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3392600000073

第73章 不如放下,让心灵自由的呼吸(6)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却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圣经》上曾经说过,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我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朋友,为了让生活充满快乐,丢掉贪婪的包袱吧!人生苦短,让我们潇洒走一回吧!

超越自卑才能完善自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强中还有强中手,相互比较中,难免会产生自卑感。自信者往往能勇敢面对挑战,而有自卑感的人,只能遗憾地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只剩下了一个柠檬,自卑的人说,我垮了,我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让自己在自怜自艾之中。自信的人说,我至少还有一颗柠檬,我怎么才能改善我的状况呢?我能否把这颗柠檬做成柠檬水呢?我能从这个不幸的事件中学到什么呢?

所以,成功的人拒绝自卑,因为他们知道,自轻自卑会把自己拖垮。一个人若被自卑所控制,其心灵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创造力也会因此而枯萎。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上帝想和人类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上帝想把一种叫做“自卑”的东西藏在人身上,于是他和天使们商量:“你们给我出个主意,我该把它放在人的哪个部位最为隐秘。”

有的天使回答说,藏在人的眼睛里;有的说,藏在人们的牙缝里,有的说藏在人们的腋窝上。

但一个聪明的天使笑着说:“上面这些地方,人们都很容易找到。他们马上会把自卑还给上帝。您最好把它藏在人们的心里,那里是他们最后才能想到的地方。”

有自卑感的人总是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形成自卑心理。内心的自卑,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最要命的,因而,如果你发现自己自卑,就要用理性的态度把它铲除掉。

如果你想完善自我,找寻快乐,就要战胜自卑。自卑缘自于自我评价过低,缘自于没能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战胜自卑,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自卑者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强化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克服自卑,还要学会科学的比较,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确定合理的比较对象。如果以己之不足和他人之长相对照,肯定只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最终落进自卑的泥潭,失去前进的动力。当然,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老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样容易惟我独尊,总觉得你比别人高出一筹,产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理。

此外,战胜自卑,还应着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凡在事业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在这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天资聪颖,但中学时患有口吃的毛病,给他带来巨大的苦恼,他因此变得自卑、羞怯和孤僻。有一次上课,他的同桌捣乱,教师误以为是田中干的,当田中站起来辩解时,竟面红耳赤说不清楚,老师更加认定是他做错了又不承认,别的同学也嘲笑起来。这件事对田中刺激很大,他回家后,分析自己口吃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个人的自卑。从此,他时时鼓励自己在公共场合发言,主动要求参加话剧演出,并经常练习,终于克服了口吃的毛病,为他走上职业政治家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充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就能消灭自卑,找回自信,赢得完美人生。

欲望太多造成心灵的贫穷。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儿快乐,有什么不好?

自私,就是心灵的自我毁灭。

贪欲无边无际,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这其中的动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产生的。私心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自利的人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他们不会爱别人,更不懂得为别人而付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外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因而,他们不愿奉献,因为这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