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3399500000008

第8章 精彩了心灵,才能拥抱精彩的世界 (1)

大千世界如此奇妙,即使你足不出户,如果你充满爱意地去关注和感受,就会惊讶地发现:即使是最寻常的自然景物,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即使是最普通的人物,也可以创造惊人的奇迹;即使最琐屑的事件,也可以阐述深刻的道理。

人生可以简单也可以丰富,可以纯净也可以深邃,可以短暂也可以绵长,只要你拥有热爱、自信、勇敢、坚韧、执著……这些美好的情怀,让精彩的心灵引领你向上求索、向前追寻,你就一定能够从那些滴水藏海的小故事里,读出一生受用的哲思,一定能够从那些凡夫俗子的生动的言行中,领悟人生的至理,从而也让你的生活精彩纷呈,让你的生命绚丽、神奇。

拉响热爱的琴弦

一位年轻人向著名的励志大师戴尔·卡耐基请教:身在职场,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如何赢得人们的敬重?对此,卡耐基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玻利是一位职业乞讨者,每天出门前,他都会精心地整理一下衣服,把旧皮鞋擦得干干净净,还要对着镜子仔细地梳理一下头发。然后,才拿着那把祖父流传下来的已有些破损的小提琴,很精神地出现在纽约市中心的人行道旁。

坐在一个简易的小凳上,他像一个颇具风度的街头艺术家,微眯着眼睛,很陶醉地拉着一首又一首的各国名曲。无论眼前是否有人经过,无论是否有人留意,玻利始终一丝不苟地拉着小提琴,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到了那些飘动的音符中,忘却了自己是一个乞讨者,他对眼前那个接纳爱意和善念的小纸盒,根本都不在意。似乎他并不需要人们的捐助,只要能够尽情地演奏,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那天,天空中飘起了细细的雨丝,玻利移到了一个廊柱边,继续他的倾情演奏。卡耐基在他身旁经过时,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对他的技艺微微地颔首。

“先生,可以演奏一曲舒伯特的《小夜曲》么?”一曲终了,卡耐基问他。

“当然可以。”他随即调好音调,很投入地演奏起来。

很快,周围的人们的掌声接连不断地想起,他的兴致更高了,又演奏了更有难度的乐曲。

“很好!你有这么好的演奏水平,为何不去一个演奏团队呢?”卡耐基有一点儿困惑。

“我的这个职业不好吗?”玻利微笑着。

“我是说你完全可以到那里施展你的才华。”卡耐基解释道。

“我认为,在这里更好一些,谁都可以做我的听众,谁都可以免费听我的演奏。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因此知道我的演奏有多么重要。”玻利对自己的选择相当满意。

“我是说,你在这样的场合……”卡耐基欲直言不讳。

“哦,你是说我不应该做一个乞讨者?的确,我需要大家的帮助,但我不是在乞求,而是在交流。”玻利一脸的平静。

“交流?”卡耐基对他的新见有些惊讶。

“是的,我在与过路的人们分享美妙的音乐,我在表达我的热爱之情,也在感受大家的热爱之情,乐曲是我们最好的交流语言,这样的交流不是很棒吗?”玻利甚至有些得意了。

“的确是不错的想法,你绝非单单为了交流才做这样选择吧?”卡耐基开始有些敬佩他了。

“当然,我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玻利扬了扬手中那宝贝似的小提琴。

“很好,因为热爱。”卡耐基恍然大悟。

“对,因为热爱,无论阳光是否明媚,无论生活是否如愿,我都会愉悦地面对,都会拉响琴弦,会让快乐的音符围着自己跳舞。”说着,玻利继续他的忘情演奏。

玻利并不避讳自己是一个乞讨者,可是他以自己独特的言行举止,展示给众人的却更像一个真正的奉献者。因为在他那里,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热爱、认真、执著等等优秀的品性。他让人们坚信: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从心中掏走那个美好的词汇――热爱。

心水清澈

一位年轻才俊,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大学期间便在报界名声鹊起。然而,一场失败的初恋却令他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难以自拔,甚至一度感觉到“活着实在太累”。有一天,他满怀惆怅地走进深山中的一座寺院,希望禅师能够为其指点迷津。

禅师告诉他:“人生在世,需要经常清水拂心。”

他不解:“哪里去寻找清水?又如何拂心?”

