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3422100000014

第14章 自由富贵的隋唐五代首饰

(公元581年~公元79年)

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当时的中国都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唐代思想的开放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来自于当时频繁的对外交往。据《唐六典》记载,当时与唐朝政府不断往来的大小国家有三百多个。在西域的丝绸古道上,商旅来往不绝,波斯的纺织品与金属工艺,突厥的服饰与习俗,西域的音乐与舞蹈,以及印度的宗教与天文学等对唐朝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经济的繁荣,使首饰贸易十分兴盛。唐朝的大都市除了长安、洛阳两地外,以广州和扬州最为繁华。广州是南海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大批的外国珍珠、宝石都由此进口。《唐大和上东征传》中描写广州海面的景象说:江中有婆罗门(印度)、波斯(波斯湾一带的阿拉伯国家)、昆仑(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船只,不计其数,船上载有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而扬州不仅为长安以外的政治中心,还是中外的商业中心。当时人们的最大愿望都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中外商旅汇集在此相互贸易,珠宝商人很多。除中国人开的首饰店外,还有外国商人开设的珠宝店。在城市里,手工业者成立了各种专业作坊。生产相似产品的作坊往往集中在同一条街道里,这种同行业的集中称为“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就有二百二十行。

在首饰作坊中,工匠们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材料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摆脱了魏晋时代的“空”、“无”的宗教理想境界,使首饰艺术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设计内容开始面向自然与生活。首饰中除了多以团花为主题外,还流行庄重对称的结构。纹饰花样繁密。形态丰满,线条起伏近乎于圆形饱满的弧线,再配以不同方向卷曲的花叶,那种生动、华丽而丰满的视觉感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唐朝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亚洲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被中国其它城镇甚至一些国外的城市争相效仿。当时艺伎的存在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无论是长安还是在外省,都是人们风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时髦的唐代艺伎,是使唐代的服饰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首饰的佩戴上来看,初唐妇女喜着胡服、胡帽,钗梳等首饰用得较少,装饰较为朴素。盛唐至晚唐,贵族们崇尚各种外来奢侈品的风气从宫中流传至民间。五代服饰继承了晚唐遗风,只是愈加繁复,如西北地区的贵妇,或薄鬓或高髻,插花钗、花树、大梳子,面妆鸳鸯花钿、戴项链成为当时的盛装。

一、吉祥的凤冠

喜爱凤鸟的古人,早在汉代就喜欢在头上装饰凤鸟或戴凤冠,山东汉代画像砖上就有头戴鸟形装饰的西王母。文字记载中,汉代的皇族妇女,在重要的祭祀场合要在头上戴用凤凰装饰的冠,称为“凤凰爵”。 王嘉在《拾遗记①》中,明确提到了“凤冠”的名称。不过戴凤冠在当时还没有形成制度。唐朝时期的凤冠也只是贵族妇女在举行重要庆典时戴的,其冠饰的造型都是以凤凰为主,辅以其它种类的吉祥鸟兽。

在隋唐至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常能看到妇女们头上饰以花样繁多的凤鸟画面,不论是盛唐的贵妇、西夏的公主,还是于阗的王后,在她们的头顶都戴着一只精致欲飞的凤鸟,旁边又插戴着各式簪钗,可见当时妇女对凤凰的喜爱。妇女们头戴凤冠,除了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外,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吉祥、长寿和富贵。正式将凤冠确定为一种礼冠,并将其收入冠服制度,是在宋朝以后。明清时,帝后的龙凤冠集珠宝之大成,发展到了极致。

到了后来,凤冠也可以作为普通妇女的头冠,但一生之中只戴一次,就是结婚那一天。凤冠成为新娘出嫁时娘家的陪嫁饰物,因为在中国,男女结婚是大喜大福的象征。

除凤冠外,异常精美的冠饰也有发现。2001年震惊世人的唐代公主李倕墓②被发现这位年仅25岁的公主墓中拥有十分丰富的随葬品,出土了一件装饰华丽的冠饰,头冠由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四百多件小饰物组成。很多金饰下还有点翠工艺。它色彩绚烂,极为奢华,是中德专家精心修复成功的世界上唯一一件完整的唐代公主冠饰。

二、发饰

(一)假髻饰物——义髻

唐朝妇女的假髻称为“义髻”。在《杨太真外传》中:“又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天宝末,京师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即指此。一些墓中出土的泥俑也有头戴义髻的模样,髻上还描绘着精致的花纹。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张雄夫妇墓中,除出有戴义髻的女俑外,还发现了一件以木料做成的义髻实物。它的外表涂成头发的黑色,上面也描绘有各种花纹,并且在髻的底部制有小孔,可以插戴发簪等装饰物。与这种较为沉重的木质假髻相比,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还出有一种用纸糊成的义髻,它外表涂黑漆,髻上绘有繁褥的纹饰,其造型特征与江苏南京南唐二陵出土的两件陶佣极为相似。

(二)簪

这一时期制作簪的材料有竹、骨、角(多指犀牛角)、玉、金、银、翠羽、象牙、玳瑁等。传统的“搔头”玉簪仍为唐代妇女所喜爱。在陕西唐李贤墓壁画中就描绘一个女子在用簪搔头,唐代绘画《树下人物图》中的贵妇头上也斜插着这样的簪。唐?李商隐诗句中“倭堕绿云髻,危红玉簪。”其中“敧”(音同“起”)是倾斜、歪向一边的意思。从诗人的描写和绘画中看,这种簪的插戴方法多为斜插,由于簪首装饰比较沉重,以至于歪斜的程度看上去十分危险,好像就要掉下来的样子。

