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20

第20章 另辟蹊径,反传统教学法

卡耐基出色的演讲,让他的“公众演说”课程的开设变得极为顺利,前来报名的学员也非常踊跃。因此,会长给他调配了青年会里最大的一间教室,并命名为“卡耐基教室”。

卡耐基对他目前的现状非常满意,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从此他就可以白天写作、读书和备课,晚上在青年会里授课了。

卡耐基虽然自身有着较强的演说能力,也曾在瓦伦斯堡师范学院有过对学生进行演说培训的经验,但他在青年会正式开设“公众演说”课程之初,还是经过了一番曲折。

起初,卡耐基按照会长的要求,教授学员“如何演讲”,卡耐基就像他在瓦伦斯堡师范学院给大学生上课时那样,耐心地给学员们讲授着如何演讲。可是他讲着讲着,就发现台下的部分学员开始变得心不在焉,甚至还有些人打起了瞌睡,这可是他没有预想到的,他过去给大学生们讲课时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

课下,卡耐基不断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他突然意识到,用教大学生的方法来给青年会的学员上课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青年会的学员主要来自社会,其中还不乏很多公司职员,他们到这里来并不是需要听单一的说教,而是希望快速获得能够与人交流的技巧,并将这种技巧运用到工作之中,比如在商务会议上能勇敢地站起来,向与会者做一番明确、连贯的报告等等。

找到了问题所在,卡耐基明白了:“看来是自己疏忽了这一点,来青年会的学员不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演讲理论、发音方法或者是姿势的模仿,他们并不想成为一个职业演讲家,他们想学到如何在一场展示或者会议中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卡耐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培训方式绝对不可以像传统的“学院式”教学那样,而必须采取“市场化”的路线,即想方设法满足学员需求,实施有效的教授方法,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真正掌握与人交谈的技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对象,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只有了解学员的情况,才能逐步帮助他们达到当众讲话自然流畅的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果然有效。只有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他们才能投入到你的演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