禅师微微一笑:“清水源于心,清水流于心。”

他依然迷惑:“那又如何做到心清?”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不能改变结果,但你可以品味过程。”禅师细语如风,“求人不如求自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应该是一池澄澈的清水。只有心水清澈了,山石花树云霞飞鸟投映其上,才会出现各色美丽的风景。那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处处是福地,事事是自然,就没有什么能够污浊、困惑我们的了。”

聪颖的他茅塞顿开,轻松地下山去。从此,心清气爽地做人做事,勤勉写作,爱情、事业均成功得令人赞叹和羡慕。

他便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

梁晓声曾写过的一篇题为《清名》的散文,文中讲述了一个在许多常人看来显得十分固执的老妇人,一生都守着自己一尘不染的“清名”,八十三岁的她已身患绝症,仍坚持上山采茶赚钱,只为自己的生活不沾染一点点尘世的“污浊”。在许多世人眼里,老人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但老人却说自己这一生始终心清如水,活得干净,活得坦荡。她这样表白时,语气虽轻,却浸满自豪,自然而决然。

喧嚣和芜杂的人世间,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有太多太多的纷扰,有太多太多的患得患失,一颗颗本该清净、澄明的心,因填入了贪欲、名利、虚荣、嫉妒、仇恨等等杂乱的东西,一下子失去了本来面目,变得浑浊不堪。于是,被搅浑的心水驱动着许多人舍本逐末地忙忙碌碌,甚至不惜丧失尊严、不择手段地四处攫取,弄得一个个顾此失彼、身心俱惫,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我。全然忘却了,生命中还有那么多美景值得慢慢的欣赏,还有那么多好事、大事值得去做。

心水清澈,无论是静谧地持守,还是潺潺地流淌,了无重负,身轻路阔,于己于人,一派天然。如是,生命朴素而厚重,人生简单而富足。

星星在看着你

有一段日子,我被心中的苦恼缠绕着,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极不愿意面对的窘境之中:每天做的是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说的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话,离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离自己心中鄙视的越来越近,却找不到摆脱的出路。

在那个百无聊赖的夜晚,我忽然想起了一位儿时的伙伴春山,他在遥远的乡下,照料着十几亩水田,过着寻常、简单的日子。我们多年没有联系了,甚至我连礼节性的短信也没发过,但那一刻,我特想向他倾诉心中郁积的苦恼。

电话拨通了,春山根本没有在意我长时间的冷落,关切地问候我的身体、家庭、工作状况,问询其他朋友的情况,听到我慨叹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他淡淡地一语:“抬起头来,别忘了头顶上的星星在看着你。”

他的这句话,立刻让我想起了一件久远的往事:那年秋天,我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没告诉大人,我们便悄悄地去山里采榛子。第一次没有大人领着进山,我俩兴奋无比,东奔西窜,不知不觉地在山里迷了路。天渐渐黑下来时,还没找到回家的路,恐惧开始一点点地扩大起来。我没出息地抹起了眼泪,后悔不该冒失地上山,更不该跟着春山翻过那个让人晕头转向的山梁。春山尽管也很害怕,却安慰我:“没事儿,大不了我们在山里过一夜,明天再回去。”

“明天?我可不想那样。”我拖着哭腔。

“那你就得想办法找到回家的路。”春山的冷静让我惊讶。

“你找吧,我分不清方向。”我耍赖地蹲在地上。

“哦,星星,星星在看着我们。”春山忽然仰起头来,兴奋地喊道。

“那又怎样?星星又不会指路。”我的心思还沉迷在在东南西北里面。

“星星看着我们,我们也可以看着星星走,咱们就看着那颗最亮的星星,一直往前走,就一定能找到路,沿着路走,就能找到家。”春山对自己的推理非常自信。

果然,在半夜时分,我们走出了大山,走回了家。

“星星在看着你”,轻轻地咀嚼春山的提醒,我茅塞顿开:与其盲目地左冲右突,何不仰起头来,想想自己内心渴望的高处究竟在哪里,何不让自己向往的远方指出一条更为清晰的道路?

扪心自问:我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在生活的漩涡里失却了渴望的那些?为何不能割舍掉那些生活硬塞给自己的那些不喜欢的东西呢?

很快,我便惊讶地发现--其实,看似千头万绪的很多烦恼,细细地缕一缕,也不过那么一点点。

不久,我换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开始用行动描摹自己少年时便已萌生的作家梦。日子一下子变得摇曳多姿起来,不仅在工作中收获了许多快乐,创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那天,一位记者问我为何能够一直以良好的心态搞好工作和写作,我平静地回答:因为星星在看着我。

看到记者一脸的困惑,我笑着解释道:“面对生活中诸多的喧嚣、嘈杂和诱惑,谁都难免会有迷茫或者迷失的时候,但只要不忘了自己心头闪烁如星的梦想,不忘记让梦想给自己指路,谁都可以走出一条自己欣然的道路。”

有星星在看着自己,心里的路,脚下的路,都会清晰许多。

转弯后的欣喜

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京城的人才市场中转悠了大半年,也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学的是编辑出版专业,一心想着能够进入出版社或者报刊编辑部,他向很多自认为专业对口的单位递交了求职简历,结果却一再收获失望,只有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主动给他打了电话说:“我们公司暂时不缺少编辑人员,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公司做一名营销人员。或许以后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满意的岗位。”他立刻就回绝了:“我一个正规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像某些职业学校毕业生那样,去做一个四处奔波的、没有一定收入保障的营销员呢?”