还有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发簪,是仿照弹奏乐器的工具“拨”制成的,所以也叫做拨形簪。龙辅《女红余志?玉拨》:“隋炀帝朱贵儿插昆山润毛发之玉拨,不用兰膏而鬓鬟鲜润。”唐朝的“拨”形簪,形状像扇子,簪首造型复杂。工匠们开始在簪的顶部雕镂纹饰,有花朵状、龙凤形,还有以树木、山水甚至人物形象来装饰,为了能够承受沉重的簪首,簪体也逐渐加长。

在唐永泰公主李仙惠墓石椁线画中的一个女子,双手拉着一条柔软的披肩,脑后斜插着一支簪头饰有纹饰的长簪。类似这样的美丽长簪在河南洛阳离隋唐东都不远处的地方被发现,它们一组两件,有着极为精美的簪首,是中唐时期的首饰。

在当时骨簪也很常用,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发现了多处手工作坊遗址,其中骨制的簪钗十分精致美观。

在众簪中最为精美的当为翠羽簪。唐?孟浩然《庭桔》诗“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即指此簪。它是由一种叫做翠鸟的羽毛制成的。湖蓝色的羽毛与金银宝石相搭配,色彩极为艳丽。由于它美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做工,到了明清时期更加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有很多精美的传世品。

(三)凤凰与步摇

隋唐五代的步摇使用极为普遍。从其式样和插戴方式来看,大概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以单支的步摇斜插于发髻之前。在陕西干县唐李仙惠墓出土的石刻上,左边的一个女子手持鲜花,一只精美的花朵状步摇斜插于发髻之前。在永太公主墓、陕西长安韦洞墓出土的壁画中都有表现。这种步摇的形式多样,而以凤鸟口衔珠串较为多见。

第二种步摇成对的出现,左右对称地插在发髻或冠上。一般是以金玉制成鸟或凤凰、荷花等形状。在凤鸟口中,挂衔着珠串,随着人的走动,珠串便会摇颤。陕西懿德太子墓石刻上的唐代宫装妇女就头戴这样的步摇。另在《释迦降生图卷》中的贵妇和敦煌莫高窟中所绘的五代妇女都是这样的打扮。

第三种则是把步摇插在额前的发髻正中,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妇女,其步摇的形式就是如此。这类步摇一般用金银丝制成,梁多为钗。在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墓的两件均以纤细的金银丝编成,一件是四蝶状,蝶下垂着用银丝编成的坠饰。在鎏金的钗子上,用金丝镶嵌着玉片,做成一对蝴蝶展开的翅膀,下面和钗梁的顶端也有以银丝编成的坠饰,盈盈颤颤,精巧别致。

梁为簪钗的步摇有时还被做成步摇冠。曾在画册中看到一件有趣的步摇冠,在一个镶满珠饰的桃形底座上伸展出用各种复杂的金丝绕成弹簧一样的装饰,上面还穿插着珍珠和条形金片,乍一看倒像是一支螃蟹。

(四)丰富的发钗

隋唐时代,高髻盛行,发钗因而比簪更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唐代妇女的发髻式样种类极多。段成式的《髻鬟品》中就记有“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宫中: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有抛家髻及倭堕髻”,这么多种类的发髻,当然需要许多安发的饰物来支撑。但唐初以来,宫廷妇女的装饰比较朴素。发式虽种类多样,但发间使用珠翠却极少,也无耳环及手镯等饰。这种状况直到开元初期,风气仍无大变。到了盛唐和五代,簪钗的使用逐渐增多,种类也很多样。

从两晋以来,用于安插发髻的钗大致有五种形式,其中的四种都是不同种类的“U”形发钗。这类发钗一般比较简单,即使有些装饰,也只是在钗首做些造型简单的花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用得也极为广泛,妇女们一头插戴八九支都是很常见的。

第一种是早期的“U”形钗,一般较为短粗,两股之间的距离分得很开。在湖南长沙隋墓出土的一件玉首银钗就是这样。第二种是在钗首作出各种形状的花朵,尤其在中晚唐之后更加显著,是这时期的一个特点。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骨钗就是这种类型。第三种是比较华贵的 “U”形钗,多在钗梁的一部分做成一段镂空的装饰花样,有很美的装饰效果。第四种是以纤细的金银丝制成的极长样式的发钗,钗首很少再另外装饰花样,只是在钗梁上刻有纹饰。在陕西西安、浙江长兴以及江苏丹徒的唐遗址中都有这种钗式发现,仅丹徒一地就出土七百多件,长度多在30厘米以上,有的还达到40厘米。《簪花仕女图》中,无论贵妇还是仕女在头上均插有这种发钗,或三支一组,或两支一组,黑发中时时露出这些弯曲的金银丝,显得特别优雅别致。

还有一种称作“环钗”的也是当时妇女衬垫发髻的饰品。《北堂书钞》卷二三六引《东宫旧事》中:“太子纳妃,有金环钗。”唐?元稹《离思》诗中也有:“子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在广州皇帝岗唐墓出土的一件银制鎏金的环钗,中部为一叶形薄片,叶的两端延伸出一长条,尾端又分成两股,金器被弯曲成椭圆形。

