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12

第112章 载誉返岛

夜,星光黯淡,升起了薄雾,风从海里吹来,海浪层层递进的冲刷着海滩。绵长的海岸线上闪烁着昏黄的光点那是一个个哨岗。

黑夜,鬼魅而让人恐惧。不知什么时辰,静谧的沙滩有了躁动。一群不速之客纷至沓来,如同从大海里爬出的水鬼,踩得细软的海沙吱吱作响。这处沙滩隶属舟山府管辖。舟山府城离海较近,既无高墙也没有深沟,因倭寇作乱,城内已是百姓寥寥。倭寇细作探析:舟山府城屯有大量军资,驻扎了一支不足五百人的后勤军,专门负责为沿海各哨岗配送粮草。大批倭寇杀到,正是为了这批物资。上了岸,倭寇迅速集结,整饬了军容兵分三路疾速前进。

三部倭寇对舟山府城渐成合围之势,按照部署,释放了信号弹。犬养三郎、徐海和辛五郎三大首领会意,振臂一呼,发动猛攻。顷刻间,一列列杀气腾腾的倭寇宛如一条条毒蛇嗜血而来,他们射杀了守城卫兵,疯狂的扑向粮仓。三部倭寇合兵一处,打开粮仓,却空无一物。犬养三郎、徐海和辛五郎面面相觑,觉察不妙,马上决定撤退。

突然,燃起的无数火把照亮了舟山府城。“杀倭寇!杀倭寇!”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明军犹如天兵天从四面八方杀奔而出,将倭寇团团困住。徐海与官军缠斗多年,身陷重围也慌了神,急躁道:“眼下该如何是好?”当下懊悔带少了人马。犬养三郎虎视眈眈的盯着近的明军,正色道:“集中全部兵力合击一处,杀出一条血路!”倭寇们立刻龟缩阵形,避免同明军厮杀纠缠。犬养三郎洞悉敌情,发现明军西北面兵力最少,他、徐海、辛五郎、麻叶和陈东立刻率领倭寇奋力朝西北面冲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震耳欲聋。约莫半个时辰,倭寇杀出了一条血路,逃窜至登岸的沙滩。沙滩上火光熊熊,有七八艘八幡船烧着了,一小队明军正向其余的八幡船上倒硝石泼桐油,准备点火烧毁所有船只。“八嘎!”犬养三郎全身是血,率领众倭寇杀退了这支明军。登了船驶离了海岸,大败的倭寇以为可以喘口气了,可刚一出海,明军水师斜刺里杀出,发射箭矢、动用土炮轰击,不少倭寇葬身鱼腹。

舟山大捷,官军大获全胜,胡宗宪摆宴庆贺。总督府内张灯结彩,像过年似的。

胡宗宪目光投向毛海峰,欣然举杯道:“诸位,我军能取得舟山大捷,毛先生当领头功!”

众文臣武将纷纷点头以示赞同。

毛海峰道:“舟山大捷是各位英勇善战的结果,在下不敢居功!”

俞大猷捋了捋虎须,道:“毛先生太过自谦了!若不是你及时告知倭寇偷袭舟山的消息,我们哪能未雨绸缪大败倭寇!”

“那是!那是!”众人附和道。

胡宗宪又道:“毛先生,此次舟山大捷,本督一定奏明圣上论功行赏!”

毛海峰惶恐道:“都督,在下只是戴罪立功!他日归顺朝廷,还望都督美言几句!”

“毛先生是忠义之士,我们有目共睹!”胡宗宪赏识的看着他,又道,“毛先生若能规劝汪老船主接受朝廷招安,定能名垂青史!”

毛海峰莞尔一笑,坦荡道:“胡总督!不瞒您说,我义父确有归顺之心。不过,他希望朝廷能答应他三个条件?”

胡宗宪剑眉一挑,正色道:“汪老船主有哪三个条件,但说无妨!”

“一、朝廷须对他和他的部众过往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二、允许开放东南沿海通商;三、妥善处置五峰船队!”

“汪老船主开出的条件和归顺之意,本督定会如实上报朝廷!”胡宗宪城府极深,其实他招安这步棋还未通报圣上,暗暗思忖道:“既是汪直有意归顺朝廷,招安自然事半功倍!”

“小人替义父谢过总督大人!”毛海峰回忆起前往杭州时,义父曾提醒不能在杭州久居,探明朝廷招降真伪,即可返回。他恳求道:“都督大人,小人在杭州已逗留多日,也该回去了!小人决定三日后返岛,今晚借此机会提前向您辞行!”

胡宗宪一脸不舍之情,道:“先生既是决定要走,本督也不便久留!今夜,不醉无归!”

