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15

第15章 老人寄语,重新定位明天

卡耐基做汽车推销员期间,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虽然拼命努力,但销售业绩却始终不理想,毕竟熟悉机械原理和汽车构造并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再说他对这些冷冰冰的东西压根就没兴趣。

多年之后,卡耐基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那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他白天要苦苦地向客户们介绍汽车,说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晚上则拖着疲惫的身蜷缩在租住的公寓里。

当时,卡耐基租住的地方在曼哈顿区的第八大道五十六街,那一带治安混乱、帮派横行,素有“魔鬼之厨”的恶名。据说连纽约的警察在夜间都不敢到那一带去巡逻。在“魔鬼之厨”的街道上到处是砖头瓦块、碎玻璃和垃圾,附近的屠宰场、马厩、汽油厂、胶水及肥皂工场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臭气。街道的两旁,矗立着一片片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有的甚至摇摇欲坠,房顶渗透的雨水在墙壁上留下一摊摊水渍,墙壁上生满了墨绿色的苔藓。锈蚀的水管从房顶上歪七扭八地伸出来,肥大的老鼠在街道拐角处的垃圾堆里窜来窜去,寻觅着食物,见有人走过,它们就吱吱叫着飞也似的逃到下水道里。下水道时常被垃圾阻塞,污水泛着白沫从中漾出,流到街面上。

“魔鬼之厨”街道的两旁没有路灯,每天卡耐基只能借着依稀的月色,小心地避开路面上的污水和碎玻璃,慢慢地向前走。

走过那段黑暗的街区,卡耐基来到了租住的公寓楼下。这时虽然已是深夜,但楼下卖夜宵的小贩们还没有完全散去。在街边的烧烤摊上,烧鸡和香肠在炭火上散发着香味儿,直往卡耐基的鼻子里钻,但多数时候卡耐基都会毫不停留,匆匆而过。

每次卡耐基都蹑手蹑脚地走上楼梯,生怕弄出一点儿响动,因为他担心吵醒了房东,前几天房子就已到期了,可他却一直没有钱交房租。

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用钥匙打开房门,进屋之后又轻轻地将门反锁好,这才松了一口气。

卡耐基很少开灯,一般都是走到床边脱下衣服,然后就疲惫地一头倒在床上。他虽然疲惫,但常常失眠,无数烦恼和忧虑仿佛蚊虫似的一齐涌进了脑海,而这时他感到头也在隐隐作痛,并且痛感逐渐增强。他辗转反侧,根本无法入眠。

昏昏沉沉之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睡着了,还是一直都不曾睡着。远处的天边已经泛起一丝鱼肚白,卡耐基借着微弱的亮光爬了起来,他穿好衣裤,然后伸手去摸墙上挂着的领带,当他的手刚摸到领带的时候,躲藏在后面的几只蟑螂四处奔逃,他常常望着蟑螂发呆,“我和这些虫子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为了生存忙忙碌碌,到头来也逃不脱死掉的命运。”

光思考没有用,还是要行动,卡耐基翻身下床,来到盥洗室打开水龙头,用凉水洗了一把脸才感到稍微清爽一点。他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只见眼圈深陷、脸色苍白、面容憔悴—这些都是连日来的失眠所赐。卡耐基叹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衬衫的衣领和领结,然后穿上西装,向车行走去。

那段日子,卡耐基极其忧虑,他时常在思索:“难道这就是人生吗?从前曾经极度憧憬的演员梦想破灭了,如今只能为了一块面包和一杯牛奶而披星戴月地忙碌着,住在遍布蟑螂的贫民窟内,恐怕有一天我病死在房间里都不会有人知道,难道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吗?”

“我干着并不是很重的活计,天天只是动动嘴皮子,顶多帮顾客们推一推车,上点汽油、润滑油什么的,可我为什么还感觉到很累、很烦呢?容易精疲力尽,容易头疼不止,没有快乐和满足,只是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缠上了我,阴魂不散呀!”卡耐基如此地沉思着,浑然无觉地来到了宽敞的车行,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经理走来与他打着招呼:“早上好,戴尔!”可是,卡耐基却头都不想抬一下,只是一味地点头,拘谨地望着经理,等待他的吩咐,因为他的内心满是忧伤。

卡耐基按经理的吩咐来到“商联会”大厦为其儿子购买自行车。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位开升降机的年轻人,他发现这位年轻人原来是位残疾人,左手齐腕切断了。他走上前去,很亲热地寒暄,谈天说地。因为卡耐基觉得应该给予他一份同情和怜悯,更何况自己的左手也是残疾,只有四个指头。

卡耐基很自然地说:“我是在密苏里乡下农场长大的,小时候很活泼顽皮。一次和小朋友们玩耍时被铁钉钩断左手食指,从此我就和别人不一样了,我比别人少一个手指。我曾经以为自己会死了,现在也常想到自己是个九指人。你呢,兄弟?”

