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选票的背后
3381700000028

第28章 你们比四年前过得好吗?——总统大选如何改变美国(2)

其二,1898年,麦金莱把古巴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共和党人气飙升,“解放”古巴的战斗英雄泰德·罗斯福四处演讲,让共和党声誉如日中天。这次,布赖恩依旧巡回演说,在坚持金本位的同时,攻击共和党是帝国主义者;麦金莱则还是在俄亥俄的家里稳坐钓鱼台,“接见”选民,他曾创下一天接见16个代表团,接受3万人顶礼膜拜的纪录。

1900年,尽管腐败盛行,但美国总体上处于黄金时代,执政的共和党简单的一句口号就彻底击垮了民主党——“选我们,包你未来四年吃好喝好。”

这句简单的口号道出了大选的真谛,执政党赶上运气好,一般来说就可以继续执政,如果四年任期内收拾一下某个不听话的小国,那更是人气高升,想不连任都难。如果经济形势不好,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1932年的胡佛、1992年的老布什便是明证。痛苦指数的威力 ——卡特竞选总统的成功与失败 1976年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的发明人是经济学家亚瑟·奥昆,所谓痛苦指数,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困难程度的指标。等于一国消费者物价年增率与年失业率之和。

痛苦指标的判定标准为,当指数超过20%时,表示该国经济处在“悲惨”状态;10%至20%之间,则是“尚可”;如果未满10%,表示该国表现“优异”。整体看来,这一年卡特和在任总统福特的对决犹如蚍蜉撼大树,他的亲哥哥比利反应特别强烈,“这次吉米是在用鸡蛋碰石头。”1975年12月,民主党宣布了卡特的党内候选人资格,一位报纸编辑对想要采访卡特的记者轻蔑地说:“他竞选总统?太可笑了,都没人听说过,去采访他吧,要尽量简短。”

1976年7月7日,距离《独立宣言》的发表已有200年,福特总统在白宫接待了来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全国的电视网直播了这一盛况;在马萨诸塞州举行的纪念来克星敦的枪声响起的大会上,福特面向11万观众发表演说,提出强大的国防之重要性,提出和苏联“要和解,不要指责;要重建,不要积怨。”他还指责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号召回归“基本的美国道德观念。”

寂寂无名的卡特打起了道德牌,他以诚实的改革者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宣布自己是没受过华盛顿政客圈污染的人。那时的美国,还没有从水门事件中完全走出来,福特总统赦免了尼克松的罪过,引发了诸多人士的不满,客观上也给了卡特可乘之机。

当仁不让的卡特初期便以33个百分点的优势遥遥领先。尔后,福特发力。民调显示,两人支持率基本持平。这期间,卡特屡屡犯错。第一个错误,在一个军营发表演说时,卡特称应该原谅那些越战期间逃避服兵役的人。此话一出,保守派震怒,在他们看来,逃避服兵役就是背叛国家。从2004年大选我们也可以看出,布什逃避服兵役尽管是“传闻”而已,也把他搞了个灰头土脸。第二个错误,卡特接受花花公子访谈时,坦然承认自己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心里还隐藏着对其他女人的欲望,此言惹怒了女性选民和基督教福音派的保守人士。

另外,在9月24日的第一轮电视辩论上,福特攻击他缺乏领导一个国家的经验,在诸多问题上立场模糊,也令卡特失分不少。

转折,发生在第二轮电视辩论上,福特的致命错误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他断言,东欧没有被苏联所控制,他认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肯定没有觉得自己被苏联控制,这等于告诉美国的保守派,苏联没有那么坏,因此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偏偏福特这人脾气倔,死不认错,许多支持他的强硬保守派改选卡特。

其实,1976年的美国,外交方面形势也不错,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哪个候选人犯的错误少,福特不幸对苏联说了软话,被媒体无限重复、无限放大后,自然是丢分的利器。其实,1976年美国经济只是疲软,总体还不是那么遭,痛苦指数只有13.57%,可卡特打理美国四年后,痛苦指数达到了破天荒的21.98%,这下轮到挑战者唐纳德·里根质询他了。里根轻轻一句话就赢得选民的掌声和支持,宣告了卡特的失败——“你们扪心自问,比四年前过得好吗?”

这一年的大选,除了里根和卡特的对决,还有独立候选人约翰·安德森以及自由党候选人克拉克。竞选期间,经济和外交并重,卡特顾此失彼。经济方面,通货膨胀,利率居高不下,失业率高,总之就是痛苦指数高。外交方面,伊朗爆发革命,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政府扣押了美国驻伊朗外交官,美国的军事救援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里根对外主张强硬,提出重振美国军力,许诺恢复经济活力。里根秉承了共和党“小政府、大社会”的传统理念,他主张减税,主张放权给各州,他说:“像教育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给各州和社区办理,国家应该把税收资源给他们。我相信州权,我相信在社区层面和私人层面人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他承诺,如果当选,将把本来属于各州的权利归还他们。卡特则攻击里根的举措将带来“仇恨和种族主义。”

