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选票的背后
3381700000035

第35章 一老一少决战2008——奥巴马VS麦凯恩 (3)

******的亚裔顾问薛海培说,******非常重视美中关系。******竞选团队外交事务主要咨询者莫纳·苏特芬最近出版的新书(下一个美国世纪》,论及美中关系也强调两国诸多安全利益上的一致,美中应是伙伴关系。薛海培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2006年1月,******出任参议员第二天,便与共和党参议员科尔曼组建了一个“参议院美中工作小组”,打算通过全面美中接触和对话发展两国关系。尽管小组成立后不久,******便投入竞选总统的准备工作,但薛海培表示,这一举措说明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薛海培说:“这符合******竞选纲领的外交政策核心,即如果他当选总统,将把重心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其一是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其二是由于他认为这里存在不少美国外交政策中面l临和潜在的热点问题。”

******对亚洲的重视有迹可寻。******去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其外交政策概述时写道,“随着中国崛起,日本和韩国也崭露头角。我将致力于在亚洲形成一个更有效的框架,:不仅限于双边协定、不定期峰会和诸如朝鲜问题六方会谈这样的特别会谈,我们需要和东亚国家建立一个综合机构,促进稳定和繁荣,帮助解决跨国危机。”

至于中美关系中重要的台海因素,******在爱荷华州初选中拔得头筹以书面方式回答爱州华人社区的提问时,首次对台海问题表达立场:如果担任美国总统,他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确保”台海不会发生军事冲突;至于台海局面的化解之道,他认为必须得到两岸人民的同意。******表示,会“继续促进和平解决台海紧张”。他说,自己若当选总统,会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藉由与中国内地与台湾“都保持良好关系”,“明确表示我们希望双方经由对话和平解决双方分歧,保证台湾海峡永远不会发生军事冲突。”

不过,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然是******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的最重要考量。在任参议员期间,中美贸易平衡成了他的关注焦点,于是与另一名参议员联合起草议案,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还致信财政部长保尔森,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人民币和贸易不均衡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当然将中国视为“挑战”,早在2005年在诺克斯大学向毕业生发表演讲时就表示:“中国甚至在教育领域都与美国竞争,比如说中国的工科毕业大学生是美国的四倍。”别墅邀记者,亲手烤猪排 ——麦凯恩的初选答谢会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初选阶段就被戏称为老人、黑人、女人之争,这里的老人,指的是71岁的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在美国也不例外,尤其是竞选总统这事儿,需要好哥们帮忙,可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竞选期间,搞点烧烤联络联络感情、款待款待劳苦功高的团队成员也是司空见惯之事。和中国大摆宴席的区别在于,美国人喜欢搞自助冷餐或是户外烧烤,大家自由交谈、四处溜达,不习惯的人去了也许吃不饱,当然,吃饭是次要的,交流才是目标。

2008年3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的霍利·贝雷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描述了麦凯恩办烧烤的过程。我这里借花献佛,翻译过来与诸位共同体会一下那时的情景:

在亚利桑那大峡谷的枫树下,有一搭无一搭的荡着秋千,身边流水潺潺,再没有比这更爽的周末度假方式了。绳子已经嵌入树干,秋千下寸草不生,印证着它在此已有数载。

秋千的主人叫约翰·麦凯恩,他就在几米远的地方,专心致志地烤猪排。这是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还在争夺民主党候选人资格的希拉里和******看到肯定会异常嫉妒,他们还昼夜不停地争斗。而麦凯恩已经稳操胜券,在得克萨斯轻松获胜后飞抵他的别墅。

这里是喜多娜镇,距离亚利桑那首府凤凰城仅有两个小时车程,以红岩石著称于世。

星期六,麦凯恩大宴宾朋,他的助手、铁杆支持者都在邀请之列,其中包括南卡罗莱纳州参议员林德西·格拉汉姆,得克萨斯州参议员菲尔·格拉姆,如无意外,麦凯恩将在三天后的“超级星期二”初选中锁定胜局,他提前召开了答谢宴会。

星期天,招待会继续进行,麦凯恩亲自上阵,给客人烧烤,到访的是四十多位记者,按照约定,这是正式的烧烤宴会,可以报道。

烧烤地点在魔幻酒店(Enchantment Resort),当地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距离喜多娜镇只有15分钟车程。酒店位于峡谷中,周围是景色如画的红岩石,这里没有手机信号,由于通讯闭塞,客人们往往会待在宾馆做按摩、水疗,或者登山、打高尔夫、游泳,还有人干脆在酒店附近漫步,“我八个月来第一次走这么多的路,”麦凯恩的一位助手说。

最初,麦凯恩和助手们想在他的别墅里搞烧烤,仅仅当作社交晚会,不得报道。可记者们不干。他们说,如果不准报道,我们就不参加,没办法,麦凯恩参议员只好允许报道。不过,双方商定,记者们只能带笔记本,不能拍照。结果,记者们在笔记本上狂写一通,下午用黑莓手机发给编辑部,由于当时各报记者都拼命发稿,有人怀疑麦凯恩泄露了惊人的秘密。