最华丽的就是一种较大的花钗俗称为“花树”。这是中唐以后,后妃、命妇头上所流行的发钗。它一式两支,图案相同,方向相反,以多枚左右对称的插戴。钗头上装饰多为花朵和飞禽走兽,有的还镶有宝石或花形饰片。在广州皇帝岗唐墓出土的钗,钗头上有栖于其上的小鸟形象,正如诗中所说的“金为钿鸟簇钗梁”和“水精鹦鹉钗头颤”之句。

湖北安陆王子山唐代吴王妃墓所出土的花钗分为12瓣,嵌以宝石,背部有小钮,钗股插于钮中,所以容易脱落,但插戴起来却十分美观,并且钗骨很长,便于固定发式。这样的发钗在浙江长兴唐墓、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墓等地均能见到,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饰物。

这时期插钗法常见的有横钗法,如唐?阎选《虞美人》:“小鱼衔玉鬓钗横”。还有斜插法,如隋?罗爱《闺思诗》中“金钗逐鬓斜”。还有由下朝上反插的倒插法,或是像《簪花仕女图》中插在发前正中,甚至向晚唐五代那样满头簪钗。发钗安插的数量也视发髻的高低而定,高则多,反之少。而花钗则对称插,一左一右,正好成对。在江苏邗江五代墓出土的插发钗的木俑女子很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一种插戴方法。

贵重的金钗不论何时都是妇女最珍贵的饰物之一。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闹蛾金钗”是金钗中的精品。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是一个贵族的小女孩,她随葬首饰中的“闹蛾金钗”,实为一件工艺价值极高的饰物。

银钗在当时更为多见。在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窖藏银器中的刻花银钗和浙江长兴唐墓的鎏金银花钗都是这类的代表。另外,在诗文中还记述了许多以奇珍异宝制作的发钗。如司空图《游仙》“碧空遗下水精钗”中的水晶钗,薛逢《醉春风》“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争赠珊瑚钗”中的珊瑚钗,《妆台记》“炀帝令宫人梳迎唐八鬟髻……插翡翠钗子作日妆”中用翠鸟羽毛制成的翡翠钗。还有玳瑁钗、象牙钗以及镶有琥珀的发钗等。

这些贵重精美的发钗多为贵妇所拥有,而民间女子则多用琉璃钗。唐朝初年的法令规定,民间婚娶不许用金银首饰,只能用琉璃作钗。同时也因为当时的佛教兴盛,朝廷特别颁布了一项法令,在主持全国陶瓷生产的部门下设立了一个专门烧造琉璃珠子的冶局,以供天下庙宇装饰佛像而用,因此民谣中有“天下尽琉璃”的传唱。

(五)富贵的花钿

花钿又叫花子、媚子,是一种花形的薄片,女人们常用它来装饰面容,如将它贴在眉心,或将它施于面颊两边,称为“花黄”。有关它的来源,众说纷纭。在《事物纪源》卷三引《杂五行书》说:南北朝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在含章殿檐下休息,当时正逢梅花盛开,微风吹过,一朵梅花飘落在她的前额上,渍染出一朵五瓣的小花印,擦不掉拂不去,洗了三天方落去。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使宫中女子惊羡不已,争相效仿。而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中则说:武则天当政时,上官婉儿为了掩盖自己脸颊上的刀痕,自制了一种漂亮的花片来掩盖,一时成为时髦的“花子”。又有专家考证花钿的出现兼受印度与中亚西方的影响,是模仿佛像额前的装饰而来。不管怎样,美丽小巧的花钿被女人贴在额头、两颊,挂在簪钗上或安上一枝细柄插在发髻里,有时还用在衣服和鞋子上做为装饰,几乎成了妇女装饰中必不可少的饰物。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花钿,在唐至五代达到了一个高潮。

当贵族妇女盛装时,发髻上的金玉花钿使用的极多。在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唐代贺若氏墓中,发现了一套金头饰,出土时仍戴在墓主头上,但丝绸织物已全部腐朽。金头饰中有金腭托、金花钿、金坠、金花等各种饰件和宝石、珍珠、玉饰等三百多件连缀而成。其精美豪华,世所罕见,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唐代头饰。而唐代李倕公主的冠饰上,竟由八九种不同材质、几百件大小不等花饰组成,极为奢华。这些金玉宝钿小巧轻薄,无怪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之句。在发鬓上,花钿多装饰在前额的头发中,并对称插戴。在《捣练图》中可以看到女子头上除插梳,还有明显的花钿装饰。在敦煌壁画中有非常多女子戴花钿的形象,而在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中,女子的发髻正中插戴着精美的翠钿。

唐代的钿有金钿,还有嵌着宝石或直接用宝石制成的宝钿,用螺壳做成的螺钿以及用琉璃制成的琉璃质宝钿。描写花钿的诗也不少,如唐?戎昱的“宝钿香娥翡翠羽”和张柬之“艳粉芳脂映宝钿”等等。

