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本意在于通过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作用,在与医疗界讨论服务价格时能获得更多优势,同时确保全民的医疗福祉增加。但在企业主看来,尽管雇员和家人的医疗费用负担不断加重让他们疲于应付,但自己公司的医疗保险计划是吸引新员工和留住资深员工的手段,如果政府进行强制规定,公司的竞争力会减弱。对医疗界和保险公司而言,这样的计划将会威胁到自己的收益和市场,自然不能同意。
围绕这项改革,希拉里和反对派针锋相对,好不热闹。美国自由派、****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再加上当时国会由民主党控制,看上去该计划马上就能获得通过,成为法律。然而保守派、自由至上派和商业医保产业绝非等闲之辈,它们很快联手发动反攻,批评该计划如若得到实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新官僚机构,届时病人看病的渠道将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民主党内也有人跳出来从左的方面唱反调,批评该计划对穷人照顾不够,不如加拿大式的完全由政府埋单的医保“过瘾”。结果可想而知,克林顿的改革计划胎死腹中,希拉里遭遇政治生涯的重大挫折。希拉里重提“美国人医疗选择计划”
最后彻底击败希拉里的,是一则在美国政治广告史上十分著名的“哈里与露易丝”广告:象征中产阶级的哈里与露易丝夫妇小心翼翼地翻着代表克林顿政府全民医保法案的一大袋文件,并抱怨缺乏选择权和似乎没完没了的繁杂手续。这则广告瞬间激发起中产阶级的忧虑。他们惧怕新的医保体系将创建一个巨大的官僚机构,由政府来包办一切;原先自由市场中的选择自由将被剥夺,无论你富有或贫穷,都将接受一样的医疗待遇,而这种缺乏竞争的医疗体系的服务将会是官僚的、恶质的、拖沓的……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曾遭受广告打击的希拉里,用一则深情款款的广告向选民诉说她的医改理念。
除了全民医保口号外,希拉里在广告中向美国人展示了两大要素:第一,她不是仅仅为了竞选总统才提出全民医保的,而是已经为这个伟大的目标奋斗了15年;第二,她引用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赢取关注度。
2月4日,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写题为《希拉里、******、保险》的评论文章,明确表态支持希拉里·克林顿。他在文章结尾写道,如果希拉里扛起民主党的大旗,美国人有或大或小的机会得到全民医保;如果******赢了,什么都不会发生。克鲁格曼还说,希拉里和******的医保改革计划的区别在于,一个要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另一个则相去甚远。希拉里广告中所引用的,就是这句话。
作为唯一提出全民医保计划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改革计划可以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八个字来描述。
对于这项纷繁复杂的改革计划,希拉里在其竞选网站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她的计划是在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对于四千七百多万压根儿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可以在众多款项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买得起的一款;而已经拥有保险的人,可以不做任何改变,继续享用原有的保险。
希拉里的改革计划全称为“美国人医疗选择计划”。她的医疗保险改革计划是让老百姓买得起、买得到、跑不掉。所谓买得起,就是给工作家庭减税,以此确保他们购买医疗保险的支出占总收入的一定比例,从而避免因为付保险费导致一贫如洗的情况;买得到是避免歧视,保险公司不能拒绝消费者投保;跑不掉,就是指无论是换工作还是失业,医保都可以“随身携带”,不会丢掉。
她的竞选网站高度颂扬希拉里进行医保改革的决心:“在改善医疗保险方面,没有人比希拉里更努力、更持久地工作,她有能力和经验来确保美国的男女老少都拥有高质量的、价格便宜的医疗保险。”
希拉里特意强调,如果美国人对他们目前的医疗保险感到满意,就无须进行变动。这样的计划保证了民众的选择自由。希拉里也承诺不会为此设立新的政府机构,也部分打消了民众对官僚政治的担心。希拉里这次的方案获得了很多积极回应,就连保险业界与共和党人士都没有大加挞伐,还表示可以进一步讨论。可见希拉里的政治技巧,的确成熟了不少。希拉里******对决医疗保险改革
2月19日,******在“超级星期二”初选中继续“攻城拔寨”,以“十连胜”的骄人战绩重挫对手希拉里。
