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11

第111章 笼络其心

天微微亮,街上行人寥寥,一小队官差抬着木箱风风火火的赶到了东坡阁。毛海峰十分孝顺,向旺老太太和刘氏请了安。回到客厅,见来了一群官差,误以为他们是来逮捕自己,慌乱之下欲从后门溜走。后经丫鬟禀报,才知是朝廷送来了大量赏赐。虚惊一场,他自嘲笑了笑,匆忙接受了封赏。朝廷出手阔绰,送来了黄金二百两,布帛五十匹,美酒十坛等。毛海峰自觉受之有愧,询问官差缘何朝廷赏赐自己。官差欣然告之,朝廷为表彰其忠义之举故而犒赏。汪老太太和刘氏听到了声响,疾步赶去客厅,见到这么多金银财宝,顿时傻了眼,忽而又高兴不已。

巳时时分,蒋洲和戴冲霄登门拜访。

毛海峰得知二人前来,急忙出门相迎。三人款步进了客厅,落座。

寒暄一番,蒋洲关心道:“毛兄弟,昨夜睡得可好?”

“好!”毛海峰颔首道。

蒋洲面色悠然,恭贺道:“刚一进门,听到府里的人说一大早毛兄弟就得到了朝廷的赏赐,可有此事?”

毛海峰一脸惭愧,摆手道:“无功不受禄!朝廷厚待于我咯!”

蒋洲微微一笑,道:“毛兄弟乃忠义之士,理当受到封赏!”

“蒋先生太抬举在下了!”毛海峰谦逊道。片刻,丫鬟上了茶。他抿了口,蹙眉道:“先生前来找我有何事?”

蒋洲眼带笑意的看着他,笑道:“素闻毛兄弟好山乐水。杭州风景秀丽,今日天气不错,在下想邀毛兄弟一同出去走走,不知意下如何?”

这分明是投其所好,毛海峰自然求之不得,欣然应允:“先生有此雅兴,我却之不恭咯!”

蒋洲、毛海峰和戴冲霄前脚离开,胡宗宪后脚就进了东坡阁。

及至客厅,汪老太太和刘氏都还在吃早点。她二人见了胡宗宪,立刻拔坐快步去迎。

胡宗宪满面笑容,龙行虎步而来,笑道:“老太太,您的精神是越来越好咯!”

汪老太太和刘氏躬身施礼,齐声道:“小人参见总督大人!”

胡宗宪连忙蹲身相扶,颇有些不高兴道:“老太太,本督说过多少次了,不必拘礼!”又道:“汪船主比我还长几岁,你就当我是您半个儿子!”

汪老太太一脸惶恐,故作生气道:“我那个不孝子,不好好报效朝廷,还沦为强盗,到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老身宁可没有这样的混账儿子!”

胡宗宪扶她坐下,劝慰道:“汪船主落草为寇也非心所愿,过往朝廷负责海禁的官员也有不当之处,这才导致汪船主误入歧途。老太太,只要汪船主及时悬崖勒马,依旧还是能够成为大明的栋梁,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的!”

自从出了大牢,汪老太太听说了汪直这些年在沿海的所作所为。她对这个儿子所作所亦是深恶痛疾,但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哪怕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也始终有割舍不了的母子情。她听出胡宗宪话有转机,故转怒为喜,追问道:“总督大人,我儿要如何悬崖勒马呢?”

胡宗宪面色凝重,凛然道:“归顺朝廷!”

“归顺朝廷!归顺朝廷!”汪老太太嘀咕了几遍,苦着脸道,“老朽也希望他能归顺朝廷,他已过了天命之年,和朝廷这么斗下去迟早不得善终。我也一把老骨头,还希望他能为我送终呢?”说着说着,伤心的的眼泪哗哗而下。

“娘!”刘氏轻轻抚着老太太的背部,柔声道,“您不要激动!”

胡宗宪理解的看着老太太,为之动容不已。

汪老太太收拾了情绪,道:“都督!您是我们汪家的再生恩人,又是同乡!求求你帮帮汪直!”话音未落,她双膝跪倒在地恳切的望着胡宗宪。刘氏也急忙跟着跪下。

胡宗宪一脸不忍,迅速扶起二人,直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朝廷的怀抱始终是向汪船主打开的,只要他接受招安。朝廷一定能够重新接纳他!”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恶事!老身却无能为力,真是愧对列祖列宗!”汪老太太很是内疚。

胡宗宪乘机道:“老太太,目下您的孙子毛海峰在杭州。他是代表汪船主前来的,您可以让他带话给汪船主!”