唐代的花钿形式多样,且制作十分精美。在江苏海州东门外的一座五代墓中,发现了两片琉璃质的牡丹花钿片,出土时位于墓主的枕旁。而在广州皇帝岗发现的一件金花由四枝花朵组成,外加花叶,薄薄的金钿上用模子压印出高低不同的花纹,花叶处镂空,显得格外玲珑剔透。这类花钿一般都戴在发髻的正中。而不规则形状的折枝花宝钿在许多地方也有发现,有的在还在钿花背面装有钗梁,用时可以直接插于发髻。另一种金钿无脚,只在花蕊部分或花瓣上留有小孔,用时才以簪钗固定在髻上。这种方法,钿很容易脱落,当那些贵妇盛装出行时,经常可以看到掉在地上的钿片,诗中“花钿委地无人收”即是指此。

这时的花钿主要是团花的形式,从发现的种种花钿来看,件件都是造型完美的图案。

(六)盛极一时的插梳风俗

插梳的风俗虽然起源很早,但盛极一时是从唐代中晚期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妇女不仅插梳,而且插篦。梳篦的制作不仅讲究,材料也更加丰富。如薛昭蕴《女冠子》“翠钿金篦尽舍”中的金梳篦,花蕊夫人《宫词》“斜插银篦慢裹头”中的银蓖,元稹《六年春遗怀》“玉梳钿朵香胶解”里的玉梳,唐人诗“斜插犀梳云半吐”中的犀角梳,以及罗隐《白角篦》“白似琼瑶滑似苔”中的白角制品等。

中唐至五代时期,妇女发间插梳风及一时。梳篦的插戴方法也很多,随各人的喜好或插一把、几把,或满头小梳,并和其它的簪钗鲜花等首饰同时使用。其插戴方法有横插法;如在唐代壁画中,妇女头梳高髻,髻前横插一把梳篦,梳篦的背梁露出发外。

而张萱《捣练图》中的妇女,头上同时插几把小梳篦,使人想起了“满头行小梳”的诗句。这种装饰的方法始于盛唐,中晚唐时仍很流行,梳子插戴的数量不一,描写满头小梳的诗句也很多,如王建《宫词》中“归来别赐一头梳”。还有温庭筠词中的“小山重迭金明灭”都是形容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迭闪烁的情形。

另外还有斜插法,就是在发鬓上斜着插梳,或单独插一把,或对称斜插两把。另有背插法,即在发髻的背后插梳一把。这类形象在绘画《调琴啜茗图》和湖南长沙咸家湖唐墓出土的瓷俑中都可看到,并在现今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沿用。中唐以后,插梳的方法更为奇特,在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196窟的供养人壁画中的妇女喜欢同时插两把大梳,梳齿上下相对,已经接近宋代“冠梳”的样式。看似沉重的插梳其实并不沉重,因为很多的金银梳都是用薄金片剪成的,专为插或者贴在头上使用,并不能真的梳头。

这时的梳篦,多做成梯形或半月形,做成半月形的梳子常常被诗人们以月亮来比喻,如“月梳斜”。以前很高的梳背高度也明显降低,其质料和装饰也因用途而有所区别,如用来梳发的大多用牛角、象牙或玉制成,造型比较简单,纹饰也很少。而用于插发的梳篦就很讲究,装饰也较为复杂。它们通常用金、银、铜片制成,上面装饰着很精致的花纹。如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镂花金梳,梳把的中央透雕成双凤纹,周围还饰有数层花边。

由于时代久远,一些梳齿已不复存,只留下了精美的梳背。在陕西咸阳贺若氏墓出土的“双鹊戏荷纹金梳背”,用纯金制成,两面为不同的图案,一面中部为双鹊戏荷,另一面中部为荷花双梅图,其间镶嵌各色宝石,梳身系象牙制作。

(七)簪花仕女

无论首饰的种类怎样丰富,鲜花以它特有的生命力而不亚于任何首饰。佩戴它亦无贫富贵贱之分,所以历代妇女对鲜花的喜爱有增无减。

在《簪花仕女图》中,许多贵妇梳高髻,上戴一枝牡丹,有的还把荷花戴在头上,显的富丽华贵。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许多描绘妇女们头戴鲜花、手持鲜花的画面。

除了插花外,还有戴花冠。唐代的花冠多为罗帛制成,如同一顶帽子一样套在头上,直到发际。上面的花饰也多为绢花。那时的绢花已经制作得很漂亮了,在新疆的出土物中,还保存有一束唐代的五彩绢花,可见一斑。在传世绘画中描绘女子戴花冠的形象很多,如《宫乐图》、《倦绣图》中都反映得很具体。

三、量少而精美的耳饰

唐代中原地区妇女的耳饰出土极少,这也许是因为唐代妇女不崇尚穿耳。即使有一些,也多是少数民族的遗物。汉族妇女戴耳坠者日益减少,尤其是贵妇,一般都不穿耳戴耳坠,但并非没有。从出土物来看,不仅出有带耳孔的陶俑,并有十分精美的耳饰发现。在陕西咸阳贺若氏墓中,除出土一组华丽贵重的头饰外,还有一对镶嵌宝石梅花纹的金耳坠,造型典雅。而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文物中,也有精美的白玉刻花耳环等。在四川忠县佑溪村墓群出土的一对金耳环,作球首垂钩状,造型虽然简单,但却很精美。

