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曾在宋代建立过金朝的女真族被元灭掉以后,经过了三百多年,在十六世纪末势力又逐渐发展起来,这个中国古老的民族即现今满族的前身。
随着女真族各部发展,统一的趋势成为当时各部人民的共同要求。当时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最为强大,他统一了女真各部,设立了八旗制。公元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停止了向明政府纳贡。162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位(后为清太宗),改女真为“满州”,改国号为清,并仿照明朝的各种制度进行治理。公元1644年,清军攻占了北京,结束了明朝的统治。清朝的皇帝福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至北京成为全中国的统治者。
清王朝前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强盛的时期。清帝入京以后曾在服饰上做了一系列的规定,除了禁止满汉通婚外,规定汉族男子要穿满族服装,还要剃头留辫,即把前面的头发剃去,脑后留一条长辫,而汉族女子的服装和习惯听其自便。另外,满族女子不得穿汉族服装或采用汉族女子缠足的习俗。
一、头饰
(一)金珠玉聚的帝后冠饰
清朝时,在女子服饰方面,满汉的习俗差别较大,特别是凤冠。满族的清代后妃在参加朝廷庆典时都戴朝冠,这种朝冠也是一种凤冠,它与宋明时期的凤冠完全不同,具有典型的满族风格。《大清会典》中记载:清代皇后的朝冠,冬天用黑色貂皮、夏天用青绒制成一顶折檐软帽,上覆以红纬,在帽子正中,还迭压着三支金凤,每支金凤的顶部,各饰一颗珍珠,有的还饰有东珠、猫眼石等。红纬四周缀有七支金凤凰,另在冠后饰一长尾山雉,翟尾垂五行珍珠等,真可谓集珠宝之大全了。它的样式,在《清代帝后像》中有十分具体的描绘。同汉族的皇族一样,这种凤冠又因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别。如皇后至贵妃的朝冠,东珠顶都是三层,珠纬上金凤七支;妃和嫔的东珠顶则为二层,金凤五支。而清朝皇帝的冠相对较为简单,但冠顶的装饰却华丽异常。所谓冠顶是指在金冠帽顶部的装饰,它的制做多采用锤鍱、镂刻、镶嵌等多种手法。如现今我们能够看到的“嵌东珠皇帝朝冠顶”、“嵌宝石金冠顶”等,极为华美,其精美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的朝代。
嫔妃与命妇的各式凤冠也丰富多彩。由于清代命妇的礼服承明朝的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再加上中原民族原有的戴凤冠的习俗,凤冠的制作,除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工匠们又匠心独具,使其并不亚于帝后的宝冠。如在江苏丰县李卫墓出土的一件金凤冠,集锤鍱、炸珠、镂刻、焊接、隐起、镶嵌等各种工艺于一体,把海天描绘得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而现藏于江苏省镇江博物馆的凤冠,则显得玲珑别致。这两种凤冠都具有汉族的风格特点。
(二)满族妇女的头饰——钿子
清代满族的皇后、贵妃头饰中,穿吉服(一种礼服)时,有时不戴吉服冠,而戴“钿”,俗称“钿子”。这里所说的钿子,并不是指汉族妇女用来装饰发髻的花钿或宝钿,而是满族贵妇穿吉服袍时戴的一种缀满花饰的帽子。
钿子在平时并没有什么装饰,但在遇到值得庆贺或重要的祭祀日子里,身着礼服的嫔妃头上就要戴具有装饰性的钿子相匹配,成为珠翠装饰的彩冠。它的制作,一般是用金属丝及丝带等编成内胎,正面呈扇形、缀点翠、料珠、宝石等花饰。清宫的钿子大致分为三种。
其一,整个冠子用固定的嵌件装饰组合成众多图案的钿子。如“清点翠珠宝喜字钿子”,以金属做胎,黑缎为罩,上面装饰着纹饰复杂的点翠纹样,看上去像蓝色的底子,再用红珊瑚米珠串成双喜字排列钿上,并在每一个双喜字的中间嵌一颗珍珠。顶上一排花蕾,象征繁花似锦,钿的下面又有珍珠流苏。很明显,这是一顶专为宫中大婚场面而佩戴的钿子。
其二,用数件钿花,在空旷的钿架上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调配安插,组合成完整的钿子。
其三,钿花的主要部分固定在钿架上,佩戴时依其出席场合的不同需要,再亲自装点其它所需要的钿花,随时可以组成一件完整的钿子。故宫藏清代后妃首饰中的一件镶珠翠青钿子就属于这一种,它的上面已经固定了最主要的钿花,主人可以根据场合的不同和自己的喜好再在上面插上其它的钿花装饰,如“银点翠嵌米珠寿字钿花”就是在祝寿场面插戴的钿花。由于它的随意性很强,因此深受贵妇们的喜爱。
这些不同种类的钿子因扇形中央圆形花饰或三或五或七不同,故又有半钿、满钿、凤钿之分。其中,孀妇和年长的妇女因不需要有太多的装饰多用半钿,凤钿只有新婚妇女所用,其它皆用满钿。
早期的钿子是个箕形的框架,上面只插戴一些简单的饰物。清代坤宁宫夕祭的萨满太太的头上,到溥仪出宫为止一直戴着这种钿子。旗人妇女俗称她的钿子为“粪箕子”。到了清朝晚期,穿吉服袍褂以钿子代替吉服冠,种种美丽的钿子才开始流行起来。自皇后至品官命妇都很喜爱这种冠饰,这时的钿子也都装饰得十分华丽,除各种制作精良美丽的钿花外,上面还插戴许多金玉珠宝的饰物以及绒花、绢花等。清代的西太后、瑾妃都有穿团龙褂戴钿子的照片。
(三)男子官帽上的顶珠与翎管
清代的男子服饰带有明显的满族风俗,其中清朝官员的“顶”就别具特色。
