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044

第44章 无功而返

海风吹得八幡旗策策作响,六十多艘战舰呈伞状排开破浪前行。主力舰上犬养三郎、陈东站立在瞭望台,手里各端着一只单眼望远镜察看沿岸形势。半晌,又有人一人登上了瞭望台,此人虎背熊腰、面相粗犷,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狐臭味,正是徐海。屡战屡败损兵折将,犬养三郎认识到单靠萨摩兵团一己之力,根本不足以威胁明军,转而极力拉拢团结徐海、麻叶等各部倭寇。倭寇原本各自为阵,一盘散沙,平日里称兄道弟,实则面和心不合。这次徐海之所以答应出战,是因为犬养三郎给了他三千两银子和一百担粮食。

“犬养君!近来,你、我与明军交战都吃了不少亏,需要一场胜利鼓舞士气!”徐海一脸严肃,眼神里饱含对胜利的渴望。

犬养三郎目光如刀,面色可怖,忿忿道:“龙山所一战,战死我三位得力干将!此番出战,定要明军血债血偿!”

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海风吹拂,层层递进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和沙滩。军营的篝火在风中跳舞,卫兵们已经酣然入睡。李小龙今晚负责守夜,四处进行巡查。他提着灯笼走进一个军帐。呓语声、鼾声交相辉映。转身正要出军帐,忽然听到低沉的泣哭声。他借着灯笼的火光一一照过每个床位,这才发现了泣哭的卫兵。卫兵约莫二十来岁,面容憨厚黝黑,手臂粗壮,一见便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李小龙半蹲下身,象父亲般慈爱的看着他,轻声道:“怎么哭了啊?”

男儿有泪不轻弹,卫兵有些羞涩,忙抹去眼泪。他把一张褶皱的信纸递给李小龙,如数家珍的道:“这是我娘给我写的信,我想娘了!”

李小龙接过信,打开一看,纸上画了四个圆,每俩个圆相隔有些距离。他瞅瞅书信,又望望卫兵,不解道:“这书信什么意思呢?”

卫兵温暖道:“我家穷,没念过书!娘这信的意思,在家时,我每天能吃俩个馒头;现在当兵打战辛苦,一天要再多吃俩馒头!”他边说边指着书信上的圆比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之色。

李小龙把信纸递给他,赞道:“你为国出战,剿灭倭寇,是你娘亲的骄傲!”

卫兵握紧拳头,斗志激昂道:“我一定要把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

沉睡的卫兵被他的话语声惊得辗转侧身。

李小龙坚定道:“我们一定能剿灭倭寇的!早点睡吧,明日还要进行练呢!”话毕,他起身缓步出军帐。

黝黑的卫兵忙盖好被子,闭眼睡觉,柔声道:“谢谢你!将军!”

李小龙报之一笑,走出了军帐。呼呼的海风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凉意,他没有回军帐,找了块巨大的礁石坐下。面朝大海,眼前一片无尽的黑,耳畔响起海浪声与风声,他黯然神伤,不禁滑下几滴眼泪,细语道:“小凤!你现在怎么样?哥哥想你了!”他回忆起与妹妹在一起的日子,不知不觉开心的睡着了。

“李守备!李守备!”一个卫兵远远的呼喊道。

他闻声立刻睁开双眼。天边已现鱼肚白。一轮瑰丽的红日,壮观而恢弘。

“李守备!戚将军请大帐议事!”卫兵已到身前,禀报道。

中军大帐,众将悉数到场,李小龙姗姗来迟。

戚继光见他脸色惨白,眼睛通红,关切的问:“小龙,你没事吧?”

不待李小龙说话,杨卫国代答道:“将军!昨晚,李守备通宵巡夜,故而精神有些萎靡!”

“辛苦了!”戚继光又道:“据探子回报,这几日,在宁波、绍兴外海有数十艘倭寇的八幡船游弋!你们说说倭寇此举意欲何为啊?”他指着所述海域,扫过一众将领。

杨卫国一脸狐疑,道:“倭寇这般高调,难道是向我大明示威?”

唐尧臣道:“倭寇不过是来侦探我军虚实,伺机进犯!”

陈四走到地图前,比划道,“这部倭寇声势浩大,莫非是想与我军在此海域一绝高下!”

戚继光蹙眉舒展,紧绷的脸露出微笑,道:“三位所言都有道理!倭寇如此大张旗鼓,必是有所图谋!我们要有备无患!”他收敛笑容,正色道:“陈四,大宝船和八撸船可修复好?”

“将军,全部修葺完毕,焕然一新!”陈四抱拳道。

“卫国!你派人告知沿海各烽火台,密切监视海上倭寇动向!”