四、颈饰重重

(一)具有域外风格的项链

晚唐至五代无论贵妇与仕女,项链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盛装的贵族妇女,每人都在脖子上戴各种颈饰有五六条之多,华丽而繁复。在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供养人妇女就是如此打扮。唐代妇女还十分喜爱佩戴的一种叫做“瑟瑟珠”的串饰,这是从域外进口的一种较贵重的宝石“天青石”。“瑟瑟”这个词是用来指各种深蓝色的宝石,比如类似长石类的“方纳石”或“蓝宝石”。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天青石与方纳石是很难区分开来的。在唐朝,天青石是很贵重的赠品。这一时期的天青石大多都是在当时的于阗买到的,那里不仅盛产玉石,也是当时宝石贸易的中心。几个世纪以后,“天青石”在中国就开始以“于阗石”知名。当时项链的风格也十分多样,即使是式样简单的一下子戴上四五条也是相当华丽的打扮了。

与以前不同的是,无论从材料或式样上来看,这些项链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许多具有域外风格的菩萨及佛教男女所戴的项饰,多是源于印度的佛教饰物。这种带有域外风格的项链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在陕西西安玉祥门外发现的隋代光禄大夫李敏之女李静训墓中的一条嵌珠宝金项链。这件复杂的项链制作技术十分高超,采用了多种工艺手法,从各方面看都明显源于西方,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件嵌珠宝项链很可能来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但也可能是由留住在中原的西域工匠所制造。

(二)华美的缨络

在早期的中国佛教中,缨络和华鬘似乎是菩萨级造像的专用饰物。其实缨络是古代印度等地的人们,用来装饰身体的首饰的梵文意译。早在佛教兴起之前,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类饰物了。特别是贵族,不分男女经常用它来装饰自己的身体以显示身份。唐代僧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记录了他在南亚次大陆的亲眼所见:无论男女都可“首冠花鬘,身佩缨络”,特别是“国王、大臣、服玩良异:花鬘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缨络,而作身佩。”这里的“花鬘(同音“漫”)”又作“华鬘”,是指一种环形的装饰性花环,主要由鲜花编织而成,作用大约和缨络差不多,只是多用于头饰和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它与缨络的不同之处在于,缨络主要是用珍珠、宝石和贵重金属串联制成的首饰,华鬘则是植物的花朵类。

在佛教中,佛和罗汉等出家人是不佩戴缨络、花环等饰物的。因为佛教摒弃世上一切荣华富贵。但僧人在作为贵宾时受人敬重而被戴上颈饰性的花环,亦为戒律所允许。而正规的菩萨形象全都佩戴各种各样的缨络与华鬘,并可以接受这种馈赠。这是因为,释迦牟尼在得道之前属于菩萨级,特别是他在当王子的时候曾是“缨络庄严身”的人物。

华美的缨络包括属于项圈的颈饰,从脖子上一直挂到胸前的华鬘和串珠,另有从左肩斜挂的“半缨络”,甚至还有腰间的宝带与手上的臂钏,极为繁复。这种饰物大约在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不久,这种美丽的饰物演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首饰。早期的缨络多为少数民族男女所喜爱,约在南北朝以后,汉族妇女也佩挂起缨络,不过多用于宫廷妇女,具有一定地位的贵妇、侍女也都经常佩戴。由于它的装饰效果华美,也多为歌舞伎所用。据说唐代最著名的舞蹈“霓裳羽衣舞”,就要身佩缨络而舞。晚唐诗人郑瑀在他的一首诗中,写过如下按语:“(皇)上始以诞圣日为千秋节,每大酺会,必于勤政楼下使华夷纵观。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佩七宝缨络,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 这种镶有金、银、琉璃、砗磲(音同“车渠”)、玛瑙、珍珠及玫瑰七种宝物的 “七宝缨络”,原先也是佛家做法。而佩挂缨络的舞伎形象,在敦煌壁画上也有描绘。

缨络的形式复杂多样,在各种图像中很少见到有相同的缨络,但它的基本样子却脱离不了以一个项圈为主,在项圈周围饰以用珠宝玉石组成的各种花形装饰,并在正中挂有坠饰等这一基本形状。唐代以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男女,仍有佩戴这种饰物的习俗。精美的缨络还被皇帝作为礼物赠送它人。如《旧五代史?唐明宗记》:“赐契丹王锦绮银器等,兼赐其母绣被缨络”。

五、腰间饰品

(一)腰间宝带玉带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常用有带鐍的腰带,一般称为“钩络带”。“钩络”又称“郭络”,在这种钩络带上,除了装有金属搭扣外,有时还附有一种金属饰牌,上面铸有镂空纹样,出土时往往排列在人骨腰间,少则几块,多则十几块,是钉在革带上的一种装饰。这种缀有金属饰牌的革带在魏晋南北朝其间也称“镂带”,它不仅为男子使用,妇女也经常佩带。

隋唐五代,中原地区腰带有用金、玉、犀角、银、铜、铁以及各种宝石等装饰。一条贵重的腰带经常成为其它国家进贡大唐帝国的珍贵礼物。史书中记载:619年(武德二年)罽宾献宝带,627年(贞观元年)西突厥可汗献宝钿金带,约712年(先天元年)一位大食使臣献“宝钿带”等。可见名贵腰带在当时的地位。1988年在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韦洵墓出土了一套精美的团花鎏金铜带銙。但唐朝的贵族,最重视的却是玉带銙。有钱的贵族把那种镂空的金属饰牌变成为一种雕有纹饰的玉饰板镶在革带上,还有的则直接用玉饰板制成腰带,称之为“玉带”。