“顶”是指清官员帽子上的顶子,它是区别官阶品级的重要标志,分为朝冠用和吉服冠用两种。而“顶珠”则指在帽子的中心部位,钻有一个五厘米直径的圆孔,并从帽子底部伸出一根翎管,然后将红缨、铜管及顶珠串联,再用螺纹小帽旋紧,从而起到一种装饰和连接红缨的作用。当时的统治者以顶珠的颜色和质料来反映官阶品级:一品官的顶珠用红宝石;二品官为红珊瑚;三品官为蓝宝石;四品官用青金石;五品官用水晶;六品官用砗磲;七品官用素金;八品官用阴文镂花金;九品官用阳文镂花金。
而翎管则是清朝官员帽顶上插翎子(毛)用的。在昭梿的《啸亭续寻》中说:“凡领侍卫府员、护军官、前锋官、火器官、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于是翎子即成为光荣体面的官品标志,甚至还视花翎上“目晕”来区分尊卑,有一、二、三眼的差别,并以三眼为贵。意大利人潘廷章所绘的两名少数民族的清朝官员,就是顶戴花翎的形象。
翎管是一根两寸长短的小圆棍,上有一个鼻儿,横钻一孔,孔中套环,环上加环,然后用一个小螺丝固定在帽顶上。上部有小部分实心,往下大部分中空,底面和烟嘴的口相同,可从口内插进翎根,翎子垂在帽后。当皇上大喊“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时,只需摘掉翎管和翎毛便可,并不是摘掉整个官帽。
在清朝,不同材质的翎管也代表不同的官阶品级,如正一品的皇族和正二品官员的翎管,都是珍贵的红珊瑚或金黄色琥珀,正三品的翎管多为翡翠和上好的羊脂玉,从三品的则为青玉,再往下四品五品所用的材料就是一些杂玉汉白玉或黄铜之类了。在当时,清朝官员的翎管除六品以下只准用红玉外,文武官员都是用各类宝石。最时髦的是用翡翠玉制成的翠翎管。在《清稗类钞?豪侈类》中说荣禄:“所用翡翠翎管表里莹澈,自外视翎毛纤发毕睹,盖玻璃翠也。价值一万三千金。”
(四)旗髻(清代满族妇女的假髻)
在道光以前,满族妇女梳髻,一般多在髻中插上一个筐架,俗称架子头。得硕亭《草珠一串》诗中:“头名架子太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诗下自注:“近时妇女,以双架插发际,挽发如双角形,曰‘架子头’。”从传世图画来看,这时期的旗髻还没有脱离真髻,体积也不很大。清朝中期,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处在中国最高地位的皇宫,时常收到各种珍宝和名贵首饰。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清初时宫中以“节俭为本”的后宫嫔妃们追求美的心理,于是她们尽可能的将美丽的珠宝展现出来。当然发髻的装饰是最重要的,但要将数量可观的首饰戴在头上,以前的“小两把”式发髻就显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如“小两把”头比较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较松,稍碰即散。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最初的发架材料有木质,也有铁丝拧成的,看上去形似横着的眼睛架。到了咸丰以后,其髻式逐渐增高,“双角”也不断扩大,进而发展成一种高如牌楼式的固定饰物,这种饰物已不再用真头发,纯粹以黑色绸缎做成,戴的时候只要套在头上,再加插一些绢花即可,俗称“两把头”,或称“大拉翅”。这种形式,在当时的满族妇女中极为流行,一时成为满族妇女服饰的标志之一。在大量的传世图像中可以见到它们的样式。而这一时期的汉族妇女,高髻逐渐减少,戴假髻的现象极为少有。
二、满汉妇女的发饰
(一)宫廷满族贵妇的发饰——扁方
满族妇女梳理头发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还要在头发上抹上梳头油或用一种刨花泡成有粘性的水,使头发不至散乱,再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枝固定头发的扁方,插在发架上的两个孔内,然后用发针把发捎和碎发固定牢,这样一来,戴什么样的首饰都不至于松落下来,整个发髻梳起来像是个待飞的燕子。同时,扁方也就成为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最主要的首饰。在载涛、郓宝惠合编的《清末贵族生活》一书中:“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横‘扁方’上。”它一般长32至35厘米之间,宽4厘米,厚不足1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一端似卷轴。梳“叉子头”或“大拉翅”,都可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有金、银、翠玉、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等。它的制作方法有金累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等多种多样。在仅一寸宽的狭面上,制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文字等精美图案。后妃们戴扁方,还在两端加以花饰,有的还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一束穗子,走起路来,步步摇动,很有步摇的意思。现今留存下来的扁方有很多,在故宫藏清代的后妃首饰中有金镶珠宝扁方、白玉嵌珠宝扁方、金镶珠宝镂空扁方、翠镶碧玺花扁方等等。