绝不会泄密。麦凯恩泄露的只有他烤猪排的秘密:三分之一的胡椒,三分之一的蒜末外加三分之一的盐。麦凯恩透露这些“秘密”时和记者们握手,胡椒味、蒜味、盐味也传进他们的手中。麦凯恩还告诉大家哪里能买到最好的肉。

烧烤时,麦凯恩穿着牛仔裤、运动鞋,上身的汗衫上印着全家在去年圣诞节的合照。下午天气凉意袭来,他披上了一件夹克衫。

玩得兴起,麦凯恩临时决定带大家到他的别墅区看看。走过一段蜿蜒的小路,转过峡谷的峭壁,“隐形山谷农场”便出现在面前。麦凯恩家住这里已有24年,参天古树点缀下的7间小屋,就是他的住宅。小屋附近有条“橡树河”,冬天下雪多,因而今年河水大涨。

枝叶繁茂的枫树上,栖息着一窝黑鹰,麦凯恩周末在这里休假时,常常看到鹰妈妈教小鹰飞翔,“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震惊的事情,”说到此,麦凯恩潸然泪下。

不远处,有一枯树,啄木鸟时常光临,麦凯恩告诉大家,他家附近栖息着67种鸟。他指着光秃秃的灌木丛说,再过些日子,灌木生绿,玫瑰花开。听到这些,记者们潦草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其中一个问:“喂,他说什么树来着?”

麦凯恩允许记者们四处走动,这让大家受宠若惊。他的妻子辛迪和竞选助手们以及记者谈笑风生。记者们有人去荡秋千,有人在他的小屋里溜达,试图发现点秘密。有意思的是,他门口的脚垫上写着:魅力男人居所。

麦凯恩的卧室铺的是印第安纳瓦伙的地毯,“这可很值钱啊!”麦凯恩说。壁炉上方,还挂着一幅主题是大峡谷的水彩画。屋子的一角,放着一台机械式望远镜。点缀桌面和壁炉架的,则是他的全家照和各种勋章。他的书架上有亨利·基辛格的书,还有参议员吉姆·韦伯的《帝国的将军》。

在后阳台上,麦凯恩说:“任何事情都不会使我高兴,我身上充满让人紧张的能量,这促使我前进。”过了好久,记者们开始陆续离开,准备打道回府,“欢迎大家再来,我们明天见!”他说。拒绝离开战场,不惧越军折磨 ——麦凯恩越南战场显威名 麦凯恩的别墅可谓风景如画,一派世外桃源风光,令人艳羡。我们常说“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这句话放在麦凯恩身上尤其恰当。

麦凯恩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海军军官,他从小时起,内心深处就充满对责任、荣誉和为国家服务的渴望。麦凯恩1958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后加人海军,任海军飞行员。他的父亲和祖父均为美国海军上将。

麦凯恩出身于一个著名的海军世家。他出生在美国曾经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地区,当时父亲正在那里驻防。虽然出生在国外,因为麦凯恩出生时父母都是美国公民,而且他在出生时就成为美国公民,这使得麦凯恩仍然具有资格竞选美国总统。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美国海军服役,并获得上将军衔。

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他加入美国海军,当了一名飞行员,并主动要求参加越南战争。在越南战场上,他多次出生入死,1967年7月29日是他第一次濒临生死考验。

当时美国海军的佛瑞斯塔号航空母舰正驶离越南海岸准备发起攻击行动,一架停在甲板上的F-4幽灵式战斗机挂载的火箭突然意外发射,击中了麦凯恩所驾驶、正准备起飞的战机。撞击力量击破了战机的油箱,造成燃油开始泄漏,两枚机载的炸弹也掉了下来。麦凯恩爬出了驾驶舱,跳离正在燃烧中的航空母舰甲板,紧接着就在意外发生的90秒后,掉落的炸弹在飞机底部爆炸。麦凯恩的腿部和胸部都被弹片击中,但仍侥幸逃过一劫。爆炸和接踵而来的大火造成舰上134名水手罹难,62人受伤,摧毁了至少20架飞机,并差点造成航舰沉没。

幸运的是,麦凯恩死里逃生。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事故后,麦凯恩得到返回美国的机会,可他在深思熟虑后断然拒绝了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良机,选择继续留在战场上。麦凯恩加入了海军VA-163“圣徒”飞行中队,在1966年10月26日被分派至人手短缺的奥里斯卡尼号航空母舰。但在麦凯恩到达前不久,闪光弹走火造成航舰甲板起火,造成44人死亡,包括了24名飞行员在内。圣徒中队是越战中阵亡率最高的飞行中队。