玉带的大致形式是由玉片镶钉在革带上,它由若干块比较厚的方形小玉片组成,其中镶在带子末端的圆首矩形的玉片称为“**尾”。腰带周围的玉片叫“带距”或“銙”,它有的开孔或附环,以供悬物时用。玉銙以素面的居多,也有琢出各种图案的,其中有人物纹饰的,如辽宁辽阳出土的浮雕抱瓶童子纹的带銙;有动物纹饰的,如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雕狮子纹;也有飞禽,如李廓诗“玉燕排方带”。而最为精致的当属雕有浅浮雕的龙纹玉带片。在四川成都的前蜀皇帝王建墓③中就发现了一条由七块玉饰板组成的白御带,玉饰板上雕刻着龙的形象。另外,还有在玉带板内镶嵌宝钿花饰的。1992年,在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窦曒墓,出土了一条长150厘米的“金筐宝钿玉带”。带为皮制,绲以丝绸,出土时已朽坏。带上的各种饰物均以玉为缘,下衬金板,金板之下又为铜板,三者以金钉铆合。金板中均以鱼子纹为底,用各种纹饰做成金筐,内嵌珍珠及红、蓝、绿三色宝石,精巧豪华,弥足珍贵。

装有玉饰的腰带饰是贵族男子的重要腰间饰物。在唐代还有严格的玉带制度,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有十三銙的金玉带。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物品中,一次就发现玉带10副,其中有一副完整的白玉九环带。另外在四川成都王建墓和吉林与龙八家子渤海遗址中都出土有完整的玉带。632年(贞观六年),于阗王曾经向唐太宗献玉带,玉带的24块玉饰板,巧妙地表现了圆月和新月的形态,九世纪时,吐蕃也曾几次向唐朝进献玉带。

(二)蹀躞带

唐代的蹀躞带已成为男子常服中的必备之物。不过隋与初唐时革带所系的蹀躞较多,盛唐以后渐少。中晚唐时期,许多革带上已不系蹀躞。可见,在整个唐代的两百多年间,蹀躞带的流行时间并不太长,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只系一种缀有带銙的革带。所谓带銙,即带上的饰牌,它舍去了蹀躞带上垂下的那些狭窄的皮条,仅留圆环,后来干脆连圆环也去掉了,只存有饰牌,这种饰牌就被称之为銙。史籍中有“金带”、“玉带”之名,都是根据带銙的质料而定名的。

在南北朝后期与隋代,最高级的蹀躞带装有13个环。如《周书?李穆传》中:“穆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现今出土的实物中还没有发现过装有十三环的腰带。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吉林和龙八家子渤海遗址中都出土有白玉九环带。陕西西安郭家滩隋代姬威墓所出与日本白鹤美术馆所藏的玉带具均非整副,各有七环。而在唐代的绘画中未见过有装环的腰带。北齐和隋代的石刻线画中的人物虽然腰下有环,但也只能看到寥寥几枚。唐代一般都将蹀躞直接系在腰带的带有扁形穿孔的尖拱形銙上。

人们喜欢佩带这种腰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在上面悬挂各种物品。以记载的十三环来看,人们最多在身上挂13件小物品。在《礼记?内则》中描述男女之佩时写到:男女常佩各种漂亮的手巾如“纷、帨”,还有常用的刀、觿,打火用的木燧与金燧,磨刀用的“砺”,装杂物的小袋和针桶等等,真是应有尽有。这些东西都被制作得十分精巧,既可实用又可作为装饰。到了唐代,腰间佩各种小物品的习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风俗。如唐代韦端符《卫公故物记》中对玉带的所佩之物有很详细的记载:“佩笔一,奇木为管,韬刻,饰以金,别为金环以限其间韬者;火镜二;大觿一;小觿一;苄囊二;椰盂一。盖常佩于玉带环者十三物,亡其五,有存者八。”由此可知,记载中的十三环之带确有其事,但实物中却从没有见到,身佩十三件饰物的更是少有。一般人们的腰间最多也就是七件物品,当时俗称“蹀躞七事”。当时的唐代妇女喜着男装,所以也常有这类装束。《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在武则天的孙女永太公主墓所出女俑,就身着男装,腰部也有这种带饰,只是腰带间应悬挂的饰物则代之以若干条下垂的皮革。在陕西长安韦炯墓出土的石椁画像也有作此装束的。而在敦煌壁画中反映少数民族地区人物的画像中更是极为常见。其实,人们并不全都挂着这么多种物品,男子最多也都只挂着刀子、鱼袋和香囊,女子也只是佩擦手与擦物的手巾“纷帨”和香囊、玉佩之类而已。