扁方的尺寸有大小之分,小尺寸的扁方一般是在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时用。这种场合,妇女们便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三寸左右的骨质小扁方,若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个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皇家女子头上梳着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上身直立,挺胸收腹,较高的头饰无形中也使妇女的身材比原来高出许多。脚上穿着高靴,走起路来,似有节奏。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树立了封建社会妇女行为规范的最佳形象。
(二)各族妇女都喜爱的簪钗
清代满族妇女的发髻首饰除了扁方外,必须同时插戴的还有“头正”、“头围子”、“大头簪”、“耳挖子”等。其中只有“头正”作为重要的装饰形的饰物,戴在前额的正中。它可以是一支珠花,也有时是个绒绢花。清宫中后妃们戴的这些首饰却是件件制作精美。特别是簪,其传世实物极多,分为实用和装饰两种。实用形簪多为素长针形,质地多为金银铜等,在盘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
而装饰型簪多选用质地珍贵的材质制成精美的簪头,专门在梳好发髻后插在明显的位置上。这种汉族妇女喜爱的头饰也得到清宫后妃们的垂青。一些漂亮的花簪,俗称为“矗枝花”、“扒枝花”、“压鬓花”,所谓“矗”、“扒”、和“压”都是就它们插戴的方式和位置而言。
从整体来看,当时的发簪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长簪,以材料来区分有金簪,如吉林通榆清公主陵出土的一对发簪,以金丝编成,簪首作松、竹、梅,寓意为“岁寒三友”。这种形状较长的簪实用性强,所以其簪首较小,但不乏精美。这类长簪还有许多是以玉和珊瑚等制成的。现藏故宫的“白玉一笔寿字簪”,是用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雕成一笔写成的“寿”字,簪挺就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类似的还有以整件碧玉制成的碧玺翡翠簪,碧玉上还镶嵌有红色宝石。
而用多种材料制成的长簪,簪首的装饰丰富多彩。如一些花形的簪,花朵状的簪头比较大,簪头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叶枝叉,再用宝石做成花瓣,花蕊的底部钻上小孔,穿进细铜丝,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轻轻一动便摇摆不停。而以动物飞禽为表现内容的虫草簪,也多用这种方法制成,使飞禽的触角、眼睛、植物的枝叶如轻风吹动一般,让人心动。其中以蝴蝶、蜻蜓簪居多。
第二种为珠宝花簪。这种簪一般多插戴在发髻的重要部位。在故宫藏清代后妃首饰中和许多民间留存都有许多传世佳作。
第三种是最为精美的翠羽簪,这种用翠鸟的羽毛,经过“点翠”制作而成的簪,到了清代被制作得更加精致。由于翠鸟的羽毛颜色本身就十分鲜艳,再配上一层金边,由此产生出更加华丽的效果。
在清代,清政府规定,汉族妇女不能成为清宫中的嫔妃,所以汉族妇女的首饰多属于民间。妇女们仍保持着具有悠久传统的凤形头饰,由于它制作精美和较强的装饰作用,所以一般被戴在妇女发髻正中,成为整个头饰中最主要的首饰。这种饰物多被做成一只展开双翅的凤凰,口中衔有珠串,人动则珠串摇动。汉族妇女将它戴在发髻正中,左右两边的发间再饰以花钿,满族妇女也多装饰在发架或帽子正中。
在清朝,汉族妇女崇尚清雅的装饰。清代的学者李渔还对当时妇女的首饰佩戴提出了各种倡导,在他的《闲情偶寄?声容部》一书中写到:女子只需有一簪、一耳环就可以陪伴自己的一生,但这两件饰物不能不求其精美。富贵之家,可以多买一些金玉、牛角之类和各种规格样式的簪,戴时可以经常变换,或者数日一换,有时一日一换也未尝不可。贫贱之家,没有能力购买金玉的,宁可用骨角制做的,也不要用铜锡制作的;骨角制品不仅耐看,做得好的甚至与犀贝制品不相上下。铜锡制品不仅不雅,还有可能损害头发。对于簪的颜色,宜浅不宜深,这是因为浅色可以把头发衬得更黑一些。簪子以玉质为上,犀角偏黄色的或密腊偏白色的次之,金银制的又次,玛瑙琥珀均不可用。簪头的形状用一种事物的形象较好,比如龙头、凤头、如意头、兰花头等。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们对妇女首饰的看法,这种提倡清淡的装束影响了一些人,也使许多妇女只喜爱一簪、一珥或一枝小小花钿的清雅装饰。如较为年长的妇女、文人之家的女子和崇尚清雅的贵族女子。
但是美丽的头饰还是为更多的妇女所喜爱,她们多为贵族和生活富裕的阶层。现藏南京博物馆清代任熊所绘《瑶宫秋扇图》中的仕女,衣着华丽,头上装饰着丰富精美的簪钗花钿,展示了典雅优美的女性形象。而在一组表现宫廷女子画像的绘画中,则较为真实的向我们展现了清代贵族妇女的装饰。这是一组皇宫中嫔妃的《行乐图》,画中的嫔妃为了消磨枯燥乏味的时光,打扮成汉族装束的才女仙人,并由画家描画出来。她们的发髻上有装饰的发簪,发髻下又有衬托发髻的精美花钿。
(三)花钿与结子
清代的满汉两族妇女,发髻上花钿使用极多。汉族妇女大都在发髻顶端、发髻周围或两鬓插戴精美的花钿。这种花钿与以前唐宋时期的花钿差别较大,从前花钿较小,而且大都一样数件,装饰在发髻上。这时的花钿,一般只是一件,表现的内容多为花卉,个体较大,制作精美,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这类装饰在叙述簪钗首饰的图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往往是在簪钗之下衬以花钿。现藏于江苏无锡市博物馆内的清代绘画《李清照小像》中,女子侧面鬓发上的一朵花钿,就是这类花钿的典型代表。而满族妇女则称这种花钿为结子。它的使用极其广泛,既可以用在钿子上作为装饰,又可单独装饰各种头饰。清宫后妃的这种饰物被制作得相当精美,珍珠与点翠是必不可少的首选材料。