在那个苦闷的夏日,他带着一肚子的苦恼,回到了林区的老家。母亲在听过他那颇不顺利的求职经历后,淡淡地说了一句:“或许是你的眼睛,太过于关注那个明晃晃的目标了,从没有想过要走走弯路。”

“走走弯路?”他有些不解地望着母亲。

母亲没有马上给他答案,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明天我带你上山采黄花菜吧。”

“为什么要采黄花菜呢?现在村里的人们都在忙着采蕨菜,据说蕨菜的营养价值比黄花菜高多了。”他被母亲的提议搞糊涂了。

“到了山上,你就知道为什么让你采黄花菜了。”母亲给了他一留了一个悬念。

在路上,他遇到很多提筐背篓的人,他们都说去采蕨菜。他便暗暗地告诉自己--进到山里,也只采黄花菜。

可是,他在山中转悠了大半天,也仅仅采到一小把的蕨菜。再看母亲的筐里已经装满了黄花菜,太阳偏西了,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他只得听了母亲的话,在又遇到一大片黄花菜后,一通忙碌,也采了一大筐黄花菜。

母亲说:“这些黄花菜,我们一时吃不了,明后天又多云有雨,也不好晾晒,直接拿到集市上卖掉吧。”

于是,他跟着母亲来到山下的一个集市上。很快,两大筐黄花菜便卖掉了。转身要往家里走时,他猛然看到不远处两个小摊上,卖的正是新鲜的蕨菜。上前一问价格,居然不算贵,只比黄花菜贵那么几毛钱。于是,他和母亲欣然地买了几斤,又买了一块新鲜的猪肉。

回家的路上,母亲问他:“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去采黄花菜了吧?”

“因为采的人少,还能卖钱。”他脱口而出。

“不单单是你说的那样,还因为采黄花菜,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看,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吃到蕨菜炒肉了。”

“真是的,我们不去采蕨菜,不仅吃到了蕨菜,还吃到了肉,兜里还有了可以随意支配的零钱。”他不禁佩服起母亲选择的英明。

“现在有些年轻人啊,做事情喜欢跟风,喜欢直奔目标。其实,当许多人都在争抢某一个东西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得到。这时候,不妨暂时放弃一下,不妨绕个圈子,走一点儿必要的弯路,结果,还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母亲语气平静地点拨他。

他恍然明白了自己求职的路上犯了一个怎样的错误,心中的郁闷也一扫而空。于是,他愉快地应聘一家文化公司的营销员岗位,营销过程中,他发现了书市中隐藏的商机,大胆地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图书策划方案,为公司赢得很大的市场份额,他也掘到了职场中的“第一桶金”。

如今,他已是一家国有大型出版集团编辑中心的副主任,在做着自己最喜欢的编辑出版工作。每当有人夸赞他年轻有为时,他便由衷地感激母亲,是母亲让他懂得了--当自己不能立刻采到渴望的蕨菜时,不妨先转一个弯,先绕一个圈,就会收获欣喜。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自己,该转弯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侯需要转弯,转弯,就会发现新的道路,转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见到更加明媚的风景。

没错,善于转弯,就是善于变通,善于调整,就会进入到一个更开阔的天地中,会遇见更多的机会,自然也就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只要你心里的花还开着

小时候,家在乡村,庭院里有一块不大的花圃。每年春天,母亲都要撒下些不同的花籽,要不了多久,姹紫嫣红的花朵便争奇斗艳地陆续绽开,蝴蝶和蜜蜂也赶来凑热闹。遗憾的是,那些美丽、鲜艳的花,最后都要一一地凋落。看到那些纷纷坠地的干枯花瓣,多读了一些唐诗宋词的我,便多愁善感地为那些短暂的生命惋惜。母亲却说,枝头的花凋落了没关系,只要心里的花还开着,眼睛里就还会有美丽的花。

那时,我还不大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深刻含义。直到那年高考,我才体会到了母亲当年那句朴素的话语里藏着的深刻。

也许是太过于紧张的缘故,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卷子答得一塌糊涂,许多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没答对。我沮丧地回到家里,羞愧地将自己关进小屋,不愿出门见任何人。父亲安慰我:“今年没考好,明年再来,庄稼不收年年种,考砸了一次,也没啥大不了的。”虽然,父亲的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可深陷失败打击的我,却一时难以振作起来。我甚至没出息地拒绝回到补习班里,不敢再次面对高考。

对于我有些固执的怯懦,母亲却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那些复习资料,任我逃避般地沉浸在那几本小说编织的虚幻世界里。

深秋的一个午后,母亲拉着我坐在花圃前的阳光里,陪我静静地看那几乎就要凋零殆尽的花圃,望着秋风中那几朵依依不舍的小花,无奈地一瓣瓣凋落。母亲慢慢地对我说:“看到了吧?多么漂亮的花,最终都是要凋谢的。每一朵花都知道自己早晚要凋落,可是,每一朵花都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开,开出自己的美丽。这样,花的一生,就没有遗憾了。”

“你怎么知道花是这么想的?难道花不为凋落伤感?”高考失利阴影还在我的心头。

“我相信,花落的时候,也会伤感,但是花的心头还有花开着。”母亲的目光那样深邃,仿佛看到了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