过了三天,毛海峰辞别了汪老太和刘氏,坐着轿子前往码头,没有拿朝廷的任何赏赐。胡宗宪、蒋洲一行人等候多时,亲自送他上船,目送船队远去。

在大海航行了半月,毛海峰的船队顺利的进入了火焰岛控制的海域。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拂面,毛海峰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眺望着熟悉的火焰岛,他看了看身边的叶碧川,笑道:“终于回家了!”

叶碧川也是一脸笑意,应声道:“是啊!”他眼神中忽然掠过一丝讶异,蹙眉道:“少主!眼下不是捕鱼时节,为何有这么多渔船游弋?”

毛海峰随着他手指方向的海域望去,却见一艘艘小渔船如星罗棋布。他没想出个所以然,猜道:“莫非是义父在进行海上训练?”

“不!”叶碧川断言道,目光与他对视了一眼,解释道,“少主有所不知,自从大王组建了五峰船队,从未再用过渔船进行训练!”

毛海峰点点头,惭愧道:“我独居京都多年,偶尔回火焰岛,都不知晓这些咯!”

叶碧川警觉道:“事出突然,我们速回火焰岛吧!”

“好!”

叶碧川侧过身子,望着指挥台的棋手,号令道:“下令船队全速前进!”

船队缓缓驶进了军港,靠了岸。毛海峰缓步走出船舱,阔步踩上火焰岛的土地,心里感觉十分踏实。小喽啰们见了少主欣喜若狂,这也是平日里毛海峰待人谦和集聚的人气,其中专门负责报信的喽啰一路疯跑一路嚎叫直奔聚义堂,“少主回来了!少主回来了!”毛海峰和叶碧川并肩同行,有说有笑,从军港走到聚义堂,周遭已是簇拥了数百迎接的弟兄。

原本在聚义堂徘徊踱步的汪直目光时不时望一望门口,这会总算捕捉到了义子的身影。他面容和悦,三步并作俩步迎上,哈哈笑道:“峰儿,你总算回来了!”见了面,他重重的拍了拍毛海峰的肩膀以示想念。

“孩儿让义父挂心了!”

二人一同进了聚义堂,汪直边走边问:“孩儿,此番辛苦了!”

“孩儿能够为义父分忧,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毛海峰诚然道。

汪直倍感欣慰,朗声道:“不愧是老夫的好儿子!”他和毛海峰安身坐下,下人看了茶。

毛海峰关切道:“义父,这些日子安好?”

汪直无奈笑笑,道:“好!就是老毛病脚气时常会发作?”他脸色一震,问道:“峰儿,这次你到杭州,可曾见到你奶奶和娘亲!”

毛海峰连连点头,道:“见着了!”

“她们身体好吗?”汪直声音低沉了很多,为人夫未能照顾妻儿,为人子不能孝敬母亲。他一脸的愧疚与自责。

“胡大人专门派人细心照料奶奶和母亲,义父您大可放心!”毛海峰述说道。

汪直精明的转了转眼珠子,暗道:“胡宗宪不曾亏待我母亲与妻子,也算释出了诚意!”

毛海峰侧目看了看义父,一脸拘谨,小心道:“义父!奶奶让我给您带句话?”

“她让你给我带什么话呢?”汪直急切道。

毛海峰一字不那的将汪老太太嘱咐的话复述给义父听。

汪直听后拉下脸,心里不是滋味,啧啧道:“老娘啊老娘,胡宗宪一点小把戏就把你给蒙骗了!”他侧目瞅着毛海峰,叱道:“峰儿,你奶奶一把年纪还让人当棋子下,你怎么也不替义父劝劝她!”

“我!”毛海峰本想解释却又苦无说辞,只得闭上嘴。

汪直抽了口旱烟,吞云吐雾道:“峰儿!此番前去,朝廷是何态度?”

毛海峰正色道:“义父!朝廷希望招安我们!”

汪直不露声色,淡定的看着他,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了朝廷。

沉默半晌,叶碧川禀报道:“大王!刚刚我们回来时,发现火焰岛周围有许多渔船?”

“那些都是捕鱼的渔民?”

“大王,可如今还没到捕鱼时节啊?”

“今年的海水暖得比往年早,所以渔民也来得早!”汪直补充道,“天麟正在负责收取渔民的份子钱呢!”

叶碧川打消了心中疑团,没有多说什么。

“你们也累了,快去吃点东西,早些歇息!”

一觉醒来已是天黑,毛海峰吃了点心去院子里散步。盈盈的月光、淡淡的花香,他悠然的闲庭漫步,回想着在杭州经历的每一天。忽然,他想到一事返岛时,蒋洲曾嘱咐善待李小龙和陈可二人。他快步回到书房,命人叫来石武大,询问二人近况。据常石武大交代,陈可和李小龙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吃住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