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物品,即使不使用包装纸、箱子、袋子等包装材料,只是系一根丝带,就能在瞬间制造出礼物的精美式。如果打上漂亮的蝴蝶结,就会立刻增添礼物本身的魅力。
为了不让你的礼物“赤身裸体”地出现在他人面前,或不让礼物粗俗的包装而吓跑了客户,只要你开动脑筋,总能改变商务礼物“死气沉沉”“老气横秋”的旧日容颜,为它换上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新装”,从而博得客户的欢心。
抓住逢年过节送礼的时机
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求人办事时应提前送礼,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其实逢年过节送礼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节日上,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另外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也都被列入传统节日内。
逢年过节送礼尤其体现在求领导办事上,人们都明白求领导办事,不能临时抱佛脚,所以,最好能提前在节日上,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打着节日的旗号,这样也名正言顺,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
小张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凡事都讲面子,帮人积极主动,求人羞于启齿,人送绰号“莫不开”。他办事有自己的原则,自己能办的事绝不求人,自己不能办的事只好不办。 但事与愿违,小张也有不得不求人的时候。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在很多人托关系拉帮派竞争厂长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向退缩不前的他,竟被推举为英雄,当上了厂长。开初,他自己都不相信。但主管局长在选举前有言在先:民主选举,公开竞争,准被选中不干不行,干不好还不行。
小张真为难了,一个既将倒闭的单位,虽然他有新产品的专利,但需要设备技术改进,这可是上百万元的差事。单位本身亏损,这笔费用怎么办?
小张面对职工上千双希望的眼睛,自己打不了退堂鼓,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上级领导申请资金。
小张虽然办事不求人,但他也懂得人情世故,无论公事私事,都得向领导意思一下才成。他也是被逼无奈,为了公家的事,破了自己多年墨守成规的原则。
公事私办,他买好了礼品。其实领导就在他楼上住,每天都见面,但他还是觉得不太合适,犹豫几天,终于抓住中秋节这一机会,在妻子大力支持下,走上三楼,敲开了领导家的房门,以迎接中秋节为名,向领导表示祝福。
领导很高兴,以好烟好茶相待。随便聊几句,小张便如坐针毡,开口说话都觉喉咙发堵,支支吾吾几句,便告辞下楼。
回家后,妻子把他一顿数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小张窝火一阵后,又安慰妻子:“过几天是国庆,咱还有机会,下次你陪我去。”妻子埋怨道:“节日一个接一个,总不能为了公事,我陪你送一辈子礼吧?!”
说归说,做归做,国庆节,小张与妻子再次拜访领导,向领导祝福。
临别时,小张的妻子说明来意。局长眼皮都不眨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事办成了。
过后,小张对妻子说:“我终于明白有‘礼’好办事的道理了。”
求领导办事,千万莫错过节日这个送礼的好机会。礼物不论轻重,节日中的吉祥祝福,几句关爱的话语,更是情义无价,更能让对方感动。有这样的基础,办事就不难了。
投其所好送礼物
送礼时还应讲究投其所好,把挑选出的礼品在适当的时候送给所求之人,才能使别人高兴,同时,送礼也要送得准,不能乱送,这样才能得到帮助。
张敬尧最初跟一个说书艺人学说书,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还能耐住性子学说一段,后来看说书整天东跑西走很辛苦,就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混进了北洋军队。
张敬尧虽胸无点墨,但耍嘴皮子却很有一套。凭着能说会道、投机钻营,很快由排长升为营长,但他还嫌不过瘾,竭力上爬。看到别人一年年高升,自己“岿然不动”,他十分心焦,搜索枯肠,想着怎么钻袁世凯的门路。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意外获悉袁世凯的宠妾杨氏喜爱喝进口白兰地名酒,而且还是“海量”。这个消息,使他心花怒放,决心利用这一点敲开袁世凯的大门。再说杨氏这里,经常收到一箱箱不署名的人送的“白兰地”,过了有半个月时间,她暗中查访,才知道是有个叫张敬尧的营长送的,自然十分欢喜,亲自召见。张敬尧一见面,即满口“师母长”“师母短”,把个杨氏溜得如登青云,内心甚喜。