(三)佩香囊、香球

唐朝人喜欢在腰间佩戴香囊,在初唐的《凌烟阁功臣像》和《步辇图》中的官员革带上系挂的蚕豆形的小袋就是香囊。

而与香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饰品就是香球了。它与香囊的不同之处是,香囊多为丝织物制成的小袋子,而香球则以银质为多,它遍体镂空,并饰有十分精致的花纹。其基本结构是两个半球,上半部的顶部装有一个鼻钮,并缀以链条和小钩用来佩挂。聪明的匠人在球的内部,则装有两个同心圆环,环上缀有活轴,大环的活轴上,装有一个半球状的小盂。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香料放在小盂之中,即使挂在身上也可以使它点燃熏香。因为小盂是装在两个活轴上的,所以重心在下,无论球怎样翻转,两个环形活轴都会随之转动,使小盂始终保持水平的状态,内装的香料也不会将衣服点燃。这种平衡装置的结构十分科学,直至现今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仍是运用这种原理。这种香球,唐代的妇女使用较为普遍。

香球的产生源自古人喜欢熏香的习俗。熏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香料放入火中熏烤,香气四处飘溢,不仅可以驱虫除秽,还有一种保健作用,所以受到普遍重视。而用来熏香的器具也被制作得十分精美。一种专供室内使用的,体积较大,人称熏炉或香炉。早在汉代就有许多制作精美的香炉出现,如称为“博山香炉”的,这种香炉的炉身上部和炉盖合成尖锥形状的层层上迭的山峰,最多达九层。峰峦间点缀着树木、神兽、虎豹,还有肩负弓弩追逐野兽的猎手等。其间开有许多出烟的小孔,若于炉内焚香,青烟飘荡,缭绕炉体,呈现出一种山景朦胧,群兽似动的神秘效果。

到了魏晋时期,在皇室贵胄中使用铜质博山香炉的习俗仍不衰,在江苏常州南郊戚家山发现的南朝晚期画像砖墓中有一块侍女画像砖,她长裙大履左手托有一只博山香炉。唐朝人使用的香囊、香球正是这类风俗的延续,他们平时多挂在身边,即可以用来熏衣,又可以当作佩饰,但香球这类物品到了后来仍为香囊所取代。

(四)佩玉之风又盛行

佩玉之风在唐代又开始盛行。除了官员按品级的不同佩戴不同质地和不同组合的玉佩外,在贵族妇女与舞女中也常有佩玉出现。当时比较有名的玉佩是一种制作精致的“飞天佩”。

“飞天”是佛教中飞歌神和天乐神的合称,又称“飞天乐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和道家融合产生了飞仙,原型为道家羽人,受佛教影响去掉了双羽,披长帛,据说是造福人类的神仙。在唐代的壁画中特别是敦煌莫高窟中,有大量姿态优美的飞天形象。而玉质的飞天佩大约在唐代开始出现,是一种牌状的饰物,后来多称为玉牌。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代飞天佩,用镂雕加阴线刻,表现出一个飞翔中的仙女身着长衣,手举鲜花,下托祥云的形象。

表现在艺术中,特别是神仙像身上华丽的玉组佩,似乎已成为人们思想中代表古人或仙人的一种华丽衣饰。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华丽组佩的佩戴者多为当时很受欢迎的歌舞伎。在白居易描写歌舞伎的诗中就有:“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而这一时期唐代玉工所需要的白玉、碧玉也继续由于阗供给,于阗玉也由此更加神话了,传说中于阗“国人视月光盛处,必得美玉”。这种美玉也更加珍贵。

六、臂钏环环

隋唐五代时妇女手上的饰物称为臂钏,其实是在汉代就已经流行的多圈跳脱。“跳脱”是以前的古名,在隋唐时期,许多人都不知它为何物。《墨庄漫录》中:“唐文宗问宰臣,金条脱何物。宰臣未对,文宗曰:古诗轻衫稳条脱,即今臂钏也。”这种饰物遍及很广。在《簪花仕女图》与《步辇图》中,形态丰满的贵妇和侍女手腕上所套的许多圆环就是跳脱,只是比以前显得轻巧了许多。在新疆拜城极具西域风格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在仙佛臂腕上也有这种手饰。

除跳脱外,还有一种是只弯成椭圆形而不再连接的钏。在山西平鲁屯军沟唐代窖藏中,此式金钏一次就出土15只。唐代的钏多用柳叶形金片弯成,两端尖细的部分用金银丝缠绕,并绕出环眼。在浙江长兴唐墓出有钻金花钏、江苏丹徒丁卯桥出有银钏、安徽合肥西郊南唐墓出土的银钏等。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出土的此式唐代银钏还用小银圈穿过环眼将两端连接起来。

此类钏饰,有的只用一根或几根较粗的银丝或铜丝直接弯成一个环式,有的铜丝还扭曲成简单的装饰。玉钏与金钏是很贵重的手上饰物。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文物中出土了两副镶金白玉钏。每只以三节弧形玉件用三枚兽头金合页衔接而成,其中一对合页做成了活扣或活轴,可在使用时随意打开或扣合,是非常精妙的设计。与此相似的双龙戏珠金钏,铸造成形,也是由轴将两部分联成椭圆形,轴的上下各有一个金珠,珠上还装饰着一个四瓣花朵,花朵两侧是两两相对的龙首,形成二龙戏珠的意境。陕西西安李静训墓与嵌珠宝金项链同时出土的一对嵌蓝白琉璃珠金钏,呈椭圆形,身如竹节,三节为镯身,每节都嵌有方形蓝琉璃。

