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3379700000054

第54章 拜见之礼

古代中国有知识的人相见,不是拍拍肩膀、套套近乎就可以完事,而是要经过相当程式化的礼仪,以表达内心的诚敬。《礼记·曲礼》说:“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通过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这一观念在古代表现得非常突出,仪节似乎有些琐碎,但却散发着典雅的气息。

见面时的传统礼俗

见面时所用的礼节,古称“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揖礼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曾流行很多的见面行礼方式,拱手作揖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拱手礼,两手在胸前相合以示敬意,又称“揖礼”,除见面之外,也常用于致谢、恭喜、祝寿或节庆等场合中。拱手礼起源久远,至周代就很完备了,一直流传至今。行礼时一般右手半握,左手抱住右拳,停于胸前,目视对方,向对方上下轻摇。依据适用对象的亲疏,一般的推手微向下,稍亲近的推手平于前,亲友的推手微向上;亦可行长揖礼表示更大的敬意,即双手上抬齐额,自上而下拱手行礼。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其他见面礼俗还有跪拜礼、鞠躬礼,道万福、请安礼、唱喏礼、打千礼、蹲安礼、合十礼、趋,等等。

跪拜礼古人的见面礼俗之一,也常用于朝会或喜丧等场合。跪拜礼由跪礼和拜礼两部分组成,两膝着地,伸直腰股为跪;拱手弯腰,类似作揖者为拜(后泛指两手着地、屈膝叩头)。在古代,跪拜礼依隆重的程度分为以下九种: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三叩九拜”中“九拜”的来源。稽首,用于臣子对君父,双膝下跪,先拱手俯首,额触及地,停留稍许。顿首,常用于平辈之间,与稽首相仿,区别仅在于顿首只要额头触地就立即抬起。空首,规格又稍轻于顿首,二者行礼姿势一样,只是头悬在空中而没有叩地,这也是空首之“空”的来历。古人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一般要先行空首礼。这三种是常用的拜礼,此外规格稍低的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如何下拜,视具体情况而定,敬人的程度也。

鞠躬礼古人的见面礼俗之一,较拱手礼更为郑重,也常用于致谢、婚庆等场合。鞠躬礼源于我国先秦时代,到了唐代就很完善了,一直流传至今,但是适用的场合不如从前那么广泛了。现代人行鞠躬礼时,一般要求男子双手贴放在身体两侧,女士双手下垂或搭放在腹前,双足立正,注视对方,然后上身前倾,低眉下眼,弯腰行礼。依弯腰程度,鞠躬礼可分为15度、30度和90度鞠躬礼三种,依弯腰次数则有一鞠躬、二鞠躬和三鞠躬之别。一般而言,弯腰幅度越大,鞠躬次数越多,所示敬意越重。

请安礼、打千礼古人的见面礼俗之一,流行于清代,多见于晚辈拜见长辈场合,可视为以上各种见面礼的复合(或衍生)形式。如请安时垂手站立,鞠躬并唱喏:“请某某安。”打千礼有男女之分,男子哈腰弯腿,左腿前伸,右腿曳后;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唱喏:“请某某安。”女子则头微低,双手贴腹相交,屈膝下蹲,并唱喏“请某某安”,也称“蹲安”。

趋古人的见面礼俗之一,即快步前移,向对方打招呼,以示敬重之意。这种见面礼俗也来源颇早,如在《论语·乡党》中就说孔子在见诸侯、贵宾时,都要趋礼相迎。

万福礼古代女子见面礼节,起源颇早,一直流传至民国时代。行礼时左腿靠前,右腿稍后,两腿交错;同时右手朝上,左手朝下,并拢手指,双手手指相扣,放于左腰侧,弯腿屈身,口称“小女子万福”、“侄女儿万福”等,以向对方致敬并祝福,这也是“万福礼”称呼的来源。

跪拜之礼

跪拜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五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大礼之“三叩九拜”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所谓“三叩”就是叩首三次,而“九拜”又是指什么呢?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拱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顿首亦名稽颡,其基本要领如下:先跪,然后头叩地而手。这种方式只用于凶丧之礼,为丧事之拜中的最重者。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空首的动作要领为: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振动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而后踊。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凶拜的要领是先作“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肃拜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中,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方式,因为,“九拜”中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礼拜形式。

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中见到行九拜之礼。

拱手之礼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拱手礼,属想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

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本地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

拱手时,一定是用左手扶抱右手,因为在古代,作揖礼有左手握右手为“吉拜”、相反则为“凶拜”的说法。这可能与古人的认识有关,他们习惯于用右手攻击他人,而左手抱住右手则为行礼者向对方的友好表示。就见面礼的初衷而言,中国人创行的抱拳拱手礼与西方人伸手相握礼都是表示友好和尊敬之意,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抱拳拱手有与对方保持距离的内敛和封闭色彩,而伸手相握则有急于接近的张扬和进取因素。

近现代学人对此也有不少讨论,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就两种见面礼作了比较,得出拱手礼优越于握手礼的结论。因为拱手礼一则避免发生接触得传染病的可能,有益健康;二则拱手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自己,不会感受到对方的压力。握手则既有得病之虞,又有被动伸手、任人宰割的感觉。不过现在中国人大多通行国际交际礼仪中的握手礼,而林语堂先生所看好的拱手礼却“寂寞一处开无主”般冷清,实在有点戏谑的味道。

五体投地

当我们对一个人表示很佩服时,常常说“五体投地”,那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五体投地是指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它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

“长跪”一词的来历

“长跪”是古代的一种坐姿。南北朝之前,我国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桌椅板凳,正常交往之时,人们要坐就只能席地而坐。采用的姿势有两种:一种姿势是两膝着地,直身而股不接触足跟,此种姿势为“跪”,亦称“长跪”,有时也称“跽”。另外一种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股压在足跟上,这种姿势则为“坐”。一家媒体曾出现过这样的标题:《单腿长跪女生楼前献上玫瑰,一男大学生如此浪漫求爱》。这名学生固然浪漫,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单腿”是无法“长跪”的。

很显然,不论是跪还是坐,都是一种很普通的坐姿,都是两膝着地,不同之处在于大腿和屁股挨不挨脚跟,挨脚跟者为“坐”,不挨脚跟者为“长跪”。古人会客之时,一般采用的都是“坐”的姿势,因为,这样相对来说会比较舒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会将身子直起来,这样屁股和大腿就离开了脚跟,成为了“长跪”。唐雎出使秦国,和秦王PK,唐雎恐吓道:“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于是,挺剑而起。秦王有些紧张,就把“坐”的姿势改为了“长跪”。

上文那位学生所谓的长跪,其实是“下跪”,而且可能是时间比较长罢了,是长时间下跪的意思,因此,在现代的语境中,我们就暂且说这是“长跪”吧。

写信一定要有“此致”

几乎所有识字的中国人都写过信,几乎所有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

先看一个例子,此例出于《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六册》,在《1935年4月1日致徐懋庸》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此致,即请道安。”在《1935年8月3日致李霁野》的结尾,鲁迅先生写道:“此致,即颂暑祺。”

鲁迅先生这样的用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此”者不是指后面的“道安”、“暑祺”,因为在“道安”和“暑祺”前还有“即请”、“即颂”一类的词来引领。既然如此,“此致”和后面的“暑祺”就不可能再有动宾关系。同理,“此致”和“敬礼”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动宾关系,或者说,二者在词义上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那么,“此致”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

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

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