汪老太太经他点拨,向抓住了救命稻草,面露欣喜道:“对!对!我可以让峰儿带话给他!”

沉默了半晌,胡宗宪游目瞅了瞅客厅,关切道:“老太太,您们在这还住的惯吧?”

“好着呢!劳烦都督费心了!”

“吃呢?”

“天天大鱼大肉!我这老太婆一辈子也没享受过这福分!”

“您老吃好住好了!到时候汪船主回来了,本督也好有个交待!”

“都督!您太抬举汪直了!”

胡宗宪又望了望天色,托辞道:“老太太,本督还有公务在身,下次再来看您!”

“好!好!大人慢走!”汪老太太一脸感激之色,目送胡宗宪离去。

刘氏对胡宗宪亦是心存感激与尊敬,低声道:“娘!胡总督真是厚道之人!”

汪老太太诚然点点头,幸而叹道:“有了胡总督,你丈夫或许有救了!”

游玩了大半日,日落时分,毛海峰放心不下随行的部众,提出要去码头瞧瞧。蒋洲和戴冲霄自然答应了。

码头校场,支起了一个个馒头状的帐篷,另外还有十多处临时搭建的伙房。伙房里吹出袅袅炊烟。毛海峰三人走进一个帐篷,一群倭寇正津津有味的吃肉喝酒,有些的还在猜拳,好不快活。他们见了毛海峰,急忙扔下手中酒肉,起身唤道:“少主!”毛海峰双手摊开往下压,示意他们继续吃肉喝酒,不必行礼。走了几个帐篷,他又向蒋洲要求派人找来叶碧川。

叶碧川见了毛海峰高兴不已,拱手道:“少主安好!”

毛海峰点点头,环顾四目,问道:“兄弟们都还好吧!”

“好酒好肉吃着!好着呢!”叶碧川咧嘴笑道。

毛海峰倍感欣慰,正色道:“你们没惹事吧?”

“没!没!”叶碧川连连摆手道。

毛海峰了解了基本情况,心下忖道:“胡宗宪待我与众兄弟如此仁义厚道,确是一位可信之人!”支声道:“你回去吃饭吧!”

叶碧川却还不走,一脸拘谨,狐疑的望了望蒋、戴二人,沉声道:“少主!末将还有一事禀报!”

蒋洲觉察了他的神情,识趣道:“戴将军,我们也去尝尝伙房师傅的手艺!”二人借故朝伙房走去。

毛海峰面容冷静,低声问道:“什么事?”

“昨夜从火焰岛来了艘船,带来了个重要的消息!”叶碧川眼神时不时的留意四周,把消息告知了毛海峰。

约莫一盏茶功夫,蒋洲、戴冲霄赶来与毛海峰会合。三人离开码头,又去西湖楼吃了饭,然后欣赏了一番西湖夜景。

回到东坡阁已是深夜,毛海峰玩了一天很是疲倦,径直回卧室,余光瞄见客厅依然灯火闪烁,似有人影徘徊。他带着疑惑走了过去,见汪老太太和刘氏呆呆坐着,关心道:“这么晚了,奶奶、娘亲为何还不就寝?”

汪老太太见到他,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又望了望刘氏,不满道:“老身和你娘都在等你!”

毛海峰费解的看着二人,挑眉道:“奶奶、娘亲,找我有事吗?”

汪老太太点了点头,使唤丫鬟给毛海峰倒杯参茶,又支走了所有下人,并让毛海峰坐下说话。

毛海峰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憨笑道:“奶奶,你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好!”汪老太太微微一笑,忽又敛容,严肃道,“峰儿,目下没有外人?奶奶有些事想问问你,你必须给我如实回答?”

毛海峰亦敛容,规矩道:“奶奶,只要孙儿知道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次,你义父派你回来干吗的?”

“义父此次差遣孩儿回来,一则是为了探探朝廷招安的诚意,二来是让孩儿见见奶奶和娘亲是否安好!”

一提到汪直,汪老太气不打一处来,黑着脸道:“这么多年了,他才想起我这个当娘的!”

毛海峰理解她的心情,忙劝道:“奶奶!这些年,义父曾多次向孩儿提及您,也屡次暗中派人去金华找寻您和娘亲的下落,但都杳无音信!”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刘氏,询问道:“娘亲!听义父说,您与她育有一子,年纪约小我三岁。此次回来,我都不曾与他相见?”