选择留下,是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这个决定导致他的生命之钟在五年半的时间里停止摆动,和他的家人、朋友都失去了联系。

在1967年10月26日,麦凯恩驾驶的A-4天鹰式攻击机被一枚北越的防空导弹击落,坠毁在白竹湖附近,在弹射出飞机时他还摔断了双臂和一条腿。在他逐渐恢复意识后,发现自己已被越军俘虏。麦凯恩被转移至华卢监禁所,一个被美军俘虏们戏称为“河内希尔顿”的地方。他被监禁于一间小囚房里,并且每天都会被审讯。由于麦凯恩拒绝提供任何情报,他经常被拷打至失去意识为止。

当北越人发现麦凯恩的父亲是美军太平洋指挥总部(CINCPAC)的总指挥官——所有美军在越南的部队的指挥官时,给了他被释放回国的机会,但他断然拒绝了交换条件。

有一次在经过严厉而残忍的拷打后,麦凯恩的手臂已被打到抬不起来,他被迫签下一份由越南文写成的反美宣传文件。依据麦凯恩的说法,误签这份文件是他身为战俘的数年里最感到后悔的一件事。不过在麦凯恩签下文件后,北越人觉得这份文件不够好而没有使用,试着强迫他签下第二份声明,这次麦凯恩拒绝了。由于不断拒绝北越的要求,麦凯恩每周固定都要被拷打两到三次。

麦凯恩在北越当了五年半的战俘,大多数时间都被拘禁于著名的“河内希尔顿”,最后他终于在1973年被释放。由于最初拒绝北越提供的特殊释放机会,他被额外拘禁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在被释放后不久,麦凯恩重新返回岗位,成为海军VA-174“地狱剃刀”飞行中队的指挥官。这是一支驻扎在东海岸、配备A-7海盗式攻击机的海军训练中队。

获释后,他继续在海军服役。2000年输给布什,八年后卷土重来 ——麦凯恩的从政经历 1981年,麦凯恩退伍,荣归故里的他,行囊中满载铜心勋章、银心勋章、功绩勋章、紫心勋章和十字飞行荣誉勋章。麦凯恩退伍前最后的职务是美国海军和参议院的联系人,这个职务也为他日后进军政坛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退伍当年,麦凯恩与辛迪·亨丝莉结婚,并且迁徙至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他在那里替岳父经营的百威啤酒代理分销公司工作,并开始得到当地商业团体的政治支持。当亚利桑那州任职最久的共和党众议员约翰.雅各·罗德宣布退休时,麦凯恩以共和党籍参选1982年的众议员选举,最后成功当选。在1986年,顺应共和党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的退休,麦凯恩也成功在接下来的选举中接替他的参议员职位。

1997年,麦凯恩被《时代周刊》命名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麦凯恩在1999年所写的回忆录《将门虎子))成为了最畅销书。

2000年,麦凯恩竞选总统,在共和党初选中被布什击败。

由于布什有曾经当过总统的老父亲撑腰,麦凯恩不得不重点出击。他跳过了在艾奥瓦州的共和党初选,专注于赢得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在访问至一个城镇时他发表了10分钟的演讲,接着宣布他将会留在那里回答每一个人的问题。他在新罕布夏州逗留了二百多个地点,几乎走遍了新罕布什尔州的每一个镇,试图以这种“零售政治”的宣传方式战胜布什的家族名声。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50岁的卡罗琳·沃基克说:“麦凯恩是个男人,可布什是个孩子,也许是个好孩子,但终究是个孩子。”最后,他赢得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时的分析家预言,若是麦凯恩在南卡罗莱那州获胜,他将会拥有无可抵挡的获胜气势。然而,麦凯恩输掉了南卡罗莱那州的初选。使得布什重振选举气势。美国学者认为,麦凯恩在南卡的失败归咎于布什动员了该州的福音派选民,同时麦凯恩的选战策略有失误,将布什的诚实与时任总统克林顿做比较的竞选广告,给选民的感觉过于负面。

据说,布什阵营还发起了一次虚假的电话民意调查以抹黑麦凯恩,锁定南方的保守派共和党选民为目标。麦凯恩实际上的确从孟加拉国领养了一个黑人女孩儿,布什阵营于是在电话中质问选民,如果麦凯恩与黑人妇女有混血私生女,他是否还支持麦凯恩。这种抹黑论调在布什的智囊卡尔·罗夫所著的《布什的大脑》一书里也出现过。

在南卡被击败后,麦凯恩赢得了密歇根州和政治基地亚利桑那州的初选。不过,麦凯恩在弗吉尼亚州的一次演讲中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在演讲中,麦凯恩批评了****的福音教派名人佩特·罗伯森和杰里.菲维尔,当时,他骂福音教派牧师菲维尔是“狭隘的特工”,这个错误最终使他在弗吉尼亚落败,并在两周后的“超级星期二”初选中连续输掉13个州里的9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