(四)汉族的步摇、满族的流苏
汉族妇女中传统的凤鸟形步摇,仍然为妇女们所喜爱。而流苏则是满族贵族妇女对步摇的一种称呼,是她们梳“叉子头”、“大拉翅”的必备之物。流苏的形式多样,在其顶端有龙凤头、雀头、蝴蝶、蝙蝠等,有的还口衔垂珠或头顶垂珠,珠串有一、二、三层不等。这种贯珠下垂的,又俗称带“挑”。
现存的清代流苏多为皇宫中嫔妃的饰物,在北京故宫珍宝馆现存的一件“银镀金点翠米珠双喜字流苏”,是同治帝大婚时皇后戴过的。流苏顶端是羽毛点翠如意云头,云头不平行,缀着三串长珍珠,每串珍珠又平行分为三层,层与层之间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底端用红宝石做坠角。整个流苏长26.7厘米,戴在发髻顶端,珠穗下垂与肩平,是流苏中最长的一件。清宫珍藏的流苏中以”凤衔珠滴“形式最多。如一龙一凤对峙的称为“龙凤呈祥”,双凤对立的称“彩云飞”,牡丹花与凤凰的是“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各种吉祥名称。而以喜庆福寿为内容的也占有一定的数量,如“银镀金吉庆流苏”、“银镀金寿字流苏”,此外还有别具一格的银镀金灯笼流苏。等由于这类流苏的坠饰比较沉重,所以一般它的簪针较长,以便牢固地插在发髻中。
(五)簪花风俗
1. 文人提倡的簪花
簪花之俗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到了明清时期又极流行,并很崇尚插戴鲜花。就连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声容部》中也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妇女之饰除簪珥之外,所当饰鬓者,莫妙于时花数朵,它与珠翠宝玉相比不仅只是雅俗的判别,而是鲜活与死气沉沉的不同。有诗说“名花倾国两相欢”,不仅佩花的人自己高兴,观看戴有鲜花的丽人也使观者欣悦。他还认为,无论贫、富之家,若“屋旁稍有隙地,亦当种树栽花,以备点缀云鬟之用。他事可俭,此事独不可俭”。女子一生青春几何,为何不让她们尽情享受美好,热爱生活呢。关于花的颜色与戴法,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时色之花,白为上,黄次之,淡红次之,忌大红,尤忌木红。玫瑰,花之最香者,而色太艳,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妆,此村妇非红不爱也。花中之茉莉,舍插鬓之外,一无所用。可见天之生此,原为助妆而设,妆可少乎?珠兰亦然。珠兰之妙,十倍茉莉,但不能处处皆有,是一恨事”。
在这里谈及李渔的观点是因为这种观点在当时很流行。卖鲜花的小贩随处可见,珠兰、茉莉成为佩花女子的首选鲜花。在一些风俗画中,就有很生动地描绘兜售珠兰、茉莉鲜花的情景。在清代的戏曲绘画中,头戴各类花饰的女子也总是显得分外动人。而当时的戴花者并不限于女子,男女老少皆可佩戴,在当时的绘画中有不少插花老翁的形象。任熊《临陈洪绶钟馗图》中,画家把钟馗描绘成一位普通老翁,在他的耳畔插一簇鲜花,凭添无限生趣。而任熏的册页《人物图》中的一幅,是描写主仆二人从野外采菊归来,兴致勃发,老翁鬓插鲜花,情趣盎然。画中所描绘的都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佩戴鲜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在《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贾母等老年妇女簪花的情景。以古观今,现代的人类是多么的拘谨和缺少与自然融合的乐趣。
2. 宫廷中满族贵妇的头花
明清时期的假花也很盛行。这时的假花制作得也更加精致,种类繁多。不论是汉族女子还是满族女子,头上插花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头花是清宫后妃梳“叉子头”、“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清宫后妃喜戴头花,但因花朵很大,覆盖面也大,便把它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十分富丽堂皇。这种头花既有装饰发髻的作用,也可显示其身份地位。在慈禧的许多画像和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头戴大朵头花。
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还喜爱戴大朵的绒制头花。因为“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头戴绒花,甚至连宫中侍女也要在鬓边戴一朵剪绒的红绒花,以求吉祥。在皇宫中,戴绒花还要适时应季,《宫女谈往禄》中讲述慈禧上朝前“戴上两把头的凤冠,两旁缀上珍珠络子,戴上应时当令的宫花,披上彩凤的凤披”。所谓“应时的绒花”是专门指定的几类花,如:立春戴绒春幡、清明戴绒柳芽花、端阳日戴绒艾草、中秋戴绒菊花、重阳节戴绒茱萸、冬至节戴葫芦绒花等。
3. 倍受欢迎的“像生花”
戴花受到妇女们的喜爱,所以妆花的生产也十分繁荣,尤其是苏吴地区出产的妆花,物美价廉倍受欢迎。由于它们被制作得极像真花,人们称它为“像生花”。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中也有:“近日吴门所制像生花,穷极精巧,与树头摘下者无异。纯用通草,每朵不过数文,可备余月之用。绒绢所制者,价常倍之,反不若此物之精雅,又能肖真。”可见此地区生产的假花,已经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