两人渐趋白热化的争夺中,医疗保险改革也是重要的一环,以改革的清新之风赢得民众青睐的******自然不会放过万众瞩目的医疗保险改革。他说:“我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覆盖所有美国人。如果你有保险,唯一的变化是花钱更少,如果你是4700万没有保险的人,你将依法得到保险,任何人都不会因为疾病或其他状况被拒之门外。”
简而言之,他的计划是提高质量,给老百姓提供买得起的保险,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美国医疗保险系统的现代化,并努力寻求新的模式。
两个人都口若悬河,都自称要为所有美国人提供保险。但甭说局外人,就连美国的一些选民对此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支持希拉里的选民说,选择她,是因为她在为普惠的全民医保而奋斗。许多选民虽然说不好支持谁,但都把医疗保险问题列为自己所关注的头等大事,然而,这些人都对各候选人的具体计划不太了解。
希拉里和******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保罗·克鲁格曼心里清楚。他在《纽约时报》撰文分析说,两个人都要求私营的保险公司给每个人提供保险,不得因病史将任何人拒之门外;两个人都同意老百姓也可以不买商业保险,而是买政府推荐的保险;两个人都提出让低收人阶层买得起保险。
克鲁格曼认为,两人的区别在于,希拉里坚持每个人都要有保险,这是法令,必须执行。但******则不这么认为。根据他的计划,某个健康的人如果觉得自己身体特棒,无须缴纳这笔冤枉钱,就可以不买医疗保险。
如此看,区别就太大了。克鲁格曼的观点是,******的计划会让更多的人失去保障。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克鲁格曼坚定地站在希拉里一边,明确表示支持她。共和党强调个人选择的自由
按理说,“为每个人提供买得起的医疗保险”这个提法一出笼,就应该博得满堂喝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这个把自由看得比命还重的国度,什么都可能发生。
精明的******只用一句话就击中了希拉里计划中的命门。他说,希拉里的计划是“强迫”每个家庭都买保险,他声称给医疗系统提供补贴比强制覆盖每个人更重要。
“强迫”这个词的冲击波不可小觑,它所隐含的意思是希拉里准备剥夺美国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美国人还真会这么想。在这个有着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公民历来重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大多数民众认为自己的多样化选择要比政府统一包办、计划经济式的管理好得多。希拉里的医保改革计划尽管比起1993年的方案来说改进了许多,但在许多选民看来还是一个“大政府计划”。
相比民主党,共和党一向奉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策,强调自由经济,反对政府对个人和企业过多干涉。在医疗保险改革方面,共和党也曾一手否决了希拉里主持的改革。如今,麦凯恩和赫卡比两位共和党竞选人虽然也在医改方面表态,但态度和民主党竞选人大相径庭。
约翰·麦凯恩认为,美国医疗保险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成本攀升,因此,他的主张是降低成本,拯救现有的医疗系统。他特别强调,家庭在医疗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想买什么保险家庭自己决定,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提高质量、降低价格。当然,他也说了一些给每个公民提供医疗保险之类的场面话。
曾经数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越战老兵麦凯恩在其官方网站声明,美国的老兵应该得到及时的、高质量的保险救助,在最好的地方享受治疗,这话会让那些老兵们听了深感亲切。
到2月20日,共和党的米特·罗姆尼已经转而支持麦凯恩,他的对手赫卡比获胜的机会不大,但赫卡比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值得一提。他是典型的共和党人态度,直言不需要联邦政府负责的全民医疗保险。他认为,应该鼓励私营企业创新,从而降低成本。“如果我当总统,美国人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买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届时,我将会同私营部门、国会和保险商以及其他各界一道对现在的医疗保险系统进行全面大修。”
各竞选人中,只有希拉里执著于“让每个人拥有医疗保险”,她把这个问题上升到“道德”高度。她在弗吉尼亚对选民说:“我的对手说,普惠的全民保险行不通,我说行得通。如果你们在这次选举中作出正确的决定,我们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