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时尚经济漫谈
3422800000027

第27章 六、奢侈品行业里重要人物的收藏情况

在下面一个环节,我们主要谈一下目前奢侈品行业里重要人物的收藏情况。收藏家的来源是1996年至2008年12年间的一个榜单,是全球前200名收藏家的名录。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他们买了什么东西,买这些东西干什么。

第一个是香奈儿的拥有者阿兰。

阿兰的收藏非常个人化。作为传统的法国收藏家,他把艺术品看作私人财产,从不对外公布。他的收藏方向是现代艺术,并且他开始收藏艺术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市场史和收藏史的人都知道,艺术市场有周期性的变化。艺术收藏在近150年来有一个方向,就是越来越趋向于当代风格。起初是19世纪末从写实派发展而来的印象派,接着是现代艺术(modern art),然后是战后艺术,即1945年之后的艺术,最后是最近30年的艺术——现当代艺术,这就是艺术收藏风格发展的脉络。阿兰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进入艺术收藏领域的,当时他三四十岁。现在,奢侈品行业很多重要人物,都是在那时进来的。因为战后奢侈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新的财富拥有者就开始转向艺术品的收藏。这些人进来以后,就会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即摩登艺术和战后艺术,这是当时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如今,40年过去了,这些人从30岁变成了70多岁。那时他们买现代艺术作品大概只要几千美元到几万美元,但是现在一件Andy Walhol的作品值3000多万美元。

这就是艺术收藏的发展过程。我把这个背景告诉大家,是想说明一件事:这些当代奢侈品行业的收藏家都是与时俱进的人。这种与时俱进和他们的行业发展有关。他们需要追逐时尚和潮流,需要推动这个潮流。所以他们抛弃了古典艺术,追求新的东西,这是他们前进的方向。

阿兰的收藏品里有毕加索、马蒂斯、卢梭的作品,都是19世纪以后非常重要的印象派艺术,再就是现代艺术,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很多法国人也非常喜欢东方艺术,因此法国精英人士也会买一些亚洲艺术。

雅诗的富二代叫罗纳德·劳德。2008年10月,他在伦敦跟我交流的时候说,他是战后开始买艺术品的。当时,50%的人买传统艺术,30%的人买新艺术,还有20%的人买亚洲艺术。在西方,对亚洲艺术的判定是一种文化的判定,一个有知识的人不仅应该具有本土知识,还需要具备亚洲知识,这才全面。这些顶级收藏家对中国艺术都非常尊敬,并且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老欧洲的中心——伦敦,近几年重要的展览都是中国的展览。比如,2008年阿尔波特的中国设计展品展览,之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展览、青州的展览等都非常成功。中国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所以,亚洲现代艺术现在也越来越重要了。

第二个是意大利MM品牌的拥有者安琪尔。

安琪尔的主要收藏首先是意大利的现代艺术。这种现代艺术带有很强的本土性,也反映了奢侈品行业的一些收藏家非常关注落地的东西,也就是全球性品牌的本土化。

安琪尔来自意大利,收藏了非常多意大利现代艺术,但是他也收藏某一些国家具体的艺术,尤其是那些带有本土气息的东西。对于艺术品的方向,他喜欢抽象里偏表现的东西。基于这个特点,他从收藏意大利艺术开始,于10年前收藏了西班牙艺术家佛兰迪的画,然后是德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的作品。这是一个慢慢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当意大利品牌越来越国际化的时候,个人收藏也会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第三是卡地亚总裁Alan。

Alan在10年前就买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堡,20多年来他的收藏都集中在这里,像一个博览会一样。卡地亚品牌的很多活动都在这里开展。

卡地亚总裁夫妇都是收藏爱好者,他们的收藏很有特点。由于他买的是一座城堡,所以要把收藏和城堡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因而,他的收藏不全是绘画,也不全是某一时期的东西,有麦金托什的高直背椅,有塞沙尔的铁和碎石的装置,还有很多摄影作品和壁画。因为在城堡里搞活动需要给人丰富、完整的感受,需要准备大量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Alan的收藏不局限于一种类型,他的收藏非常丰富。

西方的艺术收藏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成系列的买法,比如买一个时代的东西。假如买不到这个时代的东西就买一个系列,买不到系列,就采取第三种方法,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品。

大家都喜欢通过作品方式连成一条线。当你买到一个时代的作品时,以后你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拥有者,你处理收藏品时就有更多好处。因为所有公共性的收藏都会成为收藏的最终方向,不管是变卖、拍卖,还是其他方式,都会有感兴趣的人。中国美术馆主要就是收藏一个时代的作品。所以,如果你买到时代性的东西,你的级别就和美术馆一样,拍卖时的价格就完全由你决定。