4. 灯球
在许多表现清代的绘画中,常见有一种绒球发饰,在各类文献中较少提到,但它却是假花中的一种,它的颜色各异,惹人喜爱。这种花饰其实在宋代就已有,称为“灯球”。清代杨柳青年画中的一幅《金玉满堂图》中,女子的发髻上除戴有鲜花外,还戴有这类“灯球”的绒球花,十分突出显眼。同样的装饰在清代的绘画中较为常见。
(六)汉族妇女的发罩
清朝后期,汉族妇女梳高髻的现象已经十分少见,已婚的妇女往往把头发挽在后脑勺上,叫做“纂儿”,为了固定发髻压住盘好的发辫,就要使用一些如发针、发簪、老瓜瓢、发绳等饰物,但最重要的是那种罩在脑后的发罩。它既为实用品又为装饰品,形状多为圆或椭圆形,正面呈弧形。使用时将美丽的发罩扣在脑后的发髻上,这样一来既可束住头发,又有美化装饰作用。当时的发罩图案精美,贵重的多用点翠的方法制出牡丹花等各种花卉,花蕊、枝叶、花蕾等都尽求工致,更多则用银、铜、铁等制成。德国人施特拉茨于1892年晚清光绪年间拍摄的一位中国女子侧面像,就是头戴发罩的打扮。这种发罩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少量可见,多呈黑色镂空并饰有图案,为老年妇女所专用。我最后一次见到是1987年,在大学的宿舍中,同屋的女生觉得好看,买来玩的,从那以后再没有见到。
三、耳饰
无论满族汉族,戴耳坠的现象十分普遍。当时富贵之家的妇女,一人拥有几十乃至上百副耳坠。佩戴时视季节场合而定,讲究者还会与衣服的颜色、纹样相配套。为求方便,佩戴者一般无须取下耳环,只要更换底下的坠饰即可。这种耳饰,在汉族妇女中使用的较多。耳环下的坠饰也被做成各种有趣的形状。比如有用真实的胡桃作为坠饰的,还有用14k金做成凤凰鸟笼形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小巧的丁香儿仍是女子极为喜爱的耳饰。清?杨晋《山水人物图卷》中的梳松鬓扁髻的妇女,她的耳畔所戴的就是此类丁香儿像。
而在清朝的皇宫中,满族妇女有一耳戴三件耳饰的传统习俗,并且称环形穿耳洞的耳饰为“钳”,皇后、后妃在穿朝服时均一耳戴三钳。清宫廷画家朗世宁画的油画《慧贤贵妃》中就有真实细致的描绘,这三件耳饰均为明朝宫廷中流行的葫芦形耳饰。
到了后来,这种风俗逐渐减弱,皇宫贵妇也只饰一对耳坠,耳饰的制作也更加华丽精巧。如清隆裕皇后的“赤金嵌珍珠耳坠”,以金地为主体,耳环部分镶嵌用翡翠雕刻而成的葡萄叶,坠饰部分又用金制的小花叶衬托着七粒不规则形状的小珍珠组成的葡萄,每颗珍珠的底端还嵌有金珠状坠角,色彩清丽淡雅。另一件“金钿丝嵌东珠龙首耳坠”则华美而精致。还有“金嵌珠翠宝石花卉耳环”更是将珠宝的镶嵌与色彩的组合搭配得完美无缺。
皇宫中嫔妃耳饰的实物传世的极多,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珍贵的宝石、翡翠、美玉、珍珠、珊瑚等,再饰以金银,小小耳饰也可谓集珠宝之大成了。
这一时期,富裕人家妇女的耳饰通常用银、铜制造,外层鎏金。材料虽不如皇宫中的珍贵,然而在造型和装饰手法上,却很有独到之处。如江苏泰州博物馆收藏的一对耳饰,以银制成,外表鎏金,在穿耳的圆环下部,挂一个精致的花篮,花篮周围还有若干串尖角状饰物下垂,整件饰物均贴有翠羽。其工艺与造型都是无可挑剔的。那些流传至今的民间耳饰制品,其中不乏精美之作。
四、项饰
(一)清代官阶饰物——朝珠
清朝官服中的朝珠是品官悬于胸前的饰物,它是由念珠演变而来的。念珠是早期盛行于蒙古与西藏的密宗喇嘛教徒使用的一种宗教物品,后来才扩大到佛教徒。而清朝的满州人也信喇嘛教。当蒙古或西藏地区的****、****等宗教领袖圆寂或清帝皇后生日等重大的典礼时,都要进贡念珠,这些念珠大多是由蜜腊、琥珀、珊瑚等珍贵材料串成的。清朝的皇室贵族十分喜爱这些经高僧作法祈福过的念珠,随身配挂当做护身的吉祥物。久而久之,佩戴它成了一种风气,后来清朝的皇族把它进行改进,变简为繁,使之逐渐成为宫廷服饰中特有的佩饰,这时它的名字才叫“朝珠”。
朝珠与念珠在外形上极为相似,都是由108粒珠子贯穿而成,但朝珠较为复杂,多了佛头、记捻和背云。朝珠的珠串27粒中必间隔一粒不同质料的珠子,称为“佛头”,四个佛头内有一个是三个眼的,跟三眼佛头连在一起的半个葫芦叫“佛头嘴”。“记捻”和“背云”则是从珠串本身分支出的珠子或丝络,一串朝珠有三条记捻和一条背云。
朝珠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据《大清会典》规定:“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文、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而有些文吏,如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承、助教、学正等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可以悬挂朝珠,但礼毕即不准使用。平民百姓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使用。
至于皇帝,在不同的场合则要戴不同的朝珠,而不同等级的朝珠其材质也不相同。如皇帝在大的典礼时要用东珠朝珠;在天坛祭天时用青金石朝珠;在地坛祭地时要佩挂蜜腊或琥珀朝珠;在日坛朝日时用珊瑚朝珠;在月坛夕月时用绿松石朝珠,此外便可随其所好而佩之。据载,清朝咸丰皇帝戴过的朝珠有三十多盘。
