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422200000032

第32章 假装特别有兴趣

你对工作感到厌烦吗?不妨跟自己玩个“假装”的游戏,或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你经常给自己打气,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那么你就会把烦恼、疲劳降到最低程度。

产生疲劳的一大原因是厌烦心理,为说明其中的道理,我们来看爱丽丝的例子。

打字员爱丽丝小姐,工作了一天之后傍晚才回到家中。她感到腰酸背痛,浑身如散架了一般。疲惫不堪的她不想吃饭,只想蒙头大睡。妈妈心疼她,拼命地劝她吃东西,无奈之下,她只好勉强吃了一点。正在这时,男朋友打来电话来邀她去跳舞。顿时,她的眼睛亮了,精神焕发。她换上衣服,冲出门去。一直跳到凌晨3点才回来,这时她一点儿也不疲倦,相反,她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那么,傍晚时她的状态是怎样的呢?她那时看起来无精打采,疲倦至极。她不高兴,觉得疲劳,因为她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却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世界上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

心理上的厌倦比工作上的劳累更能使人感到疲惫不堪,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几年前,约瑟夫·巴麦克博士写了一本《心理学档案》的书,证明厌倦情绪才是产生疲劳的根源。

他安排一大群大学生参加一连串的实验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疲倦、头疼、眼睛疼,而且总打瞌睡、想发脾气,甚至有几个人胃不舒服。通过给他们化验得知,一个人烦闷的时候,血压会降低,氧的消耗量会成倍下降。而一旦人们觉得工作有趣的时候,情绪就会趋于稳定,新陈代谢作用就会大大加速。

当我们在做一些很有乐趣、令人兴奋的工作时,很少会感到疲倦。

我曾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在几天远距离的行程中,我钓了好几天的鲑鱼。我跋山涉水,穿过烦人的灌木丛、荆棘林,而且随时可能摔倒在地上。但即便如此,我却丝毫不感到疲倦。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兴趣都在钓鱼上,而且觉得自己真的不虚此行:一下子钓到了6条个头很大的鲑鱼,这让所有的辛苦一下子都化成了甜蜜的兴奋。但是如果我觉得钓鱼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结果又会怎样呢?我一定会因为在海拔7000英尺的高山上来回奔波,而感到筋疲力尽的。

事实上,像登山这类极其消耗体力的运动,身体不会因劳累而垮下来,主要是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明尼阿波利斯的农工储蓄银行总裁SH金曼先生曾告诉过我一件事,正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有一次,为了帮助森林巡逻队搞好登山训练,加拿大政府要求阿尔卑斯登山部多派一些登山高手做向导,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们的向导差不多50多岁了,他带着我们这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越过冰山和雪地,再利用绳索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爬上40英尺的悬崖。经过1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那些刚受完6个星期的严格军事训练、非常健壮的年轻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了。

许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龄要大2倍的教练们又怎么样呢?不错,他们也感到很累,但却不会筋疲力尽。他们吃了晚饭后,还兴致勃勃地聊上个把钟头。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倒下的地步,那是因为他们都热爱这项活动,对登山充满了兴趣。

他们感到疲劳,是不是因为他们军训时肌肉炼得不够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训的人都会认为这种问题是荒谬的。他们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博士经过多次调查和实验得出结论:工作能量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烦闷。

索达克博士进行过一项充满乐趣的实验,用各种方法使几个年轻人一个星期没睡觉。他就此写出一份报告——烦闷心理是产生疲劳的根源。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工作者,最可能的原因是,工作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你的效率下降了,而不是工作量大的缘故。每天都有很多琐事、工作没有效率、信函也没有处理、赴约又没有时间,这一切让你感到厌烦。就这样你沮丧不已,疲惫不堪,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头也不争气疼得要命。第二天,如果你把这一切处理得非常好,进展神速,效率惊人,回家后也觉得一切如此新鲜。这种经历你肯定有过,我也不例外。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吗?工作本身并不会产生疲劳,烦恼的情绪才是产生疲劳的根源。

科恩的音乐喜剧《展船》里面的主人公安迪船长有这么一句台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幸运。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就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自我感觉崇高,不会产生太多的烦恼和厌倦。你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下面是一位女打字员的例子:

她在俄克拉荷马州托沙城的一个石油公司工作。每个月她都得做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填写石油销售报表,就是在合同书上填写数据,然后机械地进行统计。这种工作实在没有创造性可言。为了提高工作情绪,她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它变成一项有趣的工作。

她是怎么做的呢?她每天跟自己竞赛。她统计出上午打印的数量,然后争取在下午打破这个纪录。再统计出第一天打印的总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纪录。这样一来,她的速度比别人快很多,而且有助于防止烦闷带来的疲劳。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我娶了那个女孩子。

下面是另一位女打字员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工作很有热情,会使人得到更多的报偿。她叫戈尔登,家住伊利诺州爱姆霍斯特城。她在信上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我们办公室一共有4位打字员,分别替四五个人处理信件。我们经常因工作量太多而加班加点。一天,一位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我拒绝了他,我说不需要全部重打,润色一下就好了。可他对我说:你不想做,还有别的人。我气得要死,但为了保住这个职位和薪水,我只好假装喜欢重打这封信。我发现如果自己假装喜欢工作,那么心情就会平静下来,而工作的速度也就加快了。心理状态的转变给我带来了奇迹,后来一位主管请我去做他的私人秘书,因为他了解到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不抱怨。从这件事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假装特别有兴趣,能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