当过演员的里根优点在于具雄辩之才,善用幽默笑话化解疑难问题,缺点在于太幽默,总是满嘴跑火车。他大选期间曾说,树木导致污染,贻笑大方。

1980年的大选,里根和卡特都给人留下负面印象,大选分析家斯蒂芬·韦恩在《通往白宫之路》一书中分析说,里根和卡特给大多数选民留下了负面印象。

如今,里根已经去世,可卡特还活跃在政坛,朝核问题、伊核问题都有他的身影,可以说是退休后发挥余热最多的总统。至今民主党人还怀念卡特,认为他是智商最高的总统之一。外交成了主旋律 ——艾森豪威尔两度竞选总统获胜秘籍经济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永恒话题。不能要求老百姓高瞻远瞩,他们只有在钱袋子瘪了的时候,才有兴趣出来投票,把执政党选下台。不过,凡事都有例外,1952年、1956年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两度竞选总统,外交成了热点话题。

如果你熟悉二战史,一定会记得艾森豪威尔,他是美国三大五星上将之一,曾指挥诺曼底登陆,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在罗斯福新政后一直和政权无缘的共和党推出这位温和派竞选总统,志在夺得白宫。

艾森豪威尔观点鲜明,概括起来就是反战、反共、反贪污。

那时的美国,正是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不和官方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就会被怀疑为“共产党”,扔进监狱。艾森豪威尔抓住时机,在选战中攻击朝鲜、攻击共产主义,顺便捎带着骂一骂杜鲁门政府的贪污腐败,效果甚佳。

艾森豪威尔指责杜鲁门对朝鲜战争准备不足,作战不利,他许诺,如果当选总统,一定要把美国军队从朝鲜撤出来,他的观点得到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支持。

艾森豪威尔是英雄,这让民主党对手阿德莱·斯蒂文森左右为难,既不能颂扬对手,又不能贬低对手。要知道,美国自建国起就有崇拜英雄的传统,在总统选举史上,战斗英雄竞选总统很少有失败的,想诋毁英雄的形象,小心自家房子被激进分子烧掉。

艾森豪威尔也审时度势,决定维持自己的光辉形象,派出副手尼克松和民主党对手周旋、争吵,自己坐车四处和选民接触,大选期间,他跑了五万多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还要多。讲些什么倒在其次,战斗英雄风度翩翩地和老百姓握手,说些你好我好全都好的话,人气飙升倒难以阻挡。

这次大选,艾森豪威尔充分认识到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道理,在女性选民身上下足了功夫。他发誓要实现预算平衡,清除政府的腐败。可对这些大道理,家庭主妇听起来有些费劲,于是,艾森豪威尔就用家庭妇女能听懂的语言说,如果你们能平衡家里的预算,量人为出,那么政府也应该做到;如果你能把房子打扫干净,那么政府也可以做到消除腐败。

此时的艾森豪威尔,哪里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分明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就连他的广告也选在家庭主妇做早餐的时候播放,解说词只有一句话:我喜欢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据美国学者考证,这是美国总统竞选史上最受欢迎的广告。

给艾森豪威尔惹麻烦的,是他的副手尼克松。

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任务之一就是搅乱局势,抹黑对手。不料,在尼克松拼命指责民主党有猫腻时,被对方反戈一击,有报纸报道说,尼克松曾经在有钱人那里收到价值1.8万美元的“礼物”,这可不是小数目,按照美国的规定,政府官员接受礼物的价值不能超过20美元。

艾森豪威尔的智囊建议抛弃尼克松,另选他人,然而,尼克松在电视前半小时的戏剧性表演,挽救了自己。他带着妻子一起出境,值得一提的是,杜鲁门政府高官的夫人大都衣着奢华,被怀疑拿了游说者的钱财,尼克松聪明地让妻子淡妆素裹,从而获得观众好感。电视镜头面前的尼克松,声泪俱下,展示着自己可怜的一点财产,哭着忏悔道:“我的支持者曾经送给我女儿一份礼物,我实在没法归还,因为我女儿太爱它了——那是一条叫‘花格’的狗。”

这番表演征服了观众,也使得尼克松留在了副总统候选人的位置上,不过,最终这位天才的演员还是在水门事件中折戟,声誉扫地。

1952年11月4日,艾森豪威尔取得大胜,获得55%的选民票,赢得48个州里面的39个。

四年后,艾森豪威尔竞选连任,对手依然是斯蒂文森。这一次,外交问题再次帮了他。 大选投票前一周,世界陷入动荡, 匈牙利发生严重流血事件和****。1956年,匈牙利人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拉科西照搬苏联模式、经济政策失误以及将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纳吉撤职开除出党表示不满。10月22日,裴多菲俱乐部、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分别提出10点、16点要求,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改革,10月23日,首都布达佩斯10万学生游行,市民、工人不断加入,发生了流血冲突。11月1日,苏军开进匈牙利。13天的****中,仅布达佩斯就有2.5万人死亡,5万人负伤,全国有20多万人逃亡国外。

同时,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在埃及打响。起因是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10月29日,战斗开始。

这两件事情,让爱国主义的美国人选择了团结在总统周围,艾森豪威尔的将军背景、共和党有史以来的对外强硬姿态..加上总统四年来的政绩,使得这场选举更无悬念,艾森豪威尔获得57%的选票,48个州拿下41个。斯蒂文森只是在南部几个州和密苏里州获胜。不过,他也创下了纪录,成了100来第一个赢得大选风向标密苏里州,却输掉大选的候选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艾森豪威尔都不像是共和党总统,他的社会福利计划、他的对外和平策略更像是民主党的作风,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确实极其自由的保守派,讲究中庸之道和激进的温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