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3382900000013

第13章 克服陌生情境下的恐惧——成功不欢迎懦夫(4)

要想取得成功,不得不面对的第一大障碍就是自身。然而克服自身的障碍事实上也是最困难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不能成功,主要应该责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固然,不是说能克服自身障碍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因为成功路上的障碍不仅仅是自身的障碍,事实上其他障碍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它们也足以让许多人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

但如果连自身的障碍都克服不了,那他根本没有克服其他障碍的可能。因此,克服自身的障碍是成功的第一必要条件,也是想要成功者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阶梯。

挑战自我,没有什么不可能。

人们所欣赏的成功人物大都是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人。他们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坚韧毅力、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真可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不断挑战自己,超越别人,崇尚竞争,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使我们进步。比如:几个孩子住在一栋楼里,又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同时准备迎接高考,各自蹩足了劲。学习间隙散步放松一下,看见人家灯光耀眼,就会联想到“开夜车”等等,于是会告诫自己赶快回去做功课。

又如: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跑在“第一集团”的选手人数多,情况良好,你追我赶,往往可能出现好成绩,甚至刷新世界纪录。相反,选手实力差距较大,一人独自领跑,连运动场也不容易热闹起来。

再如:一条繁华街路上,有几家规模大小差不多的饭店营业,其中一家扩大规模,或者更新经营品种等等,其他几家往往也会改变自己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最终可能推动经营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敌人乃至竞争对手,根本不足惧也不足恨。相反,他还会给予你刺激,促使你进步。于是,我们说:追求进步的人,抱着主动寻求良性竞争对手的心情,或者以主动的态度正视竞争对手,是有益无害的。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一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于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自下而上环境和属类是一样的。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到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羚羊剩下了3只,那7只羚羊全被狼吃掉了。

这位动物学家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不要因为弱小而不敢与人竞争,只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面对困难,你同样能培养出竞争意识。

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通过学习,你也能有胆有识,敢于竞争。

西方有一则寓言:

熊总督命猫头鹰和蛇一起捕鼠,并声言捕鼠有奖,而且捕得越多越好。猫头鹰和蛇领命而去,开始了捕鼠行动。

一天,鹿在森林里看到蛇正在爬一颗大树,旁边一只老鼠过去,蛇看到了并不去捉。鹿很诧异,问蛇:“熊总督不是让你捕鼠吗?你怎么见鼠不捉呢?这树上没鼠,你爬树干吗?”

“嘘小声点,”蛇吐出红红的芯子,说,“你没见猫头鹰在树顶上蹲着吗?我得爬上去咬死它。”“咬死它?”鹿十分吃惊,“熊总督不是命令你和它一起捕鼠吗?”

“哼!咬死它我捕老鼠才更容易、更多,那样得到的奖赏也就更多。”

妒贤嫉能的人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有了对手,才会有竞争,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争取更大的成绩。

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他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最后的竞赛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皆竭尽了全力出招攻击,搏击高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他愤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教练,在教练面前,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对打的过程再次演练给教练看,并央求教练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

教练笑而不语,在地上划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苦思不解,最后还是放弃继续思考,请教教练。

教练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划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原先的那条线看来变得短许多。

教练开口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正如原先的那条线一般,也就无形中变得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只有如此,就能战胜你的对手。”

自然界有一条定律,弱者自有自己的空间。的确,无论强者弱者都有一套适应自然法则的本领,只要你认真地生活着,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强大与弱小,只要你拥有自己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到那时,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你定能获得别人也许苦苦求索也无法得到的东西。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轻易地便可以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四百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他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除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的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而从未跳出过瓶口,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

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已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住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愈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重重的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了。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怕和最强大的敌人,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生活信念,不管遇到了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论碰到了多么巨大的困难,都不会发生动摇。永不言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

没有不可能。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