中笋子一样生,打两根来留一根。要想三根一齐打,又怕来年不能生。”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下,在冰清玉洁般的晚风中,耳边隐约飘来清亮的山歌,随着脚步向半山七里坪七里风情小镇走近,歌声也越来越清脆动听。待走到戏楼处,只见正在准备晚上演出的一群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年轻女子一边清唱练嗓,一边打闹嬉戏着,几个年轻的后生手里拿着各式叫不上名的乐器正在和音响师调试对音。

自半山七里坪度假区拉开避暑度假的帷幕,夏天的夜晚便热闹起来。戏楼的表演团队总是一个接一个,而来自洪雅复兴村清羌艺术团的节目是最有特点的原生态表演。他们的歌声、鼓声、锣声在夜空中飘荡,成为半山七里坪避暑养生季又一缕清凉之风。

说起距半山七里坪仅四十余公里路程的洪雅复兴村,可是隐藏在半山腰上的又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村寨。据史料记载,复兴村距今已有2231年历史,是土著青羌人和楚王后裔的居住之所,历史上,秦灭楚后,将楚王后代押至复兴村开矿炼铜。楚人失去了家乡,为了复出,将家乡命名为复兴,河流称为王河。被押送来的楚人和当地羌人共同生活,繁衍生息。村里现尚存有2200多年前的严道古城遗址。复兴村木屋大多依山而建,据说楚人与青羌祖先都与江河有不解之缘,屋脊两端悬挂“木鱼”,以鱼为图腾。青羌民俗和楚人后裔文化的结合,便是该村独特的“羌风楚韵”。

在戏楼处,我见到一位年轻的穿着羌族演出服装的女子显得十分干练,指挥着大家排队练歌,一问才知,她便是复兴村年轻的村支书尹成静,现在也是青腔艺术团的负责人。

热情开朗的她说起清腔和山歌,眼里更加灵动,闪动着光彩。她说,当地不仅六七十岁的老人能歌善舞,年轻人也是如此,连八九岁的小孩子都不例外。每到夏夜,村里老老少少都会集中到院坝里,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唱歌跳舞,若是来了外地的客人,还会热情地敬上一杯蜂蜜酒,甜甜蜜蜜的酒水和着原汁原味的歌声,便是复兴村人最好的表达。为了将“羌风楚韵”更好地传承下去,村里成立了艺术团,老带新,一个教一个,现在经常应邀到各地表演,传播复兴村保存下来的遗风和文化。

小尹说,他们代表复兴村的清腔艺术团和半山七里坪有着不解之缘,同一个纬度上的神秘传奇像纽带,缔结着相通的生活和文化。每每七里坪的重大节日,一定少不了他们的演出,先先后后,正式的演出就有十多场,他们的山歌、舞蹈以及古老器乐表演都深深地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平时里,他们也常常到七里坪游玩,这里很多人都跟着他们学会了唱山歌,比如《报门歌》《打笋歌》和《送情歌》等。

一轮新月从半山升起,穿过浓密的树梢,跃上半空。朗朗的月光照着这片充满神奇魔力的半山台地,歌声依然热闹着,但我已离开那份热闹,只保留着那纯粹的干净的清腔在脑海回旋。这样怡然的盛夏之夜,在半山听山歌,享清风,品月色,念去去烟波,思故友亲人,无论做什么,想什么,都是一种超然又超值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