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3379700000051

第51章 听听戏,下下棋,搓搓麻(2)

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抵达北京后,他接替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时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梨园领袖。继高朗亭之后,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均任过此职。

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喜闻乐见的评书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

唐代出现了一种曲艺艺术和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到宋代中兴时期。最初是说评佛教典集。在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当然,这些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

事实上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一诗写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当时喜欢说话这门曲艺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说书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为了搏君一笑,最喜欢讲述古代故事,百说不厌 研究“说话”,多数是从话本对明清的小说的影响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艺艺人写过专门的资料。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

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他的老师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皇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另外,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最大众化的游戏,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

据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

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北周武帝宇文邕发明的象棋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高雅人的游戏,围棋

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目前围棋流行于亚太,覆盖世界范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

我国古代民间很早就流行玩围棋了,当时的围棋被叫做“弈”。说到围棋,它的产生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在远古时期,一日神农部落的神农氏在水边玩,他发现河水冲过的石子非常漂亮,尤其是黑白两种颜色的石头,白的就像雪一样,黑的就同玛瑙一样,他捡起这两种石头,黑白两色更加醒目。于是神农就捡起了很多黑白石子,然后回了自己的部落。在休息的时候,他就研究出了一种游戏,他在地上画了横竖各九条线,这就形成了64个方格,然后双方各持黑白两色石子,开始往格里填石子,如果对方的四个石子围住了己方的一个石子,那己方的这个石子就要拿掉,因为它被“吃”了。最后在上面谁的石子留下的多,那么谁就是最后的胜者。这便是传说中围棋的产生。

当然还有人相传围棋是尧、舜造的,但这并没有什么依据。实际上虽然不知是谁真正发明了围棋,但它在4000多年前,确实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在春秋时期,围棋就已经普及了。在《孟子》中讲过,有个叫弈秋的人,他是当时驰名诸侯的棋手,一天弈秋对两个人讲下棋的学问,其中一个就听得头头是道,而另外一个则三心二意,在想别的事情。这就说明战国时期,人们的棋艺已经很高了,甚至都出现了讲下围棋的老师了。

在整个棋类中,围棋可以说是各个棋类的祖先了,因为它的出现最早,而且在围棋里面有着丰富的竞技性和艺术性,人们在其中不光要善于动脑,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所以说围棋考验的东西很多,能发明这样一种竞技活动,中国的先民们的确很不简单。

围棋棋局

下围棋,讲究聚精会神、机动灵活,经过千年而不衰,可见围棋自有它独特的魅力。

其实,围棋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兴盛,但在秦汉之际,却突然变得暗淡,连很多文献中也没有“弈”的记载。直到东汉晚期,围棋才再度活跃起来。

魏晋时期,围棋不仅得到了发展,而且经过了改良。魏晋之前,围棋横竖交错各是17道,共有289道。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棋经》就明确记载棋局是361道,仿照了周天的度数。因此当时就已经变成了纵横交错的19道围棋,这便是最大的变化与改革,而且变得同现代的围棋格局相近了。

虽然在魏晋时期,17道和19道的围棋并存,但围棋的打法却没有发生变化,规则是一定的。一般的规矩就是黑先白后,这就有些像象棋中的“红先黑后”了。棋子要落在两条线交叉的点上,一步不能多下,只能落一子。围棋的打法灵活,要想制住对方,首先就要学会抢占有利空位,然后才能伺机发起攻势。终局的时候,查点空位和棋子数目,这样才能算出谁是胜方。

南北朝下围棋,其实也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玄学兴盛,人们讲求清静无为,而下围棋就是最好平淡心境的方式了。当时的统治者,虽然不太喜好下围棋,但还是为这些棋手们定了一定的标准,像棋艺在当时是有九品之分的,就跟当官一样。既然围棋能进入官家,这就说明魏晋的围棋已经风行了。

唐宋时期,就出现了真正的专业棋手,是在民间经过重重筛选,最终要陪皇帝下棋的。可以说这些人就相当于“国手”了。明清的围棋,作为一种游艺活动更为兴盛了,而且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的棋谱,其中的技艺还很有研究价值呢。

如今围棋仍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但它已经被搬到世界的大舞台上了。不仅是百姓,很多文士墨客也对围棋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会经常出现对围棋的描写。古代的围棋历代相传,至今声势不减。

风靡世界的麻将

麻将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但是,人们比较相信这样一个传说。

明朝著名的太监郑和,他曾经七次下过西洋,每次出行战船和随行的将士都很多。大家大部分的时间就都在海面上,那有什么打发时间的方式吗?人们就想到掷骰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又变得无聊。士兵们慢慢就想家了,有的还想造反。郑和身为主事人,他也看到了情势不好。于是为了稳定军心,他就想造出一种娱乐器具。

当时已经出现纸牌和牌九,因此他就按照“牌”的形状,做了100块小木牌。当时,他想到了舰队的编制,于是他就刻了从一到九的“条”;航行离不开风向,于是就有了“东南西北”四风;另外船上还有装淡水的桶,这样便有了从一到九的“桶”;而且生活离不开钱,他就刻了从一到九的“万”;而后又根据“大中华”的口号,创造了红“中”;按照四季又编制了四个花牌;最后留下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牌,这便是“白板”了。

创出了牌之后,那就得实验,于是他就同大将军等人一起打上了麻将,并在游戏中制定出了规则。在郑和的船上有个麻将军,他玩起这副牌简直到了至境,所以郑和便把这项活动称为“麻将牌”了。

麻将的确是在中国起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这是因为麻将的前身就是马吊,而马吊和更古时候的博戏密切相关。最早的是博戏叫“六博”,就是由12个棋子和6个箸组成,这个“箸”实际上就是骰子的前身了。

而在明末清初马吊开始盛行。马吊就是一种纸牌,整副牌共40张,有十万贯、万贯、文钱、索子,这样的四种花色。一般是由四个人打,每人先去八张,四个人按顺序取牌、打牌,而且有庄家、闲家的说法,并可以三家共同打庄家。

后来纸牌的数量就多了,人们洗牌、顺牌就很不方便。人们从骨牌中找到了灵感,就把纸牌改成了骨制的,让牌可以立在桌面上,洗牌的时候,大家把牌扣起来,然后用手放在上面搅和,这便算是洗牌了。而且人们把牌立起来,可以很方便地调整牌的顺序,正宗的麻将就这样发展而成了。

这种麻将制成后,得到了民间百姓,甚至是朝中显贵的喜爱。就连慈禧太后相传也很爱打麻将。当时清末,陪着慈禧打麻将的多是王妃和皇族的女孩,在打牌时,太后身后的宫女就不断向大家使眼色,暗示大家老佛爷需要哪张牌。陪太后打牌的人可不是傻子,于是顺理成章输给了太后,并把钱也输给了太后。但同时趁着太后高兴,她们就为自己的家人求官,这就是牌桌上肮脏的一面。

清代的世风日下,打麻将也成了堕落的表现,麻将给国人带来了一种麻木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亚于鸦片。但如今在新中国,麻将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人们只把它当成是生活之余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