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想与风景
3378700000021

第21章 杂感

这是常去国外的一位文学家的一段话。

在国外,习惯于在一个固定的时刻朝窗外远望,所关注的是,昨天过往的那些车今天是不是不同了,换了其他车型,人的衣着款式是不是又翻新了,今天不同的人从这儿经过了,诸如此类,都是与人相关的事,而自然之事是不会引人注目的。回到日本,一切就不一样了,满目自然,每天为天气的冷、暖、阴、晴、风、雾等自然所牵挂 ,弄得心神不宁,忙得不可开交。总之,国外,自然的变化、季节的更替是缓慢而至,因此,人们从从容容、不知不觉生活在大自然中。有阳光的地方,到时候总有阳光照射,树叶摇曳、风向转变,日复一日收入眼底,全无变化。

相对而言,外国作家比起日本作家来,不太取悦于自然,而更多专注于人的生理本能,表现得夸张强烈。从性情上说,外国人要比日本人更为随心所欲、丰富外露,从表情上就很容易看出内在心理。相反,日本人即便有不同的心理活动,面部神经也会呈现出同一表情,因此作家仅凭外在描写是无法把日本人的内在心理传达给读者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人写小说与外国人写小说,两者间是无法比拟的。我认为,日本人的写作更难。

有文学家这样说过,要是我出生在外国,专心致力于大部头小说的写作,该不会是什么难事。尤其外国人的阶层等级界限十分清晰,其主张也随之在固定思维模式下显得泾渭分明,保守与激进之间的主张也相差甚远,争辩的双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两个人碰在一起,谁都不会屈从于对方。为了自己的主张而激烈地争论,这也是不断激发作家创作热情的一个原因。与国外不同,在日本这些差异变化非常微妙,所以,写作要援用外国的论战手法很难行得通。

我认为,日本人逻辑不发达的原因,恐怕与这有关。从语言变化上看,日本人的绝妙的表达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日本文学虽然现在正趋衰弱,但在这一点上,又正意味着文学处于最自然的发展。

在日本人的语言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若加以区分,则有“我”、“仆”、“俺”、“侬”、“我辈”、“吾人”等诸多说法。

尤其日本女性在第一人称的用法上还有很多变化。日本这种极为复杂的第一人称,在某种意义上表现出了国民心理活动的丰富与细腻。

为什么日本第一人称多呢,是因为阶层之间微妙的复杂性所致,还是因为日本人特有的单一表情、内心的复杂所致,抑或是由于多民族间的融合方式所致,目前,我无法从以上三种层面来考量和结论。

但我认为,如果是写小说的作家,对于这样重要的问题,理当持有百家争鸣的意见才好。

我曾向当今方方面面的学者专家征询过意见,但未见有谁能拿出有见地的观点,因而我觉得日本文学正在从根本上变得难以理解。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发现文学中已屡有不用“我”这个词而写小说的作家。但既然作家即“我”,小说就不能不从“我”这个词发端而作。日本人认为,凡不是“私小说”就不属于纯文学,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大概与“我”的复杂性有关联吧。