第二就是买一个系列的作品。同理,很多人都有立体派,尤其是毕加索的作品,但是如果你拥有立体派的全部作品,美术馆、博览会要举办这些展览时就要和你商量,问你愿不愿意和它们合作,愿不愿意捐助或出售。这时,主动权就在你手里。在上海博览会上,大家会看到天明楼瓷器,这就是一个香港收藏家的收藏品。上海美术馆没有明清官窑的瓷器,就必须争取这个收藏家,然后建一个专门收藏陶瓷的馆,叫天明楼陶瓷,这个企业就名垂千古了。

还有一类,就是传统的收藏家买各种好的艺术品,全都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跟自己生活有关系的东西。这类人的代表除卡地亚总裁夫妇外,最著名的就是伊佛森·罗朗。2009年3月,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伊佛森·罗朗举行了一次拍卖活动。我当时刚好经过巴黎,巴黎一片萧瑟,连全球最好的艺术跨界博览会——欧洲艺术博览会也很不景气,但他的拍卖非常成功,很多人去看他的大皇宫展。尽管他的画册非常昂贵,但被参观者一抢而空。这次拍卖达到了个人收藏品的历史新高——32亿欧元。

伊佛森·罗朗的拍卖成功后,很多收藏家欢欣鼓舞,因为它肯定了传统的收藏方式:千万不要为美术馆买东西,而要为自己,按照自己的需求去买。艺术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艺术品要放在家里,而不是仓库。很多图片展示过伊佛森·罗朗家中的样子,据说他的案头上放着的就是圆明园喷水的那个东西,被称为“最贵的水龙头”。伊佛森·罗朗的收藏品与他的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他的成功其实代表了传统收藏的价值。

实际上,卡地亚总裁个人收藏和伊佛森·罗朗的收藏代表了后一种收藏方向:丰富性与艺术生活化的完美结合。

下面是阿尔诺德,他是LV的拥有者。

在艺术方面,他有广泛的投入,去年光用于艺术推广的资金就高达1亿400万美元。他成立的路易·威登艺术基金会有固定的收藏,大多偏重当代艺术,如法国的抽象艺术家杜博费、在美国的英国艺术家巴斯·克利特、前几年最热的弗朗西斯·培根,以及现在全球最热的艺术家达明·赫斯特的作品等。

路易·威登的宗旨非常明确:联系永恒和极端现代。一句很简单的话,说明了一个非常直观的问题:阿尔诺德要用自己的选择创造自己的价值,通过极端的方式实现永恒的价值。

1991年以来,路易·威登的阿尔诺德基金会赞助了30个重要展览,包括传统的展览,如塞尚、夏丹、赛拉和维也纳芬尼派画家的作品。赛拉是波普后期非常重要的抽象艺术家,但是因为推广不力,他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2008年,阿尔诺德基金会赞助MOMA举办了赛拉的作品展览,结果非常轰动。实际上,赛拉的很多观念非常符合LV的设计方向,因此对他的艺术的支持其实有很强的研究和推动作用。同样是2008年,“毕加索和大师们”展览被称为全球最好的展览。这个展览以毕加索为中心向外延伸,主要涉及到他的创造灵感的来源、影响他的人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展览打破了之前的毕加索个人展的传统形式,将它延展为一个历史的脉络。近年来,这样的展览非常流行。去年,路易·威登还在英国的蛇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李希特的作品展览,通过各种各样的色块来表现简洁和色彩的多样化。还有尤伦斯展览、迪奥的周年展……

阿尔诺德非常低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他到底买了什么东西。2001年,他花140万美元买了美国艺术家凯莉的作品,还买了雷阿诺和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2010年,他要建立自己的美术馆,到那时我们就能看到他的更多收藏品,了解他的购买量了。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奢侈品行业的收藏家皮诺特。

皮诺特目前位居法国富豪榜第5位,资产大约是77亿美元。与阿尔诺德相比,他更高调一点,而且更慷慨。他们一直是竞争对手。2006年和2007年,法国市场和全世界市场对某一类型的艺术品的竞争非常激烈,如维也纳芬尼派的作品,但在拍卖时,真正举牌的人往往就是这两个人的代理人。

