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想与风景
3378700000035

第35章 动摇限度

胃不好的人有很多。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很多人受胃病折磨,但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分别又痊愈了。询问治愈的朋友,他们大部分都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是因为做了灸疗。

我的妻子常年胃病,也是用灸疗治好的。不过,明明知道有些疑难病症可以用灸疗治好,但很多人却因为是灸治而不想治疗。那些文化人对传统古方治愈病症,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耻辱。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科大学的。这人体质健壮、精力充沛,但由于繁忙的工作导致胃溃疡住进了医院。住了六个月的医院,至今仍不见好转。我妻子好像给他夫人讲了自己的胃病是用灸疗治好的。于是,他的夫人想到他长期的病痛,便劝丈夫做灸疗,夫人努力去推荐治疗,但丈夫就是因为是传统灸疗而拒绝。

夫人似乎劝导他不是一两次,丈夫的心也随之有所动摇,但是,最后还是纠结于灸疗而放弃尝试。他说,自己是为西方医学献身而来的,而且,自己住在西方医学技术最好的医院,假如不能治愈胃病,那还不如就这样死去的好。现在即便知道灸疗能治愈胃病,如果用灸疗治愈了,那自己的研究和努力就会从根本上开始动摇。一旦有所动摇,无休止的动摇就会接踵而至,他的一生就彻底的完了。

我认为这个人的领悟堪称真知灼见。这个问题不仅是现代医学的烦恼,也是各种科学、艺术、哲学以及其他众多文化领域共同的烦恼。

然而,说到科学,重要的是必须以人为主体的思想。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所谓被“野蛮”包裹着的那些纯粹的传承,是作为“野蛮”的东西摒弃还是保存呢?洞悉事物的本质,这种本领可以给社会增添清新亮丽,其后就得靠坚忍不拔的努力了。我认为,假如在摒弃与保留之间发现有动摇松动的部分,那就应以最大限度去研究动摇松动间的本质变化,这才是科学,是艺术,是哲学吧。

我们不能将西方文化科学认为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幸福。我认为,正如胜海舟所指,唯有人之根本毫不动摇,人类还需千变万化,他这一学说才是幸福的解读。所以,在毫不动摇与千变万化之间,人类有必要研究并掌控动摇的限度。

在所有事物变与不变之间,限度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的行为、思索都将陷入混沌而无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古代东方学者的所有论战中,以主张“有限人性”的孔子和强调“道之本体无限”的老子,论争旷世之久,论题其实就是世间之限度,孔子与老子各自阐释限度的哲学,像影子一样围绕着我们,影响并启迪着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