那位叫戴尼的操作员也热心地回答道:“老兄,我去年被轧钢机轧断了手腕。手腕和手是没有了,可我的命还在呀!”

“但是,你是否会经常感到困扰呢?”戴尔·卡耐基又问道。

戴尼会心地笑了笑,说道:“不会呀,我几乎已忘了这回事,只有在穿针缝衣服时,才会想到自己少了一只手。”

短短的几句对话,却让卡耐基很受启发,当他回到公寓里时,他还在想这句话。这个叫戴尼的青年人很了不起,精神态度对肉体能力具有莫大的影响—几乎是难以置信的影响。肉体上的某些障碍完全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来弥补和克服,一旦习惯下来,肉体上的残疾就会忘却,而与正常人一样。

卡耐基躺在床上,这样分析道:“我发现造成疲倦的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愈是困难的工作,愈是要有一种用力的感觉。我也是如此,一旦走进货车专卖柜就集中精神,就皱眉头,耸起肩膀,要所有肌肉都来‘用力’,进而使自己疲惫不堪!”

他寻找着自己忧虑的根源:“疲惫不堪和工作上没有兴趣,招致推销的失败,卖不出汽车自然就受到同事的嘲笑、上司的责备,而这一切使我产生了新的烦恼。大学期间的辉煌之梦被现实生活击碎,舞台生涯的彻底失败和生活的四处奔波,还有从前人生之路的无比艰难都累积起来,让我对目前的销售员生活感到绝望。新的忧郁和旧有的烦恼像那种日夜不停落的水滴,不断地往下流淌……让我头痛,使我痛苦不堪,也许如此下去我会因神经错乱而自杀的!”

卡耐基越想越激动,马上坐起来,在幽暗的灯光下画出了自己的人生。他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了这样几个命题:

—用铁墙把过去和未来关闭,生活在“今天”的框框中。

—令我烦恼、忧郁的问题是什么?有何对应之策?怎么做?

—如果我把忧虑的时间,用来做些事情,那么我会得到什么?我的梦想呢?他有多远?

夜深人静,一盏孤灯,他处身于若有若无的未明之境中,心境清静无比。直到破晓的时刻,卡耐基找出了自身的缺点及症结所在,一线曙光在他心头照亮!

有的时候,某个人的出现可能会改变另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卡耐基在车行里接待了一位顾客,正是这位顾客的一席话改变了卡耐基的人生轨迹,否则他也许还在车行里苦苦挣扎呢!

那天,车行里来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卡耐基像往常一样热情地迎了上去,带着老人看各种款式的汽车,然后又不厌其烦地向老人介绍各种汽车的设计特点、性能和构造原理等,可是老人家却摆摆手打断了卡耐基的介绍。

老人说:“汽车的性能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只想随便买一辆汽车,体验一下开车的感觉。你知道吗?小伙子,我年轻的时候就梦想发明汽车这样的东西,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哩!现在我购买汽车,也只是为了圆我一个梦想……”

“圆一个梦想?”卡耐基对老人的话产生了兴趣。

“是的,只是圆自己的一个年轻时候的梦。”于是老人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然后慢慢地将话题又转移到卡耐基身上。卡耐基仿佛遇到了知音,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最近一段时间的糟糕处境及内心困惑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人。

“小伙子,在这个公司里,你能预见到自己的发展前途吗?”老人问。

“在这里,乃至在这个行当,我都看不到任何未来。”卡耐基非常坦诚地承认。

“那为什么不尝试去改变呢?只要你有勇气!”老人鼓励地点了点头。卡耐期沉默了,若有所思。

大学时代的卡耐基在公开演说方面受过训练,有所经验。这些训练和经验,扫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让他有勇气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长了做人处世的才能。于是他说服了纽约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同意他开设一个公开演讲班。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