贵族妇女所挂的朝珠与男子所佩的略有不同,它的区别主要是看朝珠上的记捻,两串在左边的为男子所佩戴,两串在右边的为女子所佩戴,两者决不能颠倒。关于如何佩挂还有规定:如命妇穿着吉服参加祈榖等吉礼,只需要挂一串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时,则要挂三串朝珠,同时还必须穿朝服。三串朝珠的戴法是正面一串佩于颈间,另外两串由肩至肋交叉于胸前。至于男子,在任何场合都只悬挂一串朝珠。在清乾隆帝的皇后画像上,身着朝服的皇后就佩挂三串朝珠,看起来雍容华贵。
而官员及其夫人所佩的朝珠,材料的限制就不如皇室那么严格。在当时,朝珠都是要由官员们自己准备的。这样一来就使那些朝廷官员争相在各自佩挂的朝珠上下功夫,他们十分讲究珠子的材质,花大价钱去买贵重的珠子,使这些朝珠不仅是官服的标志,又成了贵族官僚用以炫耀的奢侈品。于是一挂朝珠,少则几千两银子,多则三万余金 。
(二)领约
在清代《大清会典》中,记载的皇后嫔妃的首饰共有六项:朝冠、金约、耳饰、领约、吉服冠、朝珠。这些都是宫中嫔妃必备的饰物。而领约则可以看成为颈饰的一种,它一般紧贴着领子佩戴。在清代乾隆皇后的画像上,饰有东珠的皇后领约被刻画得十分精细领约的式样与项圈很相像,通常用金丝编织成圆环,并镶嵌各式珠宝,两端各垂着一条丝绦,在丝绦的中间和末尾也坠有珠饰,使之有下垂感。为了佩戴方便,一般在金环的中部,都装有可以开合的铰具,使用时打开金环,从脖子上套入即可。按照当时的规定,这种领约必须戴在礼服之外,丝绦则垂在背后。上自后妃,下及命妇在行大礼时都必须佩戴,而着常服时则不能使用。同所有的服饰制度一样,领约上所镶嵌珠宝的材料、数量和丝绦的颜色都是区分品阶的标识。如《清史稿?舆服志》中:“(皇后)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末坠绿松石各二。”种种领约的式样,在《大清会典》等著作中均有描绘。传世实物中的“银镶珊瑚领约”,通长48厘米,直径18厘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称得上是一种别致的颈饰。
(三)长命锁
长命锁的佩戴者仍然是汉族的妇女儿童。在当时的民间年画中,只要表现儿童,颈间必挂有长命锁。这时候制作长命锁的材料除了金银外,玉也较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清代的长命锁,制作相当精致,一些玉制的锁片多采用镂空的方法,以喜庆、吉祥、祝福为主要内容。民间百姓虽家境贫寒,但银、铜制的长命锁也一定要有,很多制作精美的锁片都是世代相传之物。
(四)前襟的串珠
清代妇女的项链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由于制作饰物的材料多样,再加上没有很多限制,所以各种美丽的饰品层出不穷。当时制作项链的材料除了常见的金、银、玉、宝石及半宝石外,还有中国古老的琉璃料器,这些琉璃料器可以做成各种珠子和小饰物。清代的琉璃珠,色彩艳丽,也更加透明。而那些制作精美的景泰蓝珠也是项饰中的常用之物。那种手串类的饰物常被女子系挂在前襟衣领的扣子上作为装饰,上至太后慈禧、宫中嫔妃,下至民间女子都可以佩戴,是一种很特别的样式。
五、丰富多彩的手上饰物
(一)手镯、手串儿、手链儿
翠及各种玉镯是清代常见的手镯种类,这种圆环状的镯是中国最古老的样式。玉镯中最为贵重的是翡翠镯。在故宫藏清代后妃首饰中就有这类满绿的翠镯。画像中的慈禧也戴着这种名贵的翠镯。
以金银铜等材料制作的镯,在较宽的镯圈上凿成各种花纹或制成镂空的花饰,有的还在上面镶以珠宝。传世的 “金镂空古钱纹镯”、“银镶珠石镯”等都是美丽的手上饰物,在镯圈上雕饰凸起纹饰,再在上面点缀镶嵌各种珠宝作为装饰,使镯的表面看上去华丽异常。这种手镯的工艺技术较高,装饰性极强,是故宫藏清代后妃的手镯中最多的一种。
较为传统的双龙戏珠镯,即在镯的半边做成一个统一的龙身式样,而在另半边雕有两个龙头同戏一颗宝珠。
用珠子串成一串的镯式,接近现在流行的手串儿。当时的手串儿在一串珠子中必有一件类似朝珠中佛头的坠饰,是佛教信徒手中的饰物。它一般被拿在手中,有时也套在手腕上,是清代满汉两族妇女都十分喜爱的饰物。清代男女戴念珠很普遍,长串的念珠一般挂在颈间,短的则套在手腕上。如在《红楼梦》第十五回中描写:“北静王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宝玉。”久而久之,这种念珠式饰物就成了妇女们腕饰上的一种新样式,它基本上保存了念珠的原有特点,除两颗不同质料的珠子外,同一质料的珠子一共18颗,又称“手串十八子”,另在两颗异质珠中的一颗上垂一组精致的坠饰,别具特色。
在清代还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手腕饰物,即手链,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式样。故宫藏清代后妃的手镯中有一件“金镶珠翠软手镯”,在素圈的一半被做成一节节小的短金链相连,另一半则制成精致的装饰,别有韵味。后来受国外首饰的影响干脆制成一段链条式样,链的两端配有接口,使用时把接口扣合即可。在每件相同的嵌有珠宝的饰件间,用金属链条连接起来,又被称为“软手镯”。
(二)指甲套
我们常能从各种清代慈禧的画像上,或表现清代历史的电视剧中看到慈禧太后的手指上套有细长精致的金指套,这种古老的饰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汉代时,还有金制的指甲套出土。汉代以后,它的实物在陕西西安玉祥门外也有出现,是用白银浇铸而成的,基本造型有点像一只鼓形的指环。只不过在“指环”的中间,再伸出一个银制的“指甲”,出土时共有十枚,盛放在一个铜质的钵内。
