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422200000031

第31章 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人不会因为过度忙碌致命,但却会因烦恼、忧愁过度而死亡。工作中的人之所以会忧虑、烦恼,很多时候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所致,因此,要学会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地处理事情。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和不良习惯,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无碍大事,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和严重危害;而有些则是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障碍。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努力改正,并坚决摒弃,否则,这些恶习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下面所述的4种工作习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你不妨谨记参照。

1.良好的习惯之一:工作秩序井然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一是,写字台上除了急需处理的文件外,其他的都必须收拾起来。

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威廉姆斯说过:那些桌子上老是堆满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子清理干净,只保留与手头工作有关的东西,这样会使你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把这一点称为好管家,这也是迈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参观,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赫普所写的: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子上老是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资料,可有很多东西甚至几周也不曾看上一眼。一位新奥尔良的报刊发行人告诉过我,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办公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打字机。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和烦恼。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斯脱克博士在美国药剂协会宣读过一份报告,题目是《功能性神经衰弱——常见的肌体并发症》这份报告中,教授列举了11种需要患者改进的精神状态,其中第一项是: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没完没了地处理一大堆待办事项。

但是,这种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又怎么可能凭借清理桌面这种简单的方法而加以避免呢?

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威廉·萨德勒提起过这样一件事,他就是用了这个简单方法,挽救了一位精神几近崩溃的病人。

这位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第一次去见萨德勒的时候,整个人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闷闷不乐的情绪。他工作繁忙,尽管知道自己的状态不佳,但他又不能停下来,他需要帮助。萨德勒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这位病人向我陈述病情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个不停。有一个电话是医院打来的,我丝毫不敢拖延,马上做出了回复。挂上电话不久,第二个电话又响了,又是一件急事,颇费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释。接着,有位同事进来询问我有关一位重病患者的医疗意见。当我接完电话准备和他道歉的时候,发现他的心情已经舒展,和刚才判若两人。

这位病人精神愉快,脸上流露出一种特殊的表情。他说道:没有关系,医生。在这10分钟里,我想了很多东西,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似乎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对了。回去后,我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习惯……但是,在我临走之前,可否让我看下您办公桌的抽屉?

于是我拉开桌子的抽屉,里面除了一些文具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他问我:告诉我,你要处理的文件都放在什么地方了?我回答他说:都已经处理完了,我没有任何拖欠下来的工作。病人又问:那么,有待回复的信件呢?我说:都回复了,不积压信件是我的原则。通常一收到信,我便交代秘书处理。

6个星期之后,这位公司主管约我到他的办公室见面。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完全改变了,他的桌子和抽屉和我的一样,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他告诉我: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到处堆满了待处理的文件,可是我从未想过去整理。从你那里我得到启示,所以一回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所有的杂物。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忧虑了。最奇怪的是,我已经不药自愈。现在,我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也比以前更健康了。

曾在美国最高法院做过院长的哈格斯这么说:人不会因为过度劳累致命,但却会因烦恼、忧愁过度而死亡。在工作上,烦恼过多、忧虑过度,才是致死的真正原因。

2.良好的习惯之二: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务公司创始人亨利·杜赫曾说过: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妥当处理的能力。

派伯秀登公司的总裁查理·克莱曼原本是一个穷光蛋,但是经过12年的努力,他终于跻身百万富翁之列,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杜赫提到的两种能力。克莱曼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早晨5点起床,此时我的思路非常清晰。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他不是每天早晨5点起床安排当天要做的事,而是在前一个晚上就准备好,计划好自己在第二天要达到的标准。如果第二天没有完成任务,他便将差额加到第三天的标准数额上,依此类推。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但我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蒙着眼睛做事情要好得多。

如果作家萧伯纳没有为自己定下严格的规定,保持每天写出5页稿纸的文字,他可能永远只是个银行出纳员。为了出人头地,他度过了9年窘迫的日子,总共收入只有30美元的稿费,平均每天不足1美分钱!由于他一直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就连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忘每天订下一个作息表呢!

3.良好习惯之三:当机立断、马上行动

已故的豪威尔是我以前的学员,在他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时,董事会花了大量的时间审议提案,可是只有小部分被通过,大部分都在争吵中被搁置。这就害苦了诸位董事,他们被迫将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

后来,豪威尔说服董事长作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决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绝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所有待办事项都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就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心神不安了。

这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好方法,也是你我适用的有效原则。

4.良好的习惯之四:学会组织、授权与监督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入失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的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我知道学会授权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我是这样。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因为你终究只是一个人!

一个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如果不懂得组织、授权与监督,通常在五六十岁即死于心脏疾病,这是长期紧张忧虑的结果。

所以,要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不至于过度劳累和忧虑,那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把你的办公桌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物品;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处理;当你碰上问题,要马上解决或做个决定,不要搁置在一旁;学习如何组织、授权与监督。

要记住,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因此,每天早晨,先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你的未来大半由你今天的思想所决定,所以,让你的心中注满希望、自信、真爱与成功的想法。

如果你想要在繁忙的工作后,依旧保持旺盛的精力,你必须做到的是: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