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82

第182章 帝王烦恼(2)

天一亮,林段率领一队御林军直奔裕王府。高拱见了这架势吓了一跳,还以为什么大事,上前一问才知是为了严府抄家一事。若不是林段前来,裕王差点把父皇交办的事给忘了。二人领着一队人马赶到严府。严世藩、严宽被逐出府邸,其余下人全部入宫为奴。此后,御林军仔细清查严府上上下下,足足装了二十余车,包括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五万两、银票面值三百万两,另有珍奇古玩、名贵字画、珊瑚翡翠数百件。

抄家是个肥差,自古就有这个理。林段当着裕王的面,有恃无恐的挑了三样东西据为己有西洋闹钟、一对龙凤玉佩,还有一副象牙象棋。他一个人拿觉得不合适,从旁撺掇裕王也拿点。朱载垕打小不缺钱,金银自然不爱,至于珍宝翡翠,他的王府也不缺,只在严世蕃充公的物品里拿了本书。

抄没的家产查封入库,林段上报了皇帝。

嘉靖问道:“裕王贪心吗?”

林段据实交代:“皇上,微臣故意拿了三样物品,方才劝说裕王殿下拿了本书?”

“书!”嘉靖莫名的看着他,又道,“什么书?”

“房事之术!”

嘉靖开怀笑道:“个臭小子!”

林段回禀道:“皇上,微臣的拿的三件物品明日上缴国库!”

“不用了!水至清则无鱼,你权当是赏赐吧!退下吧!”

话分俩头,严世蕃、严宽被逐出家门,心情十分沉重。二人如游魂野鬼一般游荡在街上。严宽早有去意,但念及多年严嵩父子的照顾,终究狠不下心。他觉着这么到处乱窜也不是法子,故问道:“公子,目下我们该怎么办?”

严世蕃没有了往日的傲气和跋扈,低声道:“林段说了,我爹现在官牢,我们去接他一起回袁州吧。”

“嗯!”

家被抄了,严世蕃身无分文,只好找了个当铺将随身佩戴的玉佩当了些银两,然后雇了辆马车,直奔官牢。父子二人见了面,抱头痛哭。严嵩在北京城住了二十余年,实在割舍不下,提出要回严府瞧瞧。严世蕃噙着眼泪,告知父亲家被抄了。严嵩坚持哪怕是远远看一看就行了。

严宽赶着马车,绕道回了严府。严嵩注目望着自己的府邸,悲吟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触景伤情,严世蕃忙挥挥手示意严宽赶紧赶车。马车出了城门,情绪平复的严嵩突然道:“停车!”

“吁!”严宽急忙勒住缰绳。

严世蕃大惊,问道:“爹,你是哪不舒服吗?”

“不!”严嵩摇摇头,正色道,“速去准备笔墨纸砚!”

严世蕃不敢多问,匆匆跑回城里去买笔墨纸砚。约莫半个时辰,严世蕃带着笔墨纸砚回来了。三人找了个小茶亭休憩,严世蕃铺好纸张,冲水磨墨。严嵩提笔点墨,一气呵成写了封手札!”又招来严宽,耳语交代了几句。

严宽面有难色,踌躇道:“老爷,这个是要掉脑袋的!”

严嵩立刻解下腰中玉佩,道:“你替老爷办好这事,玉佩就是你的了!”

严宽无法再拒绝,接了信札和玉佩,一股脑塞进怀里,阔步离去。

严世蕃清楚看见了手札的内容,狐疑道:“爹为何要写这封手札?”

严嵩拍拍儿子的肩膀,诚然道:“为父爹为你留条后路!”

“那为什么会是他?”

“裕王是张居正的学生,自是对我父子二人深恶痛绝;颖王胸无大志;戚王生性顽劣;其余诸王年幼!”严嵩一一分析道。

“可是景王身体虚弱,长年抱恙,皇上定不会…”严世蕃话说了一半。

严嵩望望天边的一抹红烧云,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为父能为你做的就这么多了!”

是夜,万籁俱寂。严宽对严府了如指掌,从后院一个狗洞爬进了严府。心惊胆战的他溜到养信鸽的地方,幸好信鸽全关在笼子里。他找到景王的信鸽,把手札绑在信鸽脚上。仔细想想,老爷写这封手札必有深意。他急忙解下手札,一字不落的看完,窃喜道:“通风报信!”他重新绑好手札,放飞了信鸽,然后打开所有的笼子放走了全部信鸽,又取了自己藏匿的私房钱。偷出严府,严宽思忖:“严嵩倒了,我得另谋出路!”

严宽在城墙根下睡了一夜,次日一早,买了匹马出了京城,直奔蓟王府。五日后,严宽赶到了蓟王府。侍卫拦住了他。他谄笑着道:“麻烦军爷通报,严府家奴严宽求见蓟王殿下!”相机塞了银子给侍卫。

侍卫觉得这小子还挺懂规矩,呈报了蓟王。

蓟王接见了严宽。严宽将皇上意欲立储一事告知了蓟王,又诉说了严嵩倒台一事,请求蓟王收留他。

蓟王当即应下,并让他先下去休息。待他一走,蓟王马上叫来侍卫官,指示处死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