清代妇女,无论是侍女还是贵妇都颇喜蓄长指甲,特别是贵族妇女。护指的传世品绝大多数以金银制成,造型装饰也很复杂考究。如江苏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在一个长5.5厘米,最大口径不过1.5厘米的金指套上,巧妙地镂刻出六个古钱纹样:正面四个迭成一串,左右两个单独分开,既有装饰性,又可以减轻指套的重量。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很喜欢使用这种饰物,不过她所用的护指,在造型上更加细长。曾为慈禧画过肖像的美国画家卡尔在著述中也说,慈禧手戴玉钏及金护指,耀眼夺目,光彩照人。
(三)板指
板指在清朝受宠也是有原因的。满族原为北方的游牧民族,拉弓射箭是他们的基本技能。清军入关后,为提倡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精神,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及其皇子都很喜欢围猎,手戴板指是为了拉弓射箭,平时在大拇手指上也常戴各种板指以表示不忘武功。于是皇宫养心殿造办处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板指也就成了他们的心爱之物,清朝的帝后有时还把它赏赐给大臣。上行下效,一些大臣也慢慢地把戴板指变成了一种时尚,无论大小官员还是文人秀才都戴起了板指。当时的板指多为玉制,而板指玉料的好坏也就成了男人们相互谈论的一个话题,当然最好的板制当属翡翠板指。乾隆皇帝的扳指还放在一个专门用来存放扳指的圆盒子里。这件极为精美的用红紫檀雕漆剔红的盒子中,有七件御制的翡翠和田玉扳指。民国时期,随着清帝的退位,戴板指的风气日渐衰落,许多质料好的翡翠板指也都被一些珠宝商人改制成别的时兴样子变卖给了外国人。板指这种古老的男子饰物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四)戒指
明清时期除了金戒指、镶宝石的戒指外,还有许多珍贵的翠玉戒指。这一时期还有从国外流传来的 “戒指表”,作为礼物或商品传到中国。
六、腰饰
(一)更加精美的小型玉佩饰
清代初期,随着大规模的改装易服,以前宫廷中传统的大佩制度已被废止。但男子们的腰间仍有佩刀、荷包、小盒和各种“三事儿”、“七事儿”等等。而小块的玉佩也常作为装饰的挂件。在帝王们的腰间,雕琢精美的玉饰更是必不可少。
这一时期的玉器中,佩玉的种类很多。而清乾隆帝最喜欢的则是“斧形佩”。这种玉斧形佩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出现,被清帝喜爱是因为古斧形佩寓意“玉德其湿润,斧形寓决戕”。同时受宠的佩玉还有 “宜子孙璧”,式样仍保留传统的形状。而那些按照玉佩上所刻吉祥语而命名的,如“榴开百子”、“比翼丹心”、“虎符”或一些按照其形状称呼的,如“鸡心”、“双鱼”、“英雄”(鹰熊)的玉佩,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一些式样相同的玉佩还成双成对 。
妇女腰间的佩玉更加多样,材料也不仅仅只是玉类,一些宝石与半宝石等都可串挂起来组成佩饰。佩玉从以前的礼仪道德的代表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那些小块的翠与玉,一般都用各种彩色的丝绳串连,玉饰顶端还都串有一颗玉珠,作为固定玉饰,用以打结。玉饰的下端有的还以细丝线做成穗子垂下来,或编成花饰,而有些饰物的最下端,丝绳又分成两支,各垂有小饰物,显得玲珑可爱、典雅秀美。这一时期的香囊已经纯属一种装饰品,它不再放香草,即使放些香草,也是极少量。它的外表被制作得玲珑剔透,形状各异,成为妇女们腰间类似佩玉的一种美丽装饰。
(三)佩巾
清代妇女平常家居也喜欢佩挂手巾,佩挂的方法十分随便,有的挂在衣襟,有的佩在腰间,仍是以实用为主。而满族命妇穿着礼服,则佩有一种彩帨,其制视身份而定。如皇太后、皇后用绿色,上绣五谷丰登;皇子福晋用白色,素而不绣等等,这些在《大清会典》上都有详细记载。所谓彩帨,实际上就是古代纷帨的遗制。从图像上看,清代的这种彩帨像一条阔带,妇女们佩在身边,仅仅是为了装饰,并无实用价值。而这条彩帨并不是单纯的织物,上面还有许多零碎的小装饰物,如彩帨两边的珠饰和各种制作精致的“巾环”等物品。也算是满清贵族妇女较为特殊的一种饰物。
七、新型的胸前饰品:领针、胸针与别针
这几种是清朝妇女特有的饰物,称它们为“针”,很明显是可以别插在身上某处来作为装饰用的。领针是插在领子上的,胸针与别针是可以装饰在领子或胸前比较明显的位置上的,其实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类的饰物。
这种胸针发展到近代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饰物,有时与服装成为一体。著名的公司卡迪亚以中国清代末期玉饰为主体制作的精美首饰中,就有类似的胸针设计,颇有一些古韵。
知识链接 首饰的材料与工艺
翡翠
中国古代的“翡翠”是一种鸟名,并且古人还用它的羽毛作为首饰的材料。清朝初年,缅甸境内出产的一种珍贵的玉石是有红绿两种色彩,于是翡翠又成为这种玉石的名称。
从考古的成果来看,中国古代各朝都有少量的翡翠玉发现,但它开始盛行还是在清朝。清朝前期,缅甸的翡翠经云南大量进口,因为无论是翡翠的山料或仔料,都产在缅甸北部乌龙江上游地区的克钦帮境内密支那西南的猛拱一带。这里靠近中国云南省的西部边境,因此,在中国云南的腾冲、畹町一带,自清代以来就是翡翠的集散地,但中国本土却不产翡翠这种宝石。