戈尔登小姐的成功,符合汉斯·维亨格教授的“假装”哲学,他教我们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去想象工作中的快乐并坚持下去。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有兴趣,你就会对原本厌倦的工作发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减少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

几年以前,霍华德做了一个决定,结果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观。他把一个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很有趣。他的工作确实没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里洗盘子、擦柜台、卖冰淇淋,而其他男孩子却在打棒球或跟女孩子约会。

他很不喜欢这种工作,但是,为了赚钱以完成学业,他别无选择,于是他便开始培养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淇淋是怎样做成的,里面有什么成分,为什么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学成分,使他成为他所在高中的化学小天才。渐渐地,他对食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进了麻省理工学院,专门研究食物与营养。一次,纽约可可公司举办了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方面的有奖征文活动,你猜是谁得了头奖?一点不错,正是霍华德。

毕业后,他发现很难找到工作,就在马萨诸塞州租了一间地下室,开办了一家私人化验室。开业不久,当局通过了一条新法案:牛奶所含细菌数目必须严格检测。于是,霍华德开始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检测细菌,因为实在太忙了,他不得不雇两个助手。

25年以后会怎么样呢?当然,目前正从事食物化学实验工作的先驱们,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到时,会有很多热诚的青年人来接替他们。但霍华德很可能成为这一行业里的领袖人物。而当年从他手里买过冰淇淋的一些同学,则可能穷困潦倒,失业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其实,霍华德如果不是尽力把一件很没意思的差事变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样没有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了。

多年以前,另一个年轻人萨姆的经历也和霍华德相似。他在一家工厂干一件没有太大意思的工作,整天站在车床边上加工螺丝钉,感到工作非常乏味。他很想辞职,可又怕出去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既然非做这件没意思的工作不可,那就试着让它变得有意思吧。他下了这样的决心后,开始和旁边的一个工人展开了竞赛。他们的领班对他的生产速度和质量深为赞赏,不久就将他提升到一个较好的部门。当然,这只是一连串升迁的开始,最后,萨姆成了包尔温机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如果他没有设法把分内的工作变得有意思的话,或许,他一辈子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著名的无线电新闻分析家考登波恩曾告诉我,他是如何将一件毫无乐趣的工作变得很有趣。

我22岁那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运牲畜的船上工作,为船上运载的牲口喂水和饲料。然后我骑着自行车周游了整个英国,接着到了法国。到达巴黎时我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迫不得已把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当了几法郎。我在巴黎版的《纽约先驱报》上登了一则求职广告,想找一份推销立体观测镜的差事。

我不会说法语,但挨门挨户地推销了一年以后,居然挣了5000美元,成了当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推销员。我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呢?

起初,我请老板用纯正的法语把我应该说的话写下来,然后背得滚瓜烂熟。我就这样去按人家的门铃。家庭主妇开门之后,我就开始背诵老板教的推销用语。我带着美国口音的法语使人觉得很滑稽,我趁此机会递上实物照片。如果对方问一些问题,我就耸耸肩说“我是美国人、美国人”同时摘下帽子,把藏在帽子里的法文宣传单指给人家看。那个家庭主妇当然会大笑起来,我也跟着大笑,然后再给对方看更多的照片。

当考登波恩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很坦白地承认这种工作实在很不容易。他之所以能挺过去,就是靠着一个信念:他要把这个工作变得有乐趣。

每天早上出门之前,他都要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考登波恩,如果你要吃饭,就得做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必不做得痛快一点儿呢?假想你是一个正站在舞台上的演员,下面有很多观众注视着你。你现在要做的事就像演戏一样,何不高兴点儿呢?

考登波恩告诉我,每天给自己打气的这些话,有助于把一个他以前既恨又怕的工作变成他喜欢的事情,这也让他得到了很高的利润。

我问考登波恩先生,是否可以给急于成功的美国青年一些忠告。他说:当然可以。每天早上给自己打打气吧。我们常常觉得需要做一些运动,让自己从半睡半醒的状态中醒过来,但我们更需要一些精神和思想上的运动,使我们每天早上能够真正地活动起来。

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气,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幼稚的事情呢?不是的,这在心理学上是非常重要的。

1800年前,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一本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是真理。每天用积极向上的思想鼓励自己,这看上去有些可笑,但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是健康心理所需要的。

如果我们能不断地提醒自己,花一些时间思考勇气、幸福、财富、欲望和安宁,由此激励自己,这样会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热情。

如果你经常给自己打气,创造工作的兴趣,那么你就会把烦恼、疲劳降到最低程度,这样也许就会给你带来升迁和发展的机会。即使没有这样的好处,至少在减少了疲劳和忧虑之后,你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闲暇时间。

所以,如果你想减少工作中的压力和烦恼,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你必须做到的是:假装特别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