从此,张敬尧通过杨氏算是在袁世凯那里挂了号,几年后竟升为旅长。
张敬尧之所以日后得以高升,全凭着投杨氏所好来送礼。因此,求人办事时不仅要送礼,而且要做到别出心裁地“会”送礼才行。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也是说投其所好送礼的重要。
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有一项活动是访问NHK广播电台。当时NHK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他接到这个重大任务之后,便开始搜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并且进行仔细研究,以便在与其初次见面的时候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在礼物上寻求突破点,可是一直都没有发现更好的办法。偶然之间,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英国女王的爱犬是一种长毛狗,灵感就从这里来了。他马上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
在迎接女王那天,他特意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
野村所送的礼物是无形的,只是一种认同感。但是,正是这种认同感,切合了女王的心意。他用他的良苦用心,把自己的礼物送到了女王的心坎上,让女王感受到他的深深情意。求人办事,不能盲目鲁莽,以“礼”压人或以“礼”求人。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巧妙安排,这样对方才易于接受,办事也就十拿九稳了。
走出“礼重情意轻”的怪圈
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可随着人们物质欲望的日益膨胀,馈赠日益陷入“礼重情意重,礼轻情意轻”的尴尬局面。在馈赠礼物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贵重的物品,深怕自己的礼物过于廉价以致于拿不出手,不能博得客户的欢心。尤其是彼此之间的攀比心理,更是使得馈赠的档次日益向贵重化攀升。
一次,国内某知名企业接待了美国某知名研究所前来进行技术指导的著名工程师,在欢送美国工程师的仪式上,这所大学赠送给美国工程师的礼物是一盒包装精美考究的茶叶,而美国工程师回敬的礼物则是一支极其普通的签字笔,笔身上印着该美国研究所的名字。
事后,面对美国工程师回赠的签字笔,企业的接待方大呼吃亏。一行人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说:“我们的那盒茶叶是十七八岁的姑娘采摘的,经过几十道工序加工,包装的盒子也非常讲究,成本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没有价钱,由于是企业专门委托本某大学的一个茶叶课题组专门加工的该大学官方送礼的礼品茶,十分珍贵。可他回赠的签字笔最多也就值个1~2美元,这也太不划算了,这次我们是亏大了。”
确实亏大了,茶叶的包装盒上没有一个英文字母,美国工程师估计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记不清盒里装的是什么了,也许美国工程师没有喝茶的习惯,尽管是价值不菲的茶叶,对他来说还不如一支签字笔实用。可是笔身上印有美国研究所名字的签字笔,一时半会用不完,当人们在使用这支笔的时候,都会回忆起当时接受这支笔的来历。
在这次馈赠礼物中,接待一方就陷入了“礼重情意轻”的怪圈,花费了无数心思的珍贵礼物,在别人的眼中仅等同于一支签字笔的价值,甚至还不如。所以说,馈赠礼物时,礼品的价值并不简单地与礼品的价格成正比,美国工程师回赠的1~2美元的签字笔,实际上比2000元人民币(约合300美元)的茶叶更有意义。
要想摆脱“礼重情意轻”的怪圈,人们须斟酌好礼物的价值,不以价钱为衡量标准。
一般来说,最好的礼品具有以下特点:
(1)最好的礼品是选择受礼者特别想要的东西。
(2)最好的礼品是意外的。
(3)最好的礼品是表示一种友谊。
(4)最好的礼品流露出一种幽默感。
(5)最好的礼品可以流露出高贵的思想。
(6)最好的礼品是不会超出你预算的东西。
在馈赠礼物时,你能送出的最大礼物就是你的真心。礼物的价值与金钱毫不相干,关键在于你是抱着什么样的情感送的。只要抓住送礼时机、认真包装礼物、用心写好卡片上的祝福语,你就一定会带给受礼一方无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