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最好的健康给父母·身卷
3397900000028

第28章 匆匆起床有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中风分为两种,其中,缺血性中风特别容易在清晨前后发作。所以,晨起时做好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中老年人起床时要注意。

早晨睡醒后不要着急起床

人们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身体的各处系统以及关节都是属于半睡眠的状态,这时候血压会下降、呼吸变得缓慢,连心跳都会变的比平时慢。

醒来后,各系统需要从半休眠状态逐渐转变为工作状态。如果马上起床,由于身体尚未适应工作状态,会出现头晕、心慌,甚至四肢乏力、反应迟钝等现象。

所以,早上醒后不忙起床,先静躺5分钟,同时做10次深呼吸,然后缓慢坐起,伸3~5次懒腰,下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待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晨练或其他活动。

另外,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由于夜间血压下降、心跳缓慢,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

在这里需提醒大家,生活习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所以生活习惯不当那么将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精神性脱发、物理性脱发等,除了脱发还有可能会造成白发、斑秃等疾病,所以疾病防为先。

腰椎病患者在早晨醒来后,也不要马上起床,防止因为突然改变体位而扭伤腰背部;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而发生骨折;前列腺炎和便秘患者,最好保证每天清晨喝2杯温开水,这样既能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还能起到稀释尿液、清肠通便的作用。

匆匆起床的隐患

1.易出现现头晕、眼花等不适

从睡眠中醒转后,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了兴奋状态,但从抑制到兴奋的转变,也需要一过程如果一觉醒来则立即着衣起床,易于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这也是我们强调醒转后宜伸懒腰的原因所在。

2.发生缺血后请到症状

如果中老年人在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下匆匆起床,不但容易碰伤,更危险的是身体长时在平卧且血压偏低、血流缓慢的生理状态下,突然改变体位,由平卧变站立,大脑可呈现短暂性缺血,从而在迷朦中发生缺血后的倾倒症状。

3.发生中风或猝死

人在睡觉时,大脑皮层受到抑制,感觉功能减退,失去对循环变化精确的适应能力。所以当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醒来时,如果“闪电式”地从卧位变为坐位,会发生中风和猝死,其中有25%左右的人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刹那发病的。

子女奉孝箴言:

父母们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身,应在床上静卧3分钟。千万不要晃动头部,身体要保持原来的姿势,闭目养神,并适当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四肢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的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慢慢坐起后,稍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起到药物很难达到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