翡翠红的叫翡,绿的称翠。它是由矿物硬玉极细小的晶体组成,无数又短又细纤维形状的硬玉晶体杂乱地交织在一起,好似羊毛织成的毡子一样,科学的名称称为“粘状结构”。因此具有这种结构的玉非常坚韧,并且它美丽的色彩远胜过中国的传统玉料,用它琢成的首饰也经久耐用。这种翡翠首饰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中国玉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高质量的翡翠价格十分昂贵,有时可以与祖母绿及红宝石相比。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中,就陈列着一只满绿的翡翠手镯,旁边还有一支满绿的翎管,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翡翠制品在清朝是最时髦贵重的饰品,也是当时最能向人夸耀的东西,但它也常一些谋图官利之人所利用品,成为当时最常用的贿赂品之一。
玉饰品
中国的玉器经过了几千年的兴盛与衰落,到了清代,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峰。人们评论清代的玉器时总用“登峰造极”。这个时期,不论是玉材的选择、用玉的数量、生产的规模、产品的种类、加工技术和装饰纹样等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清代乾隆帝崇尚师古,怀有强烈的慕古意识,所以他对于古玉的兴趣不亚于书画和青铜器,他曾对古玉进行了严格的考证,在他即位早年便已命人琢碾仿制古玉。
清代的玉料仍主要取自新疆和阗与昆仑山,自清王朝征服了新疆地区之后,称之为“回部”,从此就控制了玉材的开采与运输。自乾隆二十五年始,回部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玉料四千斤,分春、秋两次。当时的清政府在宫内设有专门的玉器制造机构,由于源源不断的玉料贡品,宫廷玉器制造地也由一两处扩展到八处之多。每年为内廷雕琢各式玉器,其中包括仿古玉和时作玉两大类六十余件。丰富的玉料也使工匠的选材更加挑剔,在十分懂玉的皇帝的监护下,精美的玉器不断涌现,就连许多小件玉器的品质都优于历代各朝。
宫廷宠玉之风自然影响到了社会风气。同时,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使富有的商人、庶民有能力购买各式玉器。当时的玉材除了和阗玉之外,仍有大量的岫玉和独山玉。人们对玉的日益喜爱使玉器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便出现了一些盲目追求产量而降底质量的恶性循环。一些琢玉俗手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招来买主,加强竞争,迅速成交,便抛出样式庸俗,称为“俗式”的做工粗糙的大路货。而评论玉器的价格高低也不以玉质优劣、做工精粗而论,却以玉的轻重论价。崇玉的乾隆帝对这些弊病不仅加以痛斥还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才使玉器市场的这种状况好转,民间的玉器制品中也不乏精美之作。各种精美的成品自不必说,就连现在所能见到的一些明清时期遗留的青白玉小件,也可看出当时玉器制做之精良。
受乾隆帝宠爱和广为推广的还有一种称为“痕玉”的。痕玉即痕都斯坦玉的简称。据记载,痕都斯坦在回地(即今新疆地区)与北印度的交界处。由于痕都斯坦玉器有着鲜明的阿拉伯风格,其造型、图案都充满着异国情调,在做工上,它能“莹薄如纸”,纹饰细如毛发,磨制十分细腻,使玉饰圆润光滑,能够“抚处不留手”,所以倍受乾隆帝的赞美,称赞这种玉饰的做工为“鬼工”、“仙工”。
珍珠饰品
在清朝,使用珍珠最多的还是皇宫。帝后以及妃嫔们的服饰和许多喜寿大典的需要,内务府要经常置办珍珠。并且明清两朝还要从国外进口珍珠。明代李衮在《嘉靖宫词》中就记有“玉蝀桥边长日市,内珰争买大秦珠”。其中玉蝀桥就是北京北海和中南海相连的那座石桥,内珰指的是太监。可以想象那时桥边有许多卖珍珠的货摊,太监们都争相购买外来珍珠的热闹场面。
提到珍珠就不能不提到“东珠”。东珠是珍珠的一种,古时人们曾按照珍珠产地的不同而分为“北珠”与“南珠”两类。而大清王朝则把产于黑龙江、鸭绿江、乌苏里江等东北地区的“北珠”称为“东珠”。据说东珠受到这种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它对大清王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据说明朝的皇帝十分喜爱东珠,为了应时的获得东珠,就下御旨,让那些入贡的女真人贡毕之后,特例容许他们在京师繁华的街市自由买卖五日,于是汉人各种先进的工具与精美的用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这个古老的民族,改变了他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而那些部落中想成大业的贵族,则借这一极好的时机派人打探明朝政府的各种政务、军事、财经等重要情报,为日后攻打明政府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沉浸在对东珠赞美中的大明皇帝,怎么能够想到这种美丽的神物所带来的灾难呢?所以在清朝建立以后,自大清先帝开始,便把东珠视为能够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太阳和在黑夜中带来光明的北斗星。他们说,没有东珠这神奇的魔力,哪有今日的山川河流。于是清贵族们把东珠视为最贵重的珠宝之一。上至天子下至臣民,均在最能表示权力的佩饰上装饰东珠,如清宫帝后们的冠饰、耳饰、朝珠等都尽可能的用东珠来装饰,成为宫中首饰必不可少的材料。
注释
① 鸟翎上面的椭圆形纹饰,称为“眼”。
② 潘延章,原名Joseph Panzi,意大利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抵达中国,两年后进入宫廷供职作画;大约卒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