“末将遵命!”杨卫国斩钉截铁道。

“刘意、唐尧臣!”

“末将在!”

“你二人速去宁波、绍兴告知俩地水师总兵配合我军出海作战!”

“末将遵命!”二人得令,匆匆出了军帐。

戚继光最后把目光投向李小龙,问道:“小龙!义乌新兵已经训练多日,如今能否出战杀敌?”

李小龙一脸自信,干净利索的答道:“能!”

戚继光欣慰的点点头。他眼如鹰隼,扫视众将,大义凛然道:“望诸位同心协力,剿除倭寇,报效国家!”

焦灼的烈日烘烤着大地,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也是热的。偌大的校场,龙旗飘扬。三千卫兵呈鱼鳞状排列。他们个个身形彪悍,英武挺拔。长枪、大刀、尖矛等兵器在阳光下分外扎眼。不远处的军港停泊了数十艘舰只,蔚为壮观。点将台上,戚继光气宇轩昂,一将当先,身后并立一众武将。

戚继光神色肃穆,道:“众将士,兵器可锋利?”

“无坚不摧!”声浪排山倒海。

“众将士,能否奋勇杀敌?”

“剿除倭寇,视死如归!”卫兵放声呼号,义愤填膺。

“众将士,出战可胜?”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卫兵斗志昂扬,振臂高举手中兵器。

戚继光飒爽英姿,大手一挥道:“登船!”。

三千卫兵井然有序的登上战船,军乐团领唱艾音乐在伴奏下,引吭高歌,为卫兵壮行,“雄赳赳,气昂昂,出海战倭寇”。卫兵应声附和,刹那间,歌声飘满天。风吹战鼓擂,战船缓缓驶离军港,浩浩荡荡的奔向大海。次日,台州水师与宁波、绍兴水师汇合。三地水师协同并进,乘风破浪,直倭寇游弋的海域。军舰与八幡船相聚不过数海里。卫兵们兴奋异常,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戚继光令道:“挥红旗为号,要求鸟铳兵、弓箭兵临近敌舰三十丈内发动攻击!”

“报!”一个小喽啰张慌失措的冲进船舱。

徐海瞪了他一眼,不悦道:“天塌不下来,何事如此惊慌?”

“官…官军的水师杀过来了!”小喽啰脸色煞白,眼神空洞,一下子吓破了胆。

一旁的犬养三郎不惧反喜,道:“徐海君!我们出去看看!”

二人登上瞭望台,抽出望远镜察看。放眼望去,明军的军舰雁形散开,气势汹汹杀奔而来。

徐海眼神犀利,咧嘴道:“王八蛋!明军的消息真是灵通!”

犬养三郎面色平静,招徕弟弟犬养川雄,问道:“川雄!派出的细作都回来了吗?”

“回来了!”

犬养三郎脸上浮现一丝浅笑,令道:“鼓吹海螺,所有舰船全速撤退!”

八幡船不战而退,渐行渐远。

杨卫国破口大骂:“这群兔崽子,还没开打就跑了!将军,我们何不乘胜追击!”

“不可!”戚继光神情凝重,道,“挥蓝旗,命令全军撤退!”

倭寇逃之夭夭,将军不允追击,反而还掉头撤退。卫兵们惋惜之余,大为不快。

数十艘舰只驶离与倭寇相遇的海域,找了个天然的深水港停泊。下了船,一些卫兵仍喋喋不休,痛骂戚继光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更有甚者,纠集数众,扬言回家。

戚继光集结队伍,凛然道:“各位将士!方才,我军与倭寇近在咫尺,本将何尝不想迎头痛击!但倭寇一遭遇我军就撤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贸然追击,倘若有所闪失,本将将无言以对君上,愧对你们的父母!行军打战不是找乐子,但求杀几个敌人快活。要想杀敌建功,日后有的是机会!你们骂戚某贪生怕死不要紧。如若还有扬言要回家作逃兵者,立即军法处置!”

少许刚才闹事的卫兵噤若寒蝉,自知理亏,惭愧的低下了头。

停船的天然港,碧海蓝天,阳光和煦,柔软细沙的海滩,到处可见高挺的棕榈树和橡树,风景旖旎。

戚继光有些累,倚靠着一株橡树睡着了,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戚继光心情豁然,吟诵而出。他忖道:“此地风景秀丽,他日天下太平,若能在此修一小屋,读书写字,岂不是人生乐事!”

“将军!将军!”陈四打断了他的遐想。

戚继光晃过神思,问道:“什么事?”

“现今倭寇已退,接下来怎么办?”

戚继光目光刚毅,遥望天际,令道:“回师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