刘氏眸子里闪烁出对爱子的思念,道:“你弟弟如今在官府学堂里念书,半月方才回来一次!”

毛海峰打消了心中疑团,暗道:“胡宗宪放了奶奶和娘亲,却把弟弟软禁在官府,还是防了一手!”

片刻,汪老太太又发问道:“那你此次回来,感觉朝廷是否真有诚意招安你义父?”

毛海峰神情捉摸不定,慢吞吞道:“有是有!但总感觉不那么踏实?”

汪老太太心一紧,忙道:“为什么感觉不踏实?”

“孙儿也说不清楚!”

“你想太多了,峰儿!”汪老太太侃侃道,“我老太婆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据老身这些日子对胡宗宪的观察,此人面相憨厚,忠义仁厚,信得过!”

“奶奶的意思是?”毛海峰话说了一半打住。

“我老太婆的意思是让汪直不要再带着为非作歹了,早日归顺朝廷!”汪老太太动容,又吩咐道,“把我的话带给他!”

毛海峰整理思绪,回溯到从蒋洲等人不远千里到日本屡次求见,再到火焰岛,以及抵达杭州后官府的种种做法,确是释出了招安应有的诚意,又加之汪老太太和刘氏这般信任胡宗宪。他更加坚定了归顺之意。回过神,他遵从道:“孙儿一定把话带给义父!”

刘氏望了望如墨的夜色,提醒道:“娘!事您也说了,不如早点回房休息吧!”

“也该休息了!”汪老太太缓缓站起,看了眼毛海峰,道,“峰儿,你也早点睡吧!”话毕,刘氏搀扶着她,慢慢的朝睡房走去。

毛海峰突然想到了什么,冒出一句:“奶奶,胡宗宪是不是给你们说了什么?”

汪老太骇然,故作平静的转过身,看着他摇头道:“没有!”

“哦!”毛海峰应了声。

回到客房,刘氏问道:“娘,胡宗宪明明就找过咱们说道我家老汪的事,你为什么要隐瞒?”

“我怕他胡思乱想!”汪老太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道,“早点睡吧!”

天还未亮,马车碾压着青石板吱吱作响,一队官兵一路小跑护卫在旁,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坡阁。这会儿,毛海峰还在与周公幽会。不知什么时辰,丫鬟叩响了门,一个劲不停的唤着毛海峰。毛海峰感觉一身象灌了铅,迷迷糊糊的开了门,有气无力的询问何事。丫鬟告知他,请他快速更衣洗簌,接受封赏。毛海峰生怕是自己耳朵听错了,连续问了数次,这才确信。他脸一沉,暗自忖道:“昨日不是已经赏赐了,为何今日又有赏赐!”丫鬟照顾毛海峰洗簌完,又将汪老太太、刘氏请到客厅一同接受封赏。

毛海峰进到大堂,见是蒋洲,奇道:“蒋先生,昨日不是朝廷已经赏赐了,为什么今日又有封赏?”

蒋洲泰然一笑,道:“昨日是朝廷的赏赐,今日是浙江府的赏赐!”

毛海峰一脸困惑,咂舌道:“这二者有区别吗?”

蒋洲摇摇头,微笑道:“没有区别!不过在下深知毛兄弟也是忠君爱国之人,如今汪船主虽有归顺之心,但仍有徐海、麻叶、犬养三郎等各部倭寇侵扰。朝廷和胡总督希望你能杀贼立功,报效朝廷!”

毛海峰暗瞟了他一眼,回想到昨日叶碧川昨日告知的密报,念想道:“朝廷如此厚待我,俩次封赏于我。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如我把消息透露给胡总督!”可细细一琢磨,又感觉不妥。

蒋洲见他神色犹疑似有心事,问道:“毛兄弟想什么呢?”

半晌,汪老太太和刘氏也赶到了客厅,一问才知晓朝廷又赏赐了珍宝。汪老太是知恩图报之人,道:“峰儿,朝廷待你不薄哟!”

毛海峰心中还在权衡,脸色忽而阴沉忽而刚毅,让人捉摸不定。他思量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义父与我等有心归顺朝廷,迟早要与徐海等倭寇划清界限,不如乘此机会摆明立场,也让朝廷知晓我们归顺的决心!”他立刻拉上蒋洲,沉声道:“先生快领我去见胡总督,我有重要消息禀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