与阿尔诺德相比,皮诺特的收藏更广泛、更成系统。比如,皮诺特收藏了一个完整系列的毕加索、米罗、毕沙罗等,从现代艺术到战后艺术再到当代艺术的作品。2008年上半年,皮诺特来到中国,他计划举办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这个计划非常庞大,所以当时国内很多艺术家都欢欣鼓舞。现在这个计划已经启动了,他把这部分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皮诺特的收藏理念是:收藏要有恒心,收藏要有意义,收藏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作品。一方面,他确实实践了自己的理念,比如他对美国极简艺术的热爱。现在,极简艺术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但是他喜欢收藏。另一方面,他的收藏也追逐时髦,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村上隆等近年来当红的艺术家的作品,也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皮诺特有建立私人美术馆的计划,他的很多收藏都是为这个收藏馆而购买的。同时,他也希望跟公众交流。2005年,他买下了威尼斯叹息桥边格拉西宫99年的租赁权,并投资2900万欧元对其进行改造,修建自己的美术馆。2007年,美术馆开始有限度地对外开放。他曾在威尼斯举办过一个展览,把自己的收藏品向公众展示。我是2009年中国馆的策展人之一,所以当时也受到他的邀请,去观看那个展览,我发现他的收藏真的非常丰富!

大家对皮诺特的收藏提出了很多质疑,认为他把价格炒得太高了,如达明·赫斯特的一幅作品是目前他拍卖的艺术品里价格创记录的作品之一。他花1110万英镑买了一件装置,这件装置其实就是在木盒子里面放了自制的药片。这个作品,我估计成本不超过1万英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皮诺特把达明·赫斯特作品的价格抬高了。他还收藏了托姆布雷、劳森伯格的很多作品。实际上,除了标高作品价格外,人们主要是批评他作为一个生意人,其主要目的是赚取利润,如他把劳森伯格的一件作品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览会。因此我们看到,他也在不断促进自己的收藏的流动性。当一个收藏家到一定数量级别的时候,他的收藏流动性会做得非常好,也就是说他可以买进、卖出,形成良性循环。

再看其他例子。下面的例子都和收藏有关,跟它的拓展也有关。

比如莲娜丽姿,它是法国的一个高端服装品牌。除了收藏,它最重要的项目是做橱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它偏重于收藏,80年代后开始做橱窗,与艺术家合作做艺术类的橱窗。由于具有艺术性再加上地理位置好,它的橱窗成了巴黎的一个经典,非常有名。现在,它的专卖店的某一部分已经成了一个城市的重要环节。这点非常重要。

从1989年到1995年,莲娜丽姿与很多重要的艺术家合作,创造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了全球的重要杂志和时装品牌共同关注的内容,莲娜丽姿顿时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是非常经典的案例,代表了商业和艺术合作的具体化和有效性。

莲娜丽姿创始人的女婿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举办了很多艺术赞助和收藏活动,而且离开企业后成了法国收藏联盟的主席,对广泛意义上的收藏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因为这样,2003年他荣获了“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单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收藏是非常明确的当代艺术。他比较喜欢抽象艺术,而设计感和简约是他主要的收藏方向和趣味。

还有全球最重要的珠宝商,“钻石大王”劳伦斯·格拉夫。

劳伦斯·格拉夫在法国、意大利等很多地方都有收藏,估计目前他的收藏量级是25亿美元。2007年,他一直在购买艺术品,去年3月份金融危机后,他仍然在购买。人家不买的时候他买,所以他成了“替换服务工作者”。

劳伦斯·格拉夫还是2009年上半年的展会上最重要的买家,我们几个重要的媒体都在现场采访他。他说:“来自亚洲或其他新兴地区的人,可能对经济危机看得太重了。因为你们没有经验,你们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是从我的家族到我这一代,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经济危机,而我们都还活着。所以你们不买的时候,正好是我买的时候,因为我永远是一个买家,而你们只是一个过路人。”那天在会场,他花2600多万美元买了一些经典的东西,其中包括巴菲斯特的作品。

我们再来看一些收藏,劳德家族也就是雅诗家族是非常重要的收藏家族。

雅诗的创始人去世后,其最重要的发言人就是他的长子和次子,他们两个都是收藏大家。

一个是罗纳德·劳德,他收藏的东西主要是毕加索的绘画和一些个人收藏品,如明信片、英国瓷娃娃等。他在艺术领域也有很大影响。雅诗企业经常捐赠自己的收藏品,曾将收藏的两万张日本明信片全部捐赠给波士顿美术馆,并将收藏的展览海报全部捐赠给纽约现代美术馆。实际上,劳德家族的两兄弟是美国两个最重要的美术馆的主要捐助人,一个是大都会,一个是MOMA。罗纳德·劳德曾经担任MOMA董事会主席长达十几年,也是MOMA最大的捐赠人。