一种类似菩萨手上的钏饰,多以铸造成形,钏的两端并没有开口,为一个有装饰的环形饰,上或嵌以宝石,或以莲花瓣造型作为装饰。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一件臂钏,纹饰鎏金,顶面錾饰吉母金刚杵,外缘绕一周莲瓣,底缘饰一周流云纹,这与敦煌莫高窟第14窟的唐代壁画中供养菩萨手腕间的钏饰十分相像。

知识链接 首饰的材料与工艺

金银饰品

唐代制作金银器的作坊有许多,这些作坊又分为“官作”、“行作”两种。所谓“官作”就是官营的金银手工业,属于少府监中尚置直属的“金银作坊院”;而“行作”就是金银行业的民间工匠所作。质量当然不及官方的,其中质量很差的被成为“行滥”。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方法据《唐六典》记载,只金的加工方法就有14种,即削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裹金等。另外还有掐丝工艺,即在金属器表面焊以细条作为花纹的边框,以便在里面填入各色颜料而形成鲜明的色块。此法初见于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单环金耳环。

还有一种在汉代就已运用,而据说是从波斯传来的“粟纹金珠制作工艺”在唐代又得到了发扬光大,几乎所有的唐代金银首饰上都运用了这一技术。

唐代冶银用的是吹灰法,即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将含银的铅砣置于窠中,加热使之熔化,铅入灰中,纯银则留在灰窠上。从出土的银器进行测定,其纯度是很高的。反映了唐代冶银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翡翠首饰

唐代诗人陈子昂写了一组38首的《感遇》诗,在第23首中写到:“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灿锦衾。”它的意思是翡翠鸟的家乡在南海之滨(今广西省东南部),雌雄双双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美丽的羽毛可以制成光艳夺目的首饰,用翠羽装饰的被褥绚丽多彩。在清代以前,翡翠是指翡翠鸟。在《南方异物志》中说:“翡大于燕,小于鸟,腰身通黑。唯胸前、背上、翼后有赤翡,因此名焉。”它的羽毛有蓝、绿、红、棕等色,十分美丽。一般雄鸟羽毛多呈红色称为之“翡”,雌鸟羽毛呈绿色称之为“翠”。因它多栖于水边以小鱼为食,所以还有一个不雅观的名字叫“鱼虎”或“鱼狗”。

古人提取这种美丽的羽毛有一套的办法。宋代赵汝适《诸番志》卷下“翠毛”条说:“翠毛,真腊最多,产于深山泽间,巢于水次。一壑之水,止一雌雄,外有一焉,必出而死斗。人用其机,铜媒擎诸左手以行,巢中者见之,就手格斗,不复知有人也;右手即以罗掩之,无能脱者。邕州古江产一种茸翠,其背毛悉是翠茸,穷侈者以捻(捻)织如毛段然。”看来这种鸟妒嫉的性格倒使人类得到了如此美丽的羽毛。古人用翠鸟羽毛镶嵌妇女的首饰,真是大胆而奇特的想法。这类首饰一般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翠翘等。从魏晋时期开始,这样的首饰主要有簪、步摇、耳坠、钿花等。到了唐代,美丽的翠羽首饰成为妇女们的最爱。唐?孟浩然《庭桔》诗“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就是指这类饰品。明清时期,翠羽首饰被制作得更加精美,绘画中打扮入时的女子,珠翠首饰环发髻而戴,一眼望去无不青翠盈盈。

这种用翠羽制作首饰的方法称为“点翠”,其制作过程很复杂:以簪为例,首先要选择一个将要制作的图样,然后用金银丝按照纹样制成一个周围要高出一圈的簪架,中间凹陷的部分就可以用胶黏贴羽毛。黏贴时先用胶水点进凹陷的底板,然后根据图案的需要来选择羽毛的颜色,一般以蓝绿色为多,选好后按凹陷的形状将羽毛剪好,最后用镊子夹住做好形状的羽毛,贴在涂胶的部位。这件点翠首饰就完成了。由于翠鸟羽毛颜色本身就十分鲜艳,再由金边衬托,由此产生出更加华丽的效果。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大规模的保护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翠鸟已成为珍稀的鸟类,如不加以保护就有可能濒临灭绝,所以禁止再猎取此鸟,翠羽首饰也渐渐减少,如今见到的大都是传世品了。

琉璃首饰

自从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制作出了简单的玻璃,称为琉璃。春秋战国至秦汉,琉璃的使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装饰品和首饰方面,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的玻璃多是由西域国家的使臣带来的。在中世纪末年的一则史料中,记载着当时中国琉璃与外国玻璃的各自优劣。在《资治通鉴》中:“铸之中国‘色甚光艳,而质则轻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其来自海舶着,制差钝朴,而色亦微暗。其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了不复动,是名番琉璃也。”虽然如此,中国的琉璃却没有因此而进步,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但琉璃的种种做法与技艺,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

注释:

①《拾遗记》传为晋代王嘉撰,或为梁代萧绮录,共十卷。前九卷记上古疱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历史异闻,末一卷记昆仑等九个仙山,多为神话传闻、杂录和志怪故事,但也有许多真实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秦汉部分的遗文轶事,可以补史为阙文。现本为齐治品校注,中华书局出版。

②李倕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的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建筑工地,是该墓葬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发现于2001年。墓主唐公主李倕,字淑娴,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后人,病卒于开元24年(公元736年),时年25岁。

③ 在907年,梁太祖开平元年,唐朝灭亡前后曾统治过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