劳德家族的主要方向是奥地利和德国艺术,在这一领域它创造了新记录——以135亿美元购买了那张黄金肖像作品。我们知道,2005年毕加索的《吃烟斗的男孩》价值过亿。1953年,惠特妮家族以3万美元购买了这幅作品,53年后,它卖了1亿零400万美元。当时,它的发言人对外宣称这是一个奇迹,并预言20年内这一奇迹不可能重复。一幅作品超过一亿美元是非常极端的例子。一方面,《吃烟斗的男孩》非常珍贵,而且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收藏者惠特尼家族也非常重要,因此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奇迹不可重复。

但是仅仅一年后,黄金肖像的价格就涨了3000多万。这张肖像很重要,因为维也纳分离派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现当代设计的鼻祖,全球的设计都从那里发端。于是,罗纳德以1亿35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例子。比如,霍夫曼就创造了一个关于如何促进艺术和品牌合作以推出新的创意的经典案例。

德国的服装业不像法国和意大利那么发达,因而霍夫曼的创造需要和艺术家直接合作。所以他一方面收藏艺术品,一方面又发展自身。他有很多创意,他是第一个把自己和艺术家设计的衬衣、裤子直接做成展览的人。后来,他又把自己的房子和收藏品全部捐出来,建立了一个美术馆。这个美术馆于1997年在柏林创立,致力于展现国际性艺术,每星期六对公众开放。此外,他还建立了一个相当于英国特纳奖的奖项。

还有宝格丽,它是一个珠宝品牌,它的设计和当代艺术也密切相关。

宝格丽的拥有者尼古拉·宝嘉丽主要收藏艺术品和古董车。现在,他正在筹办一个展览,准备把自己的古董车和珠宝结合起来,请艺术家创作。这个展览特别吸引人。

这种方式也影响了艺术家。这几年最红的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就和宝格丽以及南非的珠宝商合作,制作了一个骷髅镶嵌上价值1200万美元的珠宝,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一件艺术品。赫斯特通过这样的方式,讽刺和挖苦了我们当代的生活,即一切向“钱”看的生活方式,但我觉得他的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尼古拉,古董车上镶嵌珠宝的举动既推广了品牌,也推广了他的收藏,非常有意思。

另外一个人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定制珠宝商阿奇里奥。

阿奇里奥是威尼斯双年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买家和支持者。他收藏的东西非常前卫和现代,所以他的珠宝设计品牌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推出来的产品都非常现代,这也反映了他的趣味。他和我国艺术家推出了一个“中国系列”产品,大概有十几款,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艺术项目与他的收藏的关系。

我讲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话题值得探讨。下面我们主要谈一下奢侈品行业的购买力对市场的影响。

199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有50%以上的收藏家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到2000年,收藏当代艺术的比例变成了67%,而2008年时变成了77%。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说明很多收藏家转向了对当代艺术的收藏。另一方面,购买力的变化会导致市场的变化,当代艺术的市场份额会随之增加,它的整个市场环境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从2006年到2008年,全球艺术品的整体价格翻了一番,增长了97%。其中,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大概增长了146%。再看全球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变化,涨幅更加惊人,尤其是2006年以后,幅度增长得很快。中国更是如此。与全球相比,中国的涨幅完全是45度角的增长。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变化,也就是购买力的变化的推动。因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市场发生了位移。对于当代艺术的收藏,2007年时中国排在第3位,2008年如果加上台湾地区的话中国就仅次于美国,上升到了第2位。

这种快速上升的比例,真正的推动者正是奢侈品行业。1990年,全球收藏当代艺术的平均比例是56%,当时制造业占416%,基础能源占40%,金融业占5333%,房地产占5676%。在这个细分里面,只有投行和奢侈品行业是超过平均线的,一个是6154%,一个是60%。因此,这拨潮流的来临是和奢侈品行业的购买力密切相关的。这是我们谈的第一个话题。

第二,在市场反应方面。2008年,全球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家平均占到了77%,奢侈品行业却下降了,之前是60%,现在降到了50%。通过具体比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奢侈品行业从领导者变成了一个保守者。

从市场行情的角度来看,奢侈品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是当代艺术收藏潮流的推动者,但是这个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市场购买力开始转向价值的回缩,转而保持平衡。自2006年以来,很多奢侈品行业的买家在关注当代艺术的同时,开始向这个方向转变,因此才会出现有人出高价去买诸如维也纳芬妮派的作品之类的东西的情况。他们转向了经典和传统,但是这种经典和传统代表的并不是完全的回归,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完整的价值体系。他们要实现完全的独立,力图